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病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天华  陈军 《护理学报》2000,7(1):23-24
对21例施行胃切除术的胃癌病人,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强调肠内滴注营养液的观察与护理,制定有效个体化护理,为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6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对其进行精心护理。结果 36例均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了病死率。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了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对患者的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表明[1]:腹部手术后数小时肠内蠕动功能就能恢复,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 h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就能恢复,早期的肠内营养对小肠有局部营养作用,能刺激肠蠕动,并可使肠功能提前恢复.根据这一原理我科从2010-09开始对26例胃癌患者术前留置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护理的对策及经验。方法 2007-03-2009-12巩义市人民医院对46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对其进行早期护理。结果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及精心护理,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结论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有显著的效果,对患者的早期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晓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90-8790
目的 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EEN护理方法.方法 20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专用型EN制剂瑞代行EN治疗.结果 20例均痊愈出院,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缩短,8d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较术前升高;血糖波动小;无并发症.结论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瑞代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对血糖影响小,且易于控制;护理是减少EEN并发症、提高EEN效果的重要环节,应重视.  相似文献   

6.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个体化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对策。方法68例病人随机分为A、B2组,各34例,A组病人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营养液种类和稀释比例,B组病人术后48h开始滴注等渗盐水,后滴注白谱力和能全力,比较2组病人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并发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0.05)。结论针对每例病人,术前术后加强医护合作,采取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营养支持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经鼻饲管和锁骨下静脉进行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EN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较PN组高;EN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PN组;EN组术后白蛋白略有下降,前白蛋白升高。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外科,65岁以上的患者已约占总数的40%,老年人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尤其是患有消化道肿瘤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程度更为明显,进行恰当的营养支持是术后的重要治疗内容,现就我院66例年龄>65岁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和肠外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 20例因胃癌行根治手术的患者,在术后24h内开始从空肠造口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术前和营养支持7d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体质指数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7d营养支持治疗,血清白蛋白、体重、体质指数等指标较术前增高,但无显著性(P>0.05);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卡氏行为状态评分值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加强护理监护下,胃癌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胃癌切除术后空肠造瘘早期肠内营养(试验组)与20例胃癌切除术后常规静脉输液(对照组)比较,观察营养支持前后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及生存质量等指标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组病人体得、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显(P〈0.01)。三头肌皮褶厚度、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水平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小,但差异不显(P〈0.05  相似文献   

11.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68例患者均在手术中由手术医生留置一条鼻肠管,手术后12 h即开始从鼻肠管泵入肠内营养液,肠内营养液滴入量由每天500 mL逐渐增至每天1500 mL,滴入速度由20~30 mL/h开始,后每12~24 h增加15~25 mL,维持5~7 d.结果:68例患者其中21例术后36 h内恢复肛门排气,26例术后36~48 h有肛门排气,其余的肛门排气均在72 h内.66例治愈,术后9~11 d出院.1例发生吻合口瘘,经暂停肠内营养,情况稳定后再继续管饲,1个月后痊愈出院.1例发生严重腹泻,经用肠道解痉药及收敛药及更换营养液后13 d出院.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能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能降低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
对中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我院2003-06~2005-08收治经胃镜确诊的、临床评估可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50~76岁.  相似文献   

13.
我科2006—08/2008—08共收治46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均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60-86岁,病史32~64d。伴有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胃癌。2例全胃切除,20例近端胃切除,24例远端胃切除。44例行全身化疗,1例因高龄体质差、1例经济原因未行化疗。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术后因胃纳差、进食少、机体代谢增强等因素可造成负氮平衡,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显著降低患者因营养不良所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对所收治的60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治疗的38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后应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患者生存质量较接受干预前有所好转(P<0.01)。结论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不仅具有营养支持作用,而且还能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肠黏膜的屏障功能。2006-06/2009-05我科对6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39~8(平均56)岁。术前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胃癌。手术方式:全胃切除P型肠袢代胃术24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7例,胃肠吻合2例。1.2置管及肠内营养方法1.2.1置管术前按常规将胃管,术中将糖球缝于营养管末端,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ev idence-based nurs ing,EBN)直译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运用现有的最好的科学证据对患者实施护理[1,2]。随着循证护理在护理领域中广泛开展,我科2007-09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护理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贲门癌术后的临床意义及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01/2009-0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二科56例贲门癌患者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结果:5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拔管时间9 d,其中2例因吻合口瘘保留营养管至吻合口愈合,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医疗费用较以前减少20%左右。结论:肠内营养是贲门癌患者术后保证营养的经济有效的方法,而有效的护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03~2004-11我们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