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口内肿物全麻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效果影响。方法:选择口内肿物全麻术后需留置胃管的患者32例,按住院号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留置胃管,观察组除按传统方法还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留置胃管心理反应、置管所需时间、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主动接受此操作的心态达100%,平均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1),均一次置管成功,患者满意度93.75%,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内肿物全麻术后患者留置胃管有一定难度,应用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刺激反应,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有利于口内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留置胃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减轻留置胃管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留置胃管患者100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观察组插管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结果插管过程中能有效应对恶心病例的百分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插管一次成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留置期间自拔管病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期间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提高置管质量,降低自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心理行为干预对留置胃管患者的影响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留置胃管患者的影响。方法128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设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留置胃管过程中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能有效应对恶心,且一次置管成功的病例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自拔管病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减轻留置胃管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强化遵医行为,降低自拔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式插胃管法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科室需要行胃肠手术留置胃管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在置管前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比较两组置管时间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适反应及自行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清醒能配合患者置胃管时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咽喉后采用屏气法插胃管,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体现了"以人为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对胃肠减压患者置管的影响。方法选择留置胃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留置胃管前及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置管方法。结果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实验组患者有效应对紧张、焦虑、恐惧等不适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暗示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不适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方法的改良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5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在留置胃管前口服石蜡油10 ml及吞咽液体的新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和主观评价。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对留置胃管过程的差评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留置胃管的方法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留置胃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学芸 《现代护理》2003,9(3):208-20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减轻留置胃管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将留置胃管患者 10 0人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人。观察组插管前进行心理干预 ,对照组进行常规插管。结果 插管过程中能有效应对恶心病例的百分率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插管一次成功率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留置期间自拔管病例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留置胃管前及留置胃管期间进行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留置胃管的不良反应 ,提高置管质量 ,降低自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种胃管留置护理法对喉癌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种胃管留置护理法对喉癌手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在实施胃管留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在留置胃管期间,每6-8h用液状石蜡油在胃管入侧鼻腔滴鼻1次,维持头后仰住0~2min。观察组在留置胃管期间,每6~8h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在胃管入侧鼻腔滴鼻1次,维持头后仰位1-2min;每10~12h辅以冷藏1%利多卡因向鼻腔和咽部喷洒。比较2组患者在胃管留置期间的舒适度和对置管的配合情况。结果观察组鼻咽部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对置管的配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复方薄荷油滴鼻液滴鼻配合1%利多卡因适时喷洒能有效预防、减轻和消除患者胃管留置期间的局部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对置管的配合。  相似文献   

9.
全程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支持患者留置股静脉导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人工肝治疗患者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人工肝治疗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患者7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 例.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置管护理.并观察两组导管留置时间、首次穿刺时间、置管率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留置单针双腔股静脉导管首次穿刺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置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人工肝治疗股静脉置管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股静脉置管的耐受性,增加患者对留置导管的依从性,降低治疗期间股静脉穿刺次数,减少股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郑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21):2945-2947
目的:对脑外伤危重病患留置胃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收集本院危重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99例脑外伤危重病患留置胃管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专业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最终的护理效果。结果①实验组病患的胃管插管一次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47%,留置胃管困难发生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24.49%,人均插管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②置管前实验组病患的收缩压和心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④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大大降低留置胃管困难的情况,对提高胃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以及降低人均插管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60例留置胃管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护理方法,即改变置管材料、置管长度、固定胃管及注食时体位等方法.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改变置管材料、置管长度、固定胃管及注食时的体位等方法,可减少不良反应,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更为有效的留置胃管方法,提高1次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9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床头抬高20°~30°,由两名护士同时操作,采用双手抬颌法置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和置管过程中发生呛咳、恶心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置管过程中出现恶心1例,呛咳2例,对照组出现恶心7例,呛咳9例,观察组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双手抬颌法留置胃管具有1次置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科室需要留置胃管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留置胃管,实验组在留置胃管前应用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后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一次置管成功率,恶心和呕吐、咽喉疼痛及自行拔管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和呕吐、咽喉疼痛及自行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留置胃管前应用利多卡因局麻咽喉部后进行置管,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梁桂花  诸蕊玉  叶英  黄夏蕾 《护理研究》2008,22(16):1457-1458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联合心理干预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按压加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单纯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程度,恐惧心理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及恐惧心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置胃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压联合心理干预辅助置胃管方法简便、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姚晓丽  任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6,(22):2031-203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留置胃管患者生理干扰的影响。方法将8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胃管留置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方案。结果置管3d,拔管前观察组患者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其留置胃管期间自觉较舒适者占81.82%,远高于对照组(4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口鼻咽喉不适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舒适护理方案能更有效地预防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置管呼吸道不适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对其并发症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为更好地护理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提供理论性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8例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PICC导管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导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38.4±7.1)d vs(114.2±4.9)d,P<0.01)]。观察组干预后感染并发症(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及导管相关全身感染)及非感染并发症(导管堵塞、意外脱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vs 32.1%,6.7%vs 25.0%,P均<0.05)。结论 PDCA护理管理程序应用于PICC置管白血病患者可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延长PICC导管在人体内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因病情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石蜡油下插胃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插胃管前采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两组留置胃管期间的护理方法基本相同,比较两组的插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置管后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小于对照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可降低留置胃管带给患者的刺激反应,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胃管置入一次性成功中的应用.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插管法,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后插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胃管置入一次性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增进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对神经内科置留胃管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患者共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患者的舒适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循证组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82.76%)明显高于常规组(20.69%),循证组的不适程度和自行拔管率均低于常规组,循证组的护理满意度(91.38%)高于常规组(79.31%),并发症发生率(39.66%)低于常规组(65.5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神经内科留置胃管的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减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导尿管留置导致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432例置留尿管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同时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并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第1周尿路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在护理第2、3、4周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置留尿管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置留尿管期间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