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基于祖国医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主要原则,从针灸最佳适应症之--脑梗死切入,在课题组34年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取醒脑开窍针刺法主要穴位,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参数刺激不同穴位后脑的特异性反应;同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醒脑开窍组方与非经非穴治疗脑梗死的经穴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迅速,有效地恢复言语、肢体功能障碍。“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可收到标本兼治,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8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疗法是中风病康复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我们从2000年10月至2003年6月,运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人85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1993年起采用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1]治疗中风失语症共48例 ,并与采用常规穴位针刺40例作对照 ,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8例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观察组48例中 ,男性23例 ,女性25例 ;年龄最大者76岁 ,最小者38岁 ,平均56.0±12.0岁 ;病程最短1天 ,最长6个月 ,平均14.0±10.0天 ;脑梗死32例 ,脑出血16例 ;伴肢体瘫痪者42例 ;肝阳上亢型26例 ,风痰阻络型12例 ,肝肾亏虚型10例。对照组40例中 ,男性23例 ,女性17例 ;年龄最大的79岁 ,最小的4…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为治疗组60例,单纯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为对照组60例。结果: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对收治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醒脑开窍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进行疗效对照.(2)醒脑开窍针刺法对各期脑血管病的疗效比较.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疗效显著、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血管病的时机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在中国针灸治疗学中独具特色。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的中风病综合诊疗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细胞水平到分子水平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丰富了传统中医理论,为"醒脑开窍"针刺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该针刺法的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文章旨在对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近年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做一总结,以期吾辈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高血压合并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高血压合并中风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150例高血压病合并中风的患者纳入研究病例,在醒脑开窍针剌法的基础上,配合人迎、曲池、合谷、太冲、足三里穴。于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4h、日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脉压以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24h、日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脉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针刺可以使64.7%患者恢复正常杓型节律。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合并中风病人的血压水平,纠正患者的血压节律。  相似文献   

9.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隽 《河南中医》2010,30(6):598-59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取内关、人中、三阴交、风池、完骨、天柱、上廉泉、金津、玉液穴。对照组30例,取外金津、外玉液、廉泉、内关、通里穴,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留针30min,12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对照组30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7%。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来源于门诊和病房共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长者89岁,年龄最轻者40岁;缺血性中风者48例,2例脑出血开颅术后。缺血性中风病例中2例为双侧脑梗塞。2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和疗效评定标  相似文献   

11.
王琳 《西部中医药》2012,25(10):54-55
探讨《孙子兵法》的相关思想对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病因病机、主穴选择、手法量学3个方面的影响,强调医者应以“变化”的观点来审视疾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路明  罗苓芝  蒙璐 《中医杂志》2018,(10):861-86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各40例,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电刺激治疗,药物组采用口服西药卡马西平片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应用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MPQ)评价疼痛程度,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血管阻力指数;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MP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针刺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P<0.05);TCD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针刺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药物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血管阻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针刺组治疗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与药物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电刺激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疗效确切,并可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供应,降低外周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中风针刺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6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针刺介入时机为发病6h以内,B组为发病6h~3天,C组为发病后3~7天,D组为发病后7~14天。分别于针刺前、针刺14天、针刺28天采用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A组与其它三组在ADL、NIHSS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越早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B组(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C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D组(卒中单元组)组,每组60例。每组病例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I)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整体临床疗效,并于出院后第6个月随访OHS评分。结果4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C、D组治疗前后sI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91±3.25,17.11±4.12,17.25±4.26,10.64±5.42,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BI评分差值分别为43.58±1.69,38.69±2.35,39.16±2.54,33.57±1.2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值分别为12.33±2.25,9.20±3.02,8.04±3.16,5.93±3.3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和出院后第6周OHS评分比较,A组与B、C、D组比较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93.33%,B组总有效率86.67%,c组总有效率85%,D组总有效率86.67%,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可提高整体临床疗效,较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组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土汤应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脑中凰患者96例,以随机盲分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脑安胶囊,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黄土汤(方药组成:甘草5g,地黄5g,白术5g,附子5g,阿胶5g,黄芩5g,灶心土12g)治疗。每天3次,温服。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和中医证侯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土汤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期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治疗组)与西医卒中单元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规范的中医辨证治疗和针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神经功能评估(M 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 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病人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与一般的卒中单元比较,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更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7.
神经干细胞在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灵光  张红星 《针刺研究》2007,32(4):277-280
近年来研究认为,神经干细胞(NSC)可参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脑缺血本身可激活内源性NSC的增殖和分化,而头针疗法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据此推测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促进了内源性NSC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病损的修复与重塑。由此,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NSC的研究,从临床疗效与实验研究两方面进行总结,并探讨NSC在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以揭示头针对于内源性NSC调控的机制,更好地利用头针疗法促进NSC增殖和分化,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配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艾司唑仑改善睡眠,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并配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QI中的7个评分项目数值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