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678-8678
目的: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老年危重患者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选择肘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进行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本组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保留时间为39-122 d,静脉注射脱水药、抢救、治疗用药,快捷而准确,无一例外渗、感染发生。结论: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留管时间长,正确应用PICC,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述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建立良好观念,重视PICC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收治的96例患者置入成功,达到治疗目的。结论:注重护理能够使PICC治疗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本科室应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的108例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输液可保护血管,减少多次穿刺带来的局部疼痛。本组患者出现局部感染4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炎1例,导管脱出2例。未出现血气胸、静脉炎、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及置管术前、术后合理的护理干预是保证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安全使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化疗、静脉营养及用药的很好途径。由于导管材质柔软,在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即可导致导管破裂。按照常规,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一旦破损后,只能拔除后重新置管[1]。我科于2007年6月29日,对1例2岁3个月患儿的PICC渗漏成功修复,使导管留置7个月余并仍在继续使用,既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避免了重新穿刺给患儿造成痛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输液工具.1929年由德国外科医生Forssmann[1]首次在自己身上置入成功,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被引进中国,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建立等方面[2].Patel等[3]2007年报道,全世界约有1400万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其中330万人使用PICC.PICC最大的特点是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治疗、一次置入、长期使用,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因具有安全、有效、耐高渗高刺激性药物、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我国得到推广[4-5].要达到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治疗的效果,PICC头端的位置至关重要,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推荐PICC头端应该位于患者的上腔静脉内[6].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做到100%的置管成功,其中导管异位常见.Venkatesan等[7-10]研究显示,PICC头端位置放置的正确率为44%~99%.当导管位置异常时,会延误患者治疗,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1-13].因此,对PICC头端进行定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27例临床PICC盲穿失败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对穿刺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引导,并对导管末端进行初步定位.结果 27例超声引导下穿刺全部成功,23例一次穿刺成功,4例2次穿刺成功.超声显示所有置管全部进入上腔静脉,与胸片结果一致.结论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准确、安全、易于掌握,在盲穿困难患者中尤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即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1].我科于2002-03开展此项技术,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导管.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静脉条件差,不宜穿刺成功者;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者;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黏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及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和反复输入血液制品者等.其因操作风险小、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1],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之一[2],PICC一旦发生导管堵塞,将使它的功能丧失,不但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增加护理工作量.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PICC堵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现就PICC的堵塞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特别是那些需要输入高浓度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的患者,为避免反复穿刺而引起外周血管损伤、静脉炎等,我们特引进了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以下简称PICC)。自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我科共对8位晚期肿瘤患者采用了此插管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直视下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体会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3例经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大肠癌患者进行直视下留置PICC,从操作手法、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23例患者穿刺均一次成功,护理中重点要求解剖位置明确、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及时更换敷料。23例患者中穿刺成功后送管失败1例,出现局部皮肤红肿1例。结论直视下留置PICC适合大肠癌化疗患者经皮穿刺置管失败后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患者顺利完成操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80例老年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80例老年患者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护理.术前选择合适的血管和穿刺部位,穿刺时适当调整患者肢体与躯体角度,掌握好送管力度,防止损伤血管内膜.穿刺后加强护理可延长PICC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行PICC术的成功率为90%,导管留置时间最长458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应用时实施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 比较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后(管理组)的94例和实施安全管理前(对照组)的101例肿瘤患者PICC成功率、治疗完成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管理组成功率97.9%,置管并发症发生率7.4%,治疗完成率100%;对照组成功率88.1%,置管并发症发生率16.8%,治疗完成率9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安全管理可以提高肿瘤患者PICC的成功率、治疗完成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冯灵  冯先琼  杨蓉  陈静 《护理研究》2006,20(17):1511-1512
阐述了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PICC)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置管方法、封管方法、封管液的选择及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PICC)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置管方法、封管方法、封管液的选择及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肿瘤患者PICC置管所致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37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2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患者经过积极护理和处理措施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护理满意率达到98.5%。结论: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控制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人输液,还可用于NICU的患者[1].由于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高质量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2].PICC在临床应用有较多的优势,但亦存在一些并发症[3].我科2003年6月-2006年11月开展PICC置管886例,对PICC常见并发症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发生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由于血管的损害,往往影响患者下一个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以寻求恰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8月-2005年6月收住的3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肺癌患者的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液淤滞、反复的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封管技术不正确使血液反流等因素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结论肺癌患者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不容忽视,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以寻求恰当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2年8月-2005年6月收住的30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肺癌患者的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患者血液淤滞、反复的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封管技术不正确使血液反流等因素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结论 肺癌患者PICC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不容忽视,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