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栓塞患者发热情况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栓塞患者中伴发热症状的比例,鉴别肺栓塞患者发热的原因。方法:选取肺栓塞住院患者80例,对其主诉、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表格化登记,随后进行统一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栓塞患者中52.5%伴有发热,其中肺栓塞本身引起的发热为17例。11例溶栓治疗的患者中10例在溶栓后出现发热。结论:发热是肺栓塞常见的伴随症状,引起肺栓塞患者发热的原因多样,需仔细鉴别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并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恶性肿瘤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8例患者中,128例(64.6%)为恶性肿瘤术后1个月内并肺栓塞;58例(29.3%)在肿瘤化、放疗期间或化、放疗结束后并肺栓塞;12例(6.1%)以肺栓塞为首发症状就诊,进一步检查发现恶性肿瘤。接受治疗的171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23例,无效3例,恶化(死亡)32例。结论恶性肿瘤并肺栓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己发生肺栓塞患者应尽快诊断,积极救治;对手术、化疗、放疗或疾病进展可能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及早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 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肺栓塞组)和同期35 例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肺栓塞组中,36 例脊髓损伤患者,15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4 例非脊髓损伤患者,9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脊髓损伤患者与非脊髓损伤患者相比,两组肺栓塞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5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组与对照组相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肺栓塞组中,37 例急性肺栓塞患者,11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23 例慢性肺栓塞患者,10 例检出下肢静脉血栓。两者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栓塞组中,31 例检出股静脉瓣反流和小腿肌肉间静脉扩张,检出率51.7%;对照组8 例检出,检出率22.9%。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肺栓塞患者与非脊髓损伤肺栓塞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栓检出率无明显差别,但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的脊髓损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对肺栓塞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栓塞及深静脉血栓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并发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抢救无效死亡,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者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在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在肺栓塞患者中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65例作为肺栓塞组,再选择89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此外,肺栓塞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将肺栓塞复发患者19例作为复发组,而其余46例未复发患者作为未复发组。比较肺栓塞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浆FIB与D-D水平,并采用ROC曲线评价FIB、D-D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比较复发组患者与未复发组患者血浆FIB与D-D水平,分析FIB、DD诊断肺栓塞患者治疗预后的价值。结果肺栓塞组患者FIB、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诊断肺栓塞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D-D诊断肺栓塞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1。肺栓塞复发组患者FIB、D-D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诊断肺栓塞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D-D诊断肺栓塞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1。结论 FIB及D-D在肺栓塞患者的诊断治疗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肺栓塞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方法:对1238例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早期活动,分析其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肺栓塞。结果:本组术后发生肺栓塞8例,占0.64%,死亡1例。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有较高的病死率,积极预防并加强护理可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术后肺栓塞8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运香  张在玲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4):1854-185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开胸术后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方法对1238例肺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早期活动,分析其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理肺栓塞.结果本组术后发生肺栓塞8例,占0.64%,死亡1例.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有较高的病死率,积极预防并加强护理可减少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秦岭  王艳 《中国临床研究》2011,(10):965-96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4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在镇静、止痛、溶栓、抗凝、抗感染等治疗的同时,护理上采取维持呼吸,密切观察生命征,注意溶栓及抗凝治疗的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支持等措施。结果 32例痊愈,10例好转,3例因肺栓塞面积大自动出院,1例因肺栓塞合并肺水肿死亡。结论及时确诊急性肺栓塞并行有效救治和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60例肺栓塞的病历资料,分析肺栓塞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要点。高龄、心血管疾病史、脑血管疾病史、恶性肿瘤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静脉血栓性疾病病史和创伤史是肺栓塞的诱发因素,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主要阳性体征为呼吸频数20bpm,D-D聚体检查阳性的肺栓塞诊断符合率高达93.33%,CTPA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高达100.00%,57例患者经抗凝治疗后,5例治愈,占8.77%,50例显效,占87.72%,2例有效,占3.51%,治疗有效率为100%,其中非大面积肺栓塞占98.25%(56/57)。肺栓塞好发于老年患者,临床症状、体征、D-D聚体检查和CTPA在肺栓塞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常规抗凝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3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无特异性,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肺动脉造影检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溶栓和(或)抗凝治疗后13例患者中好转8例,效果不明显2例,再栓塞2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有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行相关检查早期确诊,尽快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