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应用利培酮治疗的同时给予精神科基础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行为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大体评定量表(GAS)评定患者的大体病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后6周末、12周末和18周末各量表评分。结果实施综合行为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的PANSS 总分为(17.90±4.20)分,其中阳性症状为(8.67±2.77)分、阴性症状为(9.30±2.78)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为(20.80±4.2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7.74,5.32,5.90,3.72;P<0.01);SDSS评分为(13.80±3.99)分、SWLS评分为(15.43±4.01)分、BPRS 评分(22.63±4.15)分也均低于对照组,GAS评分为(78.00±14.4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85,7.41,5.77,6.83;P<0.01)。结论综合行为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40例,在患者住院2周后增加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症状评定量表(SCL-90)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分、总积极分、总消极分和SSPI量表、PANSS量表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因子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明显加快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间诊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自知力、阳性与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心理状态、自知力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干预1个月,2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更佳(P均<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促进其自知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临床护理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间诊治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自知力、阳性与阴性症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心理状态、自知力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以及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均较干预前改善(P均<0.05);干预1个月,2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干预前更佳(P均<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心理干预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阳性与阴性症状,促进其自知力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且临床护理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康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将1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日常性健康教育及娱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及干预2周、4周、6周后采用自制的药物认知与服药态度评估表评价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同时在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价患者康复情况。结果随着干预时间推进,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完全依从人数也逐步增加,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两组患者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6周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综合干预。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及韦氏记忆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对患者病情恢复有明显促进价值。  相似文献   

7.
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情况和康复作用.方法 将9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分为3个阶段,由精神科医护人员对干预组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而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心理治疗及简单的娱乐活动,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于入组时、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年分别进行评定对比.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SAPA与SANA、 MRSS、SDSS和再次住院次数和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有利于院外的康复,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认知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探讨认知治疗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认知治疗,对照组只做一般性的心理治疗,未开展认知治疗,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做好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患者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4例首次发病、经住院治疗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54例,对照组50例。研究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内康复状态评估。结果:2年末研究组BPRS、ITAQ、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研究组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残留症状,降低社会残疾程度,对保持精神分裂症患者良好的远期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白知力以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并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时分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白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康复状态量表(MRSS)及白编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评定。结果:治疗后BPRS及MRSS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3及6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6个月时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自知力恢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整体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疗法,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2-06/2001-03本院118例精神分裂症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用药物+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对照组用药物+普通心理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依从性、复发率、病残率。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48%、不依从9%、治愈率65%、复发率35%、病残率13%;对照组分别为26%,24%,44%,65%,26%。结论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微小RNA-15a(miR-15a)、微小RNA-206(miR-206)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92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精神分裂组,另选取该中心同期89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受试者血清miR-15a、miR-206水平,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以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及认知功能。比较2组的血清miR-15a、miR-20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5a、miR-206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血清miR-15a、miR-206水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评分、WCST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组血清miR-15a、miR-206水平与PANSS评分及WCST结果的相关性。结果精神分裂组血清miR-206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iR-15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5a、miR-206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1、0.913、0.935,特异度分别为85.4%、88.8%、86.5%,灵敏度分别为76.1%、83.7%、87.0%。miR-15a高表达组(miR-206低表达组)WCST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高于miR-15a低表达组(miR-206高表达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病理症状评分、总评分及WCST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低于miR-15a低表达组(miR-206高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组血清miR-15a水平与miR-206呈负相关(r=-0.643,P<0.05),miR-15a(miR-206)水平与WCST正确应答数、完成分类数呈正(负)相关,与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病理症状评分、总评分及WCST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呈负(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5a水平降低、miR-206水平升高,二者对该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认知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林爱娥  陈林芳  叶文绸 《护理研究》2004,18(18):1620-1621
[目的 ]探讨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 [方法 ]将 8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1个月的行为治疗 ,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 ,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应用精神护理观察量表 (NORS -4 0 )评分 ,两组进行同步性比较。 [结果 ]实验组NORS -4 0总分和前 2 0项评分较对照组低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结论 ]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1-74)评定生活质量,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比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结果 (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6mo后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总维度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2)利培酮组患者心理功能维度、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总维度分均显著高于氯氮平组患者。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颅CT扫描参数的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年龄及性别等因素匹配的80例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时间为2017年2月~2021年3月,两组研究对象均愿意接受头颅CT扫描,对比两组研究对象CT检查发现的脑结构异常、脑叶参数、认知功能评分,采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脑结构异常、脑叶参数与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结果  病例组的皮质型、髓质型、皮髓质混合型、脑萎缩总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病例组的额叶平均CT值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在颞叶、顶叶、枕叶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社会认知、总体认知得分上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词语记忆、视觉学习、推理与问题解决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脑萎缩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工作记忆、社会认知、总体认知得分上低于未发生脑萎缩患者(P < 0.05);两组词语记忆、视觉学习、推理与问题解决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额叶CT值与信息处理速度、工作记忆、社会认知、总体认知得分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早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头颅CT扫描可发现患者脑萎缩的检出率明显增加,额叶CT值降低,这些变化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在线随访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自尊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某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由社区精防医师进行随访,干预组由精神科医师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进行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在线随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分别用医学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支持、自尊与个人评价等社会心理层面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24周后,干预组PAN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MARS1-4项评分、SSRS评分、R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24周后,干预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MARS1-4项评分、SSRS评分、R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认知行为治疗理论的在线随访干预有助于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服药依从性、提升社会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返回抑制功能状况。方法将3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30例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均予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控制状况,观察6个月。分别对两组进行注意返回抑制检测。结果研究组治疗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逐渐下降,不同治疗时点注意返回抑制检测失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同线索开始呈现到靶子的时间间隔水平、靶子同侧反应时间均显著长于异侧反应时间(P<0.01),均存在返回抑制。研究组不同治疗时点在不同线索开始呈现到靶子的时间间隔水平、靶子同侧与异侧反应时间依次为:入组时>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对照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返回抑制功能障碍,及时评估患者治疗各时段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5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行为治疗,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末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3个月末,入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总积极因素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总消极因素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 结论 行为治疗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情感活动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马彩娥 《中国康复》2019,34(7):360-363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治疗干预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轻度抑郁症患者120例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2组均进行3周治疗,2组治疗前后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Williams自传体记忆(AMT)实验范式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QLQ C30)量表对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2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B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AMT积极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AMT消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LQ C30里面的生理功能、生理智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智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体认知行为疗法用于轻度抑郁症患者概括化自传体记忆的治疗干预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自传体记忆概括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106例(脱落23例,83例完成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利培酮(n=43)与氯氮平(n=40)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利培酮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内活动过少(3%,7/43)、家庭职能(3%,7/43)、个人生活自理缺陷发生率(5%,3/43)和SDSS分均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的患者(χ2=4.847,4.847,4.295;t=0.718-2.684;P均<0.05);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SDSS分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的患者(0.12±0.39和0.33±0.66,t=1.771,P<0.05)。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