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米氮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米氮平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2.1%,米氮平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米氮平抗焦虑抑郁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医院抑郁症的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及抗抑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其中24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HAMD)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46例抑郁症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躯体症状为主诉,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其中24例抑郁症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表的平均总分数、汉密尔顿4因子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分分数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结论:了解抑郁症患者躯体症状的临床特点,对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及早期改善睡眠的作用且整体抗抑郁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支持性心理干预、综合干预方法对PTSD患者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焦虑及抑郁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20名患者,随机分对照组、支持性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认知行为疗法及支持性心理干预均进行12周,药物治疗由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给药治疗。所有患者均在入组时及12周后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CL-C)、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3组的各量表在组间整体、时间整体和交互作用整体上均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后,3组在PCL-C总分(F=40.140,P0.05)、HAMA总分(F=22.464,P0.05)和HAMD总分(F=10.201,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两干预组的PCL-C总分、HAMA总分和HAMD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PCL-C总分和HAMD总分低于支持性心理干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支持性心理干预组和综合干预组干预前后组内比较,PCL-C、HAMA和HAMD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干预方法对减轻PTSD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均是有效的,而综合干预方法对缓解PTSD患者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情绪更有效,但未进行干预措施的患者,并不随时间的延长,其不良症状能够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对77例高血压患者进行SDS、SAS评分,将评分阳性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 抗焦虑抑郁剂:赛乐特)及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并随访12周;评分阴性者为无焦虑抑郁组.比较三组自觉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日、药费和临床疗效,以及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DS、SAS、QOL得分.结果:实验组、无焦虑抑郁组较对照组的自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药费明显降低,住院日缩短,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实验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3项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能缩短自觉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并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意义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并了解与之相关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方法:对2021年2-5月在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方便取样,排除11例服用抗焦虑药和/或抗抑郁药的患者,对剩余164例患者进行慢性病治疗的功能评估—精神健康(FACIT-SP-1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癫痫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癫痫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癫痫病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 癫痫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常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等。结论 对癫痫病人在抗癫痫治疗的同时,应特剐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治疗,必要时及时应用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抽取我院120例患者,观察组:氟西汀,20mg/d,持续6w;对照组:安慰剂;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抑郁焦虑症状的改善情况.结论 观察组:HAMD分值(6.16±4.11)低于对照组(14.14±6.06);观察组抑郁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氟西汀能帮助消化系恶性肿瘤患者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对咽异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自门诊咽异感症病人共66例,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33例)和丁螺环酮组(33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的HAMD及HAM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问从治疗第2周末起,各时点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问HAMA评分在治疗第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4、6周末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备时点TESS评分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帕罗西汀在显著改善咽异感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其改善焦虑症状的疗效与抗焦虑药物丁螺环酮相当,疗效较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精神科门诊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误诊情况.方法 对符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60(标准分)的72例以躯体不适就诊于非精神科门诊,经多方查治无效而转入精神科门诊的患者,进行临床及量表分析.结果 72例中,有77.8%的初诊患者第一主诉是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而非抑郁症状.经氟西汀治疗6周后,HAMD、SD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 非精神科门诊抑郁症患者正确识别可减少误诊发生,抗抑郁剂的应用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和躯体不适.  相似文献   

10.
氟西汀对乳腺癌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氟西汀对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并全面评价患者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 6 3例乳腺癌抑郁症患者进行 8周的氟西汀治疗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 MA)、副反应量表 (TESS)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价氟西汀对乳腺癌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的疗效以及安全性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 (WHOQOL)评价患者用药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比入组时明显降低 (P <0 .0 1) ,有效率分别为 6 5 %和 5 2 % ;患者用药期间未出现明显药物副反应 ;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独立性三个领域有明显改善。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氟西汀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 ,起效时间为 2~ 4周 ;治疗期间副反应较少 ;应用氟西汀治疗患者抑郁症状的同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a波分析在焦虑求助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焦虑救助者统一实施焦虑自评量表(SA 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入组后,再实施脑电检查,以脑电a波主频有无异常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以是否用脑电a波分析指导治疗随机分为研究组①和研究组②,研究组①的脑电分析指导为抗焦虑药+抗精神药+情绪稳定剂+心理行为治疗;研究组②不考虑脑电因素,与对照组一样实施抗焦虑药+心理行为治疗;3周后用SA S与HAMA量表对其疗效和依从性评定。结果研究组①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SA S与HAMA的评定结果均差异显著(t=3.94,6.2;P<0.01;t=2.1,3.06;P<0.05,0.01);研究组2HAMA的评定结果差异不显著(t=1.19,P>0.05),SA S差异显著(t=2.1,P<0.05),治疗中3组的依从性差异显著(2χ=16.24,P<0.01),结论在焦虑求助者药物治疗选择和心理治疗中用脑电a波分析作指导,不仅缓解症状较快,且增加用药和心理行为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森田疗法对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观察研究组 (使用系统森田治疗方法 )和对照组 (药物治疗组 ) 8周 ,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 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森田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森田组服用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物剂量低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森田疗法对神经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并可减低抗抑郁和抗焦虑药物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FD)伴焦虑,抑郁情绪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19例伴情绪障碍的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处理组同时给予抗焦虑或(和)抑郁药物治疗,疗程2月,随访2月,结果:治疗半月,1月,2月及随访2月,处理组FD症状评分,情绪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005),而FD症状显效率和情绪障碍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05)。治疗后情绪障碍评分与FD症状评分呈正相关。与FD症状评分减分率呈负相关(P<0.0005),结论:抗焦虑,抑郁治疗对伴有情绪障碍的FD患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为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焦虑和抑郁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用前瞻性方法对42例恶性肿瘤并发焦虑及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的分析;治疗前后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ZUNG)评分分析。结果肿瘤患者中,发生焦虑和抑郁障碍最主要的躯体症状为睡眠障碍,其次为乏力、出汗、心慌、心悸、头痛、胃肠不适。结论以失眠为突出表现的躯体症状发病是肿瘤患者发病特点;乳腺癌及术后发病率较其他肿瘤患者高。抗焦虑及抑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普唑仑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睡眠及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BPPV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接受手法复位+心理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阿普唑仑治疗,比较两组复位后残余头晕及症状再发情况、治疗前后眩晕残障程度、PSQI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复位后残余头晕及症状再发占比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HI总分、功能评分、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SQI、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出现轻度可耐受的日间睡眠增多。结论 小剂量阿普唑仑可有效改善BPPV患者复位后残余头晕、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情绪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眩晕复发风险,可作为BPPV患者尤其是顽固性或复发性BPPV患者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6.
浅析心理治疗和抗焦虑剂对冠心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心理治疗和抗焦虑剂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作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加服抗焦虑剂佳静安定,并予以支持性心理治疗、认识治疗、行为放松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HAMA降分显著,疗效明显提高,治疗时间缩短。提示心理治疗和抗焦虑剂能够提高冠心病的疗效,经常性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应用丁螺环酮治疗30例焦虑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并作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SAS、HAMA分值均明显下降,临床疗效评定显示痊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0%,除出现口干5例(16.67%)、头昏及眩晕3例(10%)、嗜睡1例(3.33%)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且症状轻微,勿须作特殊处理。结论 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8.
坦度螺酮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坦度螺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配至坦度螺酮组及阿普唑仑组各30例,坦度螺酮治疗剂量为15~30 mg/d,阿普唑仑为1.2~2.4 mg/d,观察时间均为4周.疗效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安全性评定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及查体.结果 坦度螺酮组显效率为66.67%,有效率为86.67%;阿普唑仑组显效率为60.00%,有效率为83.33%,两者疗效相当.坦度螺酮组不良反应较阿普唑仑组少且轻微,病人依从性好.结论 坦度螺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焦虑药.  相似文献   

19.
头痛是焦虑、抑郁性神经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Zung[1] 报道焦虑、抑郁性神经症中 56 %~ 75%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头痛。而头痛又是焦虑、抑郁性神经症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相互促进 ,导致恶性循环 ,迁延不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采用黛安神加尼莫地平治疗伴有头痛的焦虑、抑郁性神经症。报道疗效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与分组1.1.1 病例  50例患者 ,男 18例 ,女 32例 ,年龄18~ 4 4岁 ,平均 31.4岁 ,病程 3.9± 2 .4年。其中焦虑性神经症 2 4例 ,抑郁性神经症 15例 ,焦虑 -抑郁性神经症 11例 ,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9年2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全部患者998人,术后1个月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HAMA、HAMD评分分别大于14分和大于17分的患者92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人进行干预,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进行HAMA、HAMD、健康状况问卷(SF-36)、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最终完成干预的共86例。干预组44例,对照组42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6个月后SF-36(85.47±16.22vs68.23±10.76,t=5.77)、EPQ评分N因子(44.18±4.13vs53.58±3.08,t=11.90)、HAMA(10.41±3.41vs15.13±4.11,t=5.76)和HAMD(11.43±3.78vs17.89±4.58,t=7.10)评分比较均为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减轻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PCI)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矫正不良行为,提高PCI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