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不同分期者接受氩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科以人2000型氩激光组合激光机对170例263只患眼分别做如下处理:(1)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30眼行局部氩激光凝固术(光凝);(2)对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DR)156眼行次全视网膜光凝;(3)对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77眼行全视网膜光凝,对合并黄斑局限或弥漫性水肿者给予局灶性光凝或格栅样光凝。于光凝后3个月检查。进行视力、眼底、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并与治疗前各项结果对比。结果 视力提高92眼(35%)、无变化144眼(55%)、下降27眼(10%)。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复查示:NPDR、PPDR眼视网膜微血管瘤、水肿、渗出消退,荧光渗漏消退占89%。其余11%需补充光凝。PDR眼视网膜、视盘新生血管消退占67%,33%为部分消退需补充光凝。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占91%,光凝后出现视网膜前灶性出血占8%,玻璃体积血为1%。结论 氩激光对不同分期DR均有效。NPDR、PPDR效果好于PDR眼,后者光凝后荧光血管造影复查以及补充光凝对提高疗效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氪激光与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氩激光和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1996年6月至1999年10月我们采用NOVUS2000型氩离子激光机全视网膜光凝(PRP)治疗DR~期患者50例(90眼),治后随诊3~36个月,平均9个月。1999年11月至2003年4月采用Omni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机治疗DR~期患者70例115眼。术后随访10~4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氩激光组50例90眼,显效者48眼(53.3%),改善者31眼(34.4%),无效者11眼(12.2%);氪激光组显效58只眼(50.5%),改善者47只眼(41%),无效者10只眼(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216,P>0.05)。氩激光组治疗前50例90眼中有黄斑水肿60眼,治疗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15眼,改善34眼,加重11眼。氪激光组治疗前70例115眼中有黄斑水肿84眼,治疗后黄斑水肿完全消退42眼,改善34眼,加重8眼,氪激光治疗黄斑水肿较氩激光优(u=3.026,P<0.05)。结论:在治疗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氩激光和氪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相似。但对于眼底复杂的DR,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可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色光进行有效光凝,扩大了治疗DR的适应证,同时氪黄激光治疗黄斑水肿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激光光凝术是治疗DR的重要手段,能有效地预防和阻止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发生和发展,改善DR患者的视力预后.近年来,我院选择性地对4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疗效。方法 对 4 6例 82眼DR患者 ,依病变程度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和次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后随访 1年 ,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造影变化。结果 光凝治疗后 70眼有效 ,总有效率 85 4 % ,其中增殖前期DR 4 6眼 ,有效 4 3眼 ,有效率为 93 5 % ;增殖期DR 36眼 ,有效 2 9眼 ,有效率为 80 6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治疗后 1 9眼视力提高 (2 3 2 % ) ,5 3眼视力不变 (6 4 6 % ) ,1 0眼视力下降 (1 2 2 % )。治疗前 38眼有黄斑水肿 ,治疗后有 8眼黄斑水种完全吸收 (2 1 1 % ) ,2 5眼部分吸收 (6 5 8% ) ,5眼无变化 (1 3 2 % )。结论 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DR的有效手段。对其增殖前期应及早发现 ,及时进行光凝治疗 ,以控制病情发展 ,以保护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眼底改变及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30例(60只眼)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30例(60只眼)DR患者中,有44只眼(73.3%)显示微血管瘤样改变,有23只眼(38.3%)显示新生血管,其检出率远比眼底镜检查高,FFA检查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的价值。结论:FFA能更早的显示DR的眼底改变,在DR的诊断和治疗上已被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以及在眼底解剖区域的分布情况,为激光治疗提供完整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7年7月~2002年7月确诊为糖尿病495例982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片中证实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98人781眼的图像显示,其中男157人304眼、女性241人477眼,将病变分为背影期、增殖前期、增殖期,并按眼底解剖区域将病变分为全眼底、后极部、中周部和周边部四种类型.结果背影期133人266眼、增埴前期92人182眼、增殖期173人333眼.经统计分析,三者之间的病程无显著差异(t=1.333、0..834、1.797、P均>0.05),男女病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率差别有显著意义(χ2=10.637,P=10.637,P=0.001,P<0.005).全眼底型视网膜病变531眼(67.99%)、后极部型视网膜病变144眼(14.60%)、中周部型视网膜病变130眼(16.56%)、周边部型视网膜病变6眼(0.77%).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女性较多见.背景期、增殖前期、增殖期之间的病程差异不大,可能与糖尿病性的控制程度有关.全眼底型、后极部型和中周部型的病变在临床上较易辨认,而周而边部病变容易漏诊.造影时如后极部和中周周部未发现病变,应仔细检查周边视网膜,以便及时发现病灶,使病人得到适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波长532 nm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波长532 nm绿激光对69例125眼增殖前期(PPDR)和增殖期(P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次全视网膜光凝(Sub-PRP)或标准全视网膜光凝(S-PRP)。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术后随诊平均6月以上。结果视力提高22眼(17.6%),视力不变74眼(59.2%),视力下降29眼(23.2%)。结论波长532 nm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提高或保存患者的有用视力疗效肯定,尤其是早期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累及眼部血管的病变,是导致20到60岁成年人出现新型失明的主要原因。眼底激光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病变部位,消除病灶,稳定视力,是目前阻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现将我院3年来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174例(307眼)资料保存齐全者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32nm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的DR患者86例164只眼,其中,增生前期(PPDR)组64只眼、早期增生期(早期PDR)组58只眼、高危增生期(高危PDR)组42只眼,根据DRPSG(Diabetlc Retinopathy Photocoagulation study Group)制订的治疗技术规定光凝范围和光凝参数行标准全视网膜光凝(S—PRP)和超全视网膜光凝(E—PRP)及黄斑水肿行局限光凝或格栅光凝.每隔3个月采用与治疗前相同的检查设备和方法复查视力、眼底、FFA.新生血管未消退和无灌注区残留补充激光光凝.随访观察9~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PPDR视力有效占81.0%,治疗有效占89.1%;PDR视力有效占78.0,治疗有效占79.3%;高危PDR视力有效占57.0%,治疗有效占47.6%.不同分期DR视力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0 P<0.05),其中PPDR与PDR视力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1 P>0.05);PPDR、PDR分别与高危PDR视力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634.759 P<0.05);局限性水肿组治疗有效率89.3%,弥漫性水肿组治疗有效率68.2%,局限性黄斑水肿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弥漫性黄斑水肿组.结论 532nm激光治疗DR安全有效,早期、及时、有效的激光光凝治疗是稳定病变,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选择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确诊为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36例(68眼),然后根据FFA结果行标准的全视网膜光凝(PRP),其中合并有临床意义黄斑水肿的56眼同时进行局部格栅样光凝治疗。治疗后2—24个月分别行FFA检查,对需要者进一步补充光凝。随诊观察至光凝治疗后2年,对光凝治疗前后的视力、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通过FFA和眼底照相)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在接受光凝治疗后2年内,视力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以光凝后2年的视力变化最为显著。但视力〉0.3者的比例变化不大,在光凝前为41.3%,光凝后1年、2年分别为42.1%,39.8%。黄斑水肿通过局部光凝治疗2年内视力稳定或改善的患者达到72.1%。光凝术后1年、2年视网膜病变稳定。结论对重度非增生性DR患者进行氩激光治疗,对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同时进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可使多数患者DR病情稳定,延缓进展。 相似文献
12.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氩激光联合导升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5例,74眼确诊为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和单纯氩激光组。分别给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伴黄斑水肿者先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后联合导升明(羟苯磺酸钙)组给予口服导升明(羟苯磺酸钙)3个月,单纯氩激光组术后除服用降糖类药物控制血糖外不服用其他药物。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及眼底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视力,氲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术后视力提高27眼(71%)无变化7眼(18.4%)下降4眼(10.5%)。单纯氩激光组术后视力提高15眼(41.7%)无变化11眼(30.6%)下降10眼(27.8%)。2)眼底检查,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术后有效35眼(92.1%)无效3眼(7.9%)。单纯氩激光组术后有效26眼(72.2%)无效10眼(27.8%)。两组视力及眼底情况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氩激光联合羟苯磺酸钙组优于单纯氩激光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激光光凝是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导升明(羟苯磺酸钙)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氪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伴有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2例(96只眼)增殖前期及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不同类型晶状体混浊的患者,对照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采用氪黄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随访9-12个月,每3个月复查视力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分析视力、毛细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光凝后视力进步68只眼(70.83%),无变化22只眼(22.9%),减退6只眼(6.25%);毛细血管渗漏消退67只眼(69.79%),明显减轻22只眼(22.92%),无变化5只眼(5.21%),加重2只眼(2.08%);新生血管全部萎缩15只眼(60.00%),部分萎缩5只眼(20.00%),无变化3只眼(12.00%),加重2只眼(8.00%)。结论:应用氪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伴有白内障的增殖前期和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对改善视力及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对糖尿病性黄斑病变患者按病程分成两组:增殖前期;增殖期。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定视网膜血管渗漏点(区)。对局部渗漏点氩激光点状光凝,弥漫性渗漏区采用格栅样光凝。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光凝前后视力及黄斑水肿、渗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氩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86例136眼,87.50%的眼别提高或保存现有视力,其中对增殖前期的疗效为优;87.95%的黄斑水肿完全或部分消退,增殖前期的黄斑水肿消退尤为明显。两组的视力改善和黄斑水肿消退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氩绿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或保存现有视力,疗效与病变程度有关,早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氩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43只眼),采用黄斑区氩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并从视力、黄斑区水肿消退情况观察疗效。结果:激光治疗43只眼中,保持原有视力30只眼(69.8%);提高2行以上11只眼(25.5%)。下降2行以下有2只眼(4.70%);32眼(74.4%)黄斑渗漏消失,水肿完全吸收;9只眼(20.9%)水肿大部分吸收,2只眼(4.7%)黄斑渗漏仍存在,原有水肿无明显吸收。结论:氩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效果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使用氩激光对49例65眼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超全视网膜光凝。激光治疗后3、6、12个月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新生血管未消退者追加光凝。随访3~24个月(平均10.6个月)。结果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视力提高12眼(18.4%),视力不变36眼(55.4%),视力下降17眼(26.2%)。49眼(75.4%)新生血管消退或部分消退,16眼(24.6%)新生血管无变化或加重。47眼(72.3%)需要补充光凝。平均激光治疗量(2406±704)点。结论视盘新生血管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常规治疗需要更大的激光量,光凝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必要时补充光凝。 相似文献
17.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12 0例 型糖尿病患者 2 4 0眼进行检眼镜与 FFA检查 ,分析两种检查在 DR诊断及分期中的差异。结果:检眼镜下正常眼底的 78眼中 ,FFA发现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DR) 2 4眼 ,占 30 .77% ;检眼镜下所见 NDR139眼中 ,2 7眼 (19.4 2 % )经 FFA证实检眼镜对其病变程度估计不足。 结论 :FFA是早期诊断 DR的较好方法 ,能准确对 DR进行诊断及分期 相似文献
18.
半导体激光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半导体眼科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疗效。方法:采用法国BVI半导体眼科激光治疗机对140例DR患者206只眼的光凝术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只眼行广泛视网膜光凝术(PRP)治疗,95只眼行亚广泛视网膜光凝术(mild-PRP)治疗。82只眼视力提高1-3行,占35%;94只眼视力无变化,占46%;30只眼视力下降,占19%。3个月后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有10只眼残留新生血管及小片状无灌注区,再次补充光凝。结论:适时、合理、正确的激光治疗,是抑制DR患者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重要手段,而FFA是进行正确有效的激光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和时机。方法对45例7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DR患者进行了氩激光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时机的疗效。结果白内障术后2-3周内行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稳定,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为76.9%,不变为23.1%;视力提高或不变为80.8%,视力下降为19.2%。白内障术后1-3个月行激光光凝治疗,20眼中有1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加重,黄斑水肿消退或减轻占70.0%,不变为30.0%;视力提高或不变为75.0%,视力下降为25.0%,视力下降与黄斑水肿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白内障术后1个月内DR患者尽早进行激光光凝,对控制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肾透析患者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方法:对50例(100眼)经中西医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合并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长期持续肾透析的患者进行眼底激光治疗,随访半年至1年,复查眼底荧光造影,观察视力和视网膜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100眼)患者激光治疗后显效有12例,占24%(24/100),有效33例,占66%(66/100),无效5例,占10%(10/100)。患者激光前后视力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前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肾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肾透析患者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