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营养性贫血包括小细胞性贫血(简称小C),大红纲胞性贫血(大C)与混合性贫血(混合)。为了解三种性质的贫血与患者的现时营养状况的关系。对铁岭市随机抽取城乡4所小学,二年级与五年级8~11岁男女学生490人进行调查。三种性质的营养性贫血,诊断指标如下表: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营养性贫血与现时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逊  王美丽 《中国校医》1997,11(1):61-62
小学生营养性贫血包括三种情况,即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红细胞性贫血及混合性贫血。这三种性质的贫血与患者的现实营养状况有何关系,对儿童营养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以往已有报道血红蛋白(Hb)一项指标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但没能全面反映营养性贫血调查结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沈阳市和平区4所小学二年级与五年级学生490人,年龄8~11岁,获营养调查有效卡片484张。1.2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血红蛋白(Hb),超微量法测红细胞比积(PCV),计算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营养性贫血三种性质及原因的初步诊断指标如表…  相似文献   

3.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小儿各种贫血疾病中,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缺缺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引起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此种贫血遍及全球,以婴幼儿及青少年发病率最高,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平均红细胞体积>96fL的相关疾病.方法 在881例确诊的贫血患儿中共发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患儿96例,对该群患儿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数进行分析.结果 96例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患儿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2例(2.1%),非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94例(97.9%),其中甲状腺功能减低症2例,化疗药物所致者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1例,白血病25例.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大部分MDS、AA、白血病和AIHA表现为红细胞大小不均一性贫血.以各种疾病间的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χ2=60.862,P=0.000).结论 研究中发现收治的儿童大红细胞性贫血常见的疾病是MDS、白血病、AIHA、AA;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所占比例较少.  相似文献   

5.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是指末梢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面积低于正常。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之间失去平衡。小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身体制造更多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才能维持生理需要。因此,供造血的营养物质需要量大,一旦不能满足时,就会发生营养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可分二类,一是缺铁性贫血、二是营养性巨细胞性贫血。  相似文献   

6.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又称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_(12)及叶酸所致,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营养性贫血之一.病因一、有关维生素B_(12)及叶酸的一些问题:维生素B_(12)在动物蛋白如肝、肾、肉类及家禽  相似文献   

7.
<正> 营养性贫血是儿童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病因的性质,营养性贫血可分为缺铁性、大细胞性和混合性三种。为了给济南铁路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性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9年9月~10月间对济南铁路地区8所中小学的204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营养性贫血发病情况的调查监测,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仪器与方法 1.1 对象 (1)城市:济南铁一中,济南铁一、三、四小。  相似文献   

8.
儿童少年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缺铁性贫血(又名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在儿童青少年中颇为常见,亦是学校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儿童时期的贫血大多数属于缺铁性贫血。本病是《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条例》中列为应防治的学校常见病之一。铁是构成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  相似文献   

9.
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许多家长开始培养成孩子的素食习惯,这对于防治儿童营养过剩是有效的,但有关专家提醒,单纯素食会给儿童带来负面影响,导致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 B_(12)或叶酸所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为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的减少更为明显、红细胞的细胞体变大、骨髓中出现巨幼红细胞,引发此种改变的原因很多,但在小儿时期,95%以上是由于维生素B_(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维生素 B_(12)摄入不足多见于营  相似文献   

10.
张素华 《职业与健康》2003,19(4):121-121
成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的发生,既有铁的缺乏,亦有叶酸或(和)维生素B12的缺乏,它是兼有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特征的一种疾病,此病在住院或门诊病人中均常见到。笔者现将60例成人营养性混合性贫血(习称双相贫血)患者的病因和细胞形态特征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男性12例,女性48例,年龄最大者印岁,最小者18岁,治疗前病程最长者20 a,最短者1个月,平均病程27个月。职业:  相似文献   

11.
1990~1992年对辽宁省5个市城乡15 978例3个月~7岁小儿,同时采指血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Hb),用超微景法测定红细胞比积(PCV)进行了贫血检查,并应用筛查法诊断营养性贫血(NA)性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NMA、营养性混合性贫血NMTA)。结果表明:NA平均总患病率为22.8%,3个月~2岁组平均患病率为31.3%,3~5岁组为10.9%,到6~7岁又上升至39.8%,农村患病率(33.7%)高于城市(21.4%),城市散居(28.4%)高于集体管理小儿(19.0%),家庭膳食小儿各年龄组患病率均高于集体伙食;在3个月~5岁各年龄组,3种性质NA构成比为IDA:NMA:NMTA=7:2.5:0.5,在6~7岁为5:4:1;贫血小儿在Hb和PCV的变化上有Hb低而PCV正常(占贫血57.0%)、Hb正常而PCV低(占贫血22.3%)、Hb和PCV都低(占贫血20.6%)这3种表现类型的贫血。说明如果按目前贯用的贫血定义选择测定Hb或PCV某项单一指标诊断贫血会造成漏诊。建议贫血诊断时应同步测定Hb和PCV两项必测指标,井应进一步完善目前贯用的贫血定义。  相似文献   

12.
小儿营养性贫血 ,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营养性贫血中绝大部分是由于铁营养缺乏所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其次为叶酸和维生素 B1 2 缺乏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我国 1980年对 16省市 0 - 7岁小儿该病进行的调查发现 ,患病率城市为52 .9% ,农村为 73.7% ;我省成都地区的调查结果是城市42 .9% ,农村 98.7% ;上述资料充分说明小儿营养性贫血的患病率是很高的。为了解我县小儿营养性贫血患病情况 ,我站于1995年对县级机关所在地龙安镇和其效区长桂乡的 0~ 7岁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和资料 ,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以龙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细胞形态学上的区别。方法通过外周血细胞计数、外周血镜检分类、骨髓涂片、骨髓铁染色等检验方法,重点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红细胞系、粒细胞系以及巨核细胞系细胞形态上的共性与差异。结果在所分析的病例中,外周血三系均出现一系或多系的降低。骨髓涂片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细胞核畸变上难以区分,在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巨幼(样)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细胞核畸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其他2种疾病的重要区别。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在细胞形态学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点有助于这3种疾病的鉴别与诊断。  相似文献   

14.
1 概述 巨幼细胞贫血是DNA合成障碍、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其中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占90%以上.患者不但有贫血,还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以及出现椭圆形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可有皮肤、黏膜、神经系统方面异常表现.本病常见于妊娠妇女和婴幼儿.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娟 《中国保健》2008,16(15):732-733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贫血患者的血液直方图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红细胞平均值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和MCV/RDW分析法,分别对7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并将两种分析方法加以比较.结果:红细胞平均值形态学分类示:正细胞性贫血21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7例,单纯小细胞性贫血7例,大细胞性贫血5例,无法分类者30例;MCV/RDW分类示:3例患者(占4.3%)的MCV增高/RDW正常,为大细胞均一性贫血;2例患者(占2.9%)的MCV正常/RDW正常,为正细胞均一性贫血;14例患者(占20%)的MCV增高/RDW增高,为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37例患者(占52.9%)的MCV正常/RDW增高,为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14例患者(占20%)MCV降低/RDW增高,为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结论:本组患者肝硬化性贫血的原因主要为缺铁性和(或)叶酸缺乏性,用血液分析仪对肝硬化患者进行RBC、血小板参数测定及其直方图分析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铁缺乏症(iron deficiency,I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微量元素缺乏症之一,严重者可进展为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1-3].IDA又称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是指由于体内铁摄入不足、需求量增多、吸收障碍、丢失过多等多种原因导致体内储存铁缺乏,引起血红素的合成减少,所形成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具有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等铁代谢异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贫血概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1型题1.下列哪种贫血不属于红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所造成的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人体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A.食管B.胃C.十二指肠及空肠部D.回肠E.结肠3.缺铁性贫血时,细胞形态学分类是属于A.小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D.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大细胞性贫血4.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补充铁剂治疗时,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A.1~3个月B.3~6个月C.6~9个月D.9~12个月E.1年以上5.下列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营养性贫血是当前人类普遍存在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尤其常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其发病原因和性质分为缺铁性、大细胞性和混合性三种,治疗和预防措施也有所不同。本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采集手指微量血检测血红旦白(Hb)浓度和红细胞比积(PCV)的“筛查法”,于1990年11月对我市5所中小学进行了营养性贫血的调查并判定了是否贫血及贫血的程度和类型。由于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且能大批量检测,为我市基层和边远地区开展对群体儿童贫血检查和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高食具卫生合格率的措施杨文敏林红林静顾兢黄元新林弟雄的营养性贫血,主要以缺铁性贫血为主的报告相符[2]。由此可知,铁的吸收好坏,是造成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而因缺乏叶酸、维生素B12等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为次要原因。因此,学生贫血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台州市6个月~6岁儿童贫血状况与贫血类型,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13年1月-2016年6月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1 688例儿童血红蛋白浓度(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贫血儿童为4 499例(10.79%),其中男性2 761例,占11.35%(2 761/24 325);女性1 738例,占10.01%(1 738/17 363),男性、女性儿童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细胞贫血189例(4.20%),正细胞性贫血1 529例(33.98%),小细胞性贫血2 781例(61.81%)。6个月~1岁儿童贫血率最高,达20.93%,6岁时儿童血红蛋白开始回升。结论台州市6个月~6岁儿童贫血以小细胞性贫血为主,建议有关部门尽早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