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名山县疟疾发病下降过程中 ,社会与环境等因素变化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影响疟疾发病的相关因素资料作前后对比。结论 名山县疟疾下降因素中 ,以积极防治为主导在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 ,发病率持续下降 ,从 1 993— 2 0 0 0年 8年来 ,从 86.1 9/万下降到 1 .82 /万 ,达历年最低点。  相似文献   

2.
外来流动人口是经济开发地区疟疾发病的高危人群 ,也是疟疾暴发流行的重要社会因素。作者就 1991~ 1999年深圳石岩地区外来流动人口疟疾发病特点及防制策略进行了探讨。1 发病概况石岩位于深圳市西北部 ,属丘陵地区 ,1984~ 1987年曾出现疟疾局部流行 ,年发病率为 94 .7 ~ 32 .1 ,外来人口发病占 90 %以上。1988~ 1991年发病率控制在 5 以下。随着大规模经济开发 ,1992年石岩出现疟疾暴发流行 ,95 %以上发病者为流动人口。经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发病率逐年递降 ,近3年 ,年发病率控制在 1 以下 (表 1)。表 1  1 991~ 1 999年流…  相似文献   

3.
某部队2000-2004年结核病报告发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检验结核病防制措施的效果,进一步改进部队结核病防制策略,从而降低部队结核发病率。方法统计2000-2004年度结核病发病数据,依据病例发病时间进行分析,所有数据均为逐例核查后的新发病例。结果2003、2004年度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分别比2002年度下降了25.89%、33.84%。结论部队结核综合防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疟疾是海南省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 ,虽然 1 999年疟疾疫情报告发病人数较 1 998年有明显下降 ,但仍与 1 997年发病人数相接近 ,且 1 999年疟疾发病人数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 2 2 .1 3% ,在传染病中排列第二。“上山感染”成为海南疟疾感染的主要来源 ,特别是抗药性恶性疟的比例有所上升 ,更增加了海南疟防工作难度 ,再加上疟防经费短缺、基层疟防人员减少、媒介防制困难等因素 ,海南的疟疾防治仍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1 疟疾发病情况1 .1 疟疾疫情据 1 999年传染病疫情报告 ,全省疟疾发病 34 55例 ,年发病率为 4 5.69/ 1 0万 ,无患疟死亡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分析1995-2014年沙洋县疟疾防制效果, 为调整和制定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 1995-2014年疟疾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582例 (其中输入性病例9例), 年均发病率为 0.53/万。疟疾发病率从1997年2.30/万逐年降至2010年0.02/万, 下降了99.13%。疟疾病例占传染病疫情报告总数的构 成比也从1997年的21.23%下降至2010年的0.07%, 下降了99.67%。2011-2014年连续4年无本地疟疾病例发生。但近 年来输入性疟疾呈逐年上升态势。结论 结论 该县已达到国家 《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 疟疾防控工作已从控制阶段转入消 除阶段, 但今后仍应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 不断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名山县疟疾发病下降过程中,社会与环境等因素变化对发病的影响.方法对影响疟疾发病的相关因素资料作前后对比.结论名山县疟疾下降因素中,以积极防治为主导在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率持续下降,从1993-2000年8年来,从86.19/万下降到1.82/万,达历年最低点.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名山县疟疾发病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名山县疟疾发病下降过程中,社会与环境等因素变化对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影响疟疾发病的相关因素资料作前后对比。结论 名山县疟疾下降因素中,以积极防治为主导在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病率持续下降,从1993-2000年8年来,从86.19/万下降到1.82/万,达历年最低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荆门市疟疾疫情, 为制定和调整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搜集2005- 2014年荆门市疟疾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10年间荆门市累计报告疟疾516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0.17/万, 且逐年下 降。 其中, 本地感染疟疾病例484例 (占93.80%), 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 (6、 7、 8月), 病例相对集中于农民 (占60.08%), 男 女性别比为1.93∶1, 2012-20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 (占6.20%), 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 存 在发生二代病例的风险。 结论 结论 2004-2015年荆门市本地感染疟疾发病在较低水平, 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输入性疟 疾近年呈上升态势, 应加强疟疾病例监测, 规范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梧州市65年来疟疾防治历程,为该市今后的疟疾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1950-2015年该市疟疾防治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该市1950年代疟疾发病率为1 435.55/10万,高于广西平均水平,疟疾死亡率为0.95/10万。1979年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下降至3.61/10万, 1997年至今未再发现当地感染疟疾病人。1980年该市出现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病人,自1981年起输入性疟疾病人数超过当地居民疟疾病人数;近5年87.50%(7/8)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来自东南亚国家。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已达到消除疟疾标准,但仍受到输入性疟疾威胁,需继续加强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狂犬病在乐山的流行状况,为政府制订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64—2006年乐山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9年发病率较1978年上升13倍,1980—1989年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71.40%,1998—2003年无病例发生,2004—2006年发病率回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头面部、上、下肢潜伏期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02,P〈0.001)。结论犬只管理工作未落实、犬只数量增加、伤口未及时处理和未注射疫苗是狂犬病发病回升的主要因素。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坚持长期开展灭犬、管犬工作,加大防制知识宣传力度,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疫苗注射是狂犬病防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