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的可重复性。[方法]在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进行了双盲前瞻性检验,把前瞻检验结果与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该函数式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处于相似水平(P>0.05)。[结论]该函数式的诊断效能有比较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验证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的可重复性.[方法]在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进行了双盲前瞻性检验,把前瞻检验结果与脑动脉硬化症中医辨证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该函数式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处于相似水平(P>0.05).[结论]该函数式的诊断效能有比较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脑动脉硬化症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的可重复性。方法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进行了双盲前瞻性检验,把前瞻检验结果与脑动脉硬化症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该函数式的诊断效能有比较好的可重复性,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处于相似水平(P>0.05)。结论该函数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许晓娟  王庆国 《医学争鸣》2007,28(4):289-291
中医学面临在继承发扬传统的基础上探求现代化转变,中医诊断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定量化和精确性等问题变得更为迫切. 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思维并以模糊熵作为判断识别依据的模糊ISODATA中医证候诊断方法,以期在系统整理临床资料、古今资料及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模拟辨证诊治过程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IgA肾病的辩证分型为例,识别结果与中医辩证诊断的思维大致吻合. 该方法可用于典型疾病的中医辨证诊断,对于中医专家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共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脑动脉硬化症计算诊断判别函数式的可重复性。我们在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进行了双盲前瞻性检验,把前瞻性检验结果与脑动脉硬化症计量诊断判别函数式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该函数式的诊断效能有比较好的可重复性,其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都处于相似水平(P〉0.05)。  相似文献   

6.
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诊断规范化有着其必然性。证侯和证型的术语规范化是当前诊断规范化的首要内容。“证素辨证体系”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中医辨证理论的统一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辨证计量诊断是中医智能化自动化的基础,现有计量模型的共同特点在于探索独立证侯与证型之间的关系,这对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计算机诊疗系统在辨证计量诊断模型基础上,现阶段仍需依赖于专家经验和临床病案等作为诊断知识库,客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针刺干预缺血性中风病证候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依据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决策树”所建立的中风证类判别函数式的辨证效果。 方法:针刺干预264例发病30d内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咨询,制定统一的证候调查表,患者发病的0~3d、4~10d和11~30d各时间段任一天调查1次,共调查3次,研究中风病基本证型的动态多时点评价结果及相关因素。建立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决策树”4个证型的贝叶斯判别函数式,并采用自身检验法和交叉核实法分别计算4个证型判别函数式的误判概率,检验其判别效果。结果:急性缺血性中风病6个基本证型30d内的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风证80.7%、痰证68.9%、火热证52.7%、气虚证50.8%、血瘀证29.2%和阴虚阳亢证25.0%。3个时点内各证型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其中血瘀证发生概率的下降速度最快。急性缺血性中风病证型表现以二证、三证、四证的组合形式为主,其中三证组合最多。发病3d内没有单证形式的病例。两两复合证主要表现为风痰证54.5%、风火证42.8%、气虚中风证40.9%、气虚痰阻证39.4%和痰热证35.6%,血瘀合并阴虚阳亢证的发生率最低,仅为3.8%。缺血性中风病发病30d内,高年龄组痰证和气虚证得分均值高于低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气虚证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痰证得分均值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决策树”的21项中风病证候要素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判别法建立面红、便难、苔黄、短气、面色白光白或晦暗、耳鸣、手足心热、苔少等8个条目的判别函数式,精简后的判别函数式判别效能基本与精简前相同,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缺血性中风病发病30d内以风证、痰证贯穿始终,证的组合形式复杂,以三证组合为多。随着针刺治疗时间的积累,风、痰、火热、气虚、血瘀、阴虚阳亢等基本证候要素均逐渐减少,证的组合形式由复杂趋向简单。面红、便难、苔黄、短气、面色自光白或晦暗、耳鸣、手足心热、苔少等8个证候要素条目,在辨证过程中对于区分阴证或阳证、实证或虚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祖国医辨证学体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数学与计算机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祖国医学的智能化辨证诊断,并产生了概率计量、模糊评判、数据挖掘等多种辨证模型和算法。朱文锋等将贝叶斯网络应用于中医辨证并将模糊数学应用于“证素”辨证理论,对证素进行定量加权求和、阈值判断,通过模式识别判定诊断证型,并提出运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进行病位和病性的定量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脾胃病辨证量表的计量诊断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曾作为学习样本的 32 4例样本资料作为内考核样本和新收集的 99例样本资料作为外考核样本 ,分析专家与电脑模拟专家诊断程序之间的吻合程度。【结果】内考核虚的阳性预测价值为 77 2 % ,实的为 93% ,虚实总符合率为 88% ;主证的符合率为 93 8% ,兼证的符合率为 79 7%。外考核虚的阳性预测价值为 10 0 % ,实的预测价值为 85 5 % ,虚实总符合率为 87 9% ;主证的符合率为 90 9% ,兼证的符合率为73 8%。【结论】本研究的脾胃病辨证量表的电脑计量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慢性肝病及肝癌形态定量研究基础上,用FOXBASE^ 建立了形态计量参数和DNA含量倍体数据库,经多因素逐步判别分析,分别从形态计量和DNA倍体参数中优选出有较大诊断价值的参数建立了判别函数方程,进而编制成中文计算机病理诊断软件,并对形态定量方法在慢性肝病及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主体的中医药复杂适应系统实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包含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整体调节在内的复杂系统,复杂性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为中医药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在介绍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及其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将其用于中医药研究的理论基础,认为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用于中医诊疗过程的建模而非实体的建模是此类研究成功的关键。给出了基于多主体的中医药复杂适应系统建模途径,为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中医药理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超声斑块阳性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CAS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痰浊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五型,分析其中医证型与CAS斑块阳性率的关系。结果CAS患者斑块阳性率高,与中医证型分布总体呈现以痰浊上蒙型为主,其余为肝肾亏损〉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气血两虚。结论CAS患者斑块阳性率以痰浊上蒙为主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名老中医辨治冠心病的共性规律.方法 以名医诊治冠心病典型医案115例,建立冠心病名医诊疗数据库,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了证候要素诊断及相关研究.结果 提取到名医诊治冠心病8个主要证候要素:血瘀、痰浊、气虚、阳虚、阴虚、内热、血虚、气滞,并确定了其定量诊断,阐释了证候要素应证组合规律,归纳了名医治疗冠心病8个证候要素的用药规律.结论 证候要素研究揭示了名医证候诊断的内涵及其组方用药规律,对中医辨治冠心病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75个常用临床实验室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病人422例,其中肝胆湿热证300例,肝郁脾虚证122例。检测常用实验室指标,包括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血常规、激素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血脂、甲胎蛋白、肝纤维化指标等共75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查看单一指标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效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模型检测差异指标组合对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判别效率。结果: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尿素氮、血尿酸、嗜碱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百分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之间存在组间分布差异。上述差异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范围为0.42~0.62。对差异指标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证候判定模型,其模型自身验证总误判率35.3%,刀切法总误判率为35.3%。结论:无论单一差异指标还是差异指标组合判定模型均未达到较好的判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目的,提示单一采用临床指标判定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证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552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疾病预后.结果 1)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见,其次是肝郁脾虚证、肝络瘀阻证、脾虚湿困证、气虚瘀黄证,其余证型少见;2)5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痊愈158例(28.62%),好转386例(69.93%),仅5例(...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定量诊断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定量诊断研究.方法应用贝叶斯网络方法通过分析474例血瘀证临床诊断数据进行血瘀证定量诊断.结果该方法发现了血瘀证的7个关键症状,并定量计算其诊断贡献度.基于这些关键症状建立的简单贝叶斯分类器模型对血瘀证诊断的准确率达到96.6 %.结论贝叶斯网络方法在中医定量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狭窄程度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狭窄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将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气血两虚、肝肾亏虚、痰浊上蒙、瘀血阻窍、肝阳上亢5型,分析其中医证型与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CA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总体呈现以痰浊上蒙型为主,超声狭窄程度以Ⅲ级最多.结论:CAS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痰浊上蒙为主,而超声显示为Ⅲ级狭窄,提示痰浊上蒙可能是导致CAS加重的病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糖耐量减低(IGT)人群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海南地区IGT人群主要中医证型与IGT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海南地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IG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海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老年病科300例IGT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关生化指标及中医四诊资料,根据证候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并对各个证型之间的空腹血浆血糖、OGTT实验2h血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300例IGT患者中,最常见三种证型为脾虚痰湿证130例,占43.3%、阴虚气滞证110例,占36.7%,气阴两虚证60例,占20.0%,其中以脾虚痰湿证最多。结论在海南地区IGT患者出现的多个临床症状及体征中,"神疲乏力"出现最频繁。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气滞证是海南地区IGT患者主要的中医证型,其中脾虚痰湿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19.
方证相应是辨证论治的本质体现。不论在诊断还是治疗过程中,方证思维方式与其他思维方式相比具有不同特点。就方证的诊断和治疗特征进行探讨,认为方证思维更容易发挥中医学临床优势,也更适于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应当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方证研究,真正提高中医学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收集640例755诊次胃脘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胃脘痛临床证候可分为六类: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脾胃气虚、痰湿内蕴、瘀血停胃,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特异的四诊信息。结论胃脘痛有特异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对胃脘痛的规范化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能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