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客观评价平顶山市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5个县(市)、区选取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8~10岁儿童5类人群作为调查对象,每类人群分别随机抽取200份以上尿样,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水平。结果共采集5类不同人群尿样1 217份,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和8~10岁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9.9μg/L、151.9μg/L、145.3μg/L、221.1μg/L和164.9μg/L;其中孕妇尿碘150μg/L的占48.6%,哺乳期妇女尿碘100μg/L的占29.1%。叶县孕妇尿碘中位数低于150μg/L,鲁山县0~2岁婴幼儿尿碘中位数处于推荐值的下限边缘。结论平顶山市不同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总体水平上是适宜的。部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存在碘摄入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健康教育,实施科学补碘,纠正部分人群碘营养偏低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市碘缺乏病病情、居民碘营养水平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调整我省碘盐浓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8-10岁儿童进行B超检查,并采集盐样、尿样及用3日称量法测算居民日均摄盐量,并抽取孕妇、哺乳妇女尿样.结果 无儿童甲状腺肿大,碘盐合格率100%.碘盐中位数为26.95 mg/kg.居民日均摄盐量13.4g/人·天,儿童尿碘中位数和孕妇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203.05(μg/L)、152.55(μ g/L),环境水碘含量<10μ g/L.结论 未发现碘缺乏病,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防治措施落实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河南省水源性高碘地区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为制定水源性高碘地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商丘、新乡、濮阳、开封4个省辖市各选择一个高碘县,在水碘>150μg/L地区的医院、妇幼保健院、计生部门等收集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4类人群的尿样,检测尿碘含量.每个县区每类人群调查100名.结果 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的尿碘中位数分别是287.4、278.4、248.6、292.5μg/L,其中,>300的比例分别为48.4%、45.9%、38.3%、49.0%.孕妇妊娠早、中、晚期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74.7、260.9、286.2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岁以内母乳喂养婴儿尿碘中位数是318.4μg/L,显著高于人工(256.0μg/L)和混合喂养(237.5μg/L)的婴儿(P<0.05).结论 河南省水源性高碘地区重点人群的尿碘水平总体偏高,并且新婚育龄妇女和孕妇有碘过量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银川市重点人群尿碘含量水平,从而估计常住居民的碘营养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银川在所辖的各县区市按东、西、南、北、中5个抽样片区进行抽样,每个县区共抽取9个乡镇,每个乡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共采集新婚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尿样885份。0-2岁婴幼儿尿样共386份,8-10岁儿童尿样600份。结果银川市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9.10μg/L,不同地区之间尿碘中位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0-2岁的婴幼儿尿碘中位数为201.40μg/L,不同地区之间尿碘中位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妇女人群尿碘中位数为216.0μg/L,不同地区之间尿碘中位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碘营养水平已经超过国家推荐的适宜范围,敏感个体有碘致甲亢的可能,所以应因地制宜地调整盐碘和供应方式,实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张晓平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6):100-101
目的了解太原市居民食用盐碘含量及妇女婴儿的碘营养状况。方法按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741份食盐,妇女、婴儿尿样80份测定碘含量。结果碘盐含量(29±9m)g k/g,合格率为91.9%,非碘盐率12.7%;尿碘<100μg/L,占总检测数的15%;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母亲、哺乳期婴儿尿碘中位数分别是272μg L/、169μg/L、235μg/L、299μg L/;哺乳期婴儿尿碘>300μg L/的人数占30%。结论有12.7%非碘盐存在,同时应关注婴儿碘过量问题。  相似文献   

6.
白兴卫 《吉林医学》2013,34(23):4777-4778
目的:分析尿碘在碘缺乏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208例监测对象进行尿碘检测,统计分析尿碘含量与碘缺乏病发生情况。结果:儿童尿碘中位数178.86μg/L,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为228.40μg/L,妊娠妇女尿碘中位数为286.57μg/L。全部监测对象尿碘含量<100μg/L的7例,占3.37%;尿碘含量>100μg/L的201例,占96.63%;其中<50μg/L的3例,占1.44%。患碘缺乏甲状腺肿3例,占1.44%,明显与尿碘含量负相关。结论:尿碘是评估人群碘营养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碘缺乏危害和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指标,尿碘在碘缺乏病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2年3月新碘盐标准实施以来石家庄地区8~10岁学生碘营养及食用碘盐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石家庄地区所管辖范围内21个县(市)区8~10岁学生的2 100份尿样,用过硫酸铵-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同时采集该学生户盐2 100份,用直接滴定法进行盐碘含量测定。结果 2 100份尿样的尿碘中位数为155.2μg/L,尿碘50μg/L的尿样为12.28%,尿碘0~99μg/L的尿样为31.95%,尿碘100~299μg/L的尿样为49.19%,尿碘300~μg/L的尿样为18.86%。盐碘中位数为23.7 mg/kg,碘盐覆盖率为96.9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10%。结论新碘盐标准实施后,石家庄地区8~10岁学生尿碘与食用盐碘水平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8~10岁学生碘营养适宜,食盐加碘措施得到落实,今后仍应继续加强对特殊人群碘营养状况的调查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中的抽样和检测方法,在随机抽样中选择石家庄市10个区县,共抽检500名妊娠期妇女尿样,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结果 500名妊娠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60.0μg/L,尿碘值150μg/L者占46.2%,150~249μg/L之间者占25.8%,250~499μg/L之间者占25.8%,≥500 ug/L者占2.2%;裕华区、赵县、无极县妊娠期妇女尿碘中位数150μg/L;孕早期尿碘中位数为143.4μg/L,其中150μg/L构成比为51.4%,低于碘含量适宜范围;不同孕期、不同年龄组之间妊娠期妇女各尿碘水平所占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家庄市妊娠期妇女存在碘营养摄入不足与超适宜量并存的情况,特别是孕早期妊娠期妇女存在碘摄入量不足情况,同时个别地区未达到尿碘值适宜范围,相关部门应定期对特殊人群进行尿碘检测,合理补碘。  相似文献   

9.
魏宏  白润本  周凯玲 《中外医疗》2014,(29):161-162
目的分析2010—2012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 ,评价碘缺乏病防治效果以及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为防治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所辖15个团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在东西南北片区各随机抽取2个团场,在中部片区抽取1个团场,共计抽取9个团场,每个团场随机抽取4个连队,每个连队随机抽取8户居民食用盐样,每次采集居民食用盐样共计288份,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GB/T 13025.7-1999)。按方案要求,在每个被监测团场随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30名8-10岁学生,共计抽样270份尿样;在每个抽样团场随机入户采集孕妇、哺乳妇女尿样20份,共计采样180份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WS/T 107-2006)进行尿碘检测。结果 2010年碘盐监测食盐288份,碘盐中位数24.7 mg/kg,碘盐覆盖率为95.1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0%;孕妇、哺乳妇女监测尿样125份,尿碘中位数147.72μg/L;8-10学生监测尿样295份,尿碘中位数241.75μg/L。2012监测食盐288份,碘盐中位数28.4 mg/kg,碘盐覆盖率为98.9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61%,孕妇、哺乳妇女监测尿样94份,尿碘中位162.30μg/L,8-10岁学生监测尿样252份,尿碘中位数332.35μg/L。结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部分团场存在非碘盐,学生碘营养水平总体水平超适宜状态,孕妇、哺乳妇女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部分孕妇、哺乳妇女尿碘浓度过低,建议针对不同人群科学补碘,进一步防止发生土盐食用的现象,对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评价广西沿海地区和原盐产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切实做好广西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方法在广西沿海三市的6个县(区)里抽取18个具备有沿海、带有海岸线,或存在有盐田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屯),对其育龄妇女进行尿碘检测,同时对其进行食盐合碘量情况调查。结果育龄妇女尿碘中住数为79.5μg/L,居住于靠海、沿海村屯的妇女和居住于盐田周边村屯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10.7μg/L和64.3μg/L,新婚妇女、哺乳期妇女、其他妇女以及妊娠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3.3μg/L、76.7μg/L、82.5μg/L,73.7μg/L;6县(区)居民的食盐含碘率为25.9%,沿海、靠海村屯居民和盐田周边居民的食盐有碘率分别为52.8%和6.7%。结论广西6个沿海及盐田周边县(区)育龄妇女整体上未达国家要求的碘营养适宜水平,妊娠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水平明显偏低。建议从源头上杜绝私盐流入市场,提高碘盐覆盖率;提高孕产妇及哺乳妇女重点人群的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庆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后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调整食盐加碘浓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年在重庆市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抽取30个监测点,每点抽取1所小学8~10岁儿童40名。调查儿童盐碘、尿碘、13均摄食盐量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尿碘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WS/T107.2006)测定,盐碘采用直接滴定法(GB/T13025.7.1999),摄入食盐量采用313称量法进行测算。结果共调查食用盐1322份,碘含量中位数为29.90mg/kg,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62%、96.67%、97.04%。调查367户,居民每天摄入食盐量为8.4g。共调查8~10岁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分别为1322名、462名、451名,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54.1p,g/L、223.9斗g/L、219.6txg/L,〈100txg/L比例分别占9.68%、12.86%、14.07%,300la,g/L以上比例分别占36.38%、32.59%、31.82%: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78,P〈0.01)。结论总体上重庆市不同人群碘营养充足,但同时存在碘不足和碘过量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了解天津市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各种人群在仅食用合格碘盐条件下的碘营养状况。方法:选取天津市区成人、孕妇、乳母和婴儿为观察对象,以尿碘、乳碘中位数为主要观测指标。结果:除哺乳期妇女外,其他各种人群的碘缺乏均得到纠正。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低于100μg/L(为91.5μg/L),其原因可能是乳腺代偿性加强了浓集碘的功能而使其自身处于轻度缺碘状态。结论:哺乳期妇女需补服富碘食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宁夏平罗县居民最适宜的食盐加碘量,为宁夏局部调整盐碘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平罗县下辖的灵沙村和西灵村中,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调查8~10岁学生170名,成人(18岁~)100名、孕妇+乳母22名,共计292名。采集调查对象日间一次随机尿样,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用三日称量法计算每人每日食盐食用量,同时采集居民食用盐,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碘盐含碘量;以世界卫生组织等推荐的孕妇和乳母的碘摄人量为基准推算最适宜的食盐加碘量。结果上述3组人群的尿碘中位数为237.9μg.L-1,推算的碘摄入量为295.6μg.d-1,食盐食用量平均为10.7g.d-1,食盐碘含量平均为32.5 mg.kg-1,碘盐供给的碘量为226.0μg.d-1;环境来源碘为69.6μg.d-1。结论宁夏平罗县农村居民最适宜的食盐加碘量为(17.0~31.6)mg.kg-1,现行国家标准(20~50)mg.kg-1尚有下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唐山市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完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河北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2010-2013年在唐山市各县(市、区)采集100名8-10岁儿童即时尿样,测定其尿碘含量;检查其甲状腺肿大情况;监测其家中食盐的碘含量;监测其所在村的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随机抽取50名其所在村18-40岁育龄妇女,测定尿碘含量;询问儿童及育龄妇女口味是否偏重情况。将各县(市、区)按城市与农村分成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尿碘、水碘、盐碘等各项指标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尿碘与水碘、盐碘等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全市共检测儿童尿样1400份,各县(市、区)尿碘中位数均在100-300μg/L之间,在200-300μg/L之间的有9个县区,占64.3%;尿碘含量低于50μg/L的比例为4.1%(小于20%),高于300μg/L的比例为30.5%。城市与农村之间尿碘水平、水碘、盐碘含量、口味偏重比例、甲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尿碘水平与育龄妇女尿碘水平及口味偏重比例有相关性(r=0.89,P〈0.05;r=0.81,P〈0.05);与水碘、盐碘含量及儿童甲肿率未呈现相关关系(P〉0.05)。结论唐山市儿童碘营养水平整体达到了国家要求,但是处于超适宜水平;尿碘水平与口味偏重比例,即与碘盐摄入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供应碘盐的缺碘地区与山西省停供碘盐的水源性高碘地区孕妇、哺乳妇女和育龄女性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检出率的比较,分析2组人群在不同碘来源和碘营养水平下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患病情况,为碘相关甲状腺疾病敏感人群的筛检提供依据。方法:在我国6个省份选择缺碘补碘地区,调查当地孕妇、哺乳妇女、18~45岁育龄妇女3类人群,共991名;孕妇碘营养水平按<150、150~249、250~499和≥500 μg?L-1进行分组,哺乳妇女碘营养水平按<100和≥100 μg?L-1进行分组;在山西省选择高水碘地区,按水碘水平选择50~99、100~149、150~299和≥300 μg?L-1 4个地区,每个地区选择孕妇、哺乳妇女和育龄妇女各20名,共计241名。分别采集上述调查对象的血样和尿样,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学甲状腺功能指标,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尿碘水平。结果:在碘缺乏地区和高碘地区,女性人群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和甲状腺抗体阳性的并发率分别为2.32%和4.98%,亚临床甲减患者中甲状腺抗体阳性人群约占1/3~1/2。碘缺乏地区和高碘地区女性人群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7.55%和34.85%,约占总女性人群的1/3。高水碘地区孕妇、哺乳妇女、18~45岁育龄妇女亚临床甲减检出率明显高于碘缺乏地区(P<0.05);高水碘地区哺乳妇女甲状腺抗体阳性和亚临床甲减伴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碘缺乏地区(P<0.05)。不同碘来源下,当摄碘量适宜时,女性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碘暴露水平的增加,女性人群亚临床甲减和甲状腺抗体阳性患病率增加,二者的重合率也增加。孕妇碘营养<100 μg?L-1组低T4血症和总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碘营养250~499 μg.L-1组(P<0.05),哺乳妇女碘营养<100 μg?L-1组低T4血症和总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碘营养≥100 μg.L-1组(P<0.05)。结论:在摄碘量适宜时,盐碘摄入碘与水碘摄入碘对亚临床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无影响;碘摄入量升高时,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发病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疆南部碘缺乏病区儿童及育龄妇女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采取综合补碘防治措施提高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十一五支撑课题《碘缺乏病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设计书,对南部地区7县(市)碘缺乏病区特殊人群碘营养水平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 7县(市)居民碘盐中位数30.7 mg/kg,非碘盐率32.53%,碘盐覆盖率67.47%,碘盐合格率88.4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59.43%;甲状腺肿大率为17.71%,莎车县、英吉沙县接近或超过20.00%;智商水平为79.22,智力落后者占23.59%;8 ~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123.83μg/L,尿碘<100μ g/L的占48.19%,<50μg/L的占28.74%,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95.76μg/L,其中,新婚育龄妇女尿碘为94.15μg/L、孕妇100.04μg/L、哺乳期妇女90.234μg/L、领取生育证者89.14μg/L.结论 碘营养水平不足,是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率高、智力发育迟缓的根本原因,该次调查结果证实,新疆南部地区消除碘缺乏病形势依然十分严俊,只有坚持食用合格碘盐和落实特需人群的科学补碘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群碘营养水平不足问题,实现新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唐山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现状以及对8-10岁儿童尿碘水平的影响,为完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唐山市范围内以行政村为单位,采集每个村饮水水源水样,测定水碘含量;按要求在各县区各随机抽取的5所小学中各随机抽检20名8-10岁儿童(男、女各半)的尿样。比较县区之间水碘含量、尿碘水平;按是否为沿海地区将县区分城两组,比较两组之间水碘、尿碘是否存在差异;探讨水碘含量与儿童尿碘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水源8 337个,覆盖全市14个县市区、5 351个行政村。各县区水碘含量在0-64.93 ug/L之间;其中水碘值〈10 ug/L的水源为7 764个,占总水源数的93.13%;沿海的4个县区水碘含量高于非沿海的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P〈0.05)。共检测尿样1 501份,尿碘中位数为230.7 ug/L,尿碘含量低于50 ug/L的比例为5.2%;沿海的4个县市区尿碘水平与非沿海地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2,P〉0.05)。水碘含量与尿碘之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468,P=0.09)。结论低剂量水碘对儿童尿碘水平影响不明显。该市为外环境碘缺乏地区,仍需实施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政策;儿童尿碘水平达到了国家要求,但应加强居民碘营养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海南省儿童与孕妇的碘营养状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2017年海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监测海南省儿童与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将调查地区分为沿海和中部两个区域,对不同地区重点人群盐碘和碘营养状况进行比较,并采用SPSS 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海南省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54%。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23.40 μg/L,其中有34.37%的孕妇尿碘中位数低于100 μg/L,中部和沿海地区孕妇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70.20 μg/L,中部地区儿童尿碘水平(190.30 μg/L)高于沿海地区(164.7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2 216名儿童完成甲状腺容积检测,发现5名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为0.23%。在完成甲状腺容积检测的2 216名儿童中,男童和女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8.10 μg/L和171.8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孕妇食用盐碘含量分别为(25.25±3.21) mg/kg和(23.99±7.76)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7年海南省人群碘营养水平总体保持适宜状态,但中部地区碘营养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应加强沿海区域碘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小学生基础碘营养水平状况,为如期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方位在三门峡市6个县(区)中随机抽取3个县(区),抽取11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学生617例进行尿碘检测,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结果2008年共检测尿样617份,尿碘中位数为251.94μg/L,未检出尿碘<20μg/L的样本,尿碘<50μg/L的样本占2.11%,尿碘≥100μg/L的标本分别占各县区检测数的92.40%,87.70%和80.87%。结论三门峡市学龄儿童碘营养水平处于基本适宜状态,仍需继续做好合格碘盐的供应和监测,强化盐政管理和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