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定量检测WT1基因表达水平在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微量残留病(MRD)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技术分别测定了15名正常人骨髓及72例AML患者治疗前后123份骨髓标本WT1基冈mRNA表达水平,同时对62份患者标本定量检测了AML1-ETO融合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跟踪观察的8例患者50份标本同时监测了WT1及AML1-ETO基因mRNA水平变化。WT1及AML1-ETO基因表达水平用内参照基因ABL归一化。结果WT1、AML1-ETO及ABLRQ-PCR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0.99,日内差及日间差均〈4%。正常骨髓WT1mRNA中位水平为0.008(0.001~0.019)。67例初治AML患者中61例(91.0%)WT1mRNA表达高于正常水平,其中37例(55.2%)高于正常100倍以上。各型AML中M4EO及M3患者WT1mRNA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亚型,M1及M5型最低。WT1与AML1-ETOmRNA水平明显正相关(r=0.88,P〈0.001),4例血液学持续缓解患者中3例WT1mRNA水平始终在正常范同内波动。4例发生血液学复发的患者中3例复发前1个月WT1mRNA的水平分别超出正常上限的31.4,11.4及4.0倍。结论RQ-PCR定量检测WT1mRNA水平可用于监测大多数AML患者MRD,但是敏感度不如AML1-ETO融合基因,WT1mRNA水平持续增高或明显异常预示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黑色素瘤优先表达的抗原(PRAME)mRNA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评估其在微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142例初诊AML患者(其中72例不具有特异融合基因)骨髓单个核细胞PRAMEmRNA水平,动态观察3例持续缓解及6例血液学复发患者(2例不具有特异融合基因)治疗前后共60份骨髓标本PRAME mRNA水平,以22份异基因骨髓移植供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健康对照.随访的7例AML1-ETO(+)M2患者同时检测AML1-ETO mRNA水平.以abl作为内参基因.结果 健康对照骨髓标本均表达PRAME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为0.28%.全部初诊AML患者骨髓中位PRAME mRNA水平为3.97%(0.00%~714.97%).无特异融合基因的AML患者骨髓中位PRAME mRNA水平为0.60%(0.00%~408.72%).PRAME mRNA水平在AML各亚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L1-ETO(+)M2患者PRAME mRNA水平高于其他亚型(P值均<0.01),S型PML-RAR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次之.随访的AML1-ETO(+)M2患者PRAME mRNA与AML1-ETO mRNA呈现同样的变化趋势,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88,P<0.01).血液学复发患者中3例复发前PRAMEmRNA水平逐步升高,分别在复发前1~4个月超过正常上限,另3例患者在血液学缓解状态时PRAME mRNA水平始终未降至正常.结论 PRAME mRNA可以用于监测AML患者MRD,其水平持续升高或始终异常预示血液学复发.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检测CIAPIN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收集112例初治白血病患者的新鲜骨髓,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合成cDNA、以β-actin为内参,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CIAPIN1mRNA的表达;实验中选择10例正常人的骨髓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CIAPIN1m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p<0.05);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APIN1基因在初治白血病患者MNC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上调在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定量分析慢性髓系白血病耐阿霉素细胞株K562/A02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的mRNA水平。收集对数生长期的K562/A02细胞,用TRIzoL提取RNA,用实时定量RT-PCR(RQ-RT-PCR)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及内参基因abl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RQ-RT-PCR技术分析103-107拷贝数的重复性良好,灵敏度达10-5;K562/A02细胞中bcr-abl融合基因为高表达,bcr-abl mRNA表达量大于100%。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K562/A0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mRNA水平,敏感可靠,重复性好,有助于临床辅助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  相似文献   

5.
实时定量PCR检测人白血病细胞hTERT m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细胞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于TaqMan荧光技术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10种白血病细胞系hTERT mRNA拷贝数,来自同种基因移植供者的正常人骨髓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与28例正常人组相比,33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hTERT mRNA水平较高,中位数分别为8.96%(0.23%~76.73%)和4.20%(0.21%~19.90%)(P<0.01)。47例B-ALL患者骨髓细胞hTERT mRNA水平中位数为20.80%(0.25%~1566.34%),高于正常人组(P<0.001)及156例AML组(中位数为2.06%,范围为0~2133.41%)。7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36例M3型白血病患者hTERT mRNA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57%(0~14.77%)、0.53%(0~11.10%),均低于正常人组(P均<0.001)。15例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初治时相比,hTERT mRNA水平明显下降,中位数分别为46.53%(8.96%~218.10%)和2.25%(0.18%~45.85%)(P<0.001)。10种白血病细胞系的hTERT mRNA水平差异甚大。结论 hTERT mRNA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异质性。高表达hTERT mRNA可能是B-ALL及AML1/ETO阳性的AML发病机制中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BT-H1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应用SYBRGreenI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了40例初治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B7-H1 mRNA的表达情况,跟踪检测了10例复发患者BMMNCB7-H1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40例AM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B7-H1基因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初治AML患者BMMNCB7-H1 mRNA表达阳性,但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人。复发时B7-H1 mRNA表达水平较初诊时明显升高。B7-H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CD34抗原阳性与否均无相关性,但与治疗反应有显著相关性。诱导化疗后未获完全缓解(CR)的患者,其治疗前B7-H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后获得CR的患者。结论:初诊AML患者BMMNCB7-H1基因表达水平与患者在诱导化疗后是否获得缓解呈负相关。B7-H1基因表达水平有可能用于预测AML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2-ΔCt)检测85例初诊AML和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对照)骨髓细胞APP mRNA的表达,并研究其表达水平对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P基因和蛋白在AML细胞株的表达,并与AML原代细胞亚型的结果相比较;化学合成针对APP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利用脂质体转染HL-60细胞,下调APP基因表达.RNA干扰24、48、72 h后,采用MTT法及锥虫蓝拒染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瑞特-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NA干扰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NF-κB、bcl-2和caspase-3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 APP mRNA表达在AML亚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伴t(8;21)的M2b表达最高(中位值0.1080),其次是AML-未定型(0.0467)、M3(0.0266)、M2a(0.0221)、M4a(0.0167)、M5b(0.0151)、M4b(0.0025),两两比较分析显示,M2b患者APPmRNA表达显著高于M5b患者(P=0.000).APP mRNA表达水平对AML亚型以外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反应无显著影响(P>0.05).Kasumi-1细胞APP基因表达显著高于U937细胞(P<0.05),与AML各亚型原代细胞中的结果相一致.APP-siRNA转染HL-60细胞后,其APP mRNA表达下凋64%,在培养24、48及72 h后检测HL-60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及对阿霉素敏感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伴t(8;21)异位的M2型白血病高表达APP mRNA,单核细胞白血病低表达APPmRNA.APP基因表达沉默对HL-60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PI3K/AKT通路中的PTEN、CCND1、mTOR、RICTOR、FOXO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与正常人中表达的差异,以期查明PI3K/AKT通路在白血病中是否存在通路失调。随机收集16例骨髓标本,其中白血病12例(AML 6例,ALL 6例),正常骨髓标本4例。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PI3K/AKT通路中的PTEN、CCND1、mTOR、RICTOR、FOXO1基因的表达变化;以管家基因GAPDH为内参,按2-△△Ct法计算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PTEN、mTOR、RICTOR在AML、ALL中总体呈低表达趋势,PTEN在12例标本中有10例低表达,mTOR在12例标本中9例低表达,RICTOR在12例标本中7例低表达;FOXO1,CCND1在AML、ALL中则呈高表达趋势,FOXO1在12例标本中有9例高表达,CCND1在12例标本中7例高表达。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在白血病细胞中被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择合理的标本处理方法,提高外周血基因转录本检测的灵敏度.方法 5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分别以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和红细胞裂解液(RLS)处理后提取RNA,以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β-actin基因和CEA基因转录本.结果 RLS法和FICOLL法定量检测53例外周血标本的β-actin基因转录本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19×106和2.40×105拷贝/ml,2组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RLS法检测53例中13例为CEA mRNA阳性,阳性率为24.5%;FICOLL法检测到5例阳性,阳性率9.4%,RLS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FICOLL法(P<0.05).结论 RLS法分离外周血有核细胞的效果优于FICOLL法,有利于提高基因表达检测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探讨兔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抽取兔骨髓细胞,用梯度密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以内皮细胞培养液培养,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试验、流式细胞术以及内皮祖细胞吞噬功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新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培养48小时后可见贴壁细胞呈集落样生长,细胞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分裂相明显,至培养第7天成片生长的细胞集落相互连接呈梭形的内皮样细胞。内皮祖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133(+),CD34(+),Ⅷ因子(++),KDR(++);流式细胞术鉴定结果显示CD133的阳性率为(18.23±7.12)%,CD34的阳性率为(47.71±14.85)%,CD31的阳性率为(71.61±13.51)%,KDR的阳性率为(87.24±11.40)%。细胞吞噬功能鉴定说明超过80%的贴壁细胞都特异性地摄取了Dil-acLDL和FITC-UEA-1。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兔骨髓源的单个核细胞,在一定的诱导培养条件下能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祖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im分子表达的方法,为进一步建立乙肝新型检测指标奠定基础。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Trizol法抽提总RNA,分别进行常规RT-PCR及荧光定量RT-PCR,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常规RT-PCR成功扩增人Tim-1及Tim-3,可见清晰条带。荧光定量RT-PCR扩增目的基因融解曲线良好,Tim-1在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im-3在急性肝炎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成功建立Tim分子表达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有助于临床标本检测。  相似文献   

13.
刘传斌  吕双红    孝忠 《中国临床康复》2014,(50):8066-8071
背景:研究报道显示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方法、效率、培养条件各不相同,并且尚无统一的鉴定标准。目的:建立一种高效、经济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采集健康猪股骨骨髓,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并观察细胞成骨、成脂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单个核细胞活力旺盛,体外生长良好,细胞呈梭形、纺锤形和小多角形,具有稳定的增殖分裂能力;细胞膜表面抗原CD29、CD44、CD90呈阳性表达,而CD14、CD34、CD45、CD166、HLA-DR呈阴性表达;在特定诱导条件下,该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说明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培养出纯化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其生长状态良好,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4.
骨髓是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主要来源。在大多数研究中,先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再将MNC培养得到MSC。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这种标准方法分离MSC的效率并不很高。本研究探讨骨髓抽提物小粒是否是造成该法低效的原因及如何更好地从骨髓抽提物小粒中分离出MSC。选取了20例患者,用标准贴壁法培养MNC,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骨髓小粒。对于1-10号患者,先从骨髓抽提物中分离得到MNC,再从剩余的骨髓抽提物中过滤出骨髓小粒,比较从MNC和骨髓小粒培养得到的成纤维样细胞的克隆数量和形态;对于11-20号患者,分离顺序正好相反,比较从MNC和骨髓小粒培养得到的贴壁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功能,对剩余的骨髓抽提物也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骨髓小粒中的贴壁细胞为MSC。如果先过滤出骨髓小粒,再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MNC,然后将二者分别进行培养,则可将骨髓抽提物中的MSC完全分离出来。在密度梯度离心法中大多丢掉的骨髓小粒,是骨髓中MSC的又一重要来源。骨髓小粒可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培养。结论:将骨髓抽提物小粒和MNC分别培养可以从单次骨髓抽提物中富集更多的MSC。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AML-M2a细胞体外诱导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表达和克隆性增殖情况,利用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体外获取AML-M2a细胞诱导的T细胞,并以RT-PCR扩增4例M2a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4例AML-M 2a细胞诱导的T细胞中的24个TCRVβ亚家族基因的互补决定区3(CDR3),阳性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从而确定AML-M2a细胞体内外诱导的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情况,结果显示:4例AML-M2a细胞体内外诱导的Vβ亚家族T细胞表达情况相似,其中3例AML-M2a细胞体内外诱导的一个或两个Vβ亚家族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特点,结论:AML-M2a细胞体内外选择性诱导不同的TCRVβ亚家族T细胞克隆性增殖可能是患T细胞对AML-M2a细胞相关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体内外环境的不同对Vβ亚家族T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情况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凯  朱英  刘晶  赵钢 《中国临床康复》2012,(10):1791-1794
背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可向肝样细胞转化。目的:探索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法纯化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含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3及β-巯基乙醇培养基培养6d后,诱导组用含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的培养基培养14d;以未诱导培养的单个核细胞及L02肝脏细胞系为对照。结果与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呈透明圆形、类圆形,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3及β-巯基乙醇培养基培养6d后,部分细胞向成纤维样细胞生长,诱导后部分细胞呈多边形,多角形,14d后细胞形态逐渐接近肝细胞,并表达白蛋白、甲胎蛋白、角蛋白18。说明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可以向肝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7.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中的间充质干细胞(umibih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BCMSCs)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直接贴壁法分离UBCMSCs,MDEM(低糖)培养基加20%新生小牛血清培养并传代,进行观察并应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情况。结果:将密度梯度离心收获的单个核细胞接种培养后,24h后即可见有少量细胞贴壁,呈圆形;48h后贴壁细胞增多,少量贴壁细施形态呈单极梭形突出;反复换液后梭形细胞明显增多,最后获得均一的贴壁细胞。培养6天后细胞开始呈对数生长。在单个核细胞中,CD44^ 细胞的比例占16.8%,CD34^ 为29.6%;经培养14天后,CD44^ 细胞显著增多,占54.4%,而CD34^ 细胞的比例降至6.0%。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直接贴壁法可在体外分离培养UBCMSCs,可望用于大量制备人源性MSCs。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异基因组织最终分化为特定细胞后,理论上会因MHC及共刺激分子上调而引起组织排斥,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排斥反应。推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异基因组织分化诱导及炎性因子微环境作用下,有可能分化成一种仍具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终末细胞,不被机体的免疫识别系统清除掉。目的:在体外运用成骨诱导及干扰素γ预处理来模拟体内组织分化及炎性因子微环境,观察在此作用下胎儿骨髓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够保持其在自然条件下所呈现的免疫学活性。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照观察,于2007-09/2008-05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完成。材料:2例骨髓样品取自流产胎儿,由北京回龙冠妇产医院提供。外周血样品取自15~35岁健康志愿者,由北京三0七医院提供。地塞米松等诱导因子和干扰素γ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Ficoll法分离胎儿骨髓单个核细胞,取白环层以上细胞,以1×10^6/cm^2密度接种,贴壁法纯化,采用阴性分选法去除CD45^+、GlyA^+和CD34^+细胞,分离扩增得到Flk-1^+骨髓间充质于细胞。以淋巴细胞分离液梯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于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及有丝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型,用成骨、成脂、成软骨和成内皮诱导液检测其分化潜能,成骨诱导或干扰素γ预处理后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对淋巴细胞增殖及活化抗原CD69、CD25表达的影响,对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分泌水平的影响。 结果:光镜下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均高表达Flk-1。同时高表达黏附分子CD29、CD44、CD105,造血细胞标志CD34、CD45呈阴性:可向成骨、成脂肪、成软骨和成内皮方向分化:低表达MHC-Ⅰ类分子,不表达  相似文献   

19.
背景:应用脐血分离干细胞的目的是获得以干细胞为主要群体的单个核细胞群,密度梯度离心法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密度梯度离心法使用的分离介质以聚蔗糖泛影葡胺最为常用,但哪种浓度获得干细胞最多,目前尚未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干细胞分离介质的最佳浓度,建立临床级干细胞分离应用方案。方法:采用两步法分离脐血流程,先用羟乙基淀粉沉淀脐血红细胞,再使用质量浓度分别为(1.073O±0.0001),(1.0750±0.0001),(1.077O±0.0001)g/mL的分离液,分离沉淀脐血红细胞后的上清液,得到单个核细胞,分别计数细胞获得率及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单个核细胞表面标志物,将各亚组分绘制成直方图或散点图,分析所得脐血单个核细胞中所含单个核细胞亚组分的比例和绝对数量。结果与结论:应用质量浓度(1.0730+0.0001)g/mL的分离液可得到最大比例间充质干细胞群,是分离间充质干细胞的最佳质量浓度。使用质量浓度(1.0750±0.0001)g/mL的分离液可得到较高比例的造血干细胞群,是分离造血干细胞的最佳质量浓度。使用质量浓度(1.0770±0.0001)g/mL的分离液得到细胞总数最高,但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比例最低。采用两步法分离干细胞流程,建立严格的实验室条件和标准,可获得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脐血干细胞的最佳分离方案。  相似文献   

20.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on Lymphoprep as described by Böyum [1] was used for mononuclear cell sepa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PB) and bone marrow (BM) samples in healthy subjects and in haematological diseases. The cells were analysed morphologically from cytocentrifuge preparations stained with May-Grünwald-Giemsa. At least 200 cells per preparation were counted manually. The separation results of PB samples in healthy subjects were comparable with those described by Böyum. This method was also suitable for the separation of lymphocytes and blast cells in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 and in acute leukaemias, respectively. In other haematological diseases, however, the mononuclear cell fractions of PB samples and especially of BM samples were contaminated with myeloid and erythroid cells. Percoll gradients were used with success for the enrichment of myeloid BM cells and PB reticulocytes. However, absolutely pure myeloid cell fractions from different maturation stages could not be separ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ells to be investigated should be morphologically examined, to avoid erroneous interpretation of biochemical and functional activity of the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