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窦霉菌病误诊为上颌窦癌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颌窦霉菌病表现的颌面部肿块与恶性肿瘤的肿块甚是相似,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此,特将我科收治的2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同仁参考。1 临床资料例1:男,39岁。因左侧面部肿胀伴鼻根部疼痛,左眼流泪半年余,曾在外地医院行抗炎治疗2月无效,后转来我院。外院CT提示左上颌窦内?..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囊肿为上颌窦常见疾病,虽然生长缓慢,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临床症状。现报道右上颌窦囊肿被误诊为根尖周脓肿1例,并分析其X线片表现和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 1岁,因右侧上颌牙阵发性疼痛2 0余天来诊。自述于2 0余天前出现右侧上颌牙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每次疼痛10多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向颞部放射,有时觉右侧头痛,尤以午睡及夜间疼痛较甚,自服去痛片或芬必得可缓解,痛与进食及温度无明显关系。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疑为15牙髓病变,予以开髓治疗多次未奏效,而于2周前拔除,但术后症状加剧。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右侧后牙大部分牙周组织退缩,15已拔除,创口基本愈合;上颌磨牙无龋坏及叩痛。4 6根分叉暴露,远中根外露1/ 3,冷热诊轻度酸痛感,叩痛(- )。4 7远中邻牙合面洞已行银汞合金充填,叩诊(±…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5 0岁 ,因颈部长肿物 3月余入院。自 3月前患者无意间触及颈部正中甲状软骨上方长一杏仁大小肿物 ,活动、无压痛 ,未发现有其他不适。查体 :颈正中甲状软骨上缘 ,舌骨平面处有一约 2cm× 2cm大小肿物 ,质软、活动、无波动感、无压痛、界较清 ,基底有粘连 ,吞咽及伸舌可上下移动 ,颌下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侧颌下腺未触及明显肿大 ,无口干 ,颌下腺导管未触及结石 ,口底及舌底未扪及肿物 ;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甲状腺无肿大 ,颈静脉无扩张 ,发音无声嘶 ,胸片检查正常。临床初步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行局麻下囊肿切除术 ,术中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且伴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患者,种植标准程序尚未确定。本试验拟通过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评估囊肿减压同期内提升及种植的手术疗效。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囊肿减压后结合内提升或外提升手法上颌窦增量同期行种植手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与肿胀情况,种植成功率,囊肿复发率。结果:共34例患者纳入本试验,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7.88±3.0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4.94±3.50) min,P<0.001],同时术后反应包括疼痛(P<0.05)与肿胀(P<0.001)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种植早期成功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囊肿复发。结论:上颌窦高位开窗囊肿减压合并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的术式,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且种植成功率高,显著减轻患者术后反应,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工作中 ,诊治了 2例 3慢性根尖周炎被误诊为耳鼻喉科疾病的患者 ,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  病例 1 黄某某 ,女 ,5 3岁。左颊部反复肿痛 2月余 ,消炎治疗后略有好转。 1月前 ,左鼻背旁出现窦道 ,消炎后不消失 ,以“左鼻背旁窦道”收住我院耳鼻喉科住院治疗 ,常规消炎 ,局部换药 ,症状未减轻。请我科会诊。检查 :左鼻背旁有一窦道 ,窦道口红肿 ,有暗红色血性渗出 ,探及窦道长约 3cm。   |12 5 6  6 4|5 6  缺失 ,3磨耗Ⅱ度 ,松动 ( -) ,冷热 ( -) ,叩 (± ) ,4残根。X线示 :①上颌窦骨质未口异常 ;② 34根尖区阴 ,诊断为34慢性根…  相似文献   

7.
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种植术为种植体的植入及修复创造了条件,且被证实长期效果可靠,已经全球范围被广泛接受作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常规骨增量方法.但上颌窦囊肿的存在一直被认为是上颌窦底提升植骨的绝对禁忌症.严重制约了上颌窦植骨的可能性,使此类患者难以得到进一步的种植修复.在行上颌窦底植骨前,先行上颌窦囊肿摘除,二期再行上颌窦植骨与种植术,国内尚未见到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上颌窦结石是一种罕见的上颌窦疾病,可伴有上颌窦区压痛、鼻塞、鼻溢等临床症状。本病例是在口腔科治疗中常规X线检查时意外发现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种径路鼻内镜下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疗效差异。方法: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0例上颌窦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囊肿不同位置及是否伴有其他病变,对其采取3种不同手术径路切除,即经上颌窦自然口径路切除58例,经下鼻道开窗径路切除39例,经上颌窦前壁径路切除53例,评价3种径路的治疗效果。结果:150例患者,经过6~12个月的随访,术后鼻腔通气良好,面部胀痛、头痛、头昏等临床症状消失,经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无脓性分泌物,无囊肿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囊肿位置类型及伴有的疾病不同,鼻内镜下选择不同径路手术,上颌窦囊肿的术后康复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囊液抽取法在伴有上颌窦囊肿的上颌后牙区,同期行上颌窦底提升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伴有上颌窦囊肿且需行上颌后牙区种植术患者12例,术区剩余骨高度不足4 mm,共植入25枚种植体,术后3、6、12个月通过CBCT及临床检查,评价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6~9个月行二期修复,其中9例囊肿完全消失,3例囊肿大小较术前明显减小,术后1年25枚种植体均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且未发现异常松动,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结论:在上颌后牙区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对于伴上颌窦囊肿的种植修复患者,在无副鼻窦炎症状的前提下,可仅对囊液进行抽吸,同期行上颌窦提升与种植一期手术,能获得良好的骨整合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上颌后牙缺失病人的CBCT资料,分析上颌窦内异常影像的发生率,为病人行种植术前的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01—03因上颌后牙缺失需行种植修复病人的CBCT资料76例,共152个上颌窦。由两名研究人员对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影像诊断结果分为5类:①未见异常影像;②窦底黏膜增厚;③上颌窦囊肿;④上颌窦炎;⑤上颌窦分隔。同时测量所有窦底黏膜增厚病例的平均厚度以及缺牙区窦嵴距,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2例上颌窦中未见异常影像者65例(42.76%),黏膜增厚者36例(23.68%),上颌窦囊肿23例(15.13%),上颌窦炎17例(11.18%),上颌窦分隔11例(7.24%)。窦底黏膜增厚厚度为(3.65±1.65)mm,缺牙区窦嵴距为(7.05±2.99)mm。结论:上颌窦异常影像诊断发生率最高者为窦底黏膜增厚,其次为上颌窦囊肿;不同上颌窦影像诊断类型间窦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不同缺牙情况下诊断类型的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伴上颌窦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治疗效果。 方法从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种植修复科以及口腔外科诊治的行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患者共53例种植体,根据文献报道的纳入标准,分为三组,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伴上颌窦囊肿者为囊肿组共17例,可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伴有慢性上颌窦炎者为炎症组共15例,上颌窦内无明显炎症或囊肿者为正常对照组共21例。术前记录上颌窦黏膜厚度,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BH),术中记录有无上颌窦黏膜撕裂、破裂。术后7 d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定期随访,在修复后12个月记录分析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BH)、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BL)、上颌窦囊肿变化或上颌窦黏膜增厚情况。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术后急性感染比较使用卡方检验中Fisher精确检验,三组间的上颌窦黏膜厚度、上颌窦内成骨、边缘骨吸收等指标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术前、术后囊肿直径和上颌窦黏膜厚度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 结果三组病例术中均未出现上颌窦黏膜撕裂。囊肿组2例、炎症组3例、对照组1例出现术后急性上颌窦炎,三组间急性炎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049,P = 0.352)。三组病例均无术后上颌窦积血、积液等情况。修复后12个月,囊肿组SBG为(8.09 ± 1.20)mm,炎症组SBG为(7.17 ± 1.18)mm,对照组SBG为(7.36 ± 1.41)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409,P = 0.100);囊肿组ABH为(1.94 ± 1.34)mm,炎症组ABH为(1.40 ± 1.12)mm,对照组ABH为(2.10 ± 1.30)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382,P = 0.261);囊肿组MBL为(0.53 ± 0.70)mm,炎症组MBL为(0.47 ± 0.92)mm,对照组MBL为(0.48 ± 0.67)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118,P = 0.889)。囊肿组术后囊肿直径[(2.35 ± 3.51)mm]较术前的囊肿直径[(8.41 ± 3.04)mm]有所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16,P<0.001)。炎症组术后黏膜厚度[(6.27 ± 2.15)mm]较术前厚度[(5.27 ± 1.58)mm]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562,P = 0.023)。 结论伴上颌窦囊肿或慢性上颌窦炎的经外侧壁开窗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鳞癌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上颌窦鳞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本文分析了478例上颌窦鳞癌的首发症状,临床分期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III,IV期的晚期病例占95.18%(455/478),首发症状以面部肿胀,疼痛,鼻腔异常分泌物,鼻塞,上牙松动脱落为常见,常被误诊为鼻窦炎,牙髓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结论 首发症状不具特异性是上凳窦鳞癌误诊的主要原因。X线片片尤其是Water氏位片可以作为常规及普查时应用,CT,MIR是理想的诊断方法。上颌窦内窥镜检查创伤小,能达到确诊目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上颌窦影像学特征,探讨不同类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上颌窦影像学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700份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作为研究资料。调查上颌窦分隔和上颌窦囊肿的发生率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缺牙状况进行分组,测量各组缺牙区的窦嵴距及窦底高度,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牙缺失组窦嵴距〉多牙缺失组窦嵴距,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多牙缺失组窦底高度〉单牙缺失组窦底高度,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4)。59岁~77岁组女性窦嵴距〈男性窦嵴距,男性窦低高度〈女性窦低高度,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上颌窦分隔发生率为27%,上颌窦囊肿发生率为4.9%。结论:上颌后牙缺失不同缺牙状况窦底高度和窦嵴距有统计学差异,59~77岁年龄段窦底高度和窦嵴距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上颌窦假性囊肿摘除术对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和牙种植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24例病理结果诊断为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假性囊肿摘除的同时行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计植入种植体34颗,所有患者均已完成种植修复。回顾性分析从囊肿摘除至最后一次随访的治疗经过,观察记录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周围骨量变化和假性囊肿残留情况。结果 所有种植体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6.0±7.1)个月,骨结合良好,骨量稳定,无种植体脱落,23例假性囊肿消失,1例仅残留小部分囊壁。结论上颌窦假性囊肿摘除术同时行外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及牙种植术临床可行,且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患者 ,中年女性。因左上后牙区肿痛 8个月 ,恶臭脓液溢出 6个月就诊。检查见 :左侧面部肿胀 ,左上第二、三磨牙前庭沟底可见一窦口 ,有稀薄、淡黄色脓液溢出 ,恶臭。X线根尖片示 :左上第二、三磨牙根尖骨质弥漫性破坏。瓦氏位片示 :左上颌窦后外侧壁缺损 ,窦壁模糊 ,窦腔致密影 ,下壁可见向外下突出的软组织影 ,较对侧密度高。印象左上颌窦癌可能。CT检查 :左侧上颌窦内密度增高 ,后外侧骨质破坏 ,窦腔末见扩大。印象 :左上颌窦占位性病变 ,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行上颌窦活检术。病理报告 :送检物为骨组织 ,周围有少许神经纤维 ,及较多淋巴…  相似文献   

17.
龙德平 《口腔医学》2003,23(5):303-303
<正> 移位牙系指牙齿的形成与萌出过程中,受到全身或局部因素的干扰而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的牙齿。由上颌第三磨牙移位于上颌窦与后组筛窦交界处致上颌窦含牙囊肿,临床上较罕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20岁,因左侧颌面部膨隆10个月余入院。既  相似文献   

18.
病人女,21岁。2010-12-31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病人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内不明液体流出,且有鼻塞症状,于外院CT检查显示右侧上颌窦内囊性病变,并于病灶内可见牙齿型,上颌窦后外壁受压变薄,不连续,肿物突出囊腔,诊断为右侧上颌窦含牙囊肿,建议入院手术治疗,病人未行处理,遂来我院。来就诊时症状同前。数字化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在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条件下,进行穿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患者接受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15枚种植体。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拍摄CBCT,测量植骨区骨量变化及上颌窦假性囊肿变化。结果:全部手术中无囊肿破裂和上颌窦黏膜穿孔,愈合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随访期无种植体脱落。术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为(6.85±1.07)mm.术中提升高度为(6.93±2.07)mm。术后窦底提升高度(GBH)为(13.88±1.87)mm、1年后骨愈合后窦嵴距(GSH-1)(12.76±2.03)mm。随访期内,囊肿增大3例,基本不变3例,减小5例,消失3例。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同时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患儿 ,男 ,9岁半。因上前牙痛 ,两次到不同医院就诊 ,均以 2 | 2尚未萌出 ,压迫 1| 1牙根 ,引起疼痛 ,给予口服消炎药治疗处理。第3天来我院就诊。检查见 :1| 1无龋坏 ,舌侧窝食物残渣覆盖 ,清除后见釉质内陷 ,形成裂沟 ,越过舌隆突 ,延伸至龈下。有叩痛 ,探痛和冷热刺激痛。X线牙片示 :1| 1畸形舌侧沟底位于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 ,根尖孔较大 ;根尖无明显透光影。诊断 :1|急性牙髓炎伴根尖浸润。 | 1慢性牙髓炎。处理 :| 1清除舌侧沟食物残渣后 ,玻璃离子水门汀预防性充填 ,2日后复诊症状消失。 1|局麻下开髓、拔髓后 ,行根尖诱导成形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