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酵奶不仅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核黄素和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含有大量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的活益生菌,酸奶可减轻乳糖吸收不良的症状,而乳酸酒则可能具有抗菌和增强免疫的作用,含有双歧杆菌的发酵奶能增加肠道中的双歧杆菌,从而改善肠道菌群;干酪乳杆菌则具有缩短腹泻病程的作用,随着今后使用更严谨的方法和现代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更深入的人体试验研究,必将产生有关发酵奶保健作用的更为详细  相似文献   

2.
低聚果糖是功能性低聚糖,它不能被肠道消化吸收,而是进入肠道后优先为双歧杆菌利用,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而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内固有的有益细菌,因此,低聚果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从而抑制肠道内腐殖菌的生长并减少有毒发酵产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长寿》2000,(10)
酸奶营养丰富,也非常好喝。诺贝尔奖获得者、前苏联学者莫契奇考夫论证了酸奶里有一种乳酸菌,所含蛋白质和钙容易被人体吸收。如今专家又发现酸奶里含有一种双歧杆菌,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小孩饮用。 采用双歧杆菌为初发菌种制作的酸奶含有丰富的活性双歧杆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活性双歧杆菌可在肠道中合成B族维生素,增加营养,产生对人体有关的消化酶,促进消化吸收,有通便、预防感冒、延缓衰老及抗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是存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有益健康的细菌。它有24个成员,其中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青春双歧杆菌4种存在人的肠道内。双歧杆菌所以对人体有益,主要是它通过磷酸激酶作用分解碳水化合  相似文献   

5.
低聚糖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类保健食品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又称分枝低聚糖,是指葡萄糖之间是至少有一个以α-1-6糖苷键结合而成的,单糖数在2~5不等的一类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属功能性低聚糖,可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被双歧杆菌代谢后会产生醋酸及乳酸,使肠道呈酸性,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促进肠道的蠕动.并对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具有较强的增殖作用[1-3].功能性低聚糖还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降低血压、抑制病原菌生长和腹泻及防止便秘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本文对某豆奶粉中低聚糖对胃肠道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体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具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及保健三重作用。人体内双歧杆菌数量的减少或消失,意味着人体发生了健康危机,需要及时补充。双歧杆菌的保健机理是: 抑制腐生细菌生长:口服双歧杆菌能使固有的双歧杆菌增加,使拟杆菌、梭菌和肠杆菌数减少。这是因为双歧杆菌产生的醋酸、乳酸可使肠道PH值降低,达到抑制腐生菌的目的。 维持维生素的供应:双歧杆菌不仅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_1、B_2、B_6、B_(12)、烟酸和叶酸等供给人体利用,还能  相似文献   

7.
低聚果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低聚果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受试者随机分成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食组每天服用低聚果糖20ml,连续14d,比较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食组试验后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聚果糖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且对受试者身体健康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肠道中有益菌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乳酸菌是健康人体消化道内的有益菌群,尤其是乳酸菌中的双歧杆菌属,对人体的健康和保健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几天后肠道中就有双歧杆菌存在.双歧杆菌的存在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体内双歧杆菌的减少或消失意味着健康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9.
在人体肠道内种属众多的细菌中,双歧杆菌是得到广泛公认的有益菌。它除了能合成多种维生素起营养作用外,其主要的生理作用是能在人体肠道内形成一个生物学屏障,有效地抑制、阻止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在肠道中定植和人侵,从而调整与改善人体肠道中的微生态环境,达到调理肠胃,增强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和延缓衰老的效果。目前,国内对双歧杆菌的基础性研究和活菌制剂的开发都十分活跃,其生物制剂已应用于临床治疗。含双歧杆菌活菌的保健品也深受群众的喜爱。本文观察了保健食品“×××双歧杆菌活菌颗粒剂”对小鼠胃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报…  相似文献   

10.
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与人体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参加胆固醇,类固醇、脂肪、蛋白质,类脂,氨基酸以及某些药物的吸收与代谢。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对人体机能起有益的作用。其中双歧杆菌已成为衡量机体健康的标志之一,在肠道内起着”清道夫”的作用:将肠道吸收的氧基酸合成各种物质.调节肠道内细菌的生长发育,保持肠道菌群正常工作.产生抗菌物质及有机酸,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保持肠道健康环境,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并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分解致癌物质.制造B族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11.
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与人体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菌群参加胆固醇、类固醇、脂肪、蛋白质、类脂、氨基酸以及某些药物的吸收与代谢。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真杆菌对人体机能起有益的作用。其中双歧杆菌已成为衡量机体  相似文献   

12.
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地]分析影响肠道双歧杆菌水平的可疑因素,为维持婴儿肠道的双歧杆菌优势提供线索.[方法]采集152例进行食物过敏诊断试验的婴儿大便,运用平板活菌计数培养法和PCR鉴定法计数大便双歧杆菌,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单因素和多元线形回归分析.[结果]配方奶喂养儿、食物过敏儿或引入其他食物的婴儿的大便双歧杆菌计数分别较母乳喂养儿、非食物过敏儿或未引入其他食物的婴儿的大便双歧杆菌计数显著降低,且婴儿喂养方式、是否食物过敏、有无其他食物的引入对婴儿肠道双歧杆菌数量的影响作用逐级减弱.[结论]母乳喂养、适时引入其它食物将有利于婴儿肠道双歧杆菌优势的维持和食物过敏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学龄前儿童肠道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种群结构,探讨其与饮奶量的关系。方法以成都市某幼儿园200名2~6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女各半,通过家长填写问卷调查收集饮奶量信息。收集其粪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双歧杆菌属和8个菌种水平进行定量测定,比较不同饮奶量儿童肠道双歧杆菌种群结构差异。结果受试儿童粪便均检出双歧杆菌,菌量为(9.33±0.54) log_(10 )CFU/g。日均饮奶量≥300 mL组儿童肠道短双歧杆菌(B.breve)检出率高于饮奶量<300 mL组(88.9%vs. 78.4%,χ~2=4.039,P=0.044)。日均饮奶量≥300 mL组儿童短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B.infantis)的菌量高于饮奶量<300 mL组儿童[(7.35±1.25)log_(10 )CFU/g vs.(6.91±1.32)log_(10 )CFU/g,t=-2.096,P=0.038;(7.36±1.35)log_(10 )CFU/g vs.(6.68±1.45)log_(10 )CFU/g,t=-2.412,P=0.018]。结论成都市200名学龄前儿童肠道双歧杆菌属检出率为100%,优势菌种为链状双歧杆菌(B.catenulatum)、长双歧杆菌(B.longum)和短双歧杆菌。饮奶量与短双歧杆菌和婴儿双歧杆菌的定植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是人体肠道内的生理菌群 ,它们具有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抗感染 ,抗肿瘤 ,抗辐射 ,控制内毒素 ,降低胆固醇 ,延缓机体衰老等作用。该菌的促增殖因子统称双岐因子 ,亦称益生素 ( prebities) ,是无论于体内或体外对双歧杆菌都有促增殖作用的一类物质。本文就近年来对双歧杆菌及其促长因子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要综述。1概述双歧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无芽孢杆菌 ,其最适生长温度37℃~42℃ ,pH6.5~7.0。由于双歧杆菌缺乏醛酶和葡萄糖 -6-磷酸脱氨酶而含有果…  相似文献   

15.
双歧杆菌的生物特性及其保健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益生菌,能代谢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许多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菌消炎、抗衰老、降血脂、营养、护肝、通便等一系列保健功能。为此,概述以下内容:(1)双歧杆菌的生物特性与分类;(2)双歧杆菌的代谢活性物质;(3)双歧杆菌的保健功能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调理与改善肠道相关疾病的作用。方法通过对双歧杆菌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在肠道相关疾病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双歧杆菌的生理功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营养作用、抑菌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及抗癌作用等。结论在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及结肠癌等肠道相关疾病治疗中,双歧杆菌能有效抑制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且能有效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态,对调节及改善肠道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双岐杆菌活菌液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检测肠道菌群.[结果]双岐杆菌活菌液能增殖人体内双歧杆菌数量;在高剂量时,双歧杆菌活菌液能使动物体内的乳杆菌增殖,在中、高剂量时,能使动物体内的双歧杆菌增殖.采用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比值(B/E)作为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该制品可提高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定植抗力(P<0.01).[结论]所检双岐杆菌活菌液对肠道菌群有较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初乳对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初乳对新生儿肠道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厌氧菌培养技术,对5-7天的32名初乳喂养儿和24名人工喂养的儿的粪便做双歧杆菌和直菌定量培养。结果 初乳喂养儿粪便双歧杆菌的数量明显高于肠杆菌;人工喂养儿粪便直菌的数量高于双歧杆菌。结论 初乳对早期新生儿肠道菌群替发挥 发作用,它促进双歧杆菌生长,、抑帛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不同配方益生菌对轻度便秘和相关胃肠道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肠道微生态环境及肠道营养吸收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126名年龄在25~35岁的志愿者按性别比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服用丹尼斯克Bi-07双歧杆菌粉剂组和服用丹尼斯克Lpc-37干酪乳杆菌粉剂组.实验组每人每天分别于早上10点及下午4点用温水混合服用2.5 g粉剂,持续服用8周.结果 丹尼斯克Bi-07双歧杆菌和丹尼斯克Lpc-37干酪乳杆菌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短链脂肪酸的生成;改善肠道症状,促进肠道通畅,有助于消化吸收.结论 丹尼斯克Bi-07双歧杆菌和丹尼斯克Lpc-37干酪乳杆菌对促进人体肠道消化吸收及通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对肠道短链脂肪酸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肠道内即建立起以双歧杆菌占绝对优势的菌群。它们使糖类发酵,产生大量的乙酸和乳酸,从而抑制具有潜在致病性的肠杆菌等的生长繁殖,逐渐达到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足月儿,母乳喂养儿较易顺利完成这一过程,而早产儿、人工喂养儿双歧杆菌优势菌群的建立则较迟缓,因而容易出现微生态失调,导致营养不良,反复感染等一系列疾病的产生。 断奶前后的婴儿,其肠道发育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