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目前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检测,正确应用这些检测结果,不仅对乙肝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和预后以及患者的传染性可作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对考核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指导预防接种也极有价值。 1 反映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 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不单是HBV的衣壳蛋白(即表面抗原),还包括无核酸(无传染性)的小球型颗粒和管状体。由于HBsAg并不始终与HBV同时存在,它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321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血清HBsAg、HBeAb(+/-)、HBcAb阳性210例为小三阳组,HBsAg、HBeAg、HBcAb均阳性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3 d~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两组乳汁中HBsAg、HBeAg、HBcAb、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产妇初乳中HBV-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HBeAg、HBcAb阳性)不宜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而HBV-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32 1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HBe Ab(+/ - )、HBc Ab阳性 2 10例为小三阳组 ,HBs Ag、HBe Ag、HBc Ab均阳性 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 3d~ 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检测。结果 :两组乳汁中 HBs Ag、HBe Ag、HBc Ab、HBV- 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产妇初乳中 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 )不宜哺乳 ,初乳中单纯 HBs Ag阳性、而 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相似文献   

4.
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与乙肝患者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栋能 《重庆医学》2006,35(18):1641-1642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与患者肝脏损伤间的相关关系,为乙肝的诊疗提供较好的监测指标。方法选择新八院乙肝患者的血清,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IFA)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测定HBVDNA的含量;同步监测肝损伤指标(AI,T、AST、ALB、T—BIL、CRP)等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总体而言.乙肝患者肝脏损伤指标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但乙肝活动期时.肝损伤指标与HBsAg、HBeAg、HBVDNA测定结果之间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结论乙肝病毒标志物与乙肝炎症活动期肝损伤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二者结合可作为乙肝肝损伤的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  王金山 《吉林医学》2010,(27):4766-476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演变成肝硬化过程中血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发生的变化及表达模式。方法:采用回顾总结法用反向被动间接血凝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正常人,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三组不同人群进行乙肝系列(两对半)的检测。检测乙肝表面抗原,以红细胞溶血最高稀释倍数报告滴度。为下文表述方便,将乙肝检测项目依次排序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并以出现阳性结果的项目序号作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从12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检测中发现HBsAg阳性达109例,占全部病例的85.8%。其中HBsAg低滴度(1:16以下)70例,占全部病例的55%,"145"模式62例,占全部病例的48.8%。结论:结果表明,由HBV感染导致的慢性乙肝与肝硬化发病呈正相关,同时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以HBsAg低水平和"145"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6.
新兵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发现和切断传染源,尽可能减少带乙肝病毒者给部队带来的危害,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疫苗接种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我们对本部队850名新兵作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乙肝病毒标志物五项中,抗—HBs、抗—HBc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抗—HBe、HBeAg、HBsAg。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检出率抗—HBc高于HBsAg、HBV—M,总阳性率近41%。因此,新兵体检不能仅以HBsAg一项指标为依据,提示应进行HBV—M检测。  相似文献   

7.
乙肝病毒 (HBV)感染者的传染性常用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HBcAb IgM及PreS2 Ag等指标反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 ,即使上述指标均阴性 ,体内仍有病毒复制 ,具有传染性。我们采用灵敏的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不同类型的HBV感染者血清的HBV DNA ,以了解病毒复制状态 ,同时用EIA法检测其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HBeAb IgM、PreS2 Ag和PreS2 Ab等标志物 ,以此来评价各种标志物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结核药物对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者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凤萍  吴聪 《广西医学》1999,21(3):515-516
笔者对48例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三阳)和135例HBVM阴性的肺结核病人接受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变化情况做了回顾性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183例均系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1996...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1周岁前婴幼儿血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其特征.方法 以2019年1-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实验室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的815例1岁以下婴幼儿和219例新生儿母亲为研究对象.将1岁以下内婴幼儿按月龄分为3组:7 ~1...  相似文献   

10.
某高校教职工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系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强、流行面广、难治愈及容易引起其他疾病等特点。通常HBV血清标志物(HBV-M)的检测是健康体检的必查项目之一,2004年2月笔者对温州市某高校705名教职工进行了HBV-M五项检测,现将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大学新生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EI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HBsAg阳性率为5 81% ,HBsAg阳性组的HBV标志物模式有 6种 ,并以“小三阳”和“大三阳”模式为主。HBsAg携带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为预防和控制HBV在高校内传染 ,应加强在新生中HBVM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刘晓蓉  李萍 《四川医学》2009,30(12):1932-1934
目的了解对乙型肝炎携带孕妇进行阻断治疗后新生儿乙肝标志物的模式及其意义。方法对我院近两年分娩的333例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新生儿脐带血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及其与母亲模式的关系。结果新生儿HBVM模式一共有17种,新生儿的模式多于孕妇;通过配对观察:新生儿所出现的阳性结果几乎都是其母亲所具有的阳性结果,即胎儿几乎没有自己产生出新的抗体;胎儿HBeAg阳性而可能同时出现HBsAg阴性。结论新生儿体内的抗原抗体几乎来自于母体;孕期采用HBVIG阻断治疗,其新生儿HBsAg阴性不能认为没有被乙肝病毒感染;实际宫内感染率应该高于出生时酶联免疫法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金鹏 《热带医学杂志》2015,15(1):99-100,110
目的了解南京市大学生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市4所高校的83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京市大学生总饮酒率为52.88%(441/834),男女生饮酒率分别为64.68%和39.95%,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自城市的学生饮酒率(61.86%)高于农村学生(42.71%),理工类学生(60.93%)高于文史类(45.20%),毕业生(75.56%)高于非毕业生(46.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饮酒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男生、吸烟、父亲喝酒、校外居住、同学喝酒是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大学生饮酒行为较为普遍,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宣传饮酒的危害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性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作为解决由性解放运动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对策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性观念、性解放运动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下,我国大学生的性行为失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开展大学生性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要求。为此我们以医学生为载体,依托我校2010级学生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实证研究,不仅肯定了对大学生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也揭示出了大学生性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主旨追求。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ABC法和D-PAP法检测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HBcAg及血清HBV-DNA、抗-HBe。结果,肝内HBcAg的检出和含量与肝损伤呈负相关趋势,提示CAH肝损伤程度不直接与HBV复制有关,且表明血清HBV-DNA能很好地反映肝内HBcAg存在情况,在血清中已出现抗-HBe的病人中可检出肝内HBcAg(39%)及血清HBV-DNA(45%),所以不能认为抗-HBe是HBV复制停止及传染性减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及肝功能情况,为在校大学生乙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2008级6953名入学新生采用ELISA检测HBsAg;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2006、2007、2008级新生HBsAg阳性率分别是3.19%、3.38%、2.07%,总阳性率为2.87%,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HBsAg阳性率8.57%低;2006、2007、2008新生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总检出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级男、女生间HBsAg阳性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级新生ALT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新生HBsAg阳性率较低,男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ALT异常率较低;学校要继续加强乙肝的健康教育,增加体检检验项目,对易感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医疗服务关乎民生大计,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对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在总结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从德育团队、方法、内容3方面深入剖析在医学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鼓励医学生自主德育以及创新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形式、挖掘新媒体德育潜力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输血前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梅毒携带情况,以增强临床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减少输血医疗纠纷.方法:对2 570例住院患者在输血前采集的血标本分别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并分别进行统计计算.结果:检出乙肝阳性75例(2.92%),其中71例(94.67%)伴随ALT升高(50 U/L~80 U/L);检出丙肝阳性18例(0.70%).有2例(11.11%)伴随ALT升高(50 U/L~70 U/L);检出梅毒抗体阳性5例(0.19%)、HIV抗体阳性1例(具有很大偶然性).结论:本组输血前病例5项指标检出阳性率较国内东部地区输血前检出率偏低,但足以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医源性感染的重视,并加强自身防护.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幸福感指数量表等,调查南京市三所高校236名大学生,考察其内外倾?神经质(情绪性)?精神质这人格三维度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人格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1)内外倾人格特质受生源地(成长环境)的影响显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多偏外向;(2)学习压力与神经质维度之间相关极其显著,学习压力越大,情绪越不易稳定;(3)不同层次大学生神经质(N)维度间差异显著;(4)健康状况自评不同者在内外倾?神经质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5)大学生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高校商学院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知识认知、态度、行为状况,为制订出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校商学院5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乙肝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1.81%,各知识点知晓率为54.56%~95.44%。女生总知晓率(82.45%)比男生(80.69%)高(χ2=5.536,P=0.019)。三、四年级学生总知晓率(83.13%)比一年级学生(79.44%)高(χ2=17.247,P=0.000)。大部分学生(78.83%)持正确态度对待乙肝患者,电视(75.55%)为最常用的乙肝知识来源途径。结论学校应加强对乙肝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乙肝的认识,消除乙肝歧视,提高学生的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