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原(AGT)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蛋白表达改变是否参与模拟失重所致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的分化性适应过程。方法 以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对动脉血管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4周模拟失重(SUS)组与同步对照(CON)组大鼠基底动脉、颈总动脉、股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组织AGT及AT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CON组相比,SUS组大鼠基底动脉组织AGT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在颈总动脉组织呈增高趋势,而在股动脉与肠系膜动脉组织均呈降低趋势,但差别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CON组相比,SUS组大鼠基底动脉组织AT1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在颈总动脉组织未见显著变化,而在股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组织则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脑动脉与后身动脉血管组织的AGT和AT1蛋白表达发生增高与降低的分化性改变,提示血管组织的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失重引起的动脉血管分化性适应中可能发挥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模拟失重所致血管分化性适应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通过尾部悬吊模拟失重,悬吊4周后,处死大鼠,分别取基底动脉,颈总动脉,腹主动脉和股动脉组织,提取总核糖核酸(RAN),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各动脉组织局部RAS关键成份血管紧张素原(AGT)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m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脱氧核糖核酸(DNA)测定对PCR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正常大鼠4种不同部位的动脉组织均有AGT和ACE基因表达;4周模拟失重后,悬吊组大鼠基底动脉AGT和ACE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股动脉AGTmRNA水平下降(P<0.05),其余两种血管组织则未见上述基因表达的明显变化。结论 生理条件下的大鼠基底动脉,颈总动脉,腹主动脉和股动脉均有局部RAS关键成份的表达;模拟失重后基底动脉和股动脉局部RAS表现出现了性质相反的变化,提示局部RAS很可能参与了模拟失重后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重塑。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目的是检验我们提出的假说,即中期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别发生肥厚和萎缩性改变,而且其中最内侧平滑肌层变化最明显。其次,通过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O)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在血管壁的定位,用以证明局部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L—RAS)在这两种大动脉的差异性重塑中是否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对大鼠心肌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主要成份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吊模拟失重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技术分别检测心肌组织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尾吊1周后,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1a亚型(AT1a)和1b亚型(AT1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尾吊4周后,AGTmRNA表达及AGT蛋白高分子量条带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AGT蛋白低分子量条带表达却无明显改变;AT1a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但其蛋白表达却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4周尾吊后,大鼠心肌组织局部RAS主要成份表达增强,可能与失重/模拟失重后心肌纤维化程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老年肾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随增龄的改变及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后的影响,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青年组、老年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测定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AngⅡ受体AT1αRmRNA、AT1bRmRNA及AT2R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与青年组比较,老年大鼠血浆肾素、AngⅡ水平明显下降,肾组织AngⅡ则明显升高,应用缬沙坦后肾组织AngⅡ水平进一步升高;老年大鼠肾脏AT1αRmRNA、AT1bRmRNA表达下调,AT2RmRNA表达则上调,应用缬沙坦可上调AT1αRmRNA,但对AT1bRmRNA及AT2RmRNA表达无影响。研究表明,老年大鼠肾脏局部AngⅡ水平升高,两型ATR的基因表达与青年鼠相比则发生了不同改变;缬纱坦使老年大鼠肾组织AngⅡ水平升高,同时阻断了AT1R的作用,而AT2RmRNA水平未发生改变,有利于加强AT2R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短、中期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表达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改变及与体液调节和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尾吊1 wk和4 wk分别模拟短期和中期失重影响,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RAS各成分基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 wk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AGT,ACE,AT1a和AT1b的mRNA表达皆无显著改变.4 wk尾吊大鼠肾组织肾素、AT1a和AT1b的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AGT和ACE的mRNA表达皆显著降低.结论 短期尾吊大鼠血浆肾素活性可能增强,而在中期时则恢复正常;此外,中期尾吊大鼠肾组织局部RAS活动水平下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阻断对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收缩以及舒张反应性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CON),模拟失重组(SUS),对照 氯沙坦(losartan)组(CON L),模拟失重 氯沙坦组(SUS L),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生理影响,其中CON L组以及SUS L按照30mg.kg-1.day-1的剂量给予氯沙坦干预。3周后,采用离体动脉血管环技术观察大脑基底动脉和股动脉血管环对氯化钾(KCl)、5-羟色胺(5-HT)、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的反应性,以判断动脉血管的收缩以及舒张反应性的变化。结果SUS组大鼠基底动脉对KCl和5-羟色胺收缩最大反应性增强(KCl:F=14.018,P<0.01;5-HT:F=27.435,P<0.01),Ach内皮依赖性舒张最大反应性下降(F=49.045,P<0.01),股动脉对KCl以及苯肾上腺素收缩反应性与对Ach的舒张反应性均下降(KCl:F=19.244,P<0.01;PE:F=19.037,P<0.01;Ach:F=44.973,P<0.01)。SUS L组大鼠基底动脉收缩高反应性以及Ach舒张低反应性均得到改善(收缩:F=14.018,P<0.01;舒张:F=49.045,P<0.01),而氯沙坦干预对股动脉收缩以及舒张反应性并没有影响。结论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L-RAS)参与了模拟失重大鼠动脉血管功能重建过程,前半身与后半身动脉血管组织L-RAS差异性激活可能是模拟失重所导致的动脉血管功能分化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大鼠不同动脉血管肾上腺素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方法模拟失重,利用离体动脉血管环测定动脉血管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的血管反应性的变化。结果 模拟失重8周大鼠腹主动脉,肠系膜前动脉与股动脉对能上腺素(10^-9mol/L~10^-4mol/L)的收缩反应均减弱,而颈总动脉对苯肾上腺素的反应无明显变化;股动脉对异丙肾上腺素(10^-9mol/L~10^-4mol/L)的舒张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对大鼠心肌组织中部分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讨模拟失重条件下心脏结构/功能可能发生的变化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及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组(SUS),应用包含96种基因的细胞因子基因芯片检测各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选取部分表达变化细胞基因,应用Real time-PCR给予验证.结果与Con组相比,模拟失重可导致心肌组织中17种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差异超出2倍,5种(IFNA4、IL-15、IL-1b、LT-b、FGF7)被上调,12种(IGF-1、IGF-II、FGF5、VEGF-D、VEGF-C、IFN r、IL-11、IL-12B、IL-13、IL-17、IL-18、CD40L)被下调.其中,生长因子呈现较普遍下调趋势,炎性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不一.结论 模拟失重2 wk可导致心肌组织中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平衡偏移,促生长性、保护性细胞因子普遍下调,而致病性、炎性细胞因子部分明显上调,其可能是失重/模拟失重条件下心肌组织功能结构重塑的重要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对离体大鼠肺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旨在探讨模拟失重对肺循环的影响和立位耐力降低的发生机制. 方法采用尾部悬吊(TS)大鼠模拟失重生理效应.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S 7 d和TS 14 d共3组.采用离体肺灌流技术,利用Power-lab生理系统记录恒流下大鼠肺循环灌注压的变化,并分别于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和硝普钠(SNP)药物干预后,观察离体肺血管反应性,并计算出肺血管阻力.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S7 d和TS 14 d大鼠离体肺在恒流灌注下肺动脉压明显降低(F=3.58~20.86,P<0.05或P<0.01),离体大鼠肺动脉血管对PE的收缩反应明显下降,对Ach和SNP的舒张反应明显增强,同时肺血管阻力也相应降低(F=3.56~20.44,P<0.05或P<0.01). 结论尾吊大鼠离体肺血管灌注压降低,血管收缩反应性降低、舒张反应性增强,肺血管阻力减弱,尾吊模拟失重大鼠肺循环血管调节功能减弱,对失重后立位耐力不良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 lnc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L929细胞,随机分为模拟微重力组(SMG组)和正常重力组(NG组),每组3个样本.SMG组回转器轴心与地面平行旋转,NG组回转器轴心与地面垂直旋转,两组转速一致.RCCS培养7d,收集样本,提取样本总RNA,进行荧光标记和芯片杂交.利用Agilent Mouse lncRNA芯片分别检测SMG组和NG组L929细胞的lncRNA和mRNA表达,筛选差异表达显著的lncRNA,RT-qPCR验证芯片结果;利用GO和Pathway分析差异表达lncRNA的功能分布,结合mRNA差异表达谱,进行lncRNA-mRNA联合分析.结果 lncRNA芯片检测分析发现,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下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共有238条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134条表达上调,104条表达下调;差异表达的mRNA共有237条,其中53条表达上调,184条表达下调.获取差异表达lncRNA的聚类分析图,对差异表达显著的4条lncRNA芯片结果进行RT-qPCR验证,结果相吻合.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与巨噬细胞分化、伤口愈合的负性调节等生物学过程相关,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与系统性红斑狼疮、TGF-β等信号通路相关.同时成功构建了lncRNA-mR-NA-TF可视化网络图.结论 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显著影响L929细胞的lncRNA及mRNA表达谱,基于芯片技术的ln-c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富集分析可为失重应激损伤机制探讨和修复措施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模拟不同模式训练对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一次性力竭训练: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训练1组(B1组),训练2组(B2组),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训练,检测训练结束(B1组)及24 h后(B2组)尿液指标和血液、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的改变.(2)负荷累积训练:大鼠随机分对照1组(C1组),中强度负荷累积训练组(D1组),对照2组(C2组),高强度负荷累积训练组(D2组),D1组行4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D2组行8周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分别检测4周末C1组、Dl组各项指标,和8周末C2组、D2组各项指标.结果 (1)一次性力竭训练结束即刻B1组尿指标、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24 h后B2组各指标较B1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A组(P<0.05).(2)负荷累积中强度训练4周后D1组尿指标、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较C1组明显升高,而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明显减弱(P<0.05).负荷累积高强度训练至8周,D2组尿指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较C2组均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尿白蛋白量的相关程度高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结论 模拟不同模式、不同强度训练,可引起大鼠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和肾脏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发生不同的改变,并且与尿白蛋白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保护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AT2)及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将等容舒张期左室内压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5250mmHg/s的糖尿病大鼠(31只)分组:9只用双蒸水腹腔注射,为心肌病非干预组;12只通过腹腔注射AT2激动剂(CGP42112A,用三蒸水溶解,加30%乙酸使pH=6.0,4μg/kg),为激动剂组;10只腹腔注射丹红(5ml/kg),为丹红组。以上注射每天1次,连续4周。记录心脏重量,通过凋亡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心肌细胞AT2和Bcl-2mRNA量,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AT2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AT2激动剂组和心肌病非干预组-dp/dtmax分别显著低于丹红组(均P〈0.01),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T2的mRNA量和蛋白质表达量及心脏重量却分别显著高于丹红组(均P〈0.01);各组Bcl-2变化正好与AT2变化相反。结论AT2高表达促进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是糖尿病心肌病的重要促发因素之一,丹红注射液通过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表达保护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7.
The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 has been implicated as one mediator of the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estrogen. Since changes in angiotensin type 1 (AT(1)) receptor expression are central to modulation of the RAS, we used the noninvasive PET imaging technique to study for the in vivo effects of estrogen on membrane and intracellular AT(1) receptors. METHODS: Dynamic PET measurements of canine AT(1) (cAT(1)) receptors using the radiolabeled AT(1) receptor antagonist, (11)C-L-159,884, were performed during 2-wk consecutive periods of estrogen deprivation induced by ovariectomy and 17beta-estradiol (E(2)) replacement. RESULTS: Kinetic modeling of time-activity curves in the kidney and adrenal showed lower receptor expression in the estrogen replete state (21% and 30% decrease in Gjedde-Patlak slope, influx constant, respectively). These in vivo findings correlated with in vitro radioligand-binding assays with (125)I-[Sar(1),Ile(8)]angiotensin II showing reduced AT(1) receptor number in the adrenal (35%), glomeruli (30%), myocardium (35%), and liver (21%) in the estrogen-replenished compared with estrogen-depleted animals. CONCLUSION: Although other endogenous systems are known to regulate AT(1) receptors and could compete with estrogenic actions, these PET studies reveal that estrogen attenuates AT(1) receptor expression in vivo. Thus, estrogen modulation of AT(1) receptors may contribute to the cardiovascular protectiv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estrogen.  相似文献   

18.
模拟失重大鼠后肢动脉血管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尾部悬吊4周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的影响,探讨模拟失重是否可引起动脉血管神经支配发生可塑性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了对照(CON)、尾部悬吊4周(SUS-4)和恢复1周(REC-1)大鼠后肢动脉血管周围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变化。结果胫前动脉:SUS-4组的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密度较CON组显著降低(P<0.01);在REC-1组则提高(P<0.05)。股四头肌内小动脉: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密度无明显改变(P>0.05),但纤维变得更纤细,染色更浅淡;在REC-1组,神经纤维的密度较CON组升高1倍(P<0.01),且纤维粗,染色深,膨体更清晰。结论模拟失重4周可引起大鼠后肢动脉血管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处于低下状态,恢复1周后则处于增强状态。以上表明血管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对模拟失重下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颇为敏感,并能很快发生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回转模拟微重力效应对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 ,将原代培养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元分别回转 0h、1 2h、2 4h、36h、48h。提取细胞总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法 (EILSA)检测羰基化蛋白的水平。结果与 1G对照组相比 ,回转 2 4h、36h、48h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羰基化蛋白的水平 (P <0 .0 5 )。结论回转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羰基化蛋白的水平 ,这可能是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