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8例住院药疹患者致病药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对518例住院药疹的致病药物进行临床分析,引起或可能引起的药物有20余类,致病药物中以抗感染药居首位,其他依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抗癫痫药,生物制品及消炎抗风湿药等。多形红斑型药疹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其次是荨麻疹型等。绝大多数致病药物所致的药疹以及多形红斑型最多见,抗痛风药和抗癫痫药多引起重症药疹,呋喃唑酮,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引起荨麻疹型药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及特点,以期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88年~2015年(共27年)的777例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7患者中503例(64.73%)可明确致敏药物。在这些患者中,由抗生素所致者占74.75%(376/503);由抗癫痫药所致者占11.33%(57/503);由解热镇痛药所致者占8.15%(41/503)。最常见的药疹类型为发疹型,占65.46%(509/777),其次为多形红斑型、固定型和荨麻疹型,分别占11.34%(88/777)、9.66%(75/777)和8.12%(63/777)。对27年来致敏药物的分布分析发现: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中药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引起药疹的潜伏期多在1周以内,抗癫痫药和抗痛风药引起药疹的潜伏期多在1周以上。重症药疹共有32例,其中由抗癫痫药引起的有18例,由抗痛风药引起的有5例。重症药疹常伴发热及内脏损害。结论:在这些药疹患者中,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中药所致药疹比率在近年来上升明显,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300例住院药疹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从我院皮肤科住院药疹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住院药疹的患病情况和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确诊药疹患者300例.结果 药疹致敏药物主要构成比为抗微生物类(33.19%)、生物制品类(29.74%)、抗痛风类(11.64%)和解热镇痛抗炎类(11.21%).药疹疹型主要构成比为发疹型(46.33%)、荨麻疹型(30.33%)及重症多形红斑型(6.67%).重症药疹患者的年龄、潜伏期、合并发热、黏膜受累及并发肝脏损害、感染、低钾之率较非重症药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微生物类是药疹主要致敏药物.抗痛风类及抗癫痫类药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住院重症药疹患者年龄较大、潜伏期长,易合并发热、黏膜糜烂,易并发肝脏损害、感染、低钾.  相似文献   

4.
住院药疹患者2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药疹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住院药疹患者 2 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疹多见于青壮年 ,发病高峰年龄为 3 1岁~ 40岁 ;引起或可能引起的致敏药物有 17类 ,其中以抗生素居首位 ,其他依次为解热镇痛药、抗痛风药、中成药等。发疹型为最常见的药疹类型 ,其次为多型红斑型和荨麻疹型。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青霉素类、抗痛风药及抗结核药。结论 临床医师在应用上述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时要特别警惕药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的7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重症药疹中66例(90.41%)可确定致敏药物,其中抗癫痫药24例(32.88%)、抗痛风药18例(24.66%)、抗菌药12例(16.44%)和解热镇痛药7例(9.59%),占所有致敏药物的83.57%;单一致敏药物中,卡马西平(12.33%)和别嘌醇(24.66%)导致的重症药疹最为多见;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9例(39.73%);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总有效率为93.15%。结论: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抗痛风药、抗菌药和解热镇痛药,重症多形红斑型最常见,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6.
重症药疹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对本院近3年住院重症药疹病人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抗癫痫药所致药疹在我院为第一位,其次为抗生素和抗痛风药,解热镇痛药所占比例最小,我们认为患者的预后与病情轻重,基础疾病,年龄,皮质类固醇总用量有关,我们推荐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皮质类固醇,而后快速减量。  相似文献   

7.
428例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及常见的致敏药物。方法:收集1998年10月~2003年10月确诊为药疹的病例428例,并对其发病年龄、主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药疹的发病年龄有所提高,主要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生物制品、抗痛风药、抗癫痫药及中成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最常见,其次为荨麻疹型、固定型、多形红斑型等,抗痛风药和抗癫痫病药多引起重症药疹。结论:引起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的种类已发生变化,抗生素已上升为药疹致病药物中的首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常见致敏药物、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8月-2011年3月收治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76例重症药疹。致敏药物:抗微生物类29例(38.16%);生物制品类20例(26.32%);解热镇痛类15例(19.74%);抗痛风类7例(9.21%)。治愈48例,好转25例,死亡3例。结论重症药疹患者应尽早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并联合静滴免疫球蛋白治疗,同时加强支持疗法,这是稳定病情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人药疹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7年7月期间诊断的73例住院老年人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基础病多,用药复杂,19例患者致敏药物难以确定.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药物有14类,以抗生素居首,最常见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痛风药及抗癫痫药.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占首位,其次为多形红斑型.结论:临床医师用药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并注意避免交义敏感和多元敏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38例药疹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药疹致敏药物与临床表现。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对住院治疗的138例药疹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的致敏药物为抗菌药,占31.46%;其中阿莫西林致病最常见,占11.23%;其次为非甾体抗炎药,占28.09%;中药类,占15.73%。口服给药是引起药疹的主要途径,占54.17%。主要的皮疹类型为多形红斑型,占33.71%,其次为固定型,占28.09%,发疹型占22.47%。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痛风药和中药类。结论 抗菌药和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药疹比较常见,尤其是阿莫西林。中成药引起药疹的发生率有所上升,临床应重视口服给药引起药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药疹的常见致敏药物和患者药疹加重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13~2017)年,274例药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药疹和非重型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和抗痛风药;238例非重型药疹的分型以发疹(42.86%)多见,36例重型药疹的主要类型为重症多形红斑型(55.56%),患者发生重型药疹与基础疾病、黏膜损伤、感染和肝肾功能相关。结论抗菌药物、抗痛风药较易引起药疹,临床医师和患者需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105例并发消化系统性损害及部分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疹致敏药物种类、排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05例患者的性别、年龄,致敏药物的种类及合并用药的情况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由抗菌药物引发的药疹患者64例,占总数的60.95%,解热镇痛及抗痛风类共32例,占30.48%,中药9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者均为服用解热镇痛及抗痛风类药.结论: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药疹致敏药物仍以抗生素为主,解热镇痛及抗痛风类药则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必须加强用药安全性监督及预防消化系统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我院303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方法 对2006年9月至2016年8月间303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3例药疹患者中,重症药疹34例,轻中度药疹269例,其中188例患者为发疹型药疹。183例轻中度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144例,解热镇痛药致敏22例。31例重症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物11例,抗痛风药物8例,抗生素7例。结论:本院轻中度药疹患者中抗生素类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重症药疹中抗癫痫药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我院303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6年8月间303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3例药疹患者中,重症药疹34例,轻中度药疹269例,其中188例患者为发疹型药疹。183例轻中度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144例,解热镇痛药致敏22例。31例重症药疹患者可明确致敏药物,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癫痫药物11例,抗痛风药物8例,抗生素7例。结论:本院轻中度药疹患者中抗生素类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重症药疹中抗癫痫药为最常见的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15.
重症药疹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对29例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依次为抗癫痫药、抗菌药物、解热镇痛药和抗痛风药,其中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所占比例最高。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加强护理、控制继发感染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239例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种类。方法:对本院皮肤科2007年5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239例药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9例药疹患者中可确定致敏药物有105例(非重症药疹患者88例,重症药疹患者17例)。非重症药疹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32例(36.4%),解热镇痛药17例(19.3%)、中药16例(18.2%)。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5例(29.4%),解热镇痛药3例(17.6%)、卡马西平类3例(17.6%)、抗痛风类药物3例(17.6%)。结论:本组患者药疹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分析常见致敏药、治疗方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2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39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6例,红皮病型3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4例。致敏药物主要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抗生素类及别嘌呤醇。33例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余使用单独激素冲击或人免疫球蛋白(IVIG)冲击或激素联合IVIG冲击疗法,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重症药疹患者应早期足量使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联合IVIG治疗,尽量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交叉过敏,同时加强支持疗法及护理,可极大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总结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4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见致敏药物为解热镇痛类(24.13%)、镇静催眠抗惊厥药(24.13%)和头孢类抗生素(13.79%)。42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解热镇痛类和镇静催眠抗惊厥药为致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头孢类抗生素致重症药疹的比例增大。常见导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为:抗惊厥药、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局部皮肤黏膜护理是治疗重症药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分析致敏药物,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008年23例重症药疹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为解热镇痛类,其次是镇静催眠药及抗生素类.23例患者其中有10例给予糖皮质激素;13例给予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比较发现后者皮疹消退时间、病程明显缩短.结论:解热镇痛类药物所致重症药疹仍为首位.治疗上应早期,足量使用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控制病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敏药物、发生规律、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5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重症药疹患者中,男女比例为7∶4,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最为多见(26,47.27%),单种致敏药物以抗生素及抗癫痫药为首位,各9例(16.36%),抗癫痫药以卡马西平最常见,共8例(14.55%),抗生素类药物以头孢、青霉素类多见6例(11.32%)。多种抗生素联用9例(16.36%),抗生素联合解热镇痛药有6例(11.32%),抗生素联合抗癫痫药1例(1.82%),镇静类药1例(1.82%)。黏膜损害34例(61.81%),肝功能损害31例(56.36%)。均予系统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7例(12.73%)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结论重症药疹中以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居多,抗生素类药物及抗癫痫药是引起重症药疹最常见的药物,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比例偏高。重症药疹常出现黏膜损伤和肝功能损伤。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药疹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