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3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积方,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29%,1 a生存率为82.00%;对照组有效率为50.79%,1 a生存率为66.70%。结论:健脾消积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4月采用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162例,每例介入治疗1-3次,总治疗次数391次.结果:治疗后154例食欲增加,生命质量改善,135例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06例患者术后体重增加.半年生存率94%,1年生存率65%,2牟生存率27%,4例生存期大于4年.总有效率为95%.结论:羟基喜树碱肝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肝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羟基喜树碱、中药组方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6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中药羟基喜树碱联合少量化学药物对癌灶进行灌注化疗、栓塞。术后辅以中医辨证施冶。对照组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两组术后均予以艾迪注射液调节免疫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58.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的有效率和稳定率分别为80.0%、86.7%,45.3%、54.8%(P0.05);治疗前后两组瘤体大小变化不大;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6个月及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67%、63.33%、36.67%;80.64%、41.93%、25.81%。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术后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肝消癥汤、散结消痛膏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每4-6周1次,均治疗3次,并配合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护肝消癥汤、外敷散结消痛膏。两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随访3年,观察0.5、1、2、3年的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肿瘤稳定率分别为为87.5%、63.3%,组间近期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区疼痛、腹胀、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血清白蛋白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0.5、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68.75%、43.75%、31.25%,对照组分别为73.33%、43.33%、20.0%、10.0%;组间比较,1、2、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消癥汤、散结消痛膏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毒化瘀消积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患者在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153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7例,在初次TACE术后开始口服祛毒化瘀消积方,治疗1疗程为30天,连用3周期,可配合西药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76例,在TACE术后只单纯配合西药的对症、支持治疗。2组均在术后开始随访,分别以治疗90天后的卡氏评分、主要临床症状及治疗后3月、6月、1年、2年生存期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价总有效率(改善+平稳)对照组55.3%,治疗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9.5%、61.8%、36.8%,而治疗组94.8%、84.4%、50.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毒化瘀消积方可以提高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瓮恒  贾真  曲中平  吕军 《四川中医》2008,26(4):59-6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中药复方及中药外敷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55例.单纯TACE组41例,肝癌患者全部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后,若配合中药内服与外敷治疗者为综合治疗组.现察两组近期疗效、毒性反应;生存期(率)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50.9%,稳定率81.8%,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轻毒性反应;治疗组2年、3年生存期与单纯.TAC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生活质量改善在5个月及2年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综合治疗在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率)方面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  相似文献   

7.
付烊 《河南中医》2014,(10):1922-192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化疗组和联合组各20例,化疗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控制率均明显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改善率明显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肝区疼痛、失眠、神疲、乏力评分均优于化疗组(P〈0.05);联合组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中医姑息疗法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以保元汤合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观察患者的近期生存率(1年和2年)、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生活质量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淋巴细胞计数均升高,CD8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D4/CD8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62.50%,对照组改善率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2.50%,对照组总发生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发热、骨髓抑制和疲乏无力为主。治疗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60%,对照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保元汤合逍遥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可减轻肝动脉栓塞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斑蝥酸钠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中药制剂斑蝥酸钠静脉注射及与化疗药联合经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并观察其疗效。方法: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治疗组31例以中药斑蝥酸钠静脉和联合常规化疗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30例行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CR PR)为54.8%(17例),对照组总缓解率53.3%(16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病灶稳定率(SD)治疗组大于对照且。治疗组甲胎蛋白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白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采用中药制剂斑蝥酸钠联合常规化疗药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明显降低甲胎蛋白,提高疗效,同时减轻化疗药对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药莲草解毒汤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等。方法 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给予莲草解毒汤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周身乏力、食欲不振、发热、浮肿、腹胀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8例患者均完成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53.5%,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无变化11例,进展2例。治疗后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均较轻。结论中药莲草解毒汤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轻,患者能够耐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药配合低剂量化疗肝动脉介入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化疗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护肝汤及外敷散结消痛膏配合低剂量化疗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以表阿霉素等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53例,采用表阿霉素、卡铂以及5-氟脲嘧啶等化疗药物与碘化油联合经肝动脉辁塞灌注治疗.结果53例共接受132次介入治疗.41例AFP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部分缓解31例,稳定19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8.5%.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70.7%、32%.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的骨髓抑制及I~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药物经肝动脉拴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以奥沙利铂(L-OHP)为主的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配合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5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以L-OHP为主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治疗组应用以L-OHP为主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瘤体大小、症状改善、癌胚抗原水平及治疗后不良反应有无差异。结果两组在症状改善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及癌胚抗原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中药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减轻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晚期肝癌采用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84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分别给予其单纯性介入化疗栓塞术与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和患者预后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7.6%,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下降率90.5%,对照组患者血清AFP下降率71.4%,两组患者血清AFP下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1.5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0.5%、85.7%和71.4%,对照组患者1年、1.5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3.8%、52.4%和4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肝癌采用介入热化疗栓塞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病变,降低患者血清AFP水平,提高其术后1年、1.5年和2年生存率,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生存率、免疫功能、肝功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对医院2019年8月—2022年9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共10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CKI)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后生存率、免疫功能情况、肝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53.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6,P=0.02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为71.15%高于对照组48.08%(χ2=5.751,P=0.016)。治疗后,两组的免疫功能水平(CD+3、CD+4、CD+4/CD+8)均有升...  相似文献   

16.
陈佐云 《陕西中医》2011,32(5):515-51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祛瘀散结类中药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化痰祛瘀消瘤方(黄芪、夏枯草、海藻、白花蛇舌草、鸡内金、浙贝母、莪术、桃仁、蒲公英、枳实、青皮、玄参等)为主配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存率比较:两组6月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组1年、2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近期疗效及瘤体大小变化,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祛瘀散结的功效,可有效缩小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周俭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1):762-763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参一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组加用参一胶囊。结果:总有效率(CR+PR)治疗组63.16%、对照组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一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山仙颗粒配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皮动脉穿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并配合山仙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率42.86%,对照组25.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卡氏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14例(40%),降低3例(8.57%),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7例(20%),降低8例(22.86%),两组间生活质量提高率和降低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71%、48.57%和34.29%,而对照组分别为51.43%、34.29%和17.14%,两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山仙颗粒配合介入治疗中晚肝癌,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在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信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8例中晚期PHC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者采用TACE联合三维适行放疗(3D–CRT),对照组患者44例采用TACE,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68.18%)比对照组(29.55%)明显提高,3年生存率(65.91%)比对照组(40.91%)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PHC患者采用TACE联合3D–CRT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介入联合乌梅丸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胰岛β细胞凋亡的疗效。方法将4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肝动脉介入化疗药加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组肝动脉介入化疗药加栓塞术方法同对照组,并于介入治疗前1d开始口服中药,方剂为乌梅丸加减,水煎日1剂,连服20d。2组均在治疗2月后复查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 30%;对照组总有效率60. 8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2组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介入联合乌梅丸是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胰岛β细胞凋亡的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