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梅 《西部医学》2012,24(1):194-196
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在人群中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发现其病理生理有别于传统理论,而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相似的组织病理改变,遵循动脉粥样硬化二级预防指南进行干预将有助延缓其进展。超声心动图在明确主动脉瓣狭窄诊断、定量狭窄程度、确定狭窄病因及狭窄所致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判断患者预后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院自1986年至1994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35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急诊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治愈。29例单纯内科治疗,其中25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放弃治疗。作者认为,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出现早,单纯内科治疗不能阻止其进行性恶化预后极差。急诊主动脉瓣置换术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中自膨胀瓣膜植入深度的解剖形态影响因素,并分析瓣膜植入深度对短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行TAVR术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病历资料.测算主动脉根部解剖径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2型糖尿病是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且作为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评分的关键条目,对传统开胸手术临床预后的判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型糖尿病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同时,在AS患者中2型糖尿病与心肌肥厚重构、左心室功能降低以及心力衰竭症状加重有关。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作为介入方式置换主动脉瓣,对于外科中高风险的患者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但2型糖尿病对于AS患者行TAVR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接受TAVR治疗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A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对TAVR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连续进行的100例行TAVR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个月的重度AS患者。其中5例因单纯重度主动脉瓣反流行TAVR治疗的患者未被纳入,故入选患者数为95例,年龄为(72.7±4.8)岁,男58例...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主动脉瓣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中高危主动脉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且其在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受到个体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及不同瓣膜特点的影响,部分患者在TAVR术中接受首个瓣膜植入后的效果欠佳。经导管瓣中瓣置入术在TAVR初次效果不佳患者中的应用不断增加,且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即刻效果及短中期随访效果良好。本文就TAVR术中需要瓣中瓣置入的危险因素、瓣中瓣技术的预后及技术难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中期左室功能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早、中期左心室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施行单独主动脉瓣置换术后随访资料齐全的51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术后早期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减小,分别由术前(62.1±12.6mm及41.9±11.7mm)回缩到(46.9±7.6mm及29.0±7.0mm),接近正常水平,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前为(59.2±13.7)%,术后早期及中期分别为70.3±8.5%及68.8±10.8%,与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按患者术前LVEF分为正常(LVEF≥50%)组和减低(LVEF<50%)组,术后两组间表现出明显差异:LVEF正常组恢复明显好于减低组.按患者术前LVEDD分为巨大左室组(LVEDD≥70mm)和非巨大左室组(LVEDD<70mm),术后两组间也表现出明显差异:术前非巨大左室组术后左室内径及LVEF恢复明显好于巨大组.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能明显改善术前受损的左心功能,术前LVEF及LVEDD是影响术后左心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可据此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韩瑞 《中外医疗》2008,27(35):185-185
主动脉瓣上狭窄是指主动脉于瓣上水平的先天性异常,导致主动脉血流受阻的心血管畸形.主动脉瓣上狭窄病人因狭窄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文献[1]报道约67%的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伴有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一些功能性MR的患者主动脉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后,MR会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2]。作者回顾河南省胸科医院2007年至2011年手术治疗的AS伴中度MR的患者AVR术后MR程度的变化以及不同预后因子对MR程度变化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AS患者均接受AVR手术治疗。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52~82(67.0±7.0)岁。主动脉瓣先天畸形17例;主动脉瓣退行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瓣膜病的发病率也呈升高趋势,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AS)。对于老年重度AS患者,若不尽快临床干预,其预后不良,病死率将明显增高。外科手术行瓣膜置换术(SAVR)是过去首选治疗方法,但因其创伤很大,恢复缓慢,并且临床上还有众多高龄、左心室功能衰竭、体质虚弱以及合并多脏器严重功能低下的患者,其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逐渐成为高危重度或者外科手术禁忌的AS患者的一种替代治疗选择,其创伤极小、恢复速度快。经过近些年的实践和发展,各医疗中心的经验不断增加,且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也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超过50万例患者接受了TAVR,虽然有一定风险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如冠状动脉阻塞、瓣周旁漏、卒中、需要永久起搏器的传导阻滞,急性肾损伤等,但总体上均获得了不亚于外科置换手术的理想效果。随着临床介入技术的进步、临床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瓣膜功能、稳定性及持久性将进一步加强完善,必将推动TAVR广泛临床应用,并有望进一步拓宽其适应症,使之成为治疗老年主动脉瓣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TA...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根部瘤是指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根部的瘤样扩张,伴或不伴有瓣环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1].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对3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主要累及主动脉瓣,且钙化性主动脉瓣返流(CAR)明显多于主动脉瓣狭窄(CAS).本文对30例CAR及30例无CAR者用超声心动图(UCG)分别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用脉冲式多普勒超声测量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比值(A/E)。经t检验及相关分析显示:CAR对左室舒张功能(LVDF)确有影响,且发生在对左室收缩功能(LVSF)影响之前。此外,判断老年人LVDP指标A/E应以A/E大于2为标准;CAR与LVMI及LAD呈正相关;LBMI与LVEP呈负相关。提示LVMI既影响LVDF也影响LVSF。总之,CAR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在考虑对心脏功能影响时,LVDF比LVSF更应受到重视;这样有宜于临床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62-165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选择2017 年4 月至2018 年4 月在我院进行TAVI 治疗的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8 例为研究对象,在TAVI 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统计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的超声参数。结果 患者围术期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况,未出现脑卒中、死亡、外周血管大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手术后Vmax、maxPG、meanPG 较手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 较手术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 较手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采用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依从性,8 例患者中7 例患者依从性较好,依从率为87.50%。结论 加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了各种并发生的发生比率,提高了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主流治疗方式之一。即使瓣膜置换技术不断发展,但行TAVR的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因此TAVR术后围手术期管理尤为重要。本文报道1例TAVR患者术后出现Kounis综合征(kounis syndrome,KS)及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Kounis综合征合并HIT临床发病率较低,但需加强对这类疾病的识别,积极处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主动脉瓣膜置换治疗主动脉瓣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治疗的主动脉狭窄27例与主动脉关闭不全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主动脉狭窄与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采用超声探明患者术前、术后主动脉瓣的情况。结果主动脉狭窄与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者均无死亡。在随访的6个月中,主动脉狭窄与关闭不全的患者均恢复良好,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 <0.05)。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治疗主动脉瓣狭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明显的效果,对缓解左心室扩大及恢复心功能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搭桥加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成人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临床资料采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胸骨正中切口经心包内、下腔静脉内侧行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 主动脉瓣置换术.体外循环时间125min,心肌阻断时间85min.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长期预后佳.结论: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搭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严重主动脉瓣病变简便有效.可以一期完成手术,创伤小,可以避免常规主动脉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主动脉瓣环扩大术在小主动脉瓣环换瓣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2009年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小主动脉瓣环患者19例,采用Manouguian法、Nicks法扩大瓣环,再置入合适型号的机械瓣。同期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并三尖瓣成形2例、左室流出道疏通1例。结果 :19例均痊愈出院,术后早期无严重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二次开胸止血、恶性心律失常)。术后随访6-36个月无死亡,心功能均Ⅰ-Ⅱ级,心脏彩超检查主动脉瓣跨瓣压差和瓣口流速均显著降低。其中一例Manouguian法扩大瓣环并置入18mm ATS AP瓣患者术后3个月时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后恢复出院。结论 :小主动脉瓣环患者在主动脉瓣置换时行瓣环扩大成形,能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瓣环扩大的关键在于严格把握指证、恰当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瓣狭窄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脏病,占成人心脏手术的第一位,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担。目前现有诊断及预后评估手段主要依赖经胸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CT血管造影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在血液流体力学方面存在局限性,四维血流磁共振(4D Flow MRI)可以评价血流参数,但价格昂贵目前尚未普及;计算流体力学作为一种无创性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方法有着其它方式所没有的优势并受到临床关注。本文目的是通过搜集现有文献,对计算流体力学在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治疗、预后及瓣膜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房颤对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不合并其他瓣膜手术)的961例18岁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54)和无房颤组(n=90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情况及术后早期结果,分析房颤对早期预后的影响,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患者年龄高(P<0.001)、NYHA心功能Ⅳ级比例高(P=0.039)、左室射血分数低(P=0.017)、合并肺动脉高压比例高(P<0.001)。房颤组在术后早期死亡率、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低心排综合征、心脏骤停或室颤、急性肾衰竭发生率等方面均高于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NYHA心功能Ⅳ级、房颤、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是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房颤对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早期预后有不良影响,房颤患者的术后早期死亡率及有关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 ,是引起急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常见原因之一 ,其病情凶险 ,发展迅速 ,死亡率极高 ,而降低病死率主要在于早期诊断与有效的治疗。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1 990年至 1 999年收治的 39例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试图从中寻找出针对其临床特征的对策。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①原因不明的发热 1周以上伴主动脉瓣区器质性杂音 ;②进行性贫血 ,肝、脾肿大 ,杵状指(趾 ) ,血沉快 ,皮损等 ;③有栓塞的临床表现 ;④血液细胞培养阳性 ;⑤二维超声心动图检出主动脉瓣有赘生物或特异性瓣膜破坏 ,而其它瓣膜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主动脉瓣修复(AVr)手术早中期结果及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经主动脉瓣CT评估,单纯进行AVr与根部重建手术的127名患者数据。使用Kaplan-Meier方法对结局事件(死亡、二次手术、中度AR和重度AR)进行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AR的风险因素。结果 住院期间30 d死亡率为1.6%,1年生存率99.1%,3年生存率97.7%;1年免二次手术率98.1%, 3年免二次手术率96.8%; 2年免重度AR率96.2%; 2年免中度及以上AR率90.0%。通过多因素分析,术后中度AR的危险因素是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指数(LVESDi)和术后残留轻度AR。结论 AVr手术早中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LVESDi、术后残留轻度AR是术后中度A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