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鼓室成形术     
张弘 《江西医药》1989,24(6):366-370
  相似文献   

2.
鼓室成形术     
鼓室成形术是近年来耳科学领域中的一大进展。是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重建中耳传音机构和改进听力的一种显微手术。一、生理原理鼓室的扩音功能是由鼓膜和镫骨底板的面积差别,部分为听骨链的杠杆作用所形成。鼓膜和镫骨底板之间的面积比例为21:1,而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仅为其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当声波由鼓膜传至卵圆窗时,由两者面积差别形成的声压,使实际声波增加。锤骨柄与砧骨长突间长度比例也存在悬殊,在听骨链振动时,声压随之加强。声波经中耳进入内耳,取决于两窗的正常活动,当其活动减弱或固定时,声波进入内耳可被阻,作为减压门户的淋巴液振动作用随之降低,从而影响了正常听力。此外,由于鼓室与外界的相通,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肋软骨鼓室成形术的手术方法。术后经过6~12个月随访,听力提高15dB以上者8耳,占80%。本材料和方法可保持鼓室深度,减少鼓室粘连,防止软骨脱落,有助于远期疗效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为彻底清除病灶,上鼓室外侧壁需切除,为保证听力最大限度的恢复,避免术后上鼓室内陷袋形成或小鼓室形成、鼓室粘连,笔者尝试对不同病变的患者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上鼓室及其外侧壁,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手术方式、适应证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行鼓室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对照组行闭合式鼓室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120例患者总干耳率90.8%。观察组不干耳率为3.3%,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远期听力较术前提高17.2 d B/HL,观察组为11.1 d B/HL(P<0.05)。结论闭合式鼓室成形术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相比,听力效果提高更为满意,且两组干耳时间相似,临床治疗时要选择恰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接受外界事物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期患者有中耳炎或外伤鼓膜穿孔后,致听力下降,将严重影响他们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社会活动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对这样的儿童进行鼓室成形术,提高听力,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从1989年至1991年对15例(21耳)儿童进行了鼓室成形术(占同鼓室成形术病人的23%)。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临床30例鼓室成形术病人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手术配合的经验总结。结果30例鼓室成形术顺利完成,无1例手术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配合是保证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鼓室成形术是耳科新手术之一,可以提高病人的听力,在我国已普遍开展,作者把自己对此手术的一些体会报告于下。一、手术順序: 1.外耳道皮片的分离,我們认为,切口完成后,就应进行外耳道后壁皮片的分离工作,并将其翻向外耳道底,用微溫生理食盐水棉片加以保护。这样处理可以增加外耳道寬度,充分暴露小耳和残余鼓膜,便于手术的进行。我們认为凡是凿开乳突的特别是外  相似文献   

9.
1962年下半年,我科施行鼓室成形术。随訪一个月以上者23例,共24耳。年龄多在11至40岁之間(共20例),除4例外,患病时間均在20年以內。手术前检查一、鼓膜除4例紧张部为中央性穿孔外,其他均为紧张部全部缺損或大穿孔,或为松弛部穿孔。二、咽鼓管通气情况通暢者18耳,不够通暢者2耳,其他4耳因小儿不合作或因手术前有併发症而未检查。  相似文献   

10.
鼓室成形术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上的重大发展,既能清除病灶,并可提高听力。我院1975年10月~1980年9月,共作鼓室成形术294耳,其中Ⅰ型227耳,计促鼓膜自然愈合法176耳,外植法46耳,内植法5耳。术后156耳穿孔愈合,语言频率听力提高10dB 以上者占71.0%,而促鼓膜自然愈合法有81.6%耳获得听力提高,较外植法或内植法为优。其他为  相似文献   

11.
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近些年来发展较快。本文对收治83例慢性中耳炎行鼓室成形术进行了临床探讨,就有关提高移植膜成活率、鼓室重建传音机构、提高听力等作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罗明喜 《云南医药》1992,13(6):351-352
自1980年始,笔者采用带颞肌瓣的乳突骨皮质移植,作乳突根治术后的外耳道后上壁成形封闭乳突腔,完成闭式鼓室成形术2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方法 1.作耳前或耳后切口均可用平凿在乳突骨皮质区取下一约长1.5cm  相似文献   

13.
鼓室成形术是既根除病灶,又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并改善听力的一种耳科显微手术,由于鼓室成形术的问世和发展,使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由过去的单纯清除病灶,跨进到同时恢复听力阶段.它主要使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紧张而穿孔,干耳二月以上,外伤三个月以上不能自愈,无隐匿型胆脂瘤,无鳞状上皮,咽鼓管功能正常者,我院自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125例对鼓室成形的患者进行了整体护理,效果满意,先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鼓室成形术已广泛开展,远期疗效尚不理想,其原因颇多。本组以术后气导实用水平平均值低于30分贝以上者列为失败病例,就我院1977~1981年间42例失败病例的原因进行探讨,以求对提高疗效能有所帮助。一.鼓膜重建术的失败原因 1.术后鼓膜再次流脓穿孔,本组中有12例,占28.5%。其原因是:(1)术前鼓室炎症未彻底消除。12例中有6例干耳不足一个月,结果术后首次换药即见移植膜液化、水肿或移位而致穿孔。我们认为术前干耳以1~2月为宜。(2)前下区穿孔是较易发生的问题,尤其耳道前壁骨质突起而影响视野者更易  相似文献   

15.
吴秀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6):100-10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的护理措施,提供术前、术后优质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回顾分析75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75例患者中74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全麻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伤口护理、疼痛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是保持术后耳道干燥、听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鼓室成形术是在彻底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防止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基础上保留并重建中耳鼓室正常结构,提高中耳传音功能,恢复实用听力的耳显微外科手术[1].我院自2006年8月~2010年7月实施鼓室成形术10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合式鼓室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等相关问题。方法对施行闭合式鼓室成形术的患者制订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密切观察术口情况,做好生活及心理指导。结果289例患者术口愈合良好,随防2年,281例术后无复发,听力平均提高15~30dB。结论病情的严密观察、保持术耳清洁干燥、引流通畅、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88年1月开展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现将随访已达两年的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4例中男、女各7例。年龄17~46岁。间歇性耳流脓史10~20年,手术时中耳潮湿或少量脓液。术前听力平均语言频率气骨导差≤20dB 4例,≤30dB 6例,>30dB4例。咽鼓管通畅。9例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蜂房炎性病灶;5例鼓膜边缘性穿孔,为上鼓室局限性小胆脂瘤。手术主要器械为显微镜、高速微型耳科电钻、切割钻头、金钢石钻头、双极电凝器等。  相似文献   

19.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改善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伴听骨残缺的化脓性中耳炎病人,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和增进听力。以往常用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虽清除病灶彻底,但因听力增进仅70%,致临床疗效不理想。本科自1998年起实施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时,取生物陶瓷(HA)人工听骨重建听骨链,并常规配合乳突腔充填重建耳道后壁、上鼓室充填及耳甲腔扩大成形等治疗,颇感疗效满意,今作回顾性总结,并就相关因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自体软骨应用于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81耳)鼓室成形术患者采用自体耳廓软骨上鼓室重建及鼓室成形、听力重建术。结果81耳术后半年纯音测听气骨导差为(14.3±5.3)dB,与术前[(30.5±6.2)d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超过1年,查鼓膜及外耳道形态良好,无明显内陷袋形成及人工听骨脱出者。3例(3耳)1年后复发,复发率为3.7%;4耳(4.9%)有鼓膜小穿孔。结论自体耳廓软骨应用于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术,新鼓膜弹性好,无鼓膜内陷,鼓膜穿孔率较低,术后听力得到改善;且此法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