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化市1995—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怀化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5~2005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11年共报告AFP病例14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7/10万;4~8月报告病例较多,占全年的53.74%;0~4岁儿童占病例总数的65.31%;男女性别比2:1;未进行脊灰疫苗(OPV)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详的儿童占21.76%;免疫史为零剂次儿童占6.80%。结论 怀化市AFP病例夏秋季发病较多,且男性多于女性,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病例所占比例较大有关。今后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脊灰疫苗有效接种率。  相似文献   

2.
吴小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32-432,423
目的 分析高州市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的监测情况,以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 对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和口服脊灰疫苗(OPV)免疫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0-2004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22例,确诊为非脊灰AFP病例21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大于1/10万,其它监测指标均达到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五年来OPV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大于99%,强化免疫接种率均大于96.5%。结论 高州市AFP病例监测运行高效,OPV继续保持高水平免疫接种率,全市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菏泽地区1998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进行了报告和分析。菏泽地区1998年共报告AFP42例,无脊灰确诊病例,有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有5例临床脊灰(高度怀疑疫苗相关病例);42全AFP分布于全区的9县市,呈散发;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报告发病率为1.542/10万;AFP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为94.7%,14天内合格烘便标本采集率为82.3%;从AFP病例及接触者烘便标本中从未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五华县1994-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发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4-2005年报告的AFP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4—2005年报告AFP病例49例。其中1例为非AFP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26/10万;病例大部分为0-4周岁儿童,占总病例教的70.83%;病例多发生于5-8月,占发病总数的47.92%;发病地区无明显聚集趋势;20.83%的病例为零剂次免疫儿童和免疫吏不详儿童;所有粪便标本均未分离出眷灰野毒株。县市级以上医疗单位报告43例,乡镇级医疗单位报告5例,占10.40%。结论 五华县AFP病例监测系统敏感,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但镇级监测系统敏感性不够。应全面落实免疫规划工作。进一步提高AFP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是今后保持和巩固无脊灰成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常德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发病特点,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做好无脊灰证实的准备工作。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年的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三年间全市共报告AFP病例46例,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达1/10万以上,6—11月发病占82.61%,5岁以下儿童占56.52%,男女性别之比为1.7:1,未免疫及未全程免疫的AFP病例占13.04%,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84.78%,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7.39%,其中涂灰病毒2例,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均为疫苗相关株。结论 常德市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已连续三年达到无脊灰证实标准的要求,但免疫空白依然存在,免疫与监测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马焱  林春燕 《海南医学》1996,(2):122-127
采用WHO推荐的RD,HEP2两种细胞株对全省1994年送检的24例患者的45份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阳性率为33.33%(15/45),其中,非脊灰肠道病毒占60%(9/15);其余3例(6份)经国家脊灰实验室鉴定分别为I型疫苗相关株,Ⅱ型疫苗相关株。较之1993年,海南省脊灰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但疫苗相关病例及非脊灰肠道病毒引发病例有增长趋势,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黄国  叶秀华  陈成连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4):513-515,521
目的评估江门市各辖市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与传播风险,科学指导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方法根据输入风险、AFP病例监测、人群免疫情况等指标综合分析评价,评估江门市各市区脊灰野病毒输入与传播的风险。结果2009—2011年报告35例AFP病例.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97.14%;各市区脊灰疫苗接种率和脊灰疫苗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2010年随机抽查56人进行脊灰抗体检测,脊灰I型、Ⅱ型、Ⅲ型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07%、94.64%、92.86%。3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51/10万,最高的是蓬江区2.21/10万,其他市区均〈1/10万;开平市、江海区风险评估的综合评分为45、42分,为高风险地区。结论江门市存在脊灰野毒株输入的风险,各市区尤其是高风险市区应完善AFP病例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银川市某社区2004~2005年脊髓灰质炎(OPV)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效果,为维持无脊灰状态和消灭脊灰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遵照《2003~2010年全国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于2004年12月5~6日和2005年1月5~6日对银川市某社区12个居委会0~3岁儿童开展两轮OPV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并采用随机原则进行现场快速评估。结果,第1轮应服1007人,报告率98.21%,第2轮应服1151人,报告率99.22%;其中零剂次免疫儿童27人,占两轮实服儿童数的1.25%。表明两轮脊灰疫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的强化免疫活动的目标,但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免疫空白人群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西宁市自1993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以来,历时4年,其敏感性和及时性明显提高,通过提高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质量,有效阻断脊灰传播,维持了我市自1994年以来无脊灰野毒引起病例的成效。1997年已进入消灭脊灰证实工作重要阶段,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全面掌握嘉兴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发病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巩固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方法依据嘉兴市1994年-2005年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监测系统的疫情报告数据分析。结果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2.06/10万;148名AFP病例中以7月份报告最多(占16.89%),5岁以下病例占大多数(占68.92%);有3次以上免疫史者占84.46%,其中脊灰疫苗相关病例1例、脊灰临床符合病例2例,未发现野毒株。监测系统其他各项监测指标于1996年起全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无脊髓灰质炎证实要求。结论嘉兴市已具备了敏感、高效的AFP监测系统,今后的监测重点应为小年龄组儿童;全市的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接种率虽已较高,但流动儿童的管理还有待加强,对因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疫苗引起的疫苗相关病例(VAPP)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广东省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进行病原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收集2002年报告的AFP病例粪便标本292份,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对2002年AFP病例的免疫史、性别、年龄、60d随访结果与病原学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三种细胞对AEP病例粪便标本的病毒分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PV)22株,阳性率为7.53%,均为疫苗株,其中Ⅱ型病毒(PVII)12例,为优势株;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15株,阳性率为5.1%,低于1994~2001年。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零”剂次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依次高于1~2次和完成3次以上(≥3)全程免疫,达30.0%;15例无明确诊断的残留麻痹病例的PV分离率远高于其他病例,为33.3%;应用Hep-2细胞分离阳性率高于RDa与L20B细胞,分别为19.2%、11.3%和7.5%,三种细胞分离率比二种细胞分离率提高11.7%。结论 2002年广东省没有发现由脊灰野生型病毒引起的病例。  相似文献   

12.
朱辉峰  李海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3,3(5):610-611,612
目的:为总结万宁市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措施后的效果,为证实万宁市实现消灭脊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万宁市历年脊灰疫情资料及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集儿童末捎血检测脊灰抗体水平.对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并对万宁市消灭脊灰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结果:万宁市1990~2000年维持较高的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和人群抗体水平;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达到WHO证实标准;管理与社会动员措施落实;经病原学监测证实,万宁市自1993年起无脊灰野毒株病例发生。结论:万宁市通过采取免疫、监测、管理、社会动员等消灭脊灰措施,已连续10年无脊灰病例发生,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本-效益比值为1:28,为海南省消灭脊灰做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红河州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状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免疫、监测、健康教育策略,对全州AFP病例监测、常规免疫监测、强化免疫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红河州消灭脊灰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1994年建立AFP监测系统,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已连续5年达1/100000以上,60d随访及时率由50.00%提高到89.47%,粪便标本采集合格率由30.00%提高到84.21%;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已连续10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发生。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实行AFP监测,红河州建立了敏感、可靠的监测系统和有效的儿童免疫屏障,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传播,达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三亚市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不同阶段的免疫策略与效果,为消灭及控制其它疫苗相关疾病提供经验,方法:收集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免疫策略,分析实施后产生的效果。结果:不同免疫阶段所产生的效果不同,消灭脊灰阶段免疫策略产生的效果最显。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22轮次强化免疫接种率均达95%以上,人群抗体在1:400高免疫策略阶段脊灰年发率呈连续下降趋势,监测系统监测资料证实三亚市1993年4月后已连续8年无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发生,实现全市无脊灰状态,消灭脊灰以来减少家庭经济负担1,533万-8,390万元,创造效益1,234万-6,669万元,结论:三亚市通过实施消灭脊灰免疫策略,已达到阻断脊灰野病毒的循环,在产生了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免疫策略为控制其它疫苗相关疾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汇集福建省2009~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评价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和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 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的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分离及相关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海南省1995~2000年报告的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及密切接触粪便标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PV)疫苗株的分离情况.分析病例流行病学特征、PV型别分布等相关资料。方法 采用试管法分离肠道病毒,微量中和试验法鉴定脊灰病毒,国家脊灰实验室采用PCR—RFLP法进行型内鉴别。结果 海南省1995-2000年报告的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177例及685名密切接触的粪便标本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的分离率分别为10.80%和2.48%,3岁以内的儿童分别占94,73%、47.10%。19例脊灰病毒疫苗株阳性的AFP病例中,31.58%的儿童无OPV免疫史,21.05%的儿童有1~2次免疫史,仅47.37%完成了三次OPV全程免疫。其中9例病例发病后60天残留麻痹。结论 我国已进入“无脊灰状态”,已无本土脊灰野病毒感染的病例,脊灰病毒疫苗株在人群中的循环及其致病性应进一步研究,同时,继续保持儿童高的OPV免疫覆盖率仍然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1991-1995年共报告AFP病例418例,确诊脊髓灰炎78例,排队非脊灰AFP病例340例。脊灰发病率波动在0.01-0.06/10万之间。已确诊的78例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病年龄全部集中在2岁以下的儿童,占发病总数的84.6%.通过落实报病奖励,标本采集,送检经费及开展联合监测等多项措施,使1995年AFP报告发病率达了1/10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资料,以保持高质量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工作,维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方法 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展AFP病例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413例,分布在9个区市86个县(市、区),<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2/10万.AFP发病者中以5岁以下为主占72.88%,这与国内资料报告相似.病例中服苗史≥3次有335例,占81.11%,男女性别比为1.97:1,合格粪便采集率91.28%.结论 福建省2009~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指标,以省为单位均达到标准,但常规免疫仍有免疫空白点存在.为保持无脊灰状态,应在抓好常规免疫的同时,做好强化免疫,提高AFP监测系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孙莲英 《海南医学》1998,(4):243-245
海南省1997年报告AFP病例31例,临床确诊脊髓灰质炎1例,排除30例。30例中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占38.31%,包括GBS,横断性脊髓炎,创伤性神经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AFP病例,流行特征呈高度散发,无季节高峰,5岁以下儿童发病占74.195,OPV免疫史3次以上者占87.1%。病例中麻痹60天后残留麻痹者占16.13%,在当前全国已连续3年无脊灰野病毒感染病例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提高监测质量,保  相似文献   

20.
钟建英  李亚文 《中国乡村医生》2004,6(11):80-80,F003
从1991年以来,我市无脊髓灰质炎病例发生,在连续十几年无野毒株引起的脊灰发生地区,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建立敏感的监测系统来证实这一成果,并提出重要科学依据,为此,我市从1991年开始以常规免疫为主,同时搞好强化免疫.提高和巩固免疫接种率水平,以主动监测系统为主,加强脊灰疑似病例的报告和检索,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我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不断提高。现将我市1991~2002年脊灰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