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颞动脉炎亦称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temporal arteritis,GCA),是一种亚急性起病的肉芽肿性动脉炎,主要侵犯颞浅动脉和眼动脉,全身其他大、中动脉均可受累。临床并不少见,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鉴于此,有必要对其误诊情况进行整体分析,以提高对颞动脉炎的认识,降低误诊率。笔者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 相似文献
2.
4.
5.
目的:总结颞动脉炎的神经系统临床特征。方法:对诊断为颞动脉炎的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表现、颞动脉活检、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作为诊断标准,以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颞动脉炎诊断标准作为参考。结果:24例患者被诊断为颞动脉炎,8例经颞动脉活检证实7例。其中,头痛为主要症状,本组24例中有22例(91.7%);视力障碍及眼痛较常见,本组有3例(12.5%),其中有1例失明;低至中度发热10例(41.7%),体温37.2~39℃;合并肌炎6例;颞动脉均增粗,呈条索状,搏动减弱。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其症状或体征常在数小时至数天消失。结论:颞动脉炎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较为常见,可见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及治疗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颞动脉炎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收集、分析本院治疗的8例颞动脉炎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以头痛为主要症状,为颞部较剧烈的搏动性胀痛,其中4例伴视力下降;2例患者出现复视;3例有低热、体重下降;2例有颞下颌关节痛、活动受限。7例患者可见颞浅动脉迂曲、局部变粗有触痛,2例并发糖尿病,1例并发脑梗死。结论颞动脉炎临床并不十分罕见,掌握其临床特征多可诊断。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巨细胞颞动脉炎(GCA)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巨细胞颞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表现及对激素治疗反应. 结果15例均符合ACR的GCA诊断标准.平均年龄52.4岁,男:女为2:1;最常见的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低热,14例ESR增快(常高迭100 mm/h),7例CRP升高,全部病例均对激素敏感.结论 中国人中GCA可能不是一种少见病,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不一定是诊断该病的必备条件.充分认识其临床特征有助于该病的及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病人 ,男 ,62岁。因左侧腰腿痛 6d以腰椎间盘突出症 (L5S1 )收入院。病人为左下肢大腿后至小腿外侧剧烈的持续性放射痛 ,不能走路。入院前曾行腰部按摩治疗 ,症状不减轻。查体 :腰椎活动受限 ,腰骶部压痛 ,左小腿外侧及足跟部痛觉减退 ,左下肢肌力Ⅴ级 ,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跟母背伸肌肌力Ⅴ级 ,左膝反射、踝反射均减退 ,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 ( )。CT和MRI示腰椎间盘突出(L5S1 )。病人入院 2d后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术中见L5S1 椎间盘向后正中偏左突出 ,对左S1 神经根压迫不明显 ,行L5S1 髓核摘除术。术后静脉应… 相似文献
11.
李小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9):1442
颞动脉炎又称巨细胞性动脉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动脉与大动脉血管的无菌性炎症,主要累及颞动脉与眼动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此病在临床极少见,其发病率仅为1~2/万,治愈率也极低.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望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因"间断腹痛伴发热11个月,加重5天"于2008年10月入院.腹痛以下腹部为甚,呈间断性绞痛,无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腹痛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伴有寒战、盗汗;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5 kg.既往有血吸虫病史30余年.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轻度贫血(98 g/L);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血、尿淀粉酶轻度升高;血沉增快(107 mm/h);肿瘤标志物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内;HBsAg、结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均阴性.大肠气钡双重造影示直、结肠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腹部CT增强示胰腺体尾部占位,波及胃壁,脾脏肿大,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8岁,农民,因持续性腹痛,阵发性绞痛20天伴头晕、乏力入院。20天前患者出现腹痛,以脐周及下腹为著,伴头晕,全身乏力,在当地按“过敏性结肠炎,肠痉挛”治疗无好转,腹痛加重,发作频繁来诊,门诊化验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3.57X1012/L,点彩红细胞200个/百万红细胞,白细胞12.7X109/L,中性粒细胞0.73,淋巴细胞0.15,嗜酸性粒细胞0.03,单核细胞0.09,血小板120X109/L以过敏性结肠炎,贫血原因待查收住院。查体:T36.4℃,P92次/分,R20次/分,BP16/10kPa,轻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正常,… 相似文献
15.
16.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临床证实的19例巨细胞动脉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21—92岁,平均62.2岁。初诊科室神经内科15例,风湿科4例。病程中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16例,发热8例。红细胞沉降率20—130mm/1h,平均71.1mm/1h。入院诊断为巨细胞动脉炎14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8例。除1例死亡、2例复发外,余病例头痛症状明显缓解。提示在颞动脉活检术不被接受的情况下,从临床表现、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性治疗、随访等多角度综合分析,是提高该病确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特点分析(附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aeritis,GCA)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方法 根据ACR分类标准诊断为GCA的住院患者16例,对其I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与国外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51~75岁,平均63.4岁.其中,头痛12例(75%),咀嚼困难4例(25%).视力下降5例(31.25%),颞动脉异常8例(50%),发热11例(68.75%),风湿性多肌痛9例(56.25%),血沉50~150mm/h,平均98.3mm/h.10例患者行颞浅动脉活检,其中5例病理证实为GCA.结论 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血沉明显加快.眼睛受累较少.颞动脉活检是明确诊断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突然意识障碍伴言语不能1 h入院.1 h前服用中药约200 ml.服后约10 min自述头晕,继之出现意识模糊,并伴言语不能,急来我院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查体:BP17.0/13.3 kPa,神志模糊,言语不能.双瞳孔等大,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迟钝,视物欠佳.双上肢不自主活动,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阳性.ECG、颅脑CT未见异常.诊为脑梗死,给予改善脑功能、促进脑代谢药物治疗5 h,症状无好转.患者烦躁,饮水呛咳,皮肤干燥,排尿困难.追问所服中药成分为曼陀罗枝叶,诊为曼陀罗中毒.予以毒扁豆碱3 mg静脉缓慢注射,安定10 m g肌注以对症治疗,病情好转,继续巩固治疗于第3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9.
<正> 1 病例资料 男性,37岁,干部。主因近3月来自觉胸闷、胸痛、心慌、多梦,稍遇疲劳便感颈部不适酸痛,下午症状较明显,胸痛从肩背部开始,持续1~2h,经常伴有双上肢麻木、疼痛、浑身酸痛乏力烦躁,ECG检查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给予复方丹参片、潘生丁、心痛定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故来我院就诊。体检:T36.7℃、P 78次/min Bp19/14fPa体重80Kg,胸片未见异常,肝胆B超未见异常。查颈椎:颈椎呈生理曲度直,颈部软组织僵硬,C_5棘突压痛明显,有条索样结节,双侧冈上肌、双侧三角肌压痛,颈部前屈后伸 相似文献
20.
男 ,35岁 ,农民 ,长安县黄良乡东古城人。以有右耳反复流脓史 ,曾作乳突片、取外耳道息肉、肉芽病检。拍片报告 :右侧蜂房消失 ,骨质结构未见破坏、中断 ,鼓窦未扩大。意见 :右侧慢性中耳乳突炎。病理诊断 :右耳道小块皮肤组织慢性炎伴鳞状上皮增生及局部糜烂、肉芽组织形成。后又至另一医院 ,诊断为右中耳乳突炎。专科检查 :右外耳道被灰白色堆积物填堵 ,味臭 ,耳后不肿胀 ,无瘢痕、瘘管及压痛。观察原乳突片 :右侧乳突蜂房消失 ,有 3cm× 2 .5 cm大的骨质破坏区 ,与外耳道相通 ,结合外耳道情况认为系中耳胆脂瘤并自然根治腔形成。遂将外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