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大多数脑膜炎球菌病是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但是B群荚膜多糖对人体没有免疫原性。因此,人们正在大力研究脑膜炎球菌非荚膜表面抗原,包括蛋白和蛋白-多糖复合物,期望能用这类抗原制备菌苗,以预防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作者用B群脑膜炎球菌2a血清型M986株的外膜蛋白(SP-2)免疫母鸡,并收集免疫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银染法检测脑膜炎球菌蛋白和多糖菌苗中脂多糖(LPS)的含量,同时也用家兔热原试验和鲎试验法。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评价。作者选用奈瑟氏脑膜炎球菌M986-NCV-1(血清型2a)和3006M-2(血清型2b)两个菌株经Catlin培养基培养,15000×g 30分钟离心去除细胞,使用中空纤维膜(Amicon Corp)浓缩,再经150000×g超离心3小时制  相似文献   

3.
发现提纯的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体对人体具免疫原性并可作为菌苗使用是一很大进展,因为过去试用全菌体或自溶物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成效不大。美国、巴西、芬兰、埃及、苏旦和上沃尔特进行的大规模试验显然证明,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能预防该血清型脑膜炎球菌的临床感染。已有人表示担忧,广泛使用A群和C群菌苗会引起其它血清型脑膜炎球  相似文献   

4.
作者挑选10名无脑膜炎既往史或血清抗B群脑膜炎球菌抗体水平较低的健康成人,用挪威B群脑膜炎外膜囊(OMV)菌苗分别于0、6、46周免疫3次.OMV菌苗由脑膜炎球菌44/76株制成,每剂菌苗含25μg蛋白(包括1、3、4、5类蛋白和Opc蛋白)、2μg脂多糖(LPS)和 1.67mg Al(OH)_3.分别于免疫前、第1、2次免疫后2、6周及第3次免疫后1、2、6周采血.  相似文献   

5.
银春莲  黄欣欣 《中国药房》2011,(36):3415-3416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抗结核、降颅内高压、应用激素、保肝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两性霉素B注射剂,以1mg·kg-1·d-1为首次剂量逐渐递增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注射剂200mg·kg-1·d-1,首次剂量加倍。2组均治疗45d,均于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脑脊液蛋白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脑脊液蛋白量下降至正常率为84.6%,对照组为5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5例(19.2%)、对照组有4例(15.4%)发生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可明显降低脑脊液蛋白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第一代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OMP)菌苗对预防细菌性脑膜炎已有一定的效果,由于Ⅰ类OMP异质性有限,故应研制多价Ⅰ类OMP菌苗.作者选用两株B群脑膜炎球菌Ⅰ类OMP基因工程菌PL16215和PL10124制备菌苗,每株工程菌分别表达三种不同的Ⅰ类OMP,两株菌共表达P1.7,16、P1.5,2、P1.19,15和P1.5,10、P1.12,13、P1.7,4六个亚型.用脱氧胆酸盐(DOC)从工程菌中抽提外膜囊(OMV),与磷酸铝佐剂混合制成菌苗.作者用免疫化学和生化技术对OMV菌苗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OMV大小约  相似文献   

7.
1969年Gostschlich等成功地提取了大分子量的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这些多糖有很好的抗原性和群特异性,用它们制成的菌苗预防流行性脑膜炎有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对脑膜炎球菌的分型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其完整的血清学分型应包括多糖血清群、蛋白血清型、蛋白亚型及脂多糖型。在分群及分型的基础上研制了多种菌苗。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荚膜多糖菌苗脑膜炎球菌的荚膜是一种群特异性的多糖聚合物,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的不同可将脑膜炎球菌分成A、B、C、H、I、K、L、W135、X、Y、Z和Z′(29E)等12个血清群,其中H、I、K和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儿童在四价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接种后1个月和1年总的和功能性抗体应答进行测定,并对总荚膜多糖抗体(CPA)和功能性抗体间的关系、预防接种对口咽脑膜炎球菌和乳屑球菌定居的影响及菌苗的不良应率等作了调查.在加拿大安大略东部和魁北克西部,选择225000名6月龄至19.9岁儿童作前瞻性调查,分为7个年龄组,从中随机选择345人作抗体测定.每名儿童在三角肌区或大腿前侧皮下接种菌苗0.5ml.菌苗为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冻干制剂,0.5ml含A、C、Y和W-135群各50μg.在接种前、接种后1个月和1年收集人口学资料、作口咽部细菌培养和抗体测定.  相似文献   

9.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对预防由一些有荚膜细菌 (包括 b型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 C群脑膜炎球菌 )引起的侵袭性疾病高度有效。与未结合多糖疫苗相比 ,多糖 -蛋白结合疫苗能在婴幼儿体内诱导更高浓度的血清抗荚膜抗体。而且 ,结合疫苗诱导的抗体亲和力更高 ,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更强。  作者在成人中对已上市的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研究用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诱导的血清抗荚膜抗体的杀菌活性进行比较。1 95名 1 8~ 30岁的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 95名 )接种已上市的多糖疫苗 ( A和 C群多糖各 50 μg) ;另一组 ( 1 0 …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价了脑膜炎球菌表面5类蛋白单体对抗体的诱导及其功能活性的重要性.从脑膜炎患者体内分离获得N.44/89株.经培养获得其变异株R43,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证明R43较N.44/89仅缺少5类蛋白.用此两  相似文献   

11.
作者测定了A群(CN4937,803)、C群 (0638)和X群(0196)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多糖复合物对小鼠的毒性和免疫原性。用14~16g的C57B1小鼠作试验,将小鼠分为6组(每组8~10只),经腹腔途径免疫小鼠1~2次,总量相当于5~8μg蛋白质。6天后,用A群(47)和C群(2092)脑膜炎球菌毒力株经腹腔感染免疫和对照小鼠。结果表明,蛋白-多糖复合物对小鼠无毒性,并能防御同群和异群脑膜炎球菌的攻击。虽然蛋白-多糖复合物对各试验组的保护效果不同,但其保护力并不低于A群和C群脑  相似文献   

12.
当脑膜炎球菌在体内和限铁条件下生长时,能表达脑膜炎球菌铁调节外膜蛋白,包括运铁蛋白结合蛋白1和2(Tbpl和Tbp2).Tbp是人运铁蛋白的高特异性受体,在人类和动物中有免疫原性,并且暴露于细菌表面.因此菌苗研制者试图将TbP掺入到脑膜炎球菌外膜菌苗中去.作者用SD株的纯化Tbp1/Tbp2复合物制备家免和小鼠抗SD株Tbp的多克隆单特异性抗血清,结果显示,此抗血清在免疫印迹中与不同血清群、型和亚型的异源菌株的Tbp1和/Tbp2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由脑膜炎球菌B群多糖与血清型6的外膜蛋白(OMP)非共价结合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儿童接受 6价脑膜炎球菌外膜囊( OMV)疫苗基础免疫后 2 .5年是否仍具有免疫记忆 ,作者选择了 1 77名曾参加过 6价OMV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的健康儿童 ( 5~ 6岁 77名 ,1 0~ 1 1岁 1 0 0名 ) ,加强 1针单价脑膜炎球菌 P1 .7h,4亚型 OMV疫苗。每剂单价 OMV疫苗含 1 7μg蛋白〔其中88%为 P1 .7h,4亚型 类蛋白 ( Por A)〕、50μg硫柳汞、50μg蔗糖和 1 .34mg磷酸铝。记录接种后不良反应。于免疫前及免疫后 4~ 6周采血 ,检测针对 6个 H4 4/ 76同基因变异株 (分别为 P1 .7,1 6、P1 .1 9,1 5、P1 .5,2、P1 .5c,1 0、P1 .1 2 …  相似文献   

15.
AIDS病人常伴有危及生命的隐球菌感染.基础治疗缓解后如不进行维持治疗则预后差,复发率也高.两性霉素B(AmB,0.3~0.7mg/d,3~22周)或单用或与氟胞嘧啶(75~150mg/(kg·d))联用是公认的治疗AIDS隐球菌感染的一线药物.作者主要研究了短程(2周)大剂量AmB(lmg/(kg·d))加氟胞嘧啶100mg/(kg·d)治疗AIDS隐球菌性脑膜炎(CM)和脑膜外播散性隐球菌感染(EMC)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脊液检查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8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涂片及荚膜抗原检查资料.结果 首次腰穿脑脊液常规异常60例占72.3%.生化检查中葡萄糖定量异常57例占68.7%,总蛋白质异常66例占79.5%.细胞学异常81例占97.6%,细胞学分析发现隐球菌51例占61.4%.脑脊液离心涂片墨汁染色阳性75例占90.4%.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2+以上)76例占91.6%.结论 腰椎穿刺脑脊液离心涂片墨汁染色与荚膜抗原检测阳性率最高,细胞学检出隐球菌的阳性率最低,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检查可反映脑膜炎症与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疫苗 ( VAMENGOC BC)在古巴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青少年和成人中有效 ,但在婴儿中的效果不显著。因此 ,作者在婴儿中对 VA MENGOCBC抗 B群和 C群疫苗株的免疫原性及抗 B群非疫苗株的交叉反应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将来自古巴哈瓦那市 9个诊所的1 0 5名婴儿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按 2针和 3针免疫程序在 3.5、5.5和 7.5月龄肌肉注射VA MENGOC BC。每剂疫苗含 50μg 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和 50 μg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分别在免疫前 ( 3月龄 )、第 2针免疫后 8周 ( 7.5月龄 )及 1 6~ 1 8月龄采血 ,分…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在婴儿中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诱生的免疫记忆 ,作者将 1 82名健康婴儿随机分成 3组 ,第 1和第 2组婴儿分别于 2、3、4月龄右腿肌肉注射 0 .5ml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第 3组婴儿则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 HBV)作为对照 ;各组婴儿同时于右腿肌肉注射全细胞百日咳疫苗 DTP( DTP) - b型流感杆菌 ( Hib)疫苗( DTP- Hib) ,并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1 2月龄时 ,各组婴儿均加强免疫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或 A和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MPS)。于 2、3、4、5、1 2和 1 3月龄时采血 ,检测血清抗 C群多糖 ELI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近4年(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一般资料、诊断检测方法及治疗情况。结果共15例患者,有基础疾病者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艾滋病(HIV/AIDS)2例,肾病综合征2例,不明原因发热1例,其他6例;有明确鸽子接触史者3例;墨汁染色首次找到隐球菌者7例(7/15),非首次(第2或3次)找到隐球菌者2例(2/15),脑脊液找到隐球菌者6例(6/9)(该病例资料9例送检细胞学),乳胶凝集试验抗原阳性15例(15/15);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1/15)。治愈2例,好转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HIV/AIDS增多有关,通过比较分析CM脑脊液标本检测方法,笔者认为脑脊液细胞学、乳胶凝集实验是快捷便利的早期诊断方法,可先于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脑膜炎球菌的转铁蛋白受体具有诱导实验动物产生杀菌及保护性抗体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转铁蛋白结合蛋白1-转铁蛋白结合蛋白2(TbP1-TbP2)复合体中哪一种多肽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可在未来脑膜炎球菌菌苗中用作潜在抗原组分.实验菌株为脑膜炎球菌B16B6.TbP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