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的治疗效果及对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石景山医院产科收治的10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蓝,白)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蓝),对照组(白),各51例。入组患者均在孕24周时接受糖耐量筛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且均需接受胰岛治疗。对照组于孕32周后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于孕24周后采用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控制效果、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子宫动脉血液流动学指标、血糖控制水平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7.84%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日间平均血糖波动幅度、24 h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32周前为妊娠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在该院检测出并治疗的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60例,对比孕妇血糖进行OGTT实验,对比经过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胰岛素治疗后孕妇血糖的改变。结果经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度、重度联合运动治疗,10例重度患者增加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均有效地控制了血糖水平并安全分娩。结论对于患病孕妇进行运动、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平和县医院收治的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多次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妊娠期、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并未增加胰岛素用量,但可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可改善血糖水平,降低妊娠期、新生儿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参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应的治疗方法分别为门冬胰岛素治疗以及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餐后2 h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同时达标时间)及母婴不良结局。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血糖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餐后2 h血糖达标时间、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及同时达标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系列展开比较,研究组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山东省平邑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总有效率、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优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且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可有效改善产妇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采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严重程度完全不同GDM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结论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均能够有效控制GDM血糖变化,血糖检测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指标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血糖尽快达标的日益重视.当一线药物(如二甲双胍)不能带来理想的血糖控制时。启动胰岛素治疗往往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必须闯过的一关,面对很多患者仍抵触胰岛素治疗的现实.有针对性的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血糖未达到控制目标;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病程中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或伴危重急症和特殊情况(如妊娠)等情况下都应该用胰岛素治疗。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用法:  相似文献   

9.
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一般情况下,这类患者怀孕期间的血糖波动较大,血糖较难控制,通常需要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1月,我们对6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于胰岛素治疗过程中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监测血糖变化,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型前瞻性临床研究如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及其后续糖尿病干预与并发症流行病学(EDIC)研究、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明确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强化血糖控制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发病率。胰岛素强化治疗是目前最强效的血糖控制手段,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模式尤其是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治疗是最接近生理胰岛素作用模式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在频繁血糖监测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胰岛素制剂的发展突飞猛进,因其控制血糖越来越理想,备受众多糖尿病患者的青睐,甚至有些2型糖尿病的患者开始用药就要求医生使用胰岛素。事实上胰岛素也有适应证,并不完全适用于所有的患者。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在血糖控制同样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水平的关系。方法6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纯给予胰岛素治疗3个月。基线和治疗3个月后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Hcy,餐后2h取血测定餐后血糖(PBG)。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的单纯胰岛素治疗后,FBG、PBG和HbA1c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虽然治疗后血浆tHcy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以HbA1c7.0%作为判断血糖控制水平的界值,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31例(45.6%),HbA1c〉7.0%的患者37例(54.4%)。治疗后HbA1c≤7.0%的患者,除FBG、PBG和HbA1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外(P〈0.01),tHcy也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随着血糖控制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尽管各大糖尿病指南都一直在强调,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并长期维持血糖控制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造成该现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胰岛素治疗常常被推迟使用。在北美、欧、亚、非开展的一项研究(CREDIT研究)提示,延迟胰岛素治疗不利于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探寻其对血糖控制和母婴结局的相关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8月期间济阳区中医医院收入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以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能稳定控制患者的血糖值,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探讨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持续皮下输注治疗效果较好,可调节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尤溪县西城镇卫生院收治的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进行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个体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糖指标、生化指标、胰岛素相关指标、母婴体质量情况、心理情绪评分、孕产妇妊娠结局、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使用剂量、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使用率、孕期增长体质量、新生儿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不良产妇妊娠结局发生率、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治疗对母婴妊娠结局具有积极影响,个体化营养治疗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强化治疗使血糖平稳后,分别转换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DI),比较两种MDI治疗时血糖的变化情况及胰岛素的用量。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SII治疗血糖平稳后,改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皮下注射(A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SII治疗血糖平稳后,改为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B组),观察A、B两组治疗时的日内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CSII治疗转换为MDI治疗后均能有效控制血糖,B组血糖波动较A组平稳,每日胰岛素用量较A组更少[(0.62±0.28)U/kg],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两种MDI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讨论经过短期的胰岛素治疗对诱导2型糖尿病缓解的情况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3年1月入院并且接受治疗的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年龄35~65岁,对其进行短期胰岛素治疗16天后,观察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如血糖控制和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及停药后血糖达标持续时间。结果 120位患者在接受短期胰岛素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控制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停用胰岛素后,这些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超过两个月的比例达到79.5%,超过六个月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2.0%,而超过一年的患者占总人数的11.6%。结论对于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的胰岛素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并能在停药后较长时间维持血糖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近年的糖尿病指南刮都非常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或“个体化管理”的治疗理念,即要求根据糖尿病患者本身的特点,如年龄、血糖控制情况、体重、病程、伴发疾病、并发症以及低血糖史等,制定相应的血糖管理策略,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疾病预后。基础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管理空腹血糖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常用的基础胰岛素包括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除了每天1次注射有效控糖外,个体内变异性小、低血糖风险小以及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使地特胰岛素能全面覆盖糖尿病患者人群,更大程度满足个体化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