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诊断2型糖尿病及其‘蜜月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2型糖尿病‘蜜月期’的概念 大家在做实习医生的时候就可能知道1型糖尿病经最初的几周治疗,有些病人会出现一个‘蜜月期’。进入‘蜜月期’不需要注射胰岛素就能使血糖保持正常。这美妙的时光不但是病人向往的也是医生向往的。尽管好景并不长,大约一年之后他们又必须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但毕竟是某些病人一生中仅有的时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后,30例出现"蜜月期"与35例未出现"蜜月期"的初诊T2DM患者的BMI、HbA1c、FPG、h2PGT、FENS、TC、TG、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使用剂量以及患者是否有家族史、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体重指数、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使用剂量、家族史、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其余指标在两组之间无差别。结论对BMI大、血糖达标时间短及胰岛素使用剂量小、微血管并发症少、无家族史、能够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更易进入"蜜月期",对此类患者应该更积极的控制血糖,以期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比较新诊断T2DM患者中,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出现"蜜月现象"的52例及未出现的58例患者。结果:年龄、体重指数、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家族史、良好生活方式干预、DN、DR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年龄轻、体重指数大、血糖达标时间短、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小、无家族史、微血管并发症少、能积极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更易诱出"蜜月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2008年EASD年会上公布的UKPDS后续10年观察研究结果,更进一步力证尽早开展强化血糖控制,方能长期获益。本综述就目前广泛关注的新诊断T2DM强化治疗与蜜月期的相关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新世界》2005,(3):54-54
常听人说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有很多不同之处,我想问一下二者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的诊断对于患者本人和他们的家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此外,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开始胰岛素治疗感到万分恐惧,将其看作是“过往努力皆成空,糖尿病情又恶化”的标志。其实,及时地开始胰岛素治疗反而能够帮助改善预后,这一点早在著名的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OS)中就已经得到证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糖尿病大军中,通过患者教育消除开始胰岛素治疗的种种障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诊断T2DM患者应用预混人胰岛素观察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FPG及2hPG水平。计算HOMR-IR和HOMA-β,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24例中11例(45.8%)停用胰岛素治疗后平均25月不用任何降糖药血糖仍然正常。HOMA-IR下降(P〈0.002),HOMA-β明显增加(P〈0.001)。结论新诊断T2DM应用胰岛素常规治疗可以产生“蜜月期”。显示胰岛素分泌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8.
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最主要因素。胰岛素抵抗几乎贯穿于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的整个过程,且在糖尿病病程发展中没有明显改变。在糖尿病发生以后,B细胞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因此,有相当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需要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才能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  相似文献   

9.
1型糖尿病又分自身免疫型(1a)及特发性(1b)两种,本篇主要介绍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特发性糖尿病可见包美珍教授发表于《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3年23卷第294页的文章)。自身免疫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是胰岛β细胞功能从轻度受损到严重衰竭的过程:从临床前期(无症状期)——临床代谢紊乱期——缓帮期(蜜月期)——暴发期(再度出现代谢紊乱)——病情相对稳定期。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但2型糖尿病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近年来,一些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血循环中的急性期反应产物和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存在自然免疫的激活和低度炎症。但炎症反应是否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呢?本就炎症反应及抗炎治疗与2型糖尿病的一些概念和措施做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计算HOMA—IR和HOMA—β评价球和胰岛素分泌情况。结果39例中28例(71.79%)停用Glargine治疗,平均31个月不用任何降糖药,血糖仍然正常。HOMA-IR下降(P〈0.002),HOMA-β明显增加(P〈0.001)。结论初诊T2DM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可以产生“蜜月期”,显示胰岛素分泌功能。尽早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是可能唤醒被抑制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这种逆转存在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  相似文献   

12.
<正>一、蜜月期历史、定义及预后1940年,Jackson首次描述了儿童1型糖尿病(T1DM)患者在发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用量逐渐减少,甚至有些患者完全停用胰岛素可达数个月,其血糖水平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或正常范围内,称之为糖尿病"缓解"[1],这一缓解时段又称之为"蜜月期"。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4.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2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男12例,女8例,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的诊断。年龄40~63岁.全部患均在诊断1个月内入选,未经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98年成立糖尿病专科以来,门诊建档管理患2600余人。收住院人数2400余人次,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糖尿病患的胰岛素治疗方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正积极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已取得了满意到结果。本研究与在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近期血糖控制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胰岛素阶梯治疗的临床管理措施,以提高2型糖尿病治疗的成功率。方法收集1996年10月~2003年3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采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26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采取院前胰岛素治疗培训,院后随访观察分为0级组36例,1级组66例,2级组86例,3级组38例,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观察体重变化及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结果226例患者采取胰岛素阶梯治疗后,FBG、PBG均控制在良好水平。体重变化分别为:0级治疗组平均增加2.6kg、1级组平均增加2.2kg、2级组2.5kg、3级组5.5kg,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3%、4.7%、7.9%。结论加强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管理,可安全有效地使血糖水平达到理想的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残存的胰岛细胞功能,从而达到防止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嘉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来许多研究证实未折叠蛋白反应(UPR)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肌醇需求激酶1(IRE1)是一种定位于内质网膜的跨膜蛋白,参于UPR信号通路中信息的传递.IRE1信号通路是UPR主要的信号通路之一,IRE1活化后可通过激活IRE1-c-Jur氨基末端激酶(JNK)等信号通路,引起胰岛素抵抗,并最终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20.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引起低血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 1996~ 2 0 0 0年共收治 2型糖尿病患者 30 6例 ,其中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 12 7例 ,发生低血糖 4 6人次 ,现分析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强化治疗发生低血糖 2 6例 ,男 16例 ,女 10例 ,年龄 4 0~ 75岁 ,其中 4 0~ 5 0岁 6例 ,~ 6 0岁 6例 ,>6 0岁14例。病程 2~ 2 0年 ,其中 <5年 10例 ,6~ 9年 5例 ,≥ 10年 11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 8例 ,并发冠心病 9例 ,并发眼病 5例 ,并发肾病 16例 ,肾功能不全 10例 ,并发周围神经病变 9例 ,并发感染 9例 ,并发酮症酸中毒 6例 ,并发脑梗死3例 ,并发肝炎肝硬化 3例 ,同时并发肾病、神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