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暾  唐力  唐成玥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378-1379,138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心功能Ⅰ~Ⅳ级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抗心衰治疗(应用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50例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左室收缩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变化。结果:加用厄贝沙坦患者心率明显减慢,血压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短,左室射血分数提高,BNP明显降低。结论:厄贝沙坦结合常规抗心衰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而动态监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帮助了解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佐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并分析厄贝沙坦对脑利钠肽( BNP)和超敏 C 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步行6 min 实验结果和 CRP、BNP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1%(P ﹤0.05)。观察组治疗后6 min步行实验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和BN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1)。结论厄贝沙坦佐治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步行状况,并且显著降低CRP和BNP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和倍他乐克进行治疗为治疗组。经过比较发现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疗效好,经统计学处理,其疗效非常显著,而且没有副作用,其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以4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与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患者(6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120.5±13.7/79.4±10.3)mm Hg、心率(72±10)次/min优于对照组患者(138.1±15.7/82.8±10.9)mm Hg和(86±13)次/min;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F(65.1±4.7)%、LVDd(53.5±3.4)mm优于对照组患者(48.5±4.5)%和(59.6±4.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在治疗肺心病房颤患者中对房颤复发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阵发性房颤及经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持续性房颤、无心力衰竭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1/...  相似文献   

6.
石屏屏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0):32-32,3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倍他克6.25mg/d与厄贝坦75mg/d。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善显著,总有效率95%,无效2例占5%;对照组总有效率70%,无效12例占3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差异显著(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未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住院治疗的200例慢性CHF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组,参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100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美托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中BNP的影响,并关注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治的12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类制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及对血清中BN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BNP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前、后BNP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的BNP水平,进而有效调节微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6 min步行试验、血浆脑钠肽(BNP)、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结果较对照组增加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BNP、ET及NO水平较对照组患者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及EF均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脉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起到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复脉定悸的作用,有效提高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调节ET、NO等因子含量,改善心脏超声指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之间诊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2例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52例患者主要采取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指标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左心室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改善情况以及心率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3+7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BNP及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及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达60.8%、总有效率达97.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达50.0%、总有效率达74.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改善其心功能,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各27例。常规治疗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利尿药、硝酸酯类药和洋地黄类药,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疗程16周。观察心功能改善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血浆BNP水平。结果:两组心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卡维地洛组更明显(P<0.05)。卡维地洛组LVEF和LVEDd虽较常规治疗组有所增加和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能更有效地改善心功能和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曲美他嗪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0,P=0.042;Z=-3.260,P=0.001)。曲美他嗪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降低,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75,6.295,7.084;P=0.000);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后明显提高,2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P<0.01)。结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CHF能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
郭靖 《中原医刊》2007,34(22):17-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2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及23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血浆BN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 I),用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着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17,P〈0.01),与心脏指数(CI)呈负相关(r=-0.497,P〈0.01)。结论BNP水平是反映心脏功能受损敏感指标,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后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改变。方法选择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124例,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率明显减慢,血压较治疗前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缩短,而左室射血分数则较治疗前升高,应用比索洛尔后BNP值明显降低。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且BNP明显下降。提示动态监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帮助了解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和心钠素(ANP)浓度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5例CHF患者为实验组,按NYHA分级分为四个亚组,另选2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血浆BNP和ANP浓度,用超声心动仪(SONO1000)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心功能越差升高越明显;血浆BNP浓度与LVEF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r=-0.59,P〈0.01)。结论CHF患者血浆BNP、ANP浓度显著升高,且随心衰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浆BNP、ANP浓度(尤以BNP浓度)能较好的评价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7.
全军民  姚琪  陶袁  邱樑  周林丽  陈浩  俞林  吕峰  曲迪  潘金安 《浙江医学》2017,39(17):1440-1444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联合B型脑钠肽(BNP)检测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AHF患者619例,入院后测定甲状腺激素、BNP。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应用Cox风险模型、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甲状腺激素和BNP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低T3综合征(LT3S)发生率为44.4%。在(19±13)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04例(32.9%)。Cox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HR=1.033,95%CI:1.017~1.049,P<0.0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HR=0.489,95%CI:0.384~0.628,P<0.01)、BNP(HR=2.136,95%CI:1.114~4.126,P<0.01)和肌酐(HR=1.002,95%CI:1.001~1.003,P<0.05)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FT3(≤2.72pmol/L)和BNP(>2230pg/ml)的切点,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FT3(≤2.72pmol/L)/高BNP(>2230pg/ml)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最高(HR=7.247,95%CI:3.993~13.152,P<0.01)。结论FT3是A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低FT3/高BNP患者远期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12周后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的疗效.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2例CHF患者治疗前、后和18例对照组血浆BNP浓度: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56±253)Pg/mL较对照组(28±6)pg/mL明显增高(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意义,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r=0.672,P<0.01).缬沙坦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LVEF有所提高,LVEDD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以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可靠观察指标.缬沙坦能显著降低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伊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72例CHF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36例 ,服用伊贝沙坦 15 0mg d ;对照组 36例 ,行常规治疗 ,疗程均为 12周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L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LESV)、 6分钟步行试验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LVEF、LEDV、LESV均值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 0 5 ) ,而治疗后两组各均值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步行距离间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步行距离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伊贝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浆B型尿钠肽(BNP)及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检测了79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BNP及D-二聚体水平,并加以比较和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血浆BNP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BNP与D-二聚体水平呈对数正相关(r=0.4398,t=4.2970,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时BNP分泌增加,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BNP与D-二聚体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