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动期SLE患者T、B淋巴细胞CD69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是以T、B细胞异常活化和病理性自身抗体过量产生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 ] 。T、B细胞活化产生各种改变 ,CD69是T、B细胞活化最早表达的标志之一。为了解活动期SLE患者CD69在T、B细胞活化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以及在哪个阶段起作用 ,本研究检测了ConA刺激下活动期SLE患者T、B细胞CD69表达动态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5例活动期SLE患者符合 1 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修订的SLE诊断标准[2 ] ,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 40 4岁 ,均为首次发作病人。活动指数判断标准参…  相似文献   

2.
抗核抗体 (ANA)是SLE发病学的至关重要的自身抗体。活化淋巴细胞染色质同系免疫能诱导哪些ANA生成以及能否引起SLE样综合征的发生是十分受关注的方面。我们从ConA活化BALB/C小鼠脾细胞中分离出染色质 ,进行同系免疫 ,检测抗核抗体种类和免疫鼠肾脏病理变化。一、抗核抗体种类用ELISA法检测活性染色质诱导IgG类抗dsDNA和抗组蛋白抗体生成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核型。 1 用ELISA法检测ANA :只有活性染色质组可检测到IgG类抗dsDNA抗体和抗组蛋白抗体 ,而非活性组阴性 ;2 用间接F…  相似文献   

3.
抗核抗体启动原新观点的学术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近 ,我们根据本室近十年的研究结果 ,提出了活化淋巴细胞核抗原量和性质的改变是诱导抗核抗体生成的启动原的新观点 ,其主要依据是 :①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T细胞和单核细胞已被活化[1,2 ] ;②空肠弯曲菌 (CJ S131)活化的T细胞接种 (TCV)不仅不能预防和治疗由CJ S131所引起的SLE样反应 ,反而可引起抗核抗体 (ANA)生成[3 ] ;③不同原因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LAK细胞均能诱导ANA生成[4] ;④活化淋巴细胞核、染色质以及dsDNA和组蛋白均具有免疫原性[5 7] ;⑤活化淋巴细胞的核抗原如SmB B’表达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刀豆蛋白 A 活化脾细胞免疫诱导抗双链 DNA 抗体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刀豆蛋白A活化脾细胞免疫诱导抗双链DNA抗体生成李金柱吴厚生王美英IgG类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征性及致病性抗体,对SLE的诊治有极重要意义。本文用ConA活化脾细胞,用戊二醛灭活处理或不处理,作为自身抗原皮下免疫同品系小鼠。...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反应。该复合基因包含了编码MSA1、MSA2和RESA上的T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同时加有IL-1和TT上的广谱T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该复合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产物(简称复合抗原)在有和无佐剂的条件下免疫BALB/c小鼠后,均产生了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抗可溶性裂殖子抗原的抗体。相反,用可溶性裂殖子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则不能产生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另外,经复合抗原免疫的C57BL/6小鼠也能产生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公藤碱戊的免疫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观察雷公藤碱戊对SLE病人PBMC的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时效关系。结果:雷公藤碱戊能抑制SLE的PBMC自发性增殖反应以及正常人和SLE病人PBMC对SAC刺激后的增殖反应。同时在培养的72h前加入雷公藤碱戊均能对正常人PBMC在PWM诱导下的IgG产生呈现抑制效应。结论:雷公藤碱戊对B细胞功能的多个环节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B细胞产生IgG的作用环节可能在于抑制了B细胞的活化增殖阶段  相似文献   

7.
活化淋巴细胞及其染色质诱导抗体核抗体生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诱导抗双链DNA抗体和其它抗核抗体生成的免疫原是什么?迄今不明。本研研究试图阐明不同原因活化的淋巴细胞是诱导抗核抗体生成的免疫原。方法 用丝裂原(ConA/LPS)或IL-2活化淋巴细胞及其染色质免疫同系BALB/c小鼠,用ELISA测定IgG抗dsDNA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核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和抗RNP等抗核抗体。结果 上述原因活化的淋巴细胞及其活性染色质均能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的活化表达情况及其与PBMC分泌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NF-κB活性检测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细胞培养上清免疫球蛋白和抗dSDNA抗体采用微量ELISA测定。结果;发现SLE病人外周血PBMC NF-κB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其PBMC培养上清及血清IgG和抗dsDNA抗体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活化淋巴细胞及其染色质诱导抗核抗体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诱导抗双链DNA抗体和其它抗核抗体生成的免疫原是什么?迄今不明。本研究试图阐明不同原因活化的淋巴细胞是诱导抗核抗体生成的免疫原。方法用丝裂原(ConA/LPS)或IL-2活化淋巴细胞及其染色质免疫同系BALB/c小鼠,用ELISA测定IgG抗dsDNA抗体,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核型和免疫复合物沉积,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抗Sm和抗RNP等抗核抗体。结果上述原因活化的淋巴细胞及其活性染色质均能诱导抗双链DNA抗体和其它抗核抗体生成,免疫小鼠的肾脏有显著的免疫复合物沉着。结论据本文结果推测活化淋巴细胞及其细胞核和染色质是诱发抗dsDNA抗体和其它抗核抗体生成的免疫原。  相似文献   

10.
CD28/CTLA4在T-B细胞相互作用中的活化和调控作用[日]/中岛敦夫//医学,1996.一177(7).一473~477由于B细胞对外来抗原能产生特异抗体,所以在机体防御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如果产生不适宜的抗体,也会引起变态反应及SLE等自身...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BV-LMP1和ZEBR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的表达情况。方法:间接荧光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EBV-LMP1和ZEBR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均高于CD19+细胞(P<0.01)。非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表达也高于CD19+细胞(P<0.01)。但EBV-ZEBRA表达在两亚群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朋病毒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病毒主要以潜伏期状态存在于患者中,病毒复制促进病情发展,检测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有助于病情活动指标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自儿童手术摘除的新鲜扁桃体分离人B淋巴细胞,经PMA(佛波醇)激活后得到人活化B淋巴细胞,用于免疫BABL/C小鼠后,取免疫小鼠之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融合后细胞于含HAT-IMDM完全培养基的2%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选择生长,经细胞酶联免疫吸附(CELISA)筛选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鉴定,获培养上清对活化B细胞及3D5细胞株细胞反应阳性,而Jurkat细胞株细胞反应阴必的杂交  相似文献   

13.
红细胞抗原免疫印迹法在抗SSA抗体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以人红细胞为SSA抗原来源的免疫印迹法(RBC-IBT)检测SSA抗体。此法的敏感性略低于常规的对流免疫电泳法(CIE),但可检出部分CIE中阴性的SSA抗体阳性血清,而且尚可鉴定出SSA抗体的两种亚型(52KD和60KD)。检测了干燥综合症(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类风湿性关节炎(RA)等三组病人血清,其中SS和SLE两组在SSA抗体亚型的分布上差异显著。抗52KDSSA抗体主要分布于SS组(P<0.05),而抗60KDSSA抗体主要见于SLE组(P<0.05),RBC-IBT中,非特异或不明显色带极少见,而SSA抗体带清晰、易辨。  相似文献   

14.
CD4^+CD45^+T细胞对SLE病人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体外抗DNA,抗CDL抗体双阳性的SLE病人B细胞做为靶细胞,分别与不同的SLE病人或正常人CD4^+CD45^+T细胞亚群共同培养,结果显示,SLE病人CD4^+CD45RO^+T细胞对自身抗体的产生有明显的辅助作用,而CD4^+CD45RA^+T细胞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小鼠模型是研究人SLE发病机制的主要工具。本室曾发现狼疮性BXSB小鼠B细胞增生异常升高 ,更新速度明显加快[1] 。另一方面 ,BXSB小鼠血清IgG2a和IgG3水平及相应亚类的自身抗体显著升高[2 ,3 ] ,而一般认为IgG类型抗体负反馈性抑制B细胞的功能是机体免疫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本实验初步探讨了正常的 2月龄BALB/c小鼠和发病的 4月龄雌雄BXSB小鼠B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状态以及IgG类型的兔抗小鼠Ig (RaMIg )对此的调节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动物 BXSB小鼠由北医大三院…  相似文献   

16.
董燕  孙志贤 《免疫学杂志》1994,10(3):191-193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技术,分离纯化了人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了两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5B1和3A8。两株杂交瘤细胞均分泌IgG1型类抗体。间接ELISA实验显示:5B1与NSE有特异性反应。与NSE的同工酶-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不发生交叉反应;3A8与NSE和NNE有同等强度的阳性反应。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7.
HIV感染者肠粘膜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和多克隆B细胞激活[英]/ErikssonK…//AIDS.—1995,9(7),—695~700为探讨HIV感染患者的粘膜B细胞活化的情况,该作者检测了HIV感染患者肠粘膜总的抗体分泌细胞(ASC)和HIV—特异...  相似文献   

18.
以50%PEG为融合剂,将C57BL/6来源的B16黑色素瘤与LPS活化的C57BL/6小鼠B淋巴细胞进行融合。融合细胞经HAT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到一表达H-2Kb和B7的融合瘤株。与B16相比,该融合瘤株在体外生长缓慢,接种C57BL/6小鼠发现其体内的致瘤性也有下降。实验结果提示:与活化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以改变瘤细胞的免疫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9.
BXSB小鼠外周B淋巴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周B细胞异常增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突出的免疫学异常表现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包括SLE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本文采用TUNEL法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SLE模型-BXSB小鼠脾脏中B细胞凋亡的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该小鼠脾脏B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提示B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与SLE小鼠B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雷公藤碱戊的免疫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观察雷公藤碱戊对SLE病人PBMC的B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时效关系。结果:雷公藤碱戊能抑制SLE的PBMC自发性增殖反应以及正常人和SLE病人PBMC对SAC刺激后的增殖反应。同时在培养的72前加入雷公藤碱戊均能对正常人PBMC在PWM诱导下的IgG产生呈现抑制效应。结论:雷公藤碱戊对B细胞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