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利宇  马文平 《西部医学》2009,21(3):416-417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43例TIA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快、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43例中有动脉硬化斑块存在的31例,血管狭窄27例,血管迂曲3例,单侧颈内动脉颅内或颅外段闭塞4例,双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1例一烟雾病。1例伴有梭形动脉瘤。颅内动脉狭窄16例,颅外动脉狭窄11例,至少存在2处血管狭窄14例,其中8例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治疗。结论DSA可明确TIA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及严重程度,脑供血动狭窄可能是TIA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选择TIA患者30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行DSA检查30例中21例(70%)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即狭窄程度≥50%的有15例(50%)。结论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内血栓形成、栓塞或血液动力学的改变,造成相应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坏死,但并非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行全脑血管造影均可见阳性发现。我院从2004年2月~2007年4月,共进行95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全脑血管造影,其中脑血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检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选择TIA患者30例行DSA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结果:行DSA检查60例中48例(80%)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重度狭窄即狭窄程度≥50%的有30例(50%)。结论:DSA检查在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从而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2008~2010年收治患者64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系统和椎动脉系统责任血管的病变情况.结果:64例TIA患者DSA检查发现脑血管正常8例.56例(87.5%)患者存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共检出病变127处,颅外病变62处,颅内病变65处,轻度狭窄47处(37%),中度狭窄30处(23.6%),重度32处(25.2%),闭塞28处(22%).结论:颅内外血管狭窄是TIA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李正侠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22-1423
目的探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1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外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以及狭窄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7例脑血管正常,175例颅内外血管异常,110例颅内血管异常,65例颅外血管异常,50例血管狭窄程度<50%,85例血管狭窄程度达50%~70%,40例血管狭窄程度>70%;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明确狭窄部位以及对狭窄程度进行诊断;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严重程度高于颈内动脉颅外段(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对患者病变部位以及狭窄程度进行明确诊断,并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支代偿以及动脉回流情况进行检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颖  衣晶  秦鼎 《北京医学》2015,(4):403-40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TIA频繁发作者48 h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几率可达50%[1],本组总结72例TIA患者的脑血管造影(DSA)及临床资料,探讨TIA与脑动脉狭窄程度和分布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左峰  杨威  李正光  郑铁晋 《北京医学》2002,24(4):225-227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血管病变基础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血管病变的程度.7例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37例行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患者脑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半球供血减少3例,大脑中动脉狭窄22例,大脑前动脉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1例,颈内动脉狭窄10例,颈总动脉狭窄4例,未见血管异常影像6例.应用自膨式支架治疗颈总、颈内动脉狭窄>70%的患者7例8处病变,共置入自膨式支架12枚,残余狭窄均<30%,随访6~23个月,无再狭窄发生;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37例,溶栓后脑血流明显改善3例,好转28例,无明显改善6例.37例溶栓治疗者中3例再次出现TIA发作,溶栓后对侧陈旧梗死灶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3年,未见治疗血管发生脑梗死者.结论 TIA患者多已存在血管器质性病变,应尽早行相应的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9.
脑血管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静 《包头医学》2007,31(4):243-244
脑血管造影是指使用造影导管在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显示脑动脉或静脉系统结构和病变的一种脑血管造影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确脑血管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出血性脑血管病可明确动脉瘤及动脉畸形等。1临床资料①18例支架置入术中,其中颈内动脉系统1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8例,所有患者都伴有严重的神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并将颈内动脉系统TIA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介入灌注治疗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为颈内动脉系统TIA(60例),B组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60例),A、B2组中随机分别抽选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其余2组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介入灌注治疗,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颅内血管情况,将椎造影管超选进入责任病灶血管,将小剂量尿激酶(颈内动脉系统4~6万u和椎基底动脉系统2~4万u)分别以脉冲式注入动脉内。对照组:选取TIA常规治疗。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血管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1.
背景:长期以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轻度缺血性脑卒中后决定远期存活率与血管事件风险的因素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对发生TIA或轻度缺血性脑卒中(Rankin等级≤3)后至少10年患者队列的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的重新研究。方法:评估荷兰TIA试验中2473例受试者(1986~1989年纳入研究;动脉原因致脑缺血)的生存状况和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研究涵盖了荷兰24所医院的至少50例患者。主要预后指标是全因死亡率和全血管原因性复合死亡事件、非致命性脑卒中以及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用K aplan-M eier分析评估累积风险,用Cox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方法:将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及颈部血管超声进行初步筛选,再行全脑血管造影。对狭窄程度〉70%或〉50%的症状性狭窄施行支架成型术,并对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96例有38处狭窄,成功置入39枚支架。置入支架后造影见血管狭窄明显改善,术后症状均好转,无1例加重。7例患者术后3~8个月CTA或全脑血管造影随访显示,仅1例出现支架置入部位再狭窄。结论:采用动脉支架成型解除动脉狭窄,以从源头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的疗效。方法对17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MCA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术后行血管造影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并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狭窄的血管均成功扩张,术前与术后狭窄程度分别为(76.3±4.5)%与(14.6.4-4.1)%,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随访无TIA或脑卒中再发,全脑血管造影(DSA)随访无血管再狭窄发生,TCD检查显示脑血流明显改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48例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脑血管造影显示的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率及分布。方法观察脑梗死48例,头颅CT排除出血、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疑有动脉狭窄发病1~7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全部进行高选择性颈部及颅内血管造影,同步检查正侧位血管造影相和连续动态电影录像,必要时增加检查斜位像。分析血管狭窄部位,受累血管数目及血管狭窄形态。结果血管造影显示75.5%有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76%为前循环受累,24%后循环受累。9条无临床症状的血管狭窄或闭塞,6%血管造影正常。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受累最为常见,后循环受累血管中以椎动脉最常见。多部位和多血管受累达41%。发现烟雾病5例(14%),脑血管畸形2例(4.5%)。结论脑梗死血管造影显示大部分患者有肯定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神经放射介入可有效诊断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成年烟雾病患者脑内主要动脉阻塞所造成的损伤极少发生,本研究旨在阐明成年烟雾病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情进展的临床特征。方法:过去15年中,120例日本成年患者被诊断为烟雾病。其中63例患者纳入此前瞻性队列研究,共对86个未经手术的病变大脑半球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平均随访73.6个月,每6~12个月对患者进行1次M R 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复查,如果M R 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可疑的疾病进展,则对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在随访期间,86个未经手术大脑半球中的15个(17.4%)或63例患者中的15例(23.8%)病情出现进展。前循环支和后…  相似文献   

16.
苏淑丽 《河北医学》2009,15(7):842-84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介入治疗的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150例疑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定部位后,再通过导管注入尿激酶、右旋糖酐以观察注药后血管影像学变化,同时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是否改善。结果:150例疑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中,有116例(占77.4%)显示脑血管异常改变,96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者行介入灌注治疗后,即刻观察肌力变化有不同程度提高,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够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出率,是评价脑血管狭窄、闭塞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金标准,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卒中(IS)为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大的亚型。脑血管疾病(CVD)是指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所谓“血管源性病因”是指:①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或器官的病损,累及脑部血管和循环功能。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导致或伴发供应脑部血管的狭窄、闭塞,使局部缺血,或因血管病损破裂而出血;②颅内血管本身发育异常、创伤、肿瘤,如先天性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等。临床上以第1大类病因常见,主要涉及到动脉系统疾病。广义的讲,脑血管疾病应包括脑动脉、脑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背景和目的:主动脉上血管的疾病会影响颈动脉狭窄患者外科治疗的效果。然而,无创的对比增强三维(3D)磁共振血流成像(CE M RA)检测整个主动脉上包括大脑动脉环的狭窄-闭塞性疾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通过个体间比较,评估高空间分辨率的CE3D M 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SA)诊断主动脉上狭窄-闭塞性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50例患者分别行主动脉上的血管CE M RA和DSA,对833条血管的CE M RA和D SA检查结果进行个体间比较。高空间分辨率的CE M R A包含的测量容量体积大小为0.81m m×0.81m m×1m m(0.66m m3)。833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的发生与脑动脉造影的表现及血管变异的关系,从病因上找出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机理,从而有效地预防与治疗.方法 21例脑血管造影病例,其中20例均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及全脑血管造影,1例经左侧颈内动脉穿刺造影,采用日本岛津MH-200S大型C臂DSA经多体位造影,发现脑动脉瘤11例,观察与分析脑动脉瘤的发生、表现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结果 21例脑血管造影病例,其中13例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经造影证实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共11例.其他病例:动静脉畸形2例,脑梗塞1例,烟雾病1例,未发现病变者4例,且11例脑动脉瘤患者中有9例为右侧大脑前动脉由左侧大脑前动脉供血,且与CT表现部位相符合,2例未找到动脉瘤.结论 利用大型C臂DSA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不但能有效的发现脑动脉瘤,而且对血管变异造成的后果及其他与动脉瘤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从而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解释了脑动脉瘤的发病机理,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脑血管造影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脑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TIA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TIA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观察TIA患者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颅内、外血管有无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80例患者中发现68例有血管狭窄(85%)。其中狭窄程度≥70(例(35%),50%~70%的30例(37.5%),〈50例(12.5%),10例正常(15%)。颅内段狭窄占36.4%,颅外段狭窄占63.6%。发现狭窄部位有粥样斑块50例,占狭窄动脉的73.5%。频发TIA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多表现为重度(76%),且多数有粥样硬化斑块。颅内盗血5例。结论全脑血管造影可以确定TIA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狭窄、狭窄程度及溃疡斑块的程度,观察斑块的性质,对TIA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