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根据已有病例资料,重新探讨骶髂关节脱位的分型方法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根据患者骶髂关节脱位方向及是否合并髂骨、骶骨骨折及骨折形态等临床特征,分为4型。Ⅰ型(骶髂关节前脱位):髂后翼主要骨折块向骶髂关节前方脱位;Ⅱ型(骶髂关节后脱位):髂后翼主要骨折块向骶髂关节后方脱位;Ⅲ型(新月形骨折脱位):髂后翼向上脱位伴经髂翼后上斜行骨折,其中又分为3个亚型,ⅢA型:经髂骨不超过骶髂关节前三分之一关节面的骨折脱位,同时伴有上方大的新月型骨折块;ⅢB型:经髂骨骶髂关节中三分之一关节面的骨折脱位,同时伴有中等大小的新月型骨折块;ⅢC型:经髂骨骶髂关节后三分之一关节面的骨折脱位(通常只经过大部分骶髂关节),同时伴有较小的新月型骨折块。Ⅳ型(经骶骨骶髂关节脱位):经骶骨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针对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Ⅰ型骶髂关节脱位:行前方髂窝入路撬剥复位、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Ⅱ型骶髂关节脱位:骶髂关节后方入路计算机导航下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术;ⅢA型、ⅢB型骶髂关节脱位:骶髂关节后方入路重建钢板固定术;ⅢC型骨折骶髂关节脱位:行闭合复位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术。Ⅳ型骶髂关节脱位:经后路脊柱骨盆固定(闭口万向螺钉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术。结果 Ⅰ型骶髂关节脱位2例,其中1例患者并存神经损伤,术后一年完全恢复;Ⅱ型骶髂关节脱位8例,术前无明显神经损伤;Ⅲ型骶髂关节脱位12例,其中1例术前并存神经损伤,术后一年完全恢复;Ⅳ型骶髂关节脱位3例,3例患者均并存神经损伤,2例于术后1年完全恢复,1例随访期间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本组25例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为100%,伤口一期愈合率100%,骨折愈合率100%,术后随访24~72月,平均34.5月。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分型方法及相应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该分型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南翔 《西部医学》2017,29(1):110-112+116
【摘要】 目的 探讨髂腰固定、骶管减压治疗DenisⅢ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作髂腰固定、骶管减压治疗的DenisⅢ型骶骨骨折患者20例,术后定期随访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应用Gibbons标准和Majeed标准进行临床评分。结果 20例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6.3个月。无切口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Gibbons评分由术前至末次随访逐渐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jeed评分由术前至末次随访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定:优11例、良4例、中5例,优良率750%。结论 经后路骶管减压、髂腰固定治疗DenisⅢ型骶骨骨折,临床疗效肯定,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5,(3):359-360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骶髂螺钉与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修复Tile C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Tile C型骶骨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骶髂螺钉组和重建钢板组两组,每组30例。骶髂螺钉组患者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重建钢板组患者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骶髂螺钉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6.7%(29/30),明显比重建钢板组70.0%(21/30)高。结论:经皮骶髂螺钉修复Tile C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比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耻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耻骨联合双钢板加骶骨棒固定11例耻骨联合分离、耻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并分析其临床结果。结果1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5年。除1例有骶髂部的慢性疼痛,需间断服用止痛药物;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耻骨联合双钢板加骶骨棒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耻骨骨折合并骶骨骨折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小刚  潘志军  薛德挺  李杭  郑强 《浙江医学》2011,33(11):1656-1658
伴腰椎骨盆分离的DenisⅢ型粉碎性骶骨U形或H形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不稳定骨折,常常合并骶神经损伤引起的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双下肢感觉运动异常,临床上治疗和护理均比较棘手。关于粉碎性DenisⅢ型骶骨骨折伴腰椎骨盆分离的治疗临床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骶管减压同时进行腰椎-髂骨固定(腰髂固定)手术。现对我科近年来行腰髂固定联合骶管减压术的此类患者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皮骨盆后方张力带钢板和经皮骶髂螺钉固定Denis 3类骶骨纵行骨折的术后稳定性和力学相容性,为不同类型骨折的内固定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第2代中国数字化人体“男性第23号”CT和MRI,构建完整骨盆有限元模型,骶骨Ⅰ、Ⅱ、Ⅲ区纵形骨折伴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的经皮后方张力带钢板内固定有限元模型,以及这3类骨折的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有限元模型.根据腰骶脊柱三柱加载模式和骶髂关节生理运动模式采用多方案有限元分析及实验验证.结果 骶骨Ⅰ区骨折时,张力带钢板组(P组)的后环与前环器械应力均比骶髂螺钉组(S组)明显增加,骶骨位移也增加.骶骨Ⅱ区骨折时,P组后环与前环器械应力均比S组减小,骶骨位移明显减小.骶骨Ⅲ区骨折时,P组后环与前环器械应力以及骶骨位移均比S组明显减小.结论 从内固定术后稳定性、骨折愈合的力学相容性及手术操作的安全性等方面考虑,经皮骶髂螺钉比较适合治疗骶骨Ⅰ区纵形骨折的垂直不稳定型骨盆,而经皮后方张力带钢板比较适合治疗骶骨Ⅱ区和Ⅲ区纵形骨折的垂直不稳定型骨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对6例骶髂关节脱位,2例骶骨骨折患者采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结果 术后X片示8例均复位满意,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6-18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结论 腰5 骶1椎弓根螺钉或骶1 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闻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骨折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维持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骶骨骨折脱位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重点在于寻求重建腰骶段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析严重骶骨骨折脱位并伴随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骶骨骨折均为Denis 3型,矢状面RoyCamille分型为3型,骶神经损伤分别为Gibbons 3型和4型.均实施后路手术.先行椎管减压,并探查松解神经,再植入Isola内固定系统,包括髂骨螺钉,最后行后外侧植骨.结果 短期随访观察6-12月,患者神经功能明显好转,其中患者的小便功能完全恢复.复查影像学见椎管内减压充分,骨折稳定无移位.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重建腰骶段稳定性困难.改良Galveston技术联合Isola系统是治疗严重骶骨骨折脱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骶骨空心螺钉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骶骨空心螺钉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 2005~2008年收治骶髂关节骨折-脱位27例,其中18例在C-臂监视下行1~2枚6.5mm骶骨空心螺钉固定(2例为双侧);8例行2块标准AO 3.5mm前路重建钢板(4~5孔)固定;1例因复合伤及骶后方软组织大面积严重挫伤坏死行骨盆外支架稳定.结果 18例后路骶骨螺钉固定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但骨折不易复位,需术中C-臂监护,其中骶前血管损伤1例;8例前路钢板固定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出血较多,但直视下容易复位.采用Pohlemann骨盆骨折评分:优13例,良9例,可4例.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骨空心螺钉固定具有较大优势,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0.
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已有几种外固定和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但是对于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位仍然缺乏特有的诊疗程序[1]。笔者根据骨盆后环的解剖及力学特点,研制骶骨及骶髂关节损伤三维复位固定器,用以解决侧方挤压等造成的骶骨骨折和骶髂关节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3年3月-2007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9例44足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据Sander分型,Ⅱ型骨折15足,Ⅲ型19足,Ⅳ型10足,广泛外侧入路,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中侧位X线透视观察Bohler角及Gissane角,Broden位透视观察后关节面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采用美国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其中优26例,良11例,可5例,差2r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复位较满意,固定可靠,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1例应用经骶骨纵向固定融合方法治疗重度创伤性腰骶脱位,讨论椎弓根钉联合空心钉经骶骨纵向固定融合治疗腰骶脱位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本病例弯腰时被重物砸伤,腰骶关节V度前脱位.L5椎体向S1椎体前方移位.对患者行后路切开减压,复位,空心钉经骶骨纵向固定,同时行L5和S1椎弓根钉联合固定,椎体间加压融合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无需外固定,2周离床活动.2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行走自如.X线和CT三维重建显示获得骨性融合,无进行性滑脱发生.结论:经骶骨空心钉纵向固定融合治疗腰骶关节脱位控制横向剪切力强,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3.
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拉力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58例骨盆骶髂复合结构损伤患者分别采用后侧经骶髂关节或(和)跨骶骨的拉力螺钉固定方法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结果】5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年6个月,平均23.5个月。平均手术时间为70min。58例共置入拉力螺钉128枚。患者在术后2—4个月双下肢可完全负重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仅发生3枚螺钉松动、未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腰骶及下肢活动接近正常。【结论】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可使不稳定性骨盆后环损伤患者获得良好的即刻复位和固定,恢复骨盆环的稳定性,适用于骶髂关节脱位及骶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准确置入S1椎弓根空心钉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观察疗效.方法 收治2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复合体,其中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4例,经骶骨Ⅰ区10例,累及骶骨Ⅱ区8例,累及骶骨Ⅲ区3例.25例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S1椎弓根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其中耻骨支骨折经皮空心钉固定23例,耻骨联合分离经皮空心钉固定2例.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25例随访9~ 36个月,平均20个月.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骶髂部轻度疼痛2例.25例均恢复原工作.结论 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应用下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 结果 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分析AF系统内固定治疗128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变化和椎管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5年,128例患者椎体高度全部恢复108例,基本恢复17例,过度撑开3例。病例后凸畸形均纠正,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41%恢复到术后96%,椎体矢状面水平位移由术前平均31%纠正到术后6%。结论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可塑型钛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自2001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共43侧。按Sander分型,Ⅱ型11侧。Ⅲ型25侧,Ⅳ型7侧。通过切开复位可塑型钛钢板内固定,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18个月,平均1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本组32例43侧骨折中,优25侧,良13侧,可5侧,优良率为88.3%。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可塑型钛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研究者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Ⅲ型,Ⅳ型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35.4岁,按Riseborough and Radin骨折分类法,均为Ⅲ型,Ⅳ型。其中开放性5例,尺神经损伤3例。所有的病例均采用后路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折复住,AO双钢板内固定术,术后24~48小时肘关节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术后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端对住对线情况,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到34个月,平均2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满意。根据Cassebaum方法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5例,良1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85.7%。术后未出现感染;异住骨化一例,尺神经牵拉损伤1例,经神经营养,针灸等治疗,功能恢复满意。结果采用肘后路手术切口,尺骨鹰嘴截骨入路,AO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手术暴露充分,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内固定牢靠,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颌面部骨折的最佳疗效。方法 对86例以小(微)型钛板实施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颁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病人伤口一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张口度≥37mm,面部外形恢复基本正常。结论 坚强内固定技术治疗领面部骨折效果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易行,能达到颁骨骨折治疗的功能和形态双重标准,有利于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