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MDA、SOD及维生素E水平测定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意义。方法本院妇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4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待产的正常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血清MDA、SOD以及维生素水平的检测。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SOD和维生素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血清MDA、SOD及维生素E的检测结果可以反应孕妇体内的氧化情况,可以用于胎膜早破的预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血清MDA、SOD及维生素E水平的测定在胎膜早破孕妇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33-33
目的分析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E3个指标对胎膜早破孕妇的意义。方法对30例胎膜早破孕妇和30例正常孕妇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维生素E进行测定。结果胎膜早破孕妇与正常孕妇相比,血清丙二醛水平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水平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内MDA含量升高而SOD、维生素E水平降低是机体氧化应激的标志,提示胎膜早破孕妇体内活性氧堆积,而抗氧化因子不足,致使活性氧对机体的损伤增加。 相似文献
3.
240例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240例孕妇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发现:孕早期妇女维生素A、E水平均低于未孕妇女。妊娠13周后,维生素A、E水平逐渐上升,至孕中期,维生素A水平达到最高值。孕后期维生素A、E水平趋于稳定。提示:妊娠期间可能出现维生素A、E的动员,并且与脂肪动员同步。 相似文献
4.
胎膜早破(PROM)是产科多见并发症,常引起宫内感染对母儿带来一定的危险。近年来发现PROM与微量元素铜有关。本文试图测定PROM孕妇血清铜以探讨PROM与铜之关系。对象和方法对象: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者~(2)。 相似文献
5.
活性氧自由基与机体抗氧化系统之间平衡失调在恶性肿瘤发病与病程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肿瘤学界的重视。近年来,人们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平衡体系进行检测,而对此平衡体系的全面量化评估尚未见报道。本采用血清化学发光(Serum Chemiluminescense,SCL)测定,血清丙二醛(Malindialdehyde,MDA)以及超氧化 相似文献
6.
7.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9)
目的探讨维生素A、E水平与胎膜早破发病间相关性。方法 2016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西电集团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 047名,其中并发胎膜早破185例,从中选取产检检测维生素A、E,且分娩前发生胎膜早破患者80例;另外,随机筛选同期正常分娩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结果胎膜早破患者孕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均略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发病率与孕期内维生素A、E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妊娠期母血中维生素C的浓度与胎膜早破的临床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0例胎膜早破孕妇(胎膜早破组)和44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血清中维生素C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胎膜早破组血清中维生素C的平均浓度为(4.2±1.3)μg/ml,对照组维生素C的平均浓度为(5.2±1.4)μg/ml,胎膜早破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维生素C的含量低可能与胎膜早破有关,需要在孕期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婴儿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根据南京某造漆厂车间现场苯浓度不同,选择122名作业工人,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氨酶(CAT),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选择工人122名,其中男75名,女47名,年龄21~56岁。根据接触苯浓度不同分为三组。选择某干部学院不接触苯及其它有害因素的职工48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用名,女17名,年龄24~58岁。方法:1.选择三个车间共九个采样点,每日采样三次,连续2天计54个样品,气相色谱法分析苯浓度。2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MDA、SOD、CAT,三者分别采用硫代巴比要酸(TBA)缩合法、… 相似文献
10.
郝玉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27(6):573-574
过期妊娠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对胎儿及新生儿均有一定的影响,并增加了产妇分娩并发症,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本研究目的为通过测定血清维生素E水平变化来加深对过期妊娠病因的探讨。1资料和方法1.1观察方法:1995年5月至1997年9月对正常妊娠、过期妊娠... 相似文献
11.
点滴状银屑病是儿童期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有人认为儿童点滴状银屑病是银屑病的一种独特类型〔1〕。近年来关于氧自由基在银屑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引人注目,我们于1994年-1996年间对31例儿童点滴状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终末产物丙二醛(M...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分析维生素E水平在肝细胞病变过程中的改变。方法:采集急、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患者及正常健康者血清,以化学法分析血清维生素E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在肝细胞病变过程中,血清中维生素E含量明显改变;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患者血清中维生素E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肝癌组血清维生素E水平显著低于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变组(P<0.001)。结论:肝细胞病变过程中血清维生素E水平改变可能与体内氧化或抗氧化系统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早、中、晚期妇女的血清维生素A、E水平检测结果变化。方法300例孕妇,按照妊娠时间分为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以及妊娠晚期组,各100例。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检测,观察比较三组孕妇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维生素E和维生素A异常率。结果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以及妊娠晚期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0.52±0.09)、(0.64±0.43)、(0.52±0.10)mg/L,三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妊娠中期组以及妊娠晚期组血清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11.36±5.64)、(16.11±6.81)、(17.67±4.15)mg/L,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血清维生素E水平均高于妊娠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血清维生素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维生素A异常率高于妊娠中期组和妊娠晚期组,妊娠中期组维生素A异常率高于妊娠晚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组维生素E异常率低于妊娠中期组、妊娠晚期组,妊娠中期组维生素E异常率低于妊娠晚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孕妇妊娠早、中、晚期阶段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应重视孕期维生素A、E的检测以及补充,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 ,皮毛加工过程中 ,工人长期接触羊毛尘可引起职业癌的高发[1] 。随氧自由基理论的深入研究 ,人们已经认识到活性氧与肿瘤的形成密切相关 ,它在诱癌、促癌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 。在致癌物质的作用下 ,过量的氧自由基可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性损伤 ,导致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产生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 ,其降解产物之一的丙二醛 (MDA)亦具致癌性 ,作为清除氧自由基的重要酶之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必然会有相应的改变。本研究观察羊毛尘处理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 ,以探讨羊毛尘致肿瘤高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调查马鞍山市孕妇妊娠早、中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为促进孕期营养保健和实现优生优育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册的孕妇6 392例,分别于妊娠早期(孕≤ 14周)、中期(孕24~28周)产前检查时进行血样采集,同时将孕妇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其血清维生素A、E的浓度,分析异常率及其原因。结果 共收集孕妇血清样10 658份,其中妊娠早期6 392份,妊娠中期4 266份。妊娠早、中期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0.40±0.09) mg/L和(0.42±0.09) mg/L;维生素A异常以缺乏为主,缺乏率分别为9.53%和7.17%;妊娠早期维生素A缺乏率高于妊娠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妊娠早、中期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10.78±2.94) mg/L和(14.60±3.34) mg/L;维生素E异常以过量为主,过量率分别为0.75%、5.44%;妊娠中期维生素E过量率高于妊娠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年龄分组结果显示,妊娠早期不同年龄组维生素A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中期不同年龄组维生素E过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马鞍山市孕妇妊娠早期维生素A缺乏和妊娠中期维生素E过量情况较明显,应重视孕期维生素A、E的监测,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和合理补充,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表明疾病的发生与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密切相关[1].头颈部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自由基损伤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后补充生素C和E对潜伏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孕周为28~34周的PPROM孕妇随机分为补充维生素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0例。补充维生素组每日给予维生素C300mg、维生素E300mg,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直至分娩。结果 2组潜伏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维生素组较安慰剂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发生率下降(P〈0.05);2组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早期新生儿脓毒血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PPROM发生后补充维生素C和E能够延长潜伏期,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