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渗盐水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成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纤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待行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糖精清除率法检测正常状态、鼻腔生理盐水喷雾和高渗盐水喷雾后糖精清除时间,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慢性鼻窦炎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9.62min,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水冲洗后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分别为17.74min和13.22min。与冲洗前相比,生理盐水未明显加快糖精清除速度(P>0.05),而高渗盐水冲洗后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1),平均缩短6.4min。结论:高渗盐水可使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黏膜清除时间缩短,促进黏膜的清除功能。等渗生理盐水对黏膜清除时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3%的高渗盐水普米克令舒溶液治疗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对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FESS术后复发患者给予3%的高渗盐水普米克令舒溶液鼻腔灌洗3~5周,每日1次,比较治疗前后CT、鼻内镜检查结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30例,治愈 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对照组20例,治愈4例,好转8例,无效8例。结论 3%的高渗盐水普米克令舒溶液治疗伴有变应性鼻炎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FESS术后复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及高渗盐水鼻腔冲洗对少年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儿童慢性鼻窦炎生存质量量表,对接受鼻内镜手术的86例慢性鼻窦炎患儿进行生存质量调查,术后随访6个月,失访4例.结果 82例患者,治愈48例,好转33例,无效1例.其术前生存质量总分、症状子量表及普适性子量表评分,分别为54.86±8.14、33.10±4.54、20.76±3.55,术后为68.24±7.52、39.33±3.85、27.92±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及高渗盐水鼻腔冲洗作为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最有效的临床方法 之一,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试图通过对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患者鼻腔鼻窦黏膜的内镜、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连续动态观察,揭示病变黏膜转归的过程。方法 选取2001年1~12月行ESS的慢性鼻一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31例(53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Ⅱ型2期11例(20侧)、3期12例(20侧),Ⅲ型8例(13侧)。分别于ESS术前、术后2~3周、8~11周、13~16周钳取上颌窦口后囟相同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结果 术前均可见上皮剥蚀、鳞状上皮化生、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53侧);微管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53侧)。术后2~3周,形态学观察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的改变。术后8~11周,纤毛柱状细胞增多,并可见许多带有微绒毛的柱状细胞和大量短纤毛,所有病例均可见病理性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术后13~16周,Ⅱ型2、3期和Ⅲ型患者术腔光滑干净,上皮化较好(50侧),窦口通畅(53侧)。纤毛覆盖面积增加,方向一致(50侧)。微管结构清晰,线粒体狭长致密(49侧)。3侧无纤毛柱状细胞排列整齐,形成病理性修复。结论 ESS术后,黏膜形态的基本恢复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有些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病变程度与黏膜修复情况有关;术中尽可能多地保留黏膜组织、术后局部及时清理换药,有利于黏膜纤毛的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试图通过对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患者鼻腔鼻窦黏膜的内镜、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连续动态观察,揭示病变黏膜转归的过程。方法 选取2001年1-12月行ESS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31例(53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Ⅱ型2期11例(20侧)、3期12例(20侧),Ⅲ型8例(13侧)。分别于ESS术前、术后2-3周、8-11周、13-16周钳取上颌窦口后囟相同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结果 术前均可见上皮剥蚀、鳞状上皮化生、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53侧);微管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53侧)。术后2-3周,形态学观察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的改变。术后8-11周,纤毛柱状细胞增多,并可见许多带有微绒毛的柱状细胞和大量短纤毛,所有病例均可见病理性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术后13-16周,Ⅱ型2、3期和Ⅲ型患者术腔光滑干净,上皮化较好(50侧),窦口通畅(53侧)。纤毛覆盖面积增加,方向一致(50侧)。微管结构清晰,线粒体狭长致密(49侧)。3侧无纤毛柱状细胞排列整齐,形成病理性修复。结论 ESS术后,黏膜形态的基本恢复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有些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病变程度与黏膜修复情况有关;术中尽可能多地保留黏膜组织、术后局部及时清理换药,有利于黏膜纤毛的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溶液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康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常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Ⅱ型3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均同法予以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术后第3天开始,实验组应用中药溶液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同法冲洗,1次/d,连续1周.分别于术后2、4周观察术腔黏膜恢复情况,并测试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2周时,2组动物均见术腔黏膜肿胀,有少量结痂和少量分泌物,鼻腔纤毛传输速率无明显组间差异;术后4周时,实验组术腔病变明显减轻,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加快.随访结束时,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溶液鼻腔冲洗能够有效促进鼻内镜手术后的术腔康复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腔冲洗方式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20年10月间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择期鼻内镜手术治疗的CRS患者260例,参照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盥洗组、喷雾组各130例。术后随访3个月并根据是否并发鼻腔粘连分为鼻腔粘连组(n=27)和非鼻腔粘连组(n=233)。对比盥洗组、喷雾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主观不适感受评分值、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CRS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 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盥洗组患者的VAS评分值低于喷雾组(P<0.05);盥洗组患者的鼻腔干燥、鼻塞、鼻腔分泌物评分值低于喷雾组患者(P<0.05);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喷雾组(P<0.05)。鼻腔粘连组、非鼻腔粘连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患侧、药物治疗史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合并鼻息肉、鼻腔冲洗方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8年、合并鼻息肉是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鼻腔盥洗是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鼻腔盥洗可有效改善CRS患者鼻内镜术疗效,且是术后并发鼻腔粘连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近10年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以中药冲洗、慢性鼻窦炎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等为检索主题,检索近10年各大中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关于以中药冲洗鼻腔为干预措施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47个随机对照实验,分3个研究组参与Meta分析。 结果 中药鼻腔冲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较生理盐水冲洗组、空白组的更高;在症状评分上,中药冲洗组的VAS评分优于其余对照组,中药冲洗组较西药冲洗组、空白对照组能更好地降低鼻塞、嗅觉减退的症状评分,中药冲洗组较盐水冲洗组、空白对照组能更好地降低流涕症状评分,中药冲洗组较盐水冲洗组、西药冲洗组、空白对照组在降低头面胀痛症状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客观评价上,中药冲洗组在促进术后术腔上皮化、Lund-Kennedy内镜评分、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11篇文献进行了安全性报道,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结论 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慢性鼻窦炎术后疗效显著,优于等渗生理盐水冲洗、抗生素、激素溶液冲洗等,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鼻腔黏膜上皮细胞(nasal epithelial cells,NECs)包括具有干细胞活性的基底细胞、通过纤毛摆动移除黏液和微粒的纤毛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和独特的化学感觉性细胞等。NECs作为鼻腔第一道物理屏障,在鼻黏膜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上皮细胞的组成明显改变:纤毛细...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窦炎(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学及病理生理机制复杂。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其诊断、治疗策略逐渐向个体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手术治疗是CRS整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鼻内镜手术因其功能性和微创性成为目前CRS首选的外科治疗手段,但是术后鼻腔、鼻窦黏膜仍处于炎症环境中,若处理不当会影响手术疗效。临床研究证实,鼻内镜手术后行鼻腔冲洗可改善症状,促进术腔恢复。本文将从冲洗液、冲洗方法、冲洗工具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鼻腔冲洗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儿童慢性鼻窦炎鼻腔冲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腔冲洗临床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方法儿童慢性鼻窦炎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冲洗组)进行治疗。结果在冲洗液中加入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有良好的局部抗炎抗水肿效果,治疗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2组疗效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鼻腔冲洗是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一种较好且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单纯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3%高渗盐水经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对照组用3%高渗盐水经灌肠袋冲洗鼻腔,均为每日两次,连续冲洗14天,并辅以短期药物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疗后3月以糖精试验法检测鼻腔黏液纤毛清除率,比较两组鼻腔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情况和症状与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的鼻腔黏液纤毛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治疗组清除率为6.15±2.16mm/min,对照组为4.99±1.35mm/min,P<0.05,前者的症状改善程度也较为明显;疗后3月治疗组清除率为6.81±1.45mm/min,对照组为6.69±2.41mm/min,P>0.05。结论用鼻腔冲洗器冲洗鼻腔可有效促进鼻腔黏膜纤毛功能的早期恢复,对慢性鼻-鼻窦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鼻腔及鼻窦黏液过度分泌导致黏液生理特性改变,是慢性鼻腔及鼻窦炎黏膜炎症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人类鼻腔及鼻窦黏膜有黏蛋白的分布和表达,但在慢性鼻腔及鼻窦炎中黏蛋白表达及分泌异常。本文主要复习近5年文献,综述黏蛋白在正常人鼻腔及鼻窦黏膜和慢性鼻腔及鼻窦炎黏膜中的表达、分布及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4.
鼻腔及鼻窦黏液过度分泌导致黏液生理特性改变,是慢性鼻腔及鼻窦炎黏膜炎症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人类鼻腔及鼻窦黏膜有黏蛋白的分布和表达,但在慢性鼻腔及鼻窦炎中黏蛋白表达及分泌异常。本文主要复习近5年文献,综述黏蛋白在正常人鼻腔及鼻窦黏膜和慢性鼻腔及鼻窦炎黏膜中的表达、分布及其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5.
要:目的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 VMR)常表现为鼻塞和流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缺乏长期治疗VMR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患有VMR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高渗盐水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43.88岁;生理盐水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为40.75岁。高渗盐水组以3%的盐水(温度为40℃)行鼻腔冲洗治疗,生理盐水组以生理盐水(温度为40℃)行鼻腔冲洗治疗,干预期为3个月,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估患者鼻塞和流涕症状,用SF 12v2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该项研究还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时的鼻腔冲洗液(nasal lavage fluid, NLF)中黏蛋白(mucin, MUC)5B和P物质(substance P, SP)进行检测。结果43例VMR患者完成了研究,干预3个月末时,高渗盐水组患者鼻塞和流涕VAS评分均降低,SF 12v2评分升高,NLF中MUC5B降低,但SP含量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患者干预前后鼻塞VAS评分、SF 12v2评分和NLF中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流涕VAS评分和NLF中MUC5B含量却出现显著降低;高渗盐水组和生理盐水组之间相比,鼻塞VAS评分和SF 12v2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涕VAS评分、NLF中MUC5B和S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渗盐水鼻腔冲洗是长期治疗VMR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黏膜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CSNP)各型的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 采用HE、VanGieson’s染色、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等染色法观察并测量CSNP病变黏膜主要结构的改变。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重点观察黏膜上皮纤毛的改变。结果 光镜下黏膜上皮、纤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基底膜增厚,黏液腺体增多。其中I型病变最轻,Ⅲ型病变最显著,而黏液腺体增多在Ⅱ型最明显。电镜观察,透视电镜下CSNP各型表现为纤毛结构异常,纤毛细胞减少,杯状细胞增多;扫描电镜下可见纤毛从排列稍乱,到紊乱、倒伏、大片脱落,被微绒毛所代替等病变逐渐加重的过程。结论 3型CSNP筛窦黏膜病变和组织结构有明显的量和质的差别,海口标准(1997)CSNP临床分型分期具有病理学基础,能代表CSNP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相似文献   

17.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黏膜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chronicsinusitisandnasalpolyps,CSNP)各型的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 采用HE、VanGieson′s染色、阿尔辛蓝 过碘酸 雪夫等染色法观察并测量CSNP病变黏膜主要结构的改变。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重点观察黏膜上皮纤毛的改变。结果 光镜下黏膜上皮、纤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基底膜增厚 ,黏液腺体增多。其中Ⅰ型病变最轻 ,Ⅲ型病变最显著 ,而黏液腺体增多在Ⅱ型最明显。电镜观察 ,透视电镜下CSNP各型表现为纤毛结构异常 ,纤毛细胞减少 ,杯状细胞增多 ;扫描电镜下可见纤毛从排列稍乱 ,到紊乱、倒伏、大片脱落 ,被微绒毛所代替等病变逐渐加重的过程。结论  3型CSNP筛窦黏膜病变和组织结构有明显的量和质的差别 ,海口标准 (1997)CSNP临床分型分期具有病理学基础 ,能代表CSNP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相似文献   

18.
阿奇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随访59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患者术后均用布地奈德喷鼻,1月后头孢菌素组37例加用头孢丙烯500?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阿奇霉素组22例加用阿奇霉素500?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观察2组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情况和时间。结果:随访6个月,头孢菌素组28例上皮化,9例在随访期间未上皮化;阿奇霉素组22例均上皮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33)。头孢菌素组22~126?d黏膜上皮化,平均(51.143±27.655?)d,阿奇霉素组11~83?d上皮化,平均(33.046±18.87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4,P=0.006)。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术腔黏膜慢性炎症、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患者术后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后影响疗效的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方法:对因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接受鼻内镜手术、随访3年以上的226例患者从职业、个人生活习 惯、术后是否坚持系统的康复治疗及持续时间、临床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事接触 刺激性物质或粉尘的职业(化工、纺织、建筑、装饰、锅炉和厨师等)、具有不良生活习惯(喜食辛辣 食物、嗜烟酒)、术后(尤其是出院后)根本不曾或不能坚持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包括局部用药、全 身用药、鼻腔冲洗、定期鼻内镜下清理术腔等)的患者与不具有前述"特质"的患者鼻息肉、鼻窦炎 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居高、复发时间亦明显提前;具备前述"特质"类别愈多,复发愈快、愈剧。其中 尤以系统康复治疗对术后转归影响最显著。结论:术后定期、足够疗程的系统康复治疗是提高鼻 息肉、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疗效的有力措施,良好的职业保护和戒除不良生活习惯能有效地 预防和减缓鼻息肉、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手术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随访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定期随访的意义。方法 2001年4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8例(530侧),除了42例(68侧)患者的随访观察过程不规则外,其余266例(462侧)均进行了规律的随访与术腔清理。比较分析两组病例不同随访经历对疾病恢复过程的影响。结果经历规律、定期、及时复查处理的患者中,仅15例(27侧)出现息肉复发,其余均治愈;未经定期复查的患者中,37例(57侧)发生鼻腔粘连,26例(32侧)息肉复发,31例(54侧)窦口引流不畅。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后,定期、规律、及时的术后随访和术腔清理与规范、彻底的手术操作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