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对82例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回顾分析,总结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按时拔除鼻胃管及气管插管,无局部感染、严重肺内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喉癌患者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喉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择因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或全喉切除手术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方法针对患者的不同需要给予护理及健康教育,实验组以事先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为依据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喉癌的原则是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喉功能.术后患者不仅要从生理上适应经气管造瘘口呼吸,而且要从心理上适应失去发声功能导致的发声障碍和外观形象的改变[1].因此,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喉癌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血糖、血压、心率的监测;术后作好体位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颈部负压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口咽部的护理、语言康复训练的介绍、出院指导等。结果:348例病人均康复出院。结论:喉癌病人手术范围广、术后容易发生咽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并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40例喉癌患者在围手术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喉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加速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喉癌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喉癌术后喉狭窄应用喉模T管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方法总结、分析4例喉癌术后喉狭窄应用喉模T管治疗患者的护理全过程。结果患者恢复顺利,术后气管内留置T管半年,均达到拔管要求,拔管后无瘢痕及肉芽组织增生,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以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做好T型管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出院后进行规范化的延伸护理服务,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在胃肠道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的124例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常规组和管理组两组,常规组实施胃肠道疾病常规护理;管理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管理组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生存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值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法应用与胃肠道围手术期中,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在围手术期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报告18例高龄喉癌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尽管高龄患者对手术耐受性较差,但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都能顺利渡过手术关。作者认为高龄不是喉癌手术禁忌,不应放弃和拖延手术。  相似文献   

9.
高龄喉癌围手术期处理(附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子萍  徐其昌 《耳鼻咽喉》1998,5(3):158-160
报告18例高龄喉癌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尽管高龄患者对手术耐受性较差,但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有顺序渡过手术关,作者认为高龄不是喉癌手术禁忌,不应放弃和拖延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疗法对喉癌及喉咽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5例喉癌及喉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给予围手术期全胃肠外营养配合混合奶,对照组21例给予混合奶,每日鼻饲5~6次.检测术前、术后7天、14天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咽瘘发生的情况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体重迅速回升,免疫功能明显改善,保持正氮平衡,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维持在正常水平,观察组平均住院日比对照组缩短16天左右.两组咽瘘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喉癌及喉咽癌术后患者围手术期全胃肠外营养配合混合奶可降低咽瘘的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激励式护理同常规护理对喉癌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且需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共计98例,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将应用激励式护理方法的患者记为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记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间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对喉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较大,同时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报告16例伴有糖尿病的喉癌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尽管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较差,但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糖尿病不是喉癌手术的禁忌,不应放弃或拖延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我科晚期、复发性喉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1例患者心身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相关健康教育的措施。结果本组21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和治疗,少数发生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治疗后均顺利出院。结论为保证晚期、复发性喉癌合并糖尿病(DM)患者手术的成功,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细心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声门上型喉癌因其原发灶位置特殊,患者术前常因肿瘤占位及吞咽相关神经肌肉受侵,早期即出现吞咽功能障碍。术后因切除相关咽喉组织导致吞咽功能进一步损害,远期吸入性肺炎、营养低下等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屡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国内外针对声门上型喉癌围术期吞咽功能的综合评估与康复尚无统一标准流程。临床医师对此类患者围术期吞咽功能的正确认知、动态评估以及针对性康复指导对患者整体功能保护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适用于声门上型喉癌患者吞咽功能评估的主、客观方法进行综述,强调围术期综合干预模式的制订对患者吞咽功能的重要价值,为合理选择与应用此模式,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准备与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为达到提高手术质量、手术效率和手术安全性提供临床经验,为制定小儿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护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2007年4月-2008年10月,我院共接受台湾捐赠项目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106例,术前制定了围手术期的流程,包括患者与家长的心理准备、临床中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手术流程、麻醉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范及注意事项各项流程,按流程进行澳大利亚Cochlear CA型号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结果106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一次成功,手术当日起使用头孢类抗生素2周,术后6天拆除包扎出院,未见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术前认真严格制定围手术期流程,为规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院20例感音神经性聋老年患者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及生理多方面的护理及指导,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结果老年耳蜗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以及提高住院安全度。  相似文献   

17.
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留对提高生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重点阐述了不同保喉策略在喉癌治疗中的应用。所有T1-T2期喉癌均应接受保喉治疗,手术或放射治疗结果相似,应采取单一治疗模式。T3-T4期是一组异质性病变,喉功能保留手术或同步放化疗提供了保护喉功能的不同治疗方法。依据肿瘤浸润方向,环杓单元结构和功能完整的T3-T4a期患者,仍可实现保留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术,并获得好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报告16例伴有糖尿病的喉癌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尽管糖尿病患者对手术耐受性较差,但经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糖尿病不是喉癌手术的禁忌不应放弃或拖延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的状况及手术相关因素对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了解T淋巴细胞水平与喉癌临床特征、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AP法检测喉癌术前2d及术后12d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水平及CD4+/CD8+比率的改变,并联系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综合分析.结果:喉癌患者CD3+、CD4+、CD8+细胞水平及CD4+/CD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术后CD3+、CD4+、CD8+有进一步下降的倾向.晚期喉癌患者CD4+细胞水平、CD4+/CD8+比率明显下降(P<0.05).淋巴结转移者CD4+/CD8+亦下降,CD8+细胞水平却相对升高;复发患者的CD8+细胞水平相对提高.结论:喉癌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全麻、手术创伤及术后复合因素是喉癌术后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的原因.CD4+、CD8+细胞水平及CD4+/CD8+比率是表明喉癌患者病期进展、淋巴结转移、复发的免疫学指标.围手术期需行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20.
高龄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龄患者的手术治疗一直是较为复杂的问题,尤其对喉癌而言,既往经常采取消极态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质量的重视,经过围手术期良好处理,使高龄喉癌患者能顺利渡过手术关。5年来我科收治了50例高龄喉癌患者,由于重视进行围手术期处理,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中,男49例,女1例;年龄70~82岁。病程1月~3年。均经病理检查诊为鳞状细胞癌。其中声门上型5例,声门型44例,声门下型1例。Ⅰ期4例,Ⅱ期9例,Ⅲ期30例,Ⅳ期7例,伴颈淋巴结转移者21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