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对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并对其中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我科25例膜性肾病患者(IMN12例;HBV-MN13例,其中12例HBV-DNA阴性,肝功能均正常,采用MMF(始量1.5g/d,渐减量至0.5g/d,疗程6~18个月)及泼尼松(始量40~60mg/d,3个月后渐减量至5~10mg/d维持)联合治疗。1例血清HBV-DNA低度阳性的患者同时口服拉米呋定。定期观察血常规、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脂、血肌酐及肝功能变化,血HBsAg阳性患者定期检查血HBV-DNA。结果治疗6、12、18个月,疗效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18个月时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率为63.6%,总有效率达90.9%;尿蛋白定量从(7.4±3.2)g/d降至(0.6±1.1)g/d(P〈0.1)1),血清白蛋自从(23.7±5.9)g/L升至(42.5±6.0)g/L(P〈0.01),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也显著下降(P%0.115),而血肌酐无变化(P〉0.05)。药物副作用轻。IMN组与HBV-MN组患者疗效及副作用皆无显著差异(P〉0.115)。结论MMF联合激素可应用于膜性肾病的治疗,包括IMN及肝炎病毒复制指标阴性及肝功能正常的HBV-MN。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儿童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的22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采用糖皮质激素和MMF联合治疗,使用泼尼松1.0mg·kg^-1·d^-1口服治疗4周,尿蛋白转阴后泼尼松逐渐减量,总疗程18个月后停用泼尼松。在使用泼尼松同时按30~40mg·kg^-1·d^-1加用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分2次口服6个月,后按20mg·kg^-1·d^-1服用12个月,再减为250~500mg/d维持服用6个月停药。在治疗的第1、3、6、9、12、18、24月及停药后3月测定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Scr、BUN、ALT等,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MMF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使患儿尿蛋白定量下降和血白蛋白水平上升。肾病综合征完全缓解率为100%。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MMF对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有效,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HBsAg阳性的成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地选择HBsAg阳性、HBeAg 阴性及血清 HBV-DNA <1000 拷贝/ml的成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分成激素组(16例)及MMF组(14例)。激素组接受常规激素治疗方案(泼尼松片,1 mg&#8226;kg-1&#8226;d-1);MMF组接受低剂量激素(泼尼松片,0.5 mg&#8226;kg-1&#8226;d-1)联合MMF 1.0~2.0 g/d。 结果 激素组和MMF组乙肝病毒激活发生比例分别为62.5%及35.7%,其中接受拉米呋定治疗分别为43.8%及21.4%;谷丙转氨酶升高发生比例分别为50.0%及28.6%。激素组及MMF组的完全缓解比例分别为11/14和10/12,两组复发比例分别为6/11和4/10。 结论 与常规激素治疗方案比较,MMF联合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方案能同样有效地治疗HBsAg阳性的成人微小病变性肾病综合征,并在减少乙肝病毒激活方面可能显示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1992年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诊断专题座谈会修订的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一般是指足量泼尼松(1mg·kg^-1·d^-1)治疗8周后无效,或初始时激素敏感而复发再治无效,或病情反复、频繁复发的。肾病综合征病例。此类病例是肾病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难题之一。笔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8例,近期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IgA肾病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btil,MMF)治疗狼疮性。肾炎及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笔者应用MMF联合激素治疗IgA肾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方法,9个中心共47例患者入选。其中初治患者16例,难治性患者31例。用MMF联合激素治疗。MMF起始剂量为1.0~2.0g/d,至少3个月后开始减量,至12个月时维持在0.75~1.0g/d。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0.8~1.0mg·kg-1·d-1,根据疗效减量,至6个月时至少减至传统治疗剂量的50%或以下。定期监测蛋白尿等生化指标及副作用。随访期≥6个月。结果47例患者蛋白尿水平从治疗后第2周起明显下降,由治疗前(6.46±3.18)g/d降至治疗后6个月时的(1.45±2.47)g/d(P<0.01),31/47例达到缓解;治疗后12个月时为(0.96±4.17)g/d(P<0.01),23/26例达到缓解。平均缓解时间为(10.89±11.49)周。初治组与难治性NS组均有效(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Scr无明显改变(P>0.05),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P<0.01),血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P<0.05)。微小病变组中6个月时有6/8例已达缓解,治疗后12个月时有4/4例仍处于缓解。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中治疗后6个月时有8/10例已达缓解,治疗后12个月时有6/7例仍处于缓解。膜性肾病组中治疗后6个月时有4/10例已达缓解,治疗后12个月时有2/4例仍处于缓解。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中治疗后6个  相似文献   

7.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无效或复发的30例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皮质激素和MMF联合治疗;MMF初始剂量1.0~1.5 g/d,3个月后逐渐减量为半量,疗程6个月以上;同时口服泼尼松20~40 mg/d,根据病情加快皮质激素的撤药速度.定期随访并记录疗效、副作用.结果:MMF 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可以使患者尿蛋白定量下降和血清白蛋白上升(P<0.01),87%患者尿蛋白定量下降, 90%患者血清白蛋白上升,缓解率83%.大部分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至正常,6例透析患者也完全脱离透析.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MMF对传统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效,未见明显副作用.对MMF的临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环孢素A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临床指标的变化,观察对比环孢素A和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本院自2008年1月以来收治的56例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CsA、MMF两组,在口服泼尼松0.5mg.kg-1.d-1治疗的基础上,CsA组口服环孢素4mg·kg-1.d-1,MMF组口服吗替麦考酚酯0.75mg2/d,进行1年的随访,在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分别记录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肝功能(AST、ALT、Alb)、肾功能(CRE,UA,GLU)、血脂以及环孢素血药浓度等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从治疗1个月开始,部分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减轻,血浆白蛋白水平开始有所恢复,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均可以有效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同期两者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特发性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IMPGN)的临床疗效。 方法 共13例患者,经肾穿刺活检诊断为MPGN,并排除继发性因素,明确诊断为IMPGN,其中4例中等量蛋白尿、9例大量蛋白尿、9例高血压、11例肾功能不全。在MMF治疗前,均经过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每日泼尼松1 mg/kg)至少8周,尿蛋白均无明显下降。随后泼尼松在8周内减量至每日0.5 mg/kg,同时加用MMF 1.5 g/d。 结果 13例患者在泼尼松治疗前尿蛋白量(24 h)为(4.1±1.4) g;Scr为(131.0±44.9) μmol/L;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3.2±26.8) ml·min-1·(1.73 m2)-1。接受足量泼尼松治疗8周后,尿蛋白量(24 h)为(4.2±1.5) g;Scr为(133.2±52.8) μmol /L;eGFR为(63.3±27.1) ml·min-1·(1.73 m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加用MMF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量(24 h)轻微减少,为(3.8±1.2) g;Scr为(127.3±43.7) μmol/L;eGFR为(65.7±26.8) ml·min-1·(1.73 m2)-1,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MMF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量(24 h)显著下降至(2.5±0.9) g(P < 0.05);Scr为(109.5±31.0) μmol/L(P < 0.05);eGFR为(72.9±25.3) ml·min-1·(1.73 m2)-1(P < 0.05)。MMF治疗12个月后,尿蛋白量(24 h)为(1.5±0.6) g(P < 0.01) ,13例均达到部分缓解(尿蛋白量下降>50%);Scr为(95.9±22.5) μmol/L(P < 0.01);eGFR为(81.2±23.8) ml·min-1·(1.73 m2)-1(P < 0.01)。治疗过程中仅1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症状。 结论 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抵抗IMPGN能明显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吗替麦考酚酯(MMF)是霉酚酸(MPA)的前体,MPA是单磷酸次黄嘌呤脱氢酶(IMPDH)的可逆、非竞争性抑制剂.IMPDH是鸟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限速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比其他类型的细胞更多地依赖这一途径.有研究表明,MMF可以抑制人与大鼠系膜细胞增生,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1].我院近期对18例狼疮性肾炎应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13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正常并经肾活检确诊的HBV-GN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肝功能(ALT、AST)、肾功能、HBV复制情况(HBeAg、HBV-DNA)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1例患者完成随访.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1年总有效率81.8%,其中显效4例(36.4%),有效5例(45.5%).治疗后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无1例HBV-DNA滴度进行性增高,无1例肝功能损害.结论:初步观察显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G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心脏移植术后吗替麦考酚酯(MMF)个体化给药方案与固定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总结基于血霉酚酸(MPA)浓度监测的MMF个体化方案应用经验.方法 研究组48例受者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心脏移植术,术后依据临床事件及血MPA浓度谷值(MPA-C0)进行个体化MMF剂量调整,MPA-G0目标浓度为2.0~4.0 mg/L,随访12个月;对照组从数据库中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心脏移植手术,并且与研究组配对同质程度较高的55例受者,术后服用固定剂量MMF,如有不良事件发生则经验性调整剂量,回顾术后12个月内的随访数据.记录并比较二组间服药量、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MMF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12个月随访率95.8%,MMF用药1周后首次检测MPA-AUC0-12为(54.37±17.03)mg·h·L-1,MPA-G0为(3.44±0.58) mg/L,明显高于术后12个月时的(2.79±0.54) mg/L(P<0.05).术后1个月时研究组MMF用量为(1.49±0.48) g/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0.39) g/d(P<0.05);术后12个月时MMF用量分别为(1.61±0.77) g/d和(1.68±0.84) g/d(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和9.1%(P>0.05).研究组MMF相关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4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3% (P<0.05),其中有57.6%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结论 与固定剂量给药方案相比,MPA-C0监测下的MMF个体化治疗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在不良事件发生前对药量进行主动调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减少MMF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心脏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13.
吗替麦考酚酯在肾内科应用的指导意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吗替麦考酚酯(MMF,骁悉)是霉酚(MPA)的前体,霉酚酸是嘌呤合成途限速酶-单磷酸次黄嘌呤脱氢酶的可、非竞争性抑制剂。MMF是一种抗代免疫抑制剂,它防治各类实体器官移急性排斥的疗效得到广泛评价。90年后期骁悉逐渐应用于非移植领域,在统性红斑狼疮、肾脏疾病治疗上显示了独特的疗效。骁悉作为免疫抑制剂肾脏内科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为理、安全使用MMF,全国部分肾病专(NICC肾科免疫治疗导航顾问团顾)于2002年12月10日在三亚将“骁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建议书”做第二次修订,经充分讨论,会议达成了下共识。一、适应症1.狼疮肾炎: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国产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国产MMF)与吗替麦考酚酯胶囊(进口MMF)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进行国产及进口MMF联合应用环孢素(CsA)和皮质激素预防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多中心、开放性的比较研究.首次肾移植受者90例,年龄18~65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术前接受血液透析1~48个月.根据术后所服药物分为国产MMF组60例,进口MMF组30例.各中心均使用CsA加MMF加泼尼松的用药方案.MMF参考剂量为体质量<50 kg受者1.0 g/d,50~70 kg受者1.5 g/d,>70 kg受者1.5~2.0 g/d,分2次口服.要求CsA谷浓度具有可比性,前2个月CsA谷浓度为200~250 ng/ml,以后维持在100~200 ng/ml.术后密切观察肾功能、肝功能、血尿常规、药物不良反应、感染发生率和人/肾存活率,根据移植肾活检或临床表现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术后7、14 d,1、2、3个月为观察点,观察终点为3个月.结果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按全分析集(FAS)人群分析,国产MMF组和进口MMF组分别为5.0%(3/60)和3.3%(1/30),P=0.6613.观察终点3个月时2组SCr分别为(93.7±24.5)和(93.1±20.6)μmol/L,P=0.9131.患者存活率按FAS人群计算,2组分别为98.3%(59例)和100.0%(30例),P=0.5506.国产MMF组中1例患者于术后15 d因CsA肾毒性反应而停用所有口服免疫抑制药物,退出试验.该例于术后26 d因心肌梗死带功能肾死亡.不良反应发生率国产MMF组为41.7%(25/60),进口MMF组为36.7%(11/30),P=0.6481.结论 联合应用CsA和激素时,国产MMF分散片用于首次同种肾移植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与进口MMF胶囊相比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与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在同等生物效应剂量下对肾移植受体麦考酚酸(MPA)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活体供肾移植受体的临床资料。按肾移植术后服用不同药物分为两组,MMF组(M1组,62例)和EC-MPS组(M2组,44例)。两组受体的免疫抑制方案分别为M1组用他克莫司(FK506)+MMF+泼尼松,M2组用FK506+EC-MPS+泼尼松。分析两组受体服药后1、2、3周和1、2、3个月MPA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服用药物所花费用。结果  采取同等生物效应给药,服药后第1、2、3周,第1、2、3个月时M1组MPA血药谷浓度比M2组低,各个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与M1组比较,M2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且症状较轻。采用同等生物学效应给药,M1组服用MMF所花费用1 710元/月,M2组服用EC-MPS所花费用2 736元/月,但M1组因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所产生费用远高于M2组。结论  同等的生物效应剂量下服用EC-MPS的患者相对服用MMF的患者能维持更高的MPA血药浓度并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纤康汤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治疗增生硬化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疗效。方法:选择肾活检诊断为IgAN-增生硬化型,且符合血肌酐(Scr)〈265 mmol/L及尿蛋白≥1.0g/d的患者36例,随机分成肾纤康组(19例)与对照组(17例)。对照组口服MMF 1~1,5g/d3个月,有效逐渐减量至0.75~1g/d,继续3个月;肾纤康组口服肾纤康汤联合MMF。结果:肾纤康组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24h尿蛋白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12个月随访结束后,肾纤康组Scr及肌酐清除率(Ccr)水平稳定;对照组Scr水平显著升高及Ccr水平显著降低,两组疗程及随访结束时Cc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纤康组与对照组发生血肌酐倍增分别为1例与3例,对照组2例进入终末期肾病。结论:与单用MMF治疗比较,肾纤康汤联合MMF治疗IgAN-增生硬化型患者能更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短期随访发现其似乎有更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对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 17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探讨MMF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MMF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MMF组小鼠每天给予MMF 40 mg·kg-1·d-1灌胃,对照组小鼠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周后取小鼠外周血和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并计算出TH 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浓度.结果 MMF组外周血和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95±0.08)%和(2.42±0.06)%,对照组分别为(3.19±0.07)%和(4.21±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组外周血和脾细胞中TH 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F组小鼠血清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MF能够明显抑制小鼠体内TH17细胞的分化与增殖,降低TH 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值,减少IL-17的分泌,有利于诱导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远期发生吗替麦考酚酯(MMF)相关慢性腹泻时将MMF转换为麦考酚钠肠溶片( EC- MPS)后腹泻的改善情况及对受者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26例肾移植受者术后6.2年发生MMF相关的慢性腹泻.确诊后首先将MMF减至最低用量,腹泻仍未减轻,将MMF转换为EC-MPS,360 mg/d.观察转换2周时腹泻的改善状况,若症状无改善,则停用EC-MPS,改用非麦考酚酸类抗排斥反应药物;若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则第3周时将EC-MPS的用量提高到720 mg/d.提高剂量后再观察2周,若腹泻症状未加重,则维持此剂量,继续观察3个月;若提高剂量后腹泻加重,则重新减量至360 mg/d.药物转换期间观察腹泻症状改善状况以及转换后不同时间的血白细胞计数、血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C-反应蛋白、血钾、血钠、血总二氧化碳(TCO2)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 19例于转换药物后2周内腹泻停止,2例腹泻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80.8%(21/26);另5例转换后腹泻仍较重,停用麦考酚酸类药物;转换药物后,受者的内环境紊乱得到明显改善,血钾、血钠及血TCO2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尤其重要的是,转换前24 h尿蛋白定量为(0.76±0.48)g,转换第3个月为(0.46±0.53)g,明显低于转换前(P<0.05).结论 移植后晚期发生MMF相关慢性腹泻时将MMF转换为EC-MPS,可使腹泻减轻,并由此改善机体内环境.  相似文献   

19.
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在体内脱酯化后形成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吗替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MPA是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可逆性、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嘌呤的生物合成。MMF不仅能够有效地抗急性和慢性排异反应,而且没有肾毒性。与环孢霉素A(CsA)、他克莫司、环磷酰胺(CTX)或硫唑嘌呤(AZA)等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MMF的耐受性较好。MMF自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应用于心脏、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观察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对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尿蛋白量(24h)≥1.0g,Scr〈265μmol/L,年龄14-70岁,1个月内未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排除标准:(1)既往曾对本药严重过敏;(2)白细胞〈3×10^9/L;(3)妊娠或可能妊娠;(4)Scr〉265μmol/L;(5)继发IgA肾病;(6)有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