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基于多种方式筛选量表条目,研制肝内胆管癌中医证候调查量表(ICC-TCMsss)。方法 建立ICC-TCMsss理论模型,基于文献调查和扎根访谈结果,设计ICC-TCMsss问卷,开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使用界值法筛选条目。结果 基于ICC相关书籍18部、文献8篇,扎根访谈20名患者及家属,10名中医肿瘤科医务人员反馈结果,初筛ICC-TCMsss包括7个维度共30个条目。两轮共35人次Delphi法调查显示,两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回收率均为100%,W分别为0.52(χ2=256.376,P<0.001)和0.557(χ2=240.686,P<0.001),Cr分别是0.826、0.831,说明专家代表性强,参与度、重视度和协调程度高,结果可靠性强。界值法筛选,经标准化和专家研讨形成ICC-TCMsss 7个维度共28个条目。结论 基于多种方式,初步完成ICC-TCMsss条目筛选及研制,有待临床实践考评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业已成为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病因.糖尿病肾病(DN)属于传统医学消渴病肾病的范畴,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肾功能恶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近年发表的中医治疗DN的文献进行总结,探讨DN现代中医的证候学特点,以提高DN的辨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将3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阳)、阴阳两虚4种本证组和兼湿证、兼瘀证、兼痰瘀证3种标证组,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T3、T4、FT3、FT4、TSH,分析中医证型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中医本证证型从阴虚燥热型向脾肾气虚(阳)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的逐渐发展,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病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组与组间存在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其主证以阴虚燥热型为主,标证以无兼证为主;甲状腺功能减退者主证以阴阳两虚型为主,标证以痰瘀证为主。结论:甲状腺功能与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痛风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探讨本病客观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分布与特点。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整理痛风肾常见的中医证候,并征求专家意见制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收集107例痛风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及一般病史资料,运用多因素统计方法归纳本病的中医分型,并总结各中医证型的分布与特点。结果: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证型分为:(1)肝肾阴虚,瘀血内结型;(2)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型;(3)脾肾亏虚,水湿不化型;(4)阴阳两虚型。在107例被调查患者中肝肾阴虚,瘀血内结型患者人数最多为36例(34%),脾肾亏虚,水湿不化型患者人数最少15例(14%),其余两型分别为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型27例(25%),阴阳两虚型29例(27%)。其中脾肾亏虚,水湿不化型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平均病程较长。各证型均存在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情况。结论:痛风性肾病的中医证候按本研究方法可分为四型:(1)肝肾阴虚,瘀血内结型;(2)脾气虚弱,湿热内蕴型;(3)脾肾亏虚,水湿不化型;(4)阴阳两虚型。各证型间的分布及其在年龄、性别、病程上的特点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果对临床诊治该病及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对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4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718例2型糖尿病患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18例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为9.02%,中医本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多,中医兼证以血瘀证发生率高;本证、兼证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出现率高的本证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肾病时以阴阳两虚证发生率高,血瘀兼证则贯穿于病程始终。结论:长沙部分地区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肾病患病率低于国内外的报道。在糖尿病肾病的不同阶段,其中医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CRP指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糖尿病肾病患者64例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阳)、阴阳两虚4种本证组和兼湿证、兼瘀证、兼痰瘀证3种标证组,并选择5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所有纳入者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与正常健康人50例作对照,糖尿病肾病患者CRP水平(1.73±2.91)mg/dl明显高于NC组(0.54±0.16)mg/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N各本证证型组血清CRP水平的比较显示,随着证型由阴虚燥热、脾肾气(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演变,患者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且阴虚燥热、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分别与阴阳两虚组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证中,痰瘀证与NC组、无兼证组与NC组及痰瘀证与血瘀证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CRP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是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传统认为辨证论治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找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机体与疾病作斗争的情况来对疾病作出诊断,并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而遣方用药.近年来,朱文峰教授[2]提出证素辨证,他认为诸种辨证方法必有对疾病本质认识的共同核心,这就是辨证要素(简称证素),主要包括病位、病性二大类,由于任何复杂的证,都是由病位、病性等证素组合而成,因此准确判断证素,便抓住了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从而可执简驭繁的把握灵活复杂、动态的证.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证诊断量表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证诊断量表的编制。方法:在系统的古今文献整理、大样本的临床回顾性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初选条目,综合运用离散趋势法、区分度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系数法和克朗巴赫系数法进行条目筛选,由保留条目组建诊断量表。结果:经条目筛选后,形成了包含3个维度、18个条目的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证诊断量表(第2版)。结论:编制的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证宏观诊断量表具有代表性、区分性及独立性等特点,是对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467例慢性迁延期IgA肾病中医证候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一步探索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收集1999年4月-2006年10月到我院就诊的且均经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的慢性迁延期患者467例资料,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睥肾气虚证、睥肾阳虚证四型。结果:在467例慢性迁延期患者中,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肝肾阴虚证居第二位,而睥肾阳虚证所占比例最少。结论:IgA肾病慢性迁延期以气阴两虚证居多,益气滋肾法为IgA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及各证型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的研究,探讨本病客观的中医分型标准,为提高中医诊断该病的准确性及对诊断标准进一步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文献及德尔菲法的调查结果,找出该病种的常见中医证候,制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收集209例IgA肾病患者的病史资料、中医临床症状、相关西医检查报告,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因素统计方法确定IgA肾病的中医分型,以及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临床指标在证型间的关系。结果:IgA肾病的中医证型分为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兼瘀型及肺脾气虚兼湿热型。在209例被调查患者中气阴两虚患者比例最大,占33%,其余三型比例分别为肺脾气虚兼湿热型30%,脾肾阳虚兼瘀型25%,肝肾阴虚型12%。在四种证型中,脾肾阳虚兼瘀型24h尿蛋白定量高于气阴两虚、肺脾气虚兼湿热两型(P〈0.01);脾肾阳虚兼瘀型的血清肌酐水平高于其他三型(P〈0.01),肺脾气虚兼湿热型肌酐水平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肺脾气虚兼湿热型血红蛋白值大于脾肾阳虚兼瘀型(P〈0.05);四种证型在不同CKD分期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四种证型在男女比例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种证型与尿红细胞计数、年龄、病程、发病季节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AN的中医证候按本研究方法可分为四型,即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兼瘀型及肺脾气虚兼湿热型。本病相关实验室指标在各证型间分布有一定规律性。研究结果对临床诊治该病及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KD)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回顾性研究,了解CKD合并MS的证候特征,为CKD的个体化诊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7年~2009年住院或门诊的CKD患者,其中CKD合并MS组121例,CKD非合并MS组123例,设计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两组病人临床脉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CKD合并MS组男性患病人数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大于CKD非合并MS组。两组病程及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比较:CKD合并MS组腰围(W)、BMI、高血压发生率、FPG、TG、LDL-C明显高于CKD非合并MS组(P<0.01)。HDL-C明显低于CKD非合并MS组(P<0.05)。(3)两组病人肾损害比较:Scr、BUN、24h尿蛋白定量、血尿及肾衰竭发生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合并MS组UA明显高于CKD非合并MS组(P<0.001)。(4)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的比较:虚证中合并MS组以脾肾气虚多见,非合并MS组以气阴两虚多见;实证中合并MS组以血瘀、痰湿、热盛多见,非合并MS组以湿热、血瘀为多见;合并MS组实证中两证以上相兼的现象较非合并MS组常见;合并MS组血瘀证和热盛证兼夹、血瘀和痰湿证兼夹、血瘀、痰湿和热盛证兼夹多见,非合并MS组以血瘀和湿热证兼夹、湿热和热盛证兼夹多见。两组总的证候均以虚实夹杂为主要特征。结论:CKD合并MS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虚实夹杂,多证相兼为主要特征。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实证以血瘀、痰湿、热盛为主。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冲剂对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丹麦学者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和分期标准,选取DKDⅢ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用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40例)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肾降浊冲剂每次10g,1天3次。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有2例、治疗组有3例患者因失访未完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益肾降浊冲剂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脾肾气虚型DKD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血糖、肾功能、血脂谱、24h尿白蛋白等。应用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MDRD)。所有患者均由眼科医生进行眼底摄片。按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的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指南,将研究人群分为正常组(NCKD)、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RD)组及DKD组。结果:(1)共入选患者2225例,男1184例,女1041例;平均年龄为(60.5±11.7)岁。本研究人群中,DKD的发生率为15.4%,NDRD的发生率为18.5%。(2)DKD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血肌酐、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水平(LDL-C)、24h尿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NDRD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077,95%CI为1.059~1.096,P〈0.01)、收缩压(OR=1.039,95%CI为1.032~1.047,P〈0.01)、糖化血红蛋白(OR=1.092,95%CI为1.032~1.156,P〈0.01)、TC(OR=1.171,95%CI为1.050~1.306,P〈0.01)、HDL-C(OR=0.558,95%CI为0.369~0.844,P〈0.01)是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为有效地延缓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及发展,临床工作中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