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浴  陈剑  李琳 《当代护士》2016,(1):135-136
正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简称静疗)知识的普及和深入,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作为一门护理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大医院临床上被广泛应用。PICC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可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为需要长期输液及肠外营养(TPN)、静脉化疗患者提供静脉通道[1]。如果导管使用和维护宣教不当会出现局部感染、导管堵塞、机械性静脉炎及导管破损等并发症,导管断裂虽不常见,一旦发生体内断管,处理不及时,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pherally im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以其痛苦小、置入时间长的优点广泛用于临床.美国输液学会推荐留置时间为1年[1].由于留置时间长,导管静脉血栓形成、导管阻塞、导管异位、导管断裂等相关并发症曾有报道.导管断裂可导致肺动脉栓塞,是置管后严重并发症.现将1例PICC导管断裂成功实施血管内抓捕术及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 tral Catheters, 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因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PICC在神经科和老年患者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此类人群中意识不清伴烦躁不安的患者居多,较其他患者更易发生置管后并发症,如静脉炎、导管移位或脱出、导管断裂甚至滑脱等。文献报道PICC脱出的发生率为5%~31%[2],导管堵塞发生率高达21.3%[3],导管堵塞是引起拔管的一大原因。导管堵塞和输液治疗药物的应用及护士冲封管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就PICC导管如何妥善安全固定防止导管脱出,如何正确安排输液治疗规范执行冲封管防止导管堵塞,是延长导管寿命的关键问题。本院某科于2013年6月发生了1例PICC导管滑脱合并非血凝性堵管,现将会诊经过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输液工具.1929年由德国外科医生Forssmann[1]首次在自己身上置入成功,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被引进中国,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建立等方面[2].Patel等[3]2007年报道,全世界约有1400万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其中330万人使用PICC.PICC最大的特点是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治疗、一次置入、长期使用,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因具有安全、有效、耐高渗高刺激性药物、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我国得到推广[4-5].要达到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治疗的效果,PICC头端的位置至关重要,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推荐PICC头端应该位于患者的上腔静脉内[6].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能做到100%的置管成功,其中导管异位常见.Venkatesan等[7-10]研究显示,PICC头端位置放置的正确率为44%~99%.当导管位置异常时,会延误患者治疗,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11-13].因此,对PICC头端进行定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安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血管通道之一,以其痛苦小、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会发生静脉血栓,导管异位、阻塞、断裂等并发症[1].断裂的导管可随血液循环漂移到心脏或肺动脉,出现肺动脉栓塞、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7%[2].  相似文献   

6.
PICC又称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能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目前使用人数较前大幅提高,笔者认为这与肿瘤疾病日益增长及经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不断完善,静脉保护意识不断提高PICC知识普及有关。我科特别修正完善了PICC护理技术操作及导管维护,  相似文献   

7.
PICC导管作为当前临床肿瘤患者治疗常见的静脉输液途径,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的使用,随着PICC导管应用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导管临床应用中的各类问题也日渐突出。将PICC导管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示临床护士关注导管使用中存在问题,进而达到导管安全使用和管理的目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现报道一例PICC门诊患者拔管后发现导管中段破裂形成侧开口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桔 《上海护理》2007,7(5):68-70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静脉输液通道,现已广泛应用于TPN、新生儿和肿瘤化疗及长期输液的患者。随着广范的临床应用,导管堵塞已是PICC置管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1],它不但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还增加护理的工作量。近年来,护理同仁们对PICC导管堵塞的预防及处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现将此方面的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导管堵塞的判断1.1 PICC导管堵塞的表现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时阻力大或无法推注,抽不出回血[2,3]。导管堵塞还可出现穿刺…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导管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最长可达1年,操作简单,操作危险性低,临床广泛用于中长期(5 d~1年)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尤其是对于需要反复多次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置管是安全可靠的选择[2].  相似文献   

10.
蒋晶红 《天津护理》2013,21(1):87-89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用于中长期化学治疗、胃肠外营养输注或输入特殊药物.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可留置2年[1].带管期间如何做好导管的自我管理,是PICC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基于Orem的自理理论,让患者带管回家,教会患者在院外对导管的管理已成为趋势[2].通过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现对PICC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长期输液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经病人外周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方便各种输液。结果13例患者12例置管成功,行大剂量输液后无一例外发生药物外渗及导管并发症。结论治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确保治疗完成:而护理技术的提高,正确有效的导管植入和护理是PICC留置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C”型固定方法在PICC导管维护及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ICC导管两种固定方法在导管维护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将48例PICC置管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采用3M中心静脉换药包,按标准流程常规消毒后待干,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使导管呈“?”型固定;实验组顺应导管走势,使导管呈“C”或反“C”型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PICC裂管、肢体弯曲折管影响输液速度、皮肤受压致破损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观察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改良后的PICC导管固定方法减少了导管的折/裂管及皮肤破损的发生,保证了输液畅通,使患者更舒适.  相似文献   

13.
张蓉蓉 《护理研究》2006,20(10):2702-2703
PIOC是指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利用PICC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在血流速度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静脉,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带来的血管损害,减轻了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PICC因其安全、方便和易掌握,带管时间长,能避免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保护外周血管,方便各种输液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可留置近2年,但在长期保留使用过程中,随着病人的肢体活动,导管末端可能破损。按常规导管均为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一旦破损后,只能拔除后重新置管。护理人员对延长管末端破损的5例病人采取了补救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al Catheter,PICC)作为一项护理技术,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及毒性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1-2].但是PICC导管价格昂贵、相对置管难度大,且容易造成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的相关性感染,穿刺前及穿刺成功后正确的静脉维护至关重要[3].临床常采用湿热毛巾热敷导管,存在无法设置适宜温度、加热时间短、无法妥善固定、增加护士工作量、患者不能随意活动及潜在护理烫伤的风险.为解决以上问题,我科设计了一种“PICC维护热疗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解决置管患者住院期间导管的质量监控和出院后的延续护理问题,提高医院静脉输液质量。方法确定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的人员组成及人员要求,制定工作制度与职责、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质控标准,开展门诊导管维护、疑难患者PICC置管、健康教育、院内外会诊、培训指导、监控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等工作,进行静脉输液专业化管理。结果开设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后完成PICC疑难置管108例次;导管维护3820例次;院内、外护理会诊55例次;接受院内护士培训290名;接受院外进修护士8名;接待院外参观46人次。实施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监控后中心静脉感染率为0.06%~0.24%,提高了输液的安全质量。结论开设静脉输液导管护理门诊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增加了置管患者的满意度,减轻了病房工作压力;提供了护士专业发展机会,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建立了事前控制的输液安全管理网络;为不断深入地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方面的研究探索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6.
赖孝兰 《当代护士》2006,(12):71-72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PICC)导管在肿瘤病人和长期输液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采用2种固定导管法,缝线固定导骨和医用粘贴敷料固定导管。结果本组37例,置管成功35例,失败2例,成功率达94.5%,缝线固定2例,局部感染1例,医用粘贴敷料固定导管33例,局部感染0例,置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1例。结论PICC导管的应用减轻了反复静脉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通道,有效地保护了病人血管,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插管,就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其目的是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通道,保护外周血管,减少输液治疗的不良反应,减轻痛苦,为治疗和护理创造方便。20世纪90年代后期,PICC被美国BD公司引入中国,广泛用于血液肿瘤患者化疗。随着PICC的广泛使用,在置管及维护期间会出现一些与之有关的并发症,常见的有静脉炎、感染、血栓形成、导管阻塞、导管漂移或脱出等。其中最严重的是静脉血栓。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4%[1]。我院行PICC置管2500例,出现右心房血栓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其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深静脉置管少,可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为需要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者提供静脉通道。随着PICC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在PICC置入和维护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导管断裂脱人静脉内是PICC最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1].肿瘤患者由于化疗周期长,间隙期大多带管出院回家休养,在这段时间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其中导管堵塞就是困扰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问题之一[2].本科2007年1月~2009年3月共有9例携带PICC导管出院的肿瘤患者发生导管堵塞,用更换连接器的方法,使PICC导管再通,成功率达100%,保证了治疗的进行,避免了患者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可由护士操作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特别是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的输液途径。但临床护理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导管保留的安全性及导管使用的有效性,保证带管期间的安全,本文对门诊PICC携管患者导管维护技术的新进展作一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