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D133、β-catenin和APC蛋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分析三者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结直肠腺瘤、135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CD133、β-catenin和APC蛋白的表达; 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结果  CD133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为45.9%, 高于腺瘤(9.5%)及癌旁正常黏膜(0, P < 0.05), 其表达与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及结直肠癌组织分级具有相关性(P < 0.05);β-catenin胞质/胞核阳性表达在结直肠癌(93.3%)和腺瘤(85.1%), 高于癌旁正常黏膜(14.8%, P < 0.05), β-catenin膜表达缺失率在结直肠癌(45.2%)高于腺瘤(4.1%)及癌旁正常黏膜(5.2%, P < 0.05), 且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 < 0.05);APC阳性表达率在癌旁正常黏膜(100%)、腺瘤(90.5%)和结直肠癌(34.8%)呈逐级降低(P < 0.05), 在结直肠癌APC表达缺失组, β-catenin胞质/胞核表达与CD133表达呈正相关(P < 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筛选出Dukes分期、β-catenin膜表达缺失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高风险因素及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 < 0.05)。   结论  CD133、β-catenin、APC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CD133表达与β-catenin及APC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三者的检测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素(E-cadherin)和β-连环素(β-catenin)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cadherin和β-catenin蛋白在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34.43%和67.21%,而在癌旁肝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4.75%和26.23%,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表达与门脉癌栓、术后复发、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肿瘤个数有关。β-catenin异常表达在不同肿瘤个数及不同肿瘤分化状况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cadherin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与HCC的发生及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有关,可能作为监测HCC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肖远俊  朱颛顼  蹇露  罗森源  田磊 《癌症进展》2019,17(13):1565-1568
目的探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β-联蛋白(β-cateni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78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并取得其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其中32例患者取得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FRP1 和β-catenin 蛋白的表达情况。喉鳞状细胞癌患者SFRP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FRP1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6.92%,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90.63%,β-catenin 蛋白的异常表达率为85.9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FRP1 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保护因素,是β-catenin 蛋白异常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淋巴结转移是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FRP1 蛋白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是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FRP1 蛋白阳性表达率较低,但β-catenin 蛋白的异常表达率较高,且随着病情的恶化,SFRP1 表达下调而β-catenin 蛋白的异常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对大肠癌干细胞的调节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检测80例大肠癌患者原发灶及10例肝转移灶组织中大肠癌干细胞标记物EpCAMhigh/CD44+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Wnt通路关键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分析β-catenin、EpCAM/CD44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β-catenin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5.0%(44/80)和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在肝转移灶中的异常表达率为90.0%(9/10)。EpCAM/CD44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3%(53/80)和0(0/20)。大肠癌原发灶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而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EpCAMhigh/CD44+表达与性别、肿瘤大小无关,而与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Dukes分期及转移密切相关(P<0.05)。EpCAM/CD44在β-catenin异常表达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1%,显著高于在其正常表达组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β-catenin与EpCAM/CD44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17,P=0.000)。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可能参与大肠癌干细胞的异常增殖,进而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WIF-1(Wnt inhibitory factor-1)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进一步探讨WIF-1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9年9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新鲜组织标本69例,其中良性病变组织9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各30例,应用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WIF-1mRNA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情况。   结果   癌组织中WIF-1基因表达率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1.786,P < 0.05);与其他两组相比甲基化率在癌组织中明显升高(矫正χ2=16.484,P < 0.05);WIF-1基因表达下降与其异常甲基化存在明显关联(P=0.023);WIF-1异常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病年龄、肿瘤分级、组织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   结论  异常甲基化可能是乳腺癌WIF-1基因表达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Nanog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胃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规律,探讨Nanog的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78例NSCLC及其中10例肺癌患者的癌旁组织、39例胃腺癌及其中10例胃腺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和35例食管鳞癌及其中1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中Nanog的相对表达情况。   结果   NSCLC、胃腺癌和食管鳞癌组织中Nanog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且肺癌和胃腺癌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肺癌中Nanog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P < 0.05);胃腺癌组织中,Nanog的相对表达量与胃腺癌的临床分期、性别有关(P < 0.05);食管鳞癌组织中,Nanog的相对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 < 0.05)。   结论   在肿瘤进展过程中,Nanog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Nanog的表达在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Coxsackie and adenovirus receptor,CAR)与肺癌的关系,为使用基于腺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2例肺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CAR的表达;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32例患者CAR mRNA及CAR蛋白的表达。   结果   在正常肺组织中未见CAR表达,癌旁组织中可见少量的CAR表达。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中CAR阳性表达比率分别为43%和70%,均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同时,腺癌中CAR的表达也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RT-PCR和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证实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   结论   肺癌中CAR过表达,在腺癌中尤为明显,提示CAR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这可能对基因治疗肺癌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红兵  陈卫昌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3):1423-1426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ERCC1蛋白表达情况,探讨ERC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30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中ERC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胃癌组织中ERCC1基因启动子CpG岛完全甲基化率为46.7%(14/30),部分甲基化率为30.0%(9/30),总甲基化率为76.7%(23/30),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率13.3%(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0例正常胃组织中未检测到该基因的甲基化(0/10)。30例胃癌组织中ERCC1蛋白阴性表达率为70.0%(21/30),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中蛋白阴性表达率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例正常胃组织中ERCC1蛋白均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发生ERC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其ERCC1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胃癌组织中未发生ERC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其ERCC1蛋白表达率。  结论  ERC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ERCC1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蛋白表达下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周峰  茅国新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2):1076-1080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和β-链蛋白(β caten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WT1和β catenin蛋白在48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20例癌旁组织作对照。结果 WT1蛋白在N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10.0%(P<0.05),β-catenin蛋白在NSCLC和癌旁组织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2.9%和15.0%(P<0.05)。WT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直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和pTNM分期均无关(P>0.05);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与组织分化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块直径、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NSCLC中WT1蛋白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31,P<0.05)。结论 WT1和β-catenin蛋白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catenin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例HCC、26例癌旁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行肝癌根治性术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析β-catenin蛋白表达与临床因素、HCC病理分化程度及患者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β-catenin蛋白在HCC、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67%(57/83)、30.77%(8/26)和20%(1/5),其在HCC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P < 0.05);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34,P=0.027);有效随访68例,在随访的5年内,β-catenin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11.2个月,β-catenin阴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26.6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β-catenin阴性表达患者比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更长,Log-Rank检验两组预后有显著性差异(χ2=15.138,P=0.000)。结论:β-catenin与HCC分化程度相关,β-catenin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贲门腺癌中Sox17蛋白表达及其与β-catenin和cyclin D1蛋白的相关性,探讨三者的表达状态与贲门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贲门腺癌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Sox17、β-catenin及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贲门腺癌组织中,Sox17、β-catenin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4% (37/78)、83.3% (65/78)和70.5%(55/78);在癌旁非肿瘤组织中,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54/78)、62.8%(49/78)和44.9% (35/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ox1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β-catenin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均呈负相关(r=-0.264,P < 0.05;r=-0.287,P < 0.05);β-catenin与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r=0.913,P < 0.05)。Sox17在I、II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II、IV期,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β-catenin、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有关(P < 0.05)。结论:Sox17蛋白在贲门腺癌中低表达,其可能通过异常活化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上调β-catenin蛋白及其下游靶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参与了贲门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 GCA)组织中Wnt通路相关因子Sox1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情况, 探讨其与贲门腺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及RT-PCR的方法检测126例贲门腺癌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Sox17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mRNA表达情况。   结果  在126例贲门腺癌组织中, Sox17基因的甲基率为86.5%(109/126), 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 < 0.001);癌组织中Sox17基因的甲基化率与贲门腺癌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 癌组织中该基因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8.7%(74/126), 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 < 0.001)。其mRNA阳性表达率与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呈明显负相关(P < 0.01)。   结论  Sox17基因在贲门腺癌中呈高甲基化状态, 可作为Wnt拮抗基因甲基化谱中的一个新成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结直肠癌组织中ABCG2(ATP-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伊立替康(CPT-11)为基础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从而为结直肠癌患者实现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筛选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CPT-11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完整病史资料及肿瘤组织样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样本中ABCG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ABCG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CPT-11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BCG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达93.2%,癌旁正常肠黏膜ABCG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3.6%,癌组织较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 < 0.05)。ABCG2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化程度、病变部位、肝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2)ABCG2蛋白表达与CPT-11化疗疗效无显著相关(P>0.05)。   结论   在应用伊立替康为基础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癌组织中ABCG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β-链蛋白(β-catenin)、淋巴增强因子-1(LEF-1)和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3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β-catenin、LEF-1和PTEN的表达,分析三者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在癌旁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8/30)、33.3%(10/30)、61.5%(40/65),LE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3/30)、23.3%(7/30)、56.9%(37/65);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30)、83.3%(25/30)、41.5%(2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三种蛋白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和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β-catenin与LEF-1的表达呈正相关(r=0.845,P<0.05),β-catenin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874,P<0.05)。结论 β-catenin、LEF-1和PTEN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HPV16、18)感染与闽南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出生生长于闽南人10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进行HPV-DNA检测。   结果   高危型HPV16、18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4.00%、15.00%和7.00%、8.00%;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HPV16、18感染率分别为40.98%和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级均无相关性,均P>0.05。   结论   HPV16、18感染与闽南地区食管鳞癌存在相关性,可能是闽南地区食管鳞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XIAP(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和Smac(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Smac)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70例对应癌旁肺组织中XIAP、Smac的表达。   结果   XIAP在70例NSCLC组织中有59例阳性表达,其中高表达16例;对应70例癌旁肺组织中有52例表达,其中高表达5例,两组XIAP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49,P < 0.001);Smac在70例肺癌组织中有63例阳性表达,其中高(强阳性)表达32例;对应70例癌旁肺组织有53例表达,其中高(强阳性)表达5例,两组Smac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84,P < 0.001)。NSCLC组织中XIAP、Smac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吸烟与否等无明显关系(P <0.05);但二者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有关系(P < 0.05)。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得出,XIAP和Smac在NSCLC中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均无明显关系(P <0.05)。   结论   1)XIAP和Smac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存在表达量的差异。2)XIAP和Sma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均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中β-catenin表达及与COX-2、VEGF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洋  林从尧  周夏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1):20-22,F0003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的意义及与COX-2、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和15例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中β-catenin、COX-2、VEGF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15例正常组织均呈正常表达,而COX-2和VEGF均呈阴性。大肠癌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5.6%,COX-2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7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转移和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OX-2、VEGF表达水平与大肠癌转移、Duke′s分期有统计相关性(P<0.05)。β-catenin异常表达与COX-2和VEGF的表达在大肠癌中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r=0.278、0.419)。结论β-catenin在胞浆或胞核内的异常聚集以及COX-2和VEGF的过度表达共同参与大肠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CNP和β-caten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30例接受手术切除的SACC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P、β-catenin在SA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PCNP在SACC组织细胞核中大量表达,β-catenin在SACC肿瘤细胞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及部分胞核。PCNP、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30)、66.7%(20/3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CC组织中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神经侵袭有关(P<0.05);SACC组织中PCNP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01)。结论 PCNP和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推测其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甘肃省武威地区胃癌患者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状况及miR-101、EZH2、COX-2在EBV相关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EBV小RNA(EBER)、miR-101、EZH2、COX-2的表达情况。   结果   120例胃癌组织EBV阳性率为10.0%,EBV相关胃癌有较少的淋巴结转移,好发于贲门、胃体(P < 0.05)。miR-101、EZH2、COX-2在120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例EBV阳性胃癌组织miR-101、EZH2、COX-2和108例EBV阴性胃癌组织3个分子的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癌组织EBV感染和miR-101表达呈正相关,EBV相关胃癌组织miR-101表达和淋巴结转移、COX-2、EZH2表达均呈负相关(P < 0.05)。   结论   EB病毒感染与武威地区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EBV相关胃癌和EBV阴性胃癌在淋巴结转移和发生部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01、EZH2、COX-2与EB病毒相关胃癌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6例HCC癌组织、65例HCC癌旁组织和17例非癌肝组织中ERCC1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肝癌组织中ERCC1阳性率为44.2%(100/226), 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非癌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6.9%和5.9%, P < 0.05)。有门静脉癌栓组的ERCC1阳性率为66.7%, 无癌栓组为4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ERCC1阳性表达与性别等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均 > 0.05)。接受根治术的184例患者中, ERCC1阳性率随着中位复发转移时间(TTR/M)的延长而显著降低(χ2=9.630, P=0.047);ERCCI阳性组TTR/M为10.3个月, 而阴性表达组为20.3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术前谷草转氨酶 > 2.5倍正常值、病灶最大径 > 5 cm和ERCCl阳性表达是H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肝癌组织中ERCCl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及非癌肝组织, 其阳性表达与门静脉癌栓形成及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增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