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极为少见,我院在10万例活检中只发现两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59岁,病理号86579。闭经10年,阴道血性分泌物6天。门诊B型超声检查发现子宫体部形态异常而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无诱因发现阴道流水样分泌物,量多,无明显臭味。入院前3天变成血性分泌物,伴腰酸不适,某院曾诊断为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例子宫内膜间质起源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进行讨论,认为在分类上应首先考虑肿瘤的分化程度,同时兼顾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数。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有较典型的形态结构,但也常出现一些特殊形态而造成诊断上的错误。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认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以确定手术范围避免二次手术,现对所收集的2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4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CDIO均为阳性,h-钙调结合蛋白(h—caldesmon)均为阴性;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Vim、ER、PR均阳性,性索成分d—inhibin、CD99均阳性;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R、PR阴性。[结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需要与由间质细胞增生引起的其他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王新勇  邵长景 《河北医学》2002,8(11):1019-1020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较为罕见 ,我院自 1980年至2 0 0 0年收治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4例患者年龄为 2 8~ 5 6岁 ,平均 4 5岁。主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3例发生在绝经后。术前诊断卵巢肿瘤 1例 ,子宫肌瘤 1例 ,子宫肉瘤 2例。施行子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是子宫肉瘤的一种,来自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率低,确诊依赖于病理诊断。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子宫内膜间质肿瘤(ESTs)组织学分型分为:①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SN);②低度  相似文献   

7.
由子宫内膜间质来源的肿瘤可分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两种。而后者又分为低度恶性的和高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又称淋巴管内间质异位或子宫内膜间质异位症,核分裂相少,通常少于3/10HPFs。高度恶性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核分裂相多,通常超过10/10HPFs,平均25/10HPFs,最多可达78/10HPFs。两种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核分裂相、DNA倍体数及临床行为等方面。如前者远处转移发生较少,10年生存率近100%;而后者恶性程度较高,多数患者于3年内死亡。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治疗:手术治疗是…  相似文献   

8.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3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比较少见 ,好发于中年妇女 ,临床上难与子宫肌瘤鉴别 ,也不容易早期诊断。我们对3 0例子宫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丽水市中心医院 1991~ 2 0 0 1年间 3 0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资料 ,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 2 6例瘤体位于子宫体部 ,4例位于宫颈。年龄 2 7~ 62岁 ,平均 48岁。多因发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而就诊 ,病史 2个月~ 10年不等 ,3 0例中有 2 8例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 ,2例行宫颈活检。组织标本均经 10 %福尔马林…  相似文献   

9.
代继政 《吉林医学》2015,(6):1184-118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11例ES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等因素。结果:11例ESS中,低度恶性9例,高度恶性2例,光镜下9例呈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均由类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构成,细胞密集,核分裂少见,细胞异型不明显,呈不规则舌状或岛状浸润肌层,并伴有较多的螺旋小血管;2例为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HGESS/UES),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浸润性生长,伴坏死,小血管减少/或无。结论:ESS是女性生殖道很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度相差很大,术前常误诊为平滑肌瘤,确诊主要靠临床病理特点,并辅以免疫组化标记综合分析,CD10可作为ESS的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0.
膀胱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发病年龄范围大,从20~80岁均可发病,虽多见绝经前后妇女,但近年来日趋年轻化.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5月至2003年5月我们收治的8例ES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ESS占我院同期妇科肿瘤的3%,占宫体恶性肿瘤的5.9%.术前月经不规律6例,子宫增大5例,术前诊断性刮宫符合率29%;宫腔镜直视下电切取材4例,与术后病理符合率100%;阴道彩超5例,报道宫壁回声不均匀、回声增强5例,与术后病理相符;术前外周肿瘤标记物(CA125)测定5例,升高1例.7例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加单侧附件切除术;7例术后予以化疗,1例术后拒绝化疗.结论明确诊断者根据分期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或广泛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  相似文献   

13.
佟晓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2):175-177,F0004
目的:探讨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化标记对2例子宫外原发性ESS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例子宫外原发性ESS的光镜下组织形态均显示瘤组织由浸润性弥漫性增生的单一性圆形或梭形细胞组成,核分裂数<10个/10HPF,间质小血管丰富,其中1例伴有明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组化:肿瘤细胞Vim、CD10、PR、ER均( ),EMA、S-100、LCA均(-)。结论:子宫外原发性ESS非常少见,其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提示可能起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其瘤细胞来自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特点、治疗、结局和预后.方法 1983-2005年,共70例ESS患者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其中51例完成治疗及随诊.回顾性记录上述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病理学及生存信息,并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ESS为70例,占所有子宫肉瘤的44.3%(70/158).平均年龄43.5岁.不正常阴道出血和子宫增大是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26例(37.1%)患者术前通过诊断性刮宫明确诊断.在51例完成了治疗和随访的患者中,37例为低度恶性ESS(LGESS),14例为高度恶性ESS,后者目前命名为未分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UES).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4个月,5年生存率为87.8%.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学类型为LGESS( P <0.0001)、手术时切除双侧卵巢( P <0.0001)及术后给予辅助治疗( P =0.0013)可延缓复发,病理学类型为LGESS可明显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P <0.0001);但多因素分析发现仅病理学类型( P <0.0001)和手术时行双卵巢切除( P =0.002)是影响DFS的独立因子.结论 ESS是一种罕见的子宫体恶性肿瘤,诊断性刮宫可提高术前诊断率.LGESS和UES有着完全不同的生物学行为,在治疗上也应区别对待;肿瘤的病理分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主要分为低度恶性间质肉瘤 (淋巴管内间质肌病 )及高度恶性间质肉瘤。我们遇有 1例低度恶性间质肉瘤 ,现结合有关资料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4 1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 ,B超考虑子宫肌腺病 ,采用石蜡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病理检查 ,子宫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2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并与随访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描述了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侵袭性生长、瘤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等组织学特征,提出了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结论: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病理诊断、治疗、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术前诊断、合理治疗方法和预后因素。方法:单纯手术治疗2例,手术加化疗8例,手术加放疗1例,手术加化疗加放疗5例。结果:ESS的术前诊断率为50%(8/16),术前病 理检查10例,其中阳性7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68.75%。病灶局限于子 宫者(I-II期)5年生存数大于病变超过子宫者(III-IV)(P=0.05),子宫大于孕3月大者5年生存数与小于孕3月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2例单纯手术均复发,手术加辅治疗复发率为28.6%。结论:ESS的术前诊断率不,其预后与核分裂数、病变范围、子宫大小有关,ESS术前采用放疗和(或)化疗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一类起源于苗勒氏管的较少见恶性肿瘤.它具有向上皮和间叶分化的潜能[1],在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方面可显示多种变异[2],病理诊断有一定难度.现就2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56-25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ES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结果:ESS临床特征为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过多、下腹痛,偶可触及包块。病理学特征为:10例低级别ESS,瘤细胞呈短梭形,细胞异型较小,伴有较多厚壁血管似"螺旋小动脉",似增殖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3例高级别ESS,瘤细胞异型较大,核分裂像多见;2例未分化肉瘤,瘤细胞异型显著,间质分化不明显,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15例均CD10(+),Vimentin(+),4例P53(+),3例ER(+),4例PR(+),4例SMA(+),其余免疫组化标志物如LCA、CD20、CD38、S-100、EMA均阴性。结论:发生于子宫的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较少见,根据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表型确诊,需与发生于子宫的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结节等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