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颌面部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方法40例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颌面部肿瘤手术病人,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术中根据心电图、血压、心率、心律、脉搏氧饱和度等监测结果,给予硝酸甘油、美托洛尔、利多卡因等处理,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35例患者停药后7~10min清醒,呼吸功能和肌张力恢复,5例患者10~13min清醒,呼吸功能和肌张力恢复。全部病例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无1例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全身麻醉并维持一定深度麻醉,手术全程充分供氧,加强术中监测,酌情使用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合并心肌缺血的老年颌面部肿瘤病人围麻醉期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期为麻醉和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对29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分成颅内手术组(A组)与脊柱,脊髓手术组(B组),应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TCD)对术前、麻醉、术始、术中,术毕和术后六个时程连续监测脑血流速度。结果:麻醉后脑血流速度显著下降,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分别下降22.78%和22.85%,搏动指数无显著性变化;TCD可监测手术对颅内压的影响,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颅高压和脑血管痉挛,结论:TCD可监测麻醉及手术对脑血流的影响,并可监测颅内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常温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体肺分流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全体37例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行体肺分流手术,术中监测有创动脉压,心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控。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围手术期行二次手术人工血管环缩2例,氧饱和度改善,症状缓解。结论:完善的监测、准确及时处理各种心律失常、维护内环境稳定、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异丙酚与安氟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和病人术毕苏醒时间长短。方法 :34例幕上肿瘤切除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均以异丙酚、芬太尼、司可林麻醉诱导。A组以异丙酚维持 ,B组以安氟醚吸入维持 ,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 值。结果 :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 ,且A组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 :1%普鲁卡因 +0 .6‰琥珀胆碱辅以小剂量异丙酚微泵静推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加强监测血流动力学、血气、血生化、凝血功能、血糖、体温、尿量。根据肝移植的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无肝期及新肝初期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各期无严重的酸碱紊乱,电解质主要表现为低钙、凝血功能有一定紊乱,术中体温变化不明显,无肝期血糖升高,新肝期血糖逐渐下降。结论:肝移植麻醉中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加强血气、生化及凝血功能的检测与调控是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对于子宫松弛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择该术式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组)各2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观察组于诱导前取L2-3间隙腰椎穿刺行腰-硬联合麻醉,腰麻用药为0.5%布比卡因2.5ml,再硬膜外向上置管3.5~4cm;平卧后调整麻醉平面在瓦以下。术中对子宫松弛度评级;记录全麻用药量、血液动力学、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松弛度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全麻用药量及术后躁动例数少于对照组,而血流动力学更趋于稳定。结论: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可达到满意的子宫松弛,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是安全可行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36例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探讨其治疗及在手术中监测的手段和策略,降低围数期的死亡率。方法 分析术中可能诱发加重房颤病人的各种可能原因,并采取术中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的麻醉方式,控制心率,维持循环稳定。结果 36例均安全度过手术麻醉期。结论 加强术前、术中的麻醉监测,并采取有效的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的麻醉方式及用药,积极观察并消除围术期中各种诱发加重房颤病人诱因,是可以使病人安全地渡过围术期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管理。方法:对16例择期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时采用控制性降压、扩容等麻醉管理技术,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监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MAP、HR、CVP、PaC02均明显升高(P〈0.05),pH值稍降低;肿瘤探查时MAP、HR、CVP明显高于探查前(P〈0.05),但肿瘤切除后显著降低(P〈0.05);术毕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麻醉苏醒迅速。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术期是安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200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全身麻醉经验,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麻醉管理特点,更好地保证麻醉和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近五年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病人200例。男116例。女84例,均施行全身麻醉。手术前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测病情变化。做到心肌氧的供需平衡,维持m流动力学的稳定。及时处理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结果199例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平稳(99.5%),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1例病人术中出现急性左心衰(0.5%),经积极抢救脱离危险,术毕有4位患者苏醒延迟,经化验检查。都为高钾血症患者,给予胰岛素、血液透析等治疗后,全部苏醒,麻醉死亡率为零。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麻醉方式的正确选择及术中严密的管理是肾移植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临床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围手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实施临床同种 异体原位肝移植麻醉。选择合适的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术中注意输液、扩容、维持循环血量、行体外 静脉-静脉转流术。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麻醉效果满意。血压在门静 脉及下腔静脉转流后回升。供肝置入复流时血压为 14.3- 15.6/7.8~9.1kPa(110- 120/60-70 mmHg)。结论:选 择合适的麻醉前用药、麻醉方法及麻醉药物及行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有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术后呼吸 支持和镇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如何减轻坐位颅脑手术病人的生理变化。方法  2 0例病人均采用体位改变前扩容、半清醒插管、体位改变后进行控制呼吸等方法。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的变化。结果 患者在体位改变及麻醉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指标改变不明显。结论 采用半清醒插管、体位改变前扩容等措施可减少体位改变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胃肠手术患者苏醒期恢复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择浙江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胃肠外科全麻手术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泵注,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咪达唑仑静滴。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期、手术期、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拔管后Ramsay镇静评分和RASS评分情况。 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插管时、插管5 min、插管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入手术室时(P<0.05);对照组插管时、插管5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入手术室时(P<0.05),且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手术期及拔管期各时间段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与切皮时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胃肠探查和胃肠切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切皮时(P<0.05),且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对照组拔管1 min、拔管5 min、拔管10 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拔管前(P<0.05),且高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10 min、拔管后20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拔管后10 min、拔管后20 min的RA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稳定全麻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有利于苏醒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犬辅助性肝移植模型术中麻醉处理的特点。方法选成年杂交健康普通犬26只,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辅助性肝移植模型,经颈外静脉和颈总动脉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移植中分别在腹主动脉部分阻断前、阻断后15min,开放后15min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共完成犬辅助性肝移植13次,术中无麻醉死亡,阻断及开放腹主动脉后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并伴有代酸,再灌注期血钾升高明显。结论术中应注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积极预防纠正再灌注后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椎旁间隙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23例单侧 开胸手术病人分为两组,观察应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利布合剂)行胸椎旁间隙阻滞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比较单次胸 椎旁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开胸手术中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及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 化。结果(1)利布合剂用于胸椎旁间隙阻滞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2)两组病人术中各时间点吸入麻醉药的MAC 值与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胸椎旁间隙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开胸手术可产生与硬 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相似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分为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各30例。比较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 0.05和P < 0.01)。2组入室前、插管前1 min血压及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1 min血压及心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2组病人口干、低血压、寒战、心动过缓及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高血压病人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减少病人血压及心率波动,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李景辉  程翔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56-259,262
目的:比较BIS值40-60喉罩和气管插管对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喉罩组)43例,B组(气管插管组)4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术中将BIS维持在40-60水平。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To),诱导后(T1),喉罩或气管导管插入后3min(T2),手术开始后30min(T3),术毕(T4),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5)和拔除后3min(T6)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同时记录各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气道并发症。结果:T1时点两组患者血压、心率、BIS均低于T0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时点B组血压、心率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时点A组血压、心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时点A组血压、心率及BIS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T6时点B组血压、心率均高于A组,而BIS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时间长于A组,而苏醒质量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满意度优于B组,A组气道并发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通气对全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相对气管插管较小,且具苏醒质量高,气道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 患者90例,随即分成3组(n=30):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EX组)、盐酸咪达唑仑组(MID组)、对照组(C组)。术前10 min停 用所有麻醉药,同时DEX组首先给予负荷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h),静脉泵入10 min,继以0.3 μg/(kg.h)的速度 持续泵入至术后20 min;MID组首先60 s内静脉给予盐酸咪达唑仑0.5 mg/kg,继以0.04 m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至术 后20 min;C组无干预措施。记录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拔管后10 min、拔管后1 h患者Ramsay评分、 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自主呼吸的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寒战、恶心、呕吐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EX 组不影响唤醒及拔管,MID组有苏醒延迟(P<0.05);与C组相比,DEX组与MID组均可获得良好镇静,Ramsay评分控 制在2~4分;DEX组与MID组的心率、血压平稳,而MID组对呼吸有明显抑制(P<0.05);DEX组明显减少术后寒战、恶 心、呕吐的发生。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全身麻醉围拔管期,不影响唤醒及拔管时间,能够抑制异常的血压 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减少躁动、寒战、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从而改善麻醉后的复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S组(30例)为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P组(30例)为异丙酚静脉输注维持麻醉。分别记录麻醉开始前(T0)、插管时(T1)及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和术中腹腔充气前(T5)、充气后5min(T6)、手术结束时(T7)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明显;S组较P组有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表现。结论七氟醚维持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与静脉输注异丙酚相比,能更有效减轻CO2气腹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皮名芳  陈春  侯俊  唐万英  王锋 《四川医学》2011,32(8):1250-125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合复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2例,所有患者全麻诱导方法相同,麻醉维持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顺式阿曲库胺0.1mg/(kg.h)持续吸入七氟醚(1.5%~2%),根据生命体征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和七氟醚吸入浓度。记录麻醉诱导前1min(T1)、诱导后1min(T2)、插管时(T3)、置弹簧圈(T4)、手术结束(T5)和拔管时(T6)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在停药后30min内均能清醒拔管,与T1的血压、心率相比,T2和T4有所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T6血压、心率均有一过性升高(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脏病产妇剖宫产麻醉的方法及麻醉管理。方法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27例,剖宫产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SpO,)。心功能Ⅰ-Ⅱ级产妇共16例,采用椎管内麻醉(E组);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11例,采用全身麻醉(G组)。记录手术时间及新生儿1、5rainApgar评分以及手术期间的输液量及麻醉效果。结果E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E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G组(P〈0.05)。2组间输液量及新生儿5ra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有2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静脉注射麻黄素6~10mg后恢复。G组有2例新生儿娩出后呼吸抑制,经辅助呼吸及纳洛酮0.01mg·kg^-1静脉注射后呼吸恢复良好。2种麻醉方法均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结论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应加强剖宫产围术期的监测,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心功能Ⅲ~Ⅳ级的产妇可选择全身麻醉,并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