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由1962年7月~1987年7月共诊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502例,追踪观察的结果:发生急变者57例.急粒变41例,特殊类型急变16例.16例急变患者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组织化学检查确诊.男15例,女1例,年龄16~52岁.急变距慢粒确诊时间半年内2例,1~3年14例.  相似文献   

2.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血液和骨髓细胞学检查,随着骨髓活检的广泛开展、对CML临床病理过程有了新认识。现分析我院CML并骨髓纤维化(MF)16例患者的资料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经血象、骨髓涂片、骨髓活检确诊的CML患者25例,16例发生MF,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8~60岁,中位年龄30岁。临床特点:本组8例有牙龈出血、鼻衄等皮肤粘膜出血征。13例贫血患者中度以下贫血8例。4例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增生活跃2例,增生低下3例,3例呈“干抽”。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骨髓活检针于骼后上棘一步法…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egakaryocytic leukemia,AMLK)占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生率的3%~5%[1],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急变为AMLK的比例报道不一,常常伴有骨髓纤维化,预后较差。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CML合并骨髓纤维化发生急性巨核变报道如下。患者,男,65岁。因确诊CML16个月,于2014年5月12日入院。2012年12月19日因头晕、白细胞计数增高在我院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及活检,基因检测BCR/ABL(P210)融合基因阳性,JAK2 V617F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并骨髓纤维化的治疗难度较大且报道较少,我们收治1例CML慢性期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经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男,39岁。因乏力腹胀1年,加重2个月,于2005-02-20入院。患者于200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使用伊马替尼等TKI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收集136例初治的CML慢性期患者,按照欧洲骨髓纤维化分级标准,将骨髓纤维化程度分为3组:骨髓纤维化(-/+)组65例,骨髓纤维化(++)组40例,骨髓纤维化(+++)组31例。观察3组患者使用伊马替尼治疗后12个月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在主要分子生物学反应方面,骨髓纤维化(-/+)组获得率明显高于骨髓纤维化(++)及骨髓纤维化(+++)组,分别为84.62%、65.00%、54.84%。根据NCI/NIH毒性标准分级,在血液学毒性方面,3组患者多为Ⅰ~Ⅱ级不良反应,大多具有自限性,Ⅲ~Ⅳ级不良反应少见。骨髓纤维化(-/+)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骨髓纤维化(++)及骨髓纤维化(+++)组,分别为32.31%、47.50%、74.19%。结论:无明显骨髓纤维化的CML患者能更多的达到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且血液学毒性较少。  相似文献   

6.
维A酸时代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临床上表现为骨髓或外周血中异常的早幼粒细胞聚集,血纤蛋白原减少,易发生严重的出、凝血并发症,以致患者早期死亡。瑞典学者Hillestad在1957年报道了3例患者,病程表现极其凶险并具有严重的出血倾向,患者外周血中可见到大量早幼粒细胞。由于3例患者的生存期都只有数周,因此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7.
自1953年应用马利兰以来,慢粒白血病(CML)的中数生存期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探索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中西药结合方案,实为我国白血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院从60年代起即开始应用中药与化疗药物长期结合疗法,以图延长慢粒的缓解期与生存期。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分组:随访的80例中属于中西药结合组者39例;属于单用化疗组者41例。全部病例均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确诊。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Ph′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时受累白血病细胞的起源和特性,作者对两例经临床、血液学、细胞遗传学所证实的Ph′阳性CML急性变患者的单一集落细胞同时进行了形态和核型检测。材料和方法例1,男性,56岁,初诊后31个月发展为典型的急粒变。例2,男性,53岁,初诊后4个月发展为嗜碱性粒细胞急性交。两例患者于急变期多次抽取外周血和骨髓。结果两例细胞经在体外甲基纤维素内集落培  相似文献   

9.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受损的克隆性疾病,因而其终末期可发生各种细胞类型的急性变。急变时以原始粒细胞增多者为急粒变,约占50%~60%,以原始淋巴细胞(原淋加幼淋)增多者为急淋变,约占30%,此外还可有CML急变为原始单核细胞、原始红细胞、原始巨核细胞、早幼粒细胞、嗜酸或嗜碱粒细胞等急性白血病者。较为特殊和少见的为CML二重混合急变包括急变时同时出现2系的白血病原始细胞增多或在急变后的治疗过程中发生白血病细胞系列的转变。我院近期收治1例CML二重混合急变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格列卫联合非清髓性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作用。方法:4例CML患者,采用移植前、后口服格列卫,以环磷酰胺、阿糖胞苷、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派、环胞素A等作非清髓性预处理的单倍体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移植过程顺利,4例患者均植入成功,嵌合性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天数,16(10~21)d;血小板>20×109/L天数,10(4~15)d。3例发生Ⅰ~Ⅱ度皮肤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1例发生Ⅳ度皮肤慢性GVHD。1例+27d死于肺部感染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Ⅳ度皮肤慢性GVHD并发感染。2例无病存活(随访16个月仍健在),且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转阴。结论:非清髓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格列卫治疗CML,具有降低移植前白血病细胞负荷,抑制残留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供者完全嵌合状态的转变,增强抗移植物白血病(GVL)效应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8年2月至1993年4月对慢粒加速期患者9例,采用了COAP方案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9例患者经临床、外周血象、骨髓检查确诊为慢粒(CML),并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发现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急变前期症状。按1989年全国第二届白血病治疗会议慢粒加速期标准规定,符合加速期诊断。其中临床症状加重7例,不明原因发烧、贫血加重各4例,皮下出血、鼻及牙龈出血各2例,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正确认识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各阶段粒细胞的变化及形态特点,避免细胞形态学的错误判断。方法:分别采取30例应用G-CSF后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静脉血及骨髓制成血液涂片和骨髓涂片,常规进行瑞吉染色,以光学显微镜观察患者外周血涂片和骨髓涂片中粒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特点。结果:经G-CSF刺激后的患者血涂片中的粒细胞普遍存在核左移现象;骨髓中各阶段粒细胞的数量和形态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质的含量较丰富而嗜碱性,细胞质中颗粒增多、颗粒粗大且嗜酸性。结论:应用G-CSF后,外周血和骨髓中的粒系细胞会发生一系列数量和形态上的变化,属用药反应,不同于病态造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与足叶乙甙及环磷酰胺组成TEC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34例患者确诊后即应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DA方案治疗两疗程后未达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者均予TEC方案治疗两个疗程,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均与DA方案作自身对照.所有患者定期检查血常规、骨髓及肝、肾功能等.分别观察两种方案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34例中经TEC方案治疗有14例达完全缓解,4例达部分缓解,完全缓解率为41.17%,总有效率为52.94%;16例无反应.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TEC方案疗效优于DA方案,毒副作用无明显加重.结论:TEC方案对CML急变期具有确切疗效,宜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校正后的流式细胞术原始细胞计数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多重逻辑设门技术计算73例MDS患者骨髓中CD16dim/-粒细胞和CD34+细胞比例,根据CD16dim/-粒细胞比例对骨髓外周血稀释进行校正,再计算骨髓中校正后的CD34+细胞数;采用校正后的CD34+细...  相似文献   

15.
急性白血病常以反复发生的严重感染为特征,且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已有很多学说以解释感染增高的原因。作者采用粒细胞杀伤白色念珠菌的能力(非吞噬能力)对急粒的粒细胞功能进行了研究。所有急粒患者均经临床、血象与骨髓检查确诊。共检查了健康人16例和病人30例(其中急粒19例,潜在性白血病11例)。在急粒中,未经治疗者7例,接受药物和免疫治疗者各6例。结果:对照组杀伤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巯咪唑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及其他血液系统损害的骨髓学特征, 探索其与临床表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甲巯咪唑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的20例Graves病患者骨髓学及临床参数, 分析不同骨髓学特征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的组间差异;比较单纯粒细胞缺乏症与合并三系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及骨髓学特征的差异;并回顾性分析甲巯咪唑所致血液系统疾病相关文献。结果相较于骨髓学特征为粒细胞及前体成熟障碍型(Ⅱ型)患者, 再生障碍型(Ⅰ型)患者粒细胞系统各期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 淋巴细胞系统比例显著增加[51.00%(41.50%, 75.50%)对22.00%(14.00%, 35.00%),P=0.002],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更长[(6.58±1.68)d对(3.71±1.60)d,P=0.003];相关分析提示, 骨髓粒红比值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呈负相关(r=-0.520,P=0.023), 骨髓淋巴细胞比例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呈正相关(r=0.622,P=0.004)。相对于单纯粒...  相似文献   

17.
安阳地区医院血液科1978~2007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有6例存活15年以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例存活15年以上的CML患者,男2例,女4例,患病时年龄31~4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面色苍白及脾脏肿大等症状。6例患者均符合国内CML(慢性期)诊断标准〔1〕,第4、5、6例均  相似文献   

18.
应用COX模型判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国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预后研究协作组建立的Cox模型对35例CM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高危患者占80%,3年生存率35.7%,中危患者占20%,生存期均超过3年,无1例低危组,提示该模型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在判断CML预后的几个危险因素中,脾脏大小是最重要的,红细胞压积对46岁以下患者预后影响也较大。外周血中原始细胞百分数及血小板计数在高中危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α-干扰素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骨髓组织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α 干扰素 (α INF)治疗对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患者骨髓组织的影响。方法 :应用常规HGF染色、CD4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Gomori银浸染色方法 ,对比分析 2 9例CML患者经α INF联合羟基脲 (HU)或HU单剂治疗后的骨髓塑包切片上粒系、巨核系及网硬蛋白纤维的改变。结果 :长期使用α INF治疗后 ,造血组织及粒 /红细胞比例分别下降至 80 .4 %及 4 .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同时 ,网状纤维含量增高 (P <0 .0 5 ) ,而CD4 1细胞数量无明显改变 ,其形态以成熟巨核细胞为主。结论 :长期使用α INF治疗对CML患者骨髓造血主质及造血间质均有影响 ,骨髓切片有助于全面评价α INF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是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称慢粒)可减少急变发生,有利于患者长期存活。我科对1989~1991年应用干扰素(α-IFN)治疗缓解后的5例慢粒患者,进行血液学随访追踪,并与同期应用马利兰治疗者比较,发现干扰素治疗患者血液学稳定,至今无1例发生急变,明显优于应用马利兰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