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4例幕上开颅术后小脑出血病例。例1男性56岁,左蝶骨大翼脑膜瘤术后复发,经额下入路切除。术后第1天病人由清醒转为嗜睡,CT见术区中度出血,予手术清除。术后病人昏迷,静脉插管周围出血。再钙化时间(RCT)及凝血酶原时间(TT)延长,Quick试验缩短,PC减少。第3天死亡,尸检见左小脑半球大片出血。例2女性54岁,为右颈内动脉鞍上段巨大动脉瘤,经手术夹闭。术后第2天血压升高,发音困难,针眼出血,PC及ⅩⅢ因子下降。第5天嗜睡加重,CT见双侧小脑半球出血伴脑积水。即行脑室外引流,给予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因头晕头痛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 d入院。患者1月前剖宫产术后渐感头晕头痛,当地医院头颅CT示右侧小脑半球脑出血(图1A),药物治疗27 d后病情无改善。1 d前头晕头痛加重伴恶心呕吐而转入我院。体格检查:神志嗜睡;双侧瞳孔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指鼻试验阳性、Romberg征阳性。我院头颅CT示右小脑半球可见团片状高密度影,大小约2.0 cm×1.8 cm,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32岁。1985年11月11日住院。头痛、呕吐6个月,走路不稳3个月。检查: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有水平眼震,右侧共济运动差,Ro-mberg 氏试验向右侧倾倒。CT 检查示右小脑半球内有-5×5×4.5cm 低密度占位病灶,界限不清,无增强效应。11月17日开颅探查,在右小脑半球内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女,26岁,因阵发性头痛10 d入院.体格检查仅发现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四肢腱反射稍弱.MRI示小脑下蚓部发育不良,小脑半球下半部缺失,颅后窝见一囊性信号灶,略呈膨胀性,局部枕骨受压而呈弧形外突,第三、四脑室及双侧侧脑室对称性扩大,无明显渗出征象(图1).临床诊断:Dandy-Walker 畸形并脑积水.全麻下行囊肿切除术,加第四脑室正中孔、侧孔黏连松解术及中脑导水管成形术.术后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2次,病人自觉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38岁。头痛伴行走不稳6个月入院。入院检查:言语不流利,呈“暴发式”言语,颅神经无损害,指鼻试验和跟膝胫试验过限。经皮股动脉插管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小脑半球占位,未见明显肿瘤染色。CT 扫描检查提示右侧小脑半球囊性占位,诊断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经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开颅探查,术中发现肿物位于小脑半球内,穿刺后抽得15ml淡绿色稍粘稠囊液,切开肿瘤囊壁仔细探查未发现肿瘤结节,囊壁内面光滑,遂将囊壁全切,同时切除部分  相似文献   

6.
我院在脑出血治疗中,发现小脑半球软化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王×,男,49岁,于1980年2月16日因主诉头痛,头晕,频繁呕吐4天,嗜睡2天急诊入院。神经系统检查:嗜睡、谵语,对周围事物表现淡漠,血压160/105mmHg,两侧瞳孔等大,双侧眼底视神经乳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介绍1.1首次发病患者男性,29岁,因"突发头痛2天"于2018年12月27日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就诊。患者于入院2 d前休息时无明显诱因突发头痛,右侧枕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重,严重时自觉难以忍受。本院门诊头颅CT提示:右侧小脑半球大片状低密度影,拟"头痛原因待查"收入院。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  相似文献   

8.
小脑梗塞较少见,现将我院经CT扫描证实的3例报告如下: 例1,男、72岁,86年1月4日来诊。患者于来诊前7天晚上看完电视准备上床时,突感左侧肢体麻木不灵,活动后好转。第二天晨起时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加重,走路不稳,似酒醉感。第三天来我院就诊,CT检查示右小脑半球梗塞、脑萎缩收住院。患者自病后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及呕吐。以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血压20/13kpa。神志清楚,眼球活动自如,无眼震。余颅神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48岁。因头痛头晕伴有恶心呕吐一年入院。头痛呈持续性胀痛,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时伴视物旋转。视物不清2月,走路不稳1月,走路时向左侧倾倒,初诊为左小脑半球肿瘤。体检:左视眼颤(+),左舌肌萎缩伴有纤颤,右腱反射,右巴氏征(+)。CT:增强扫描显示小脑及四脑室左侧有直径为2.5cm 之高密度区,边界不清楚,四脑室向左移位,以上脑室系统略扩大,诊断为左小脑半球肿瘤。后颅窝中线开颅,位于枕大孔内,蛛网膜下腔有灰白色实质性肿瘤,向上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小脑半球梗死以单侧多见,但随着磁共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双侧小脑半球梗死的病例被发现。双侧小脑半球梗死的原因多为双侧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闭塞,发病机制多与各种因素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栓塞、近心端低灌注及血管壁结构发育缺陷等有关,但因PICA解剖变异,如同侧起源或共干起源动脉闭塞导致的双侧小脑半球梗死还鲜有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资料病例一:女,58岁,因外伤致头痛3 h入院。头部CT示:小脑脑沟增宽,第四脑室扩大,枕大池扩大并与第四脑室相通。头部MRI示:小脑蚓部细小,第四脑室增大与枕大池相连(图1)。病例二:男,26岁,因外伤致一过性意识障碍2 d入院。头部CT示:脑室系统扩大。头部MR示:小脑蚓部较小,第四脑室扩大,枕大池与第四脑室相通,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亦有扩大。病例三:男,40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2 h入院。头  相似文献   

12.
脑血吸虫肉芽肿发病率低,在非血吸虫病流行区较少见,易误诊为颅内肿瘤。我科近10年收治2例,均误诊为脑胶质瘤,报道如下。1 病历资料例1,男,21岁,湖南沅江人。因头部持续性钝痛,进行性加重并向右侧颈部放射20d入院。体检无阳性发现。头颅CT示右小脑半球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有结节状轻微强化。MRI示右小脑半球较大范围长T1、长T2信号,边界不清,水肿较明显。入院诊断:右小脑半球胶质瘤。术中见病灶约2cm×2cm×2.5cm大小,色淡黄,质地较脑组织硬。病理检查:小脑组织中可见寄生虫卵,脑组织大片坏死,肉芽肿形成,呈血吸虫感染改变。例2,男,29…  相似文献   

13.
脑积水作分流术后发生硬膜下血肿是比较常见的,但出现硬膜外血肿则很少报导,作者报导一例并复习文献.患者男,12岁,主诉6个月来有严重头痛和平衡失调.临床检查见双侧视乳头水肿.颅片正常.CT及左椎动脉造影显示左小脑半球内有一巨大囊肿,侧脑室和第三脑室显著扩大.于是为病人作脑室心房分流术以降低颅内压.两天后,行颅后窝探查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囊性星形细胞瘤Ⅲ级造成的阻  相似文献   

14.
小脑出血发病率明显低于大脑半球出血,占脑实质出血的5%~10%。由于早期无特异性表现而不易诊断,或个别病例进展急剧,不能及时得到治疗,致残、致死率较高。随着CT的临床应用,小脑半球出血可得到及时诊断。一般认为幕下血肿大于10ml,均需手术治疗,手术常采用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常伴脑脊液漏、头痛、颅骨缺损等并发症。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6年2月对41例小脑半球出血患者采用枕下乳突后钻孔引流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我科收治三代四人同患颅后窝脑肿瘤,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母:68岁。1994年6月以“头痛并行走不稳2月”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左小脑半球占位”,全麻下行左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随访2年,恢复正常劳动。  相似文献   

16.
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的发病机理,预后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神经外科1996年至1999年收治的200例后颅凹肿瘤,其中12例出身术后缄默症。结果 12例缄默症 ,全部为巨大型小脑蚓部凸入四脑室,并向双侧小脑半球浸润生长。术后当天不讲话6例,术后1天不讲话2例,术后2天不讲话2例,术后3天不讲话2例。持续时间10~61天,平均32天。结论 儿童后颅凹小脑蚓部巨大型肿瘤全切术后易出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63岁.因突发眩晕、头痛24h,神志不清3h入院.查体:血压203/103 mm Hg,GCS为5分,无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直径约2mm,光反射迟钝,颈抵抗,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肌张力稍低,颅脑CT示小脑梗死及脑积水(图1a).全麻下行脑室外引流及枕下正中入路,左侧梗死小脑大部分切除,后颅窝减压术,术后返NICU监护,第1天患者恢复良好,神志清楚,眩晕症状改善.术后第2天突然出现血压波动,高达200/120 mm Hg,意识进行性变差,随即心跳呼吸骤停,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6mm,光反射消失,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枕下伤口剪开缝线,迅速开放至枕骨大孔处,引流血肿约5ml.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静推,电击除颤,48min后心肺复苏成功,全麻下再次行枕下正中入路,清除血肿约1ml,镜下彻底止血后,留置引流管,送ICU监护.术后第1天复查CT示血肿清除,后颅窝充分减压(图1b).术后第2天清醒,GCS 10分.出院时ADL评级Ⅱ级.  相似文献   

18.
<正> 例1:男,69岁,突发眩晕、呕吐,行走不稳4小时入院。体检:双侧粗大水平眼震、左侧肢体张力减低,左侧指鼻、跟膝胫试验不准,四肢肌力正常。CT平扫见左侧小脑半球片状高密度影,侵及蚓部及四脑室。患者入院初期,频繁呕吐,不食,第五天起自诉饥饿,不断大量索取鱼肉鸡等食物,家属限制其食量,则发怒骂人,  相似文献   

19.
例1 男,43岁.凶头痛、呕吐行走不稳二周,于1991年10月30日入院.头颅CT示:右侧小脑半球囊性占位,梗阻性脑积水(图1a).B超检查双肾为多囊肾.  相似文献   

20.
桥脑小脑角血吸虫病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桥脑小脑角血吸虫病临床上罕见,该病易造成诊断和治疗错误。现报告我院收治的2例。 例1 男,45岁,农民。头痛、呕吐1个多月,1986年7月12日入院。有长期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未检查血吸虫病。体检:神志清楚,双侧视乳头水肿。头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