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中医临床本体的建设是中医学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对临床术语实体的研究已经颇有成果,但对语义关系的研究却还略有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和句法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医临床概念实体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提取实体周围的特征词,使用Kmeans作为聚类算法,对所有的语料进行第一轮聚类。并以第一轮聚类结果为基础,在同一簇中提取最长公共子序列并泛化作为句法模式,简称句式。根据手工调整过后的句式,自动判断语料中的每一个句子所具有的最能表达语义关系的句式,以句式为特征进行第二轮聚类,该结果即为最终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语料中存在的语义关系分类的准确率为88.23%。  相似文献   

2.
基于扩展熵的无监督聚类的中医辨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类是目前数据挖掘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目前已经形成了很多有效的聚类方法,常用的有K-均值法、k中心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Bayes神经网络等。但他们大多是有监督聚类,Bayes神经网络聚类是将隐含单元看作聚类数,但该方法需要一定的先验经验确定其先验概率分布,并且当变量很多的情况下很难得到最优的聚类结果。无监督聚类是从样本的特征向量出发,研究通过某种算法将特征比较相似的样本聚集在一起,从而达到区分具有不同特征样本的目的。由于无监督聚类没有专家知识的监督,分类的准确性有限,因此很多学者长期以来不断探索新的聚类方法以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挖掘数据中人们期望的相关规律。信息瓶颈理论是由Tishby等人在1999年根据Shannon熵信息失真率理论提出的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是从变量合并前后信息损失量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变量的聚类问题,是一种适合于复杂聚类问题的新方法,由于该方法是基于Shannon熵的,因此必须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变量的概率分布情况,当特征变量只是一个数值而无法统计出其概率时,该方法无法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基于扩展熵的无监督聚类方法。扩展熵是基于数值比值的一种熵的定义形式,适合于分析一组正数集合的不确定性问题,如药物配比、数值分组等问题。下面以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聚类为例,对扩展熵的无监督聚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防治方案各期各型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各地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各地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防治方案,通过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1.0 分别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①预防期:高频药物为金银花、黄芪、防风等;核心药对有“防风-黄芪”等;聚类后可分为3类。②治疗期:寒湿型高频药物有麻黄、杏仁等;核心药对有“茯苓-炙甘草”等;聚类后可分为4类。湿热型高频药物为杏仁、黄芩等;核心药对有“薏苡仁-杏仁”;聚类后可分为5类。湿毒型高频药物为石膏、葶苈子;核心药对有“赤芍-石膏”;聚类后可分为5类。脱证高频药为人参、附子等;核心药对有“附子-人参”;聚类后可分为2类。③恢复期:高频药物有甘草、麦冬等;核心药对有“麦冬-淡竹叶”等;聚类后可分为2类。结论 新冠肺炎在各期各型病性不同,治疗原则存在差异。预防期重在益气固表。在治疗期中,寒湿型重在解表散寒、清肺止咳;湿热型重在清热解毒燥湿、止咳平喘;湿毒型重在通腑泻热、凉血开窍;脱证重在回阳固脱。恢复期重在益气养阴、兼清余邪。  相似文献   

4.
徐志伟  陈群  张书河 《中医药学刊》2004,22(8):1374-1376
目的:运用色度学对青紫类舌色的量化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对青紫类舌色图谱,采用RGB颜色空间的R、G、B各分量值与其总和的比值作为指标。在对青紫类舌色以上述指标进行聚类后,再与其它常见舌色一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得出青紫类舌色与其它常见舌色的数量特征,青紫类舌色特征为B比值最高,G比值较高,R比值最低。结论:得出了青紫类舌色中紫色、青紫色、青色的数量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处方数据挖掘是传承名医经验与新药研发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目前相关工作存在研究方案待优化、统计不规范等问题。研究总结的主要问题与对应解决方案包括4个方面。(1)研究方案设计需考虑疗效与个案质量。(2)关联规则的置信度顺序差异的意义尚待进一步思考,并且不应忽视提升度。(3)聚类分析步骤复杂,聚类变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中药频次、网络拓扑学参数与实际应用意义等方面;距离计算与聚类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中医药临床数据特征进行改进,Jaccard距离及改进方案在今后应得到重视;不应呈现单一的、未经解释的聚类结果,而应综合中医临床特征与聚类客观评价指标选择最终聚类方案。(4)计算相关性系数时,不应将仅适配于连续变量的算法应用于二分类变量。该文基于中医临床研究特征与统计学原理阐述了上述问题的内涵,并给出对应建议,为今后数据挖掘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不同阶段四诊信息的指标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讨中风病中医证候发生和演变规律,对195例中风病急性期病人,进行了90天内的调查和随访,对以发病3天、第28天、第90天为代表的三个阶段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指标聚类。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中风病不同阶段的证候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聚类结果提示将中风病患者发病前3天四诊信息分为气虚血瘀、痰热、气阴两虚三类;发病第28天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湿、血瘀、痰热四类;中风病第90天的信息分为气虚血瘀、气虚、痰热、痰湿四类较为合理。可见中风病不同时点的证候表现有所不同,且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体现出由错综复杂到相对单纯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勃类18种真菌显微特征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马勃类18种真菌孢子、孢丝的显微特征赋值量化,并引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分析符合传统形态分类和用药习惯。  相似文献   

8.
使用计算机辅助进行中草药尤其是植物鲜药的检索和鉴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图像库分类检索和反馈机制,设计出基于聚类-反馈的植物鲜药图像检索系统。系统采用K-means算法,利用小波特征对图像库中的图像进行聚类,并引入人工反馈机制,使聚类更加精确,检索效率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栓塞类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检验结果,以此为基础进行D-二聚体的栓塞类疾病诊疗价值的探讨。方法:对167例栓塞类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检验结果与患病的相关性。结果:167例栓塞类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平均值高于145例正常受检人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且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验在栓塞类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医师快速确诊、及时跟进治疗情况,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雷敬卫  白雁  樊克锋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052-2055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NIR)考察熟地黄饮片质量稳定性的方法。方法:以NIR光谱聚类分析法对不同种类的熟地黄样品进行了聚类鉴别,并与HPLC指纹图谱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NIR光谱聚类分析结果反映了熟地黄饮片间的相似程度,与HPLC指纹图谱实验结果比较结果准确、分析过程简便。结论:NIR技术应用于熟地黄饮片质量的稳定性考察是可行和有效的,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肉苁蓉中苯乙醇甙类化合物的L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振杰  赵文军  吴雪萍 《中药材》2004,27(3):175-177
目的:研究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在不同采收季节苯乙醇甙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LC-MS法对肉苁蓉中的四种苯乙醇甙类化合物(麦角甾甙、海胆甙、肉苁蓉甙A、2′-乙酰基麦角甾甙)进行定性分析和含量测定.结果:在春季和秋季肉苁蓉中分别检测出了四个苯乙醇甙类化合物,但除麦角甾甙外,其余三种化合物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别.结论:肉苁蓉采收季节不同,苯乙醇甙类化合物的含量也不同,药材质量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肉苁蓉对感染性休克肝线粒体ATP酶的影响.明确肉苁蓉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组;12小时对照组;12小时给药组;16小时对照组;16小时给药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败血症模型,比较各组存活率和平均动脉压(MAP),肝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大鼠在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后,肝线粒体ATP酶活性降低,24小时存活率明显下降。给予肉苁蓉后肝线粒体ATP酶活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与大鼠死亡率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感染性休克线粒体ATP酶活性下降,细胞钙超载和水肿坏死是败血症大鼠死亡的直接原因,肉苁蓉能增强ATP酶活性是肉丛蓉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尹刚  王贵林  袁岳沙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42-2743
目的研究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对败血症大鼠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败血症模型,采用生理多导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定磷法测定肝线粒体ATP酶活性,采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呼吸控制率(RCR),Ⅲ态的变化。结果大鼠在CLP术后,线粒体ATP酶活性,RCR和Ⅲ态显著降低(P<0.01)。肉苁蓉给药组肝线粒体ATP酶活性,RCR和Ⅲ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与大鼠死亡率的降低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肉苁蓉能增强实验性败血症大鼠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4.
肉苁蓉是一味常用的抗衰老、养生与美容中药之一,就肉苁蓉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了诠析。认为,肉苁蓉通过补肾作用达到抗衰老、养生与美容的目的。深入研究肉苁蓉的抗衰老机制及其养生与美容作用,在当前关注养生与美容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 C. Ma)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性植物,其化学成分含有苯乙醇苷类、多糖、环烯醚萜、木质素及半乳糖醇等。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记忆和学习能力和抗炎、抗疲劳等作用。由于当前市场流通的肉苁蓉类药材混乱,并且评价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标准过于局限,为了更好地评价肉苁蓉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本文从鉴别和成分分析两个方面,对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荒漠肉苁蓉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荒漠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的H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来源的荒漠肉苁蓉药材的内在质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据此对不同来源的药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较好;不同来源的药材指纹图谱差异较大。结论不同来源的荒漠肉苁蓉药材的内在质量差异较大,该方法可用于评价肉苁蓉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勉  付晓丽  王胜勇 《中药材》2004,27(6):400-402
目的 :对来自全国 10个地区的肉苁蓉类商品药材进行数码显微鉴定。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数码成像技术 ,对性状不易区别的种类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 :10件商品药材样品的基原植物分别为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Y C Ma、盐生肉苁蓉C salsa(C A Mey)BenthetHook f 和管花肉苁蓉C tubelosa (Schrenk )R Wight。结论 :市场上的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各占 2 / 5 ,管花肉苁蓉占 1/ 5。盐生肉苁蓉与肉苁蓉性状较难区别 ,但本文的数码照片真实、直观地反映了两种药材显微构造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荒漠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盛晋华  翟志席  郭玉海 《中草药》2004,35(9):1047-1049
目的 观察荒漠肉苁蓉种子萌发与吸器形成的形态发生过程。方法 通过组织培养,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种子萌发及吸器形成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 种子在接种2周后,开始露白,然后形成芽管状器官,进一步顶端膨大成初生吸器。在初生吸器上,厚的带状表皮围成均匀窝状,窝内又均匀分布着乳头状突起。结论 荒漠肉苁蓉种子萌发由胚根极的活动形成的单极性的幼苗发育方式。初生吸器是肉苁蓉黏着寄主的器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有效提高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的接种率。方法 本实验选用柽柳和梭梭及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种子为实验材料,进行了激素浸种处理、不同接种深度、不同浸种时间、生根粉、保水剂和接种装置处理对肉苁蓉接种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 将肉苁蓉种子用500 mg·L-1的激素A浸泡24 h,用牛皮纸信封作为接种装置,接于40 cm土层深度,并灌溉3 g·L-1生根粉和4 g·L-1保水剂混合溶液2 L。结论结果可有效提高中药肉苁蓉接种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肉苁蓉花序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为其综合利用和种子繁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动态顶空套袋吸附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研究近自然状态下肉苁蓉花期花序挥发物成分。结果:现蕾期到盛花期共从肉苁蓉花序中鉴定出40种挥发性化合物。现蕾期主要为烃类与绿叶挥发物,随着肉苁蓉花序上花朵开放,部分挥发物相对含量消失或减少,部分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并出现一些新化合物。初花期和盛花期肉苁蓉花序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芳香性酯类与苯环类化合物,其相对含量较现蕾期显著增加。结论:肉苁蓉花序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多,且随开花进程出现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构成了肉苁蓉不同花期的香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