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13个月,因呕吐一年,进行性加重3个月于94年3月2日入院。小儿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吐奶,每日1~2次,无胆汁样物,一直在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小儿胃炎”、“消化不良”给予解痉药等治疗,症状一度缓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31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stenosis,CHPS)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本文总结经手术证实的31例CHPS患儿的超声表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外科住院患儿31例,其中男24例,女7例。男∶女=3·4∶1。就诊时间最早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50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呕吐乳汁或奶块,体重减轻,右上腹触及肿块。上胃肠道钡餐检查可明确诊断。49例作了幽门环肌切开术,其中47例治愈,2例死亡。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是幽门环肌增生肥厚,使幽门腔狭窄所引起的胃输出道不全性梗阻,为新生儿常见病,我国的发病率为1‰,男性多于女性,以往诊断依靠临床和X线钡餐(GI)检查,我们对16例临床疑诊CHPS的患儿进行了彩超检查,结合GI及手术证实者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3%,治疗多采用幽门环肌切开术。我们自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共收治1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呕吐、胃蠕动波、右上腹包块为临床表现。我院2002年5月至2005年8月应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腹症检查中,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6例,全部病例经手术治愈,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予以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插管与非插管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应用理论依据。方法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婴儿40例,年龄1~3个月,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插管组(E组),根据术前是否酸碱失衡分为正常者K1、E1组,异常者K2、E2组;监测麻醉诱导(T1)、手术切皮(T2)、出手术室(T1)时的BP、HR、ECG、SpO2、ETCO20观察术中分泌物、术中屏气次数及术后烦躁例数行为学指标;监测麻醉诱导(T1)和出手术室(T3)时的血气。结果四亚组问T1、T2时刻MAP、HR、SpO2、ETCO2无统计学差异,T3时刻K2组较其他三亚组MAP、HR、SpO2均低,而ETC02均高,ECG无异常出现。术中出现呼吸抑制,需要处理者K2组较其他三亚组均高。术后烦躁K2组明显多于其他三个亚组。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麻醉选择全身麻醉。插管全身麻醉较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安全。非酸碱失衡者,选择插管全身麻醉及非插管全身麻醉均可;但伴随酸碱失衡者。插管全身麻醉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幽门环肌切断术,术中无皮下气肿,无黏膜破裂。术后无切口感染及戳孔疝发生。术后第1天开始喂水、喂奶,术前呕吐症状均消失,术后第3~5天出院。随访3个月,进食正常,体质量增加。结论 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31例患儿的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观察胃蠕动和排空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显示31例幽门管的长度≥1.60 cm,直径≥1.20 cm,肌层厚度≥0.40 cm.幽门管腔狭窄,胃内容物不易通过幽门管腔.31例全部经手术证实.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幽门管结构,准确测量幽门管大小、幽门肌层厚度,并且能动态观察胃蠕动和排空,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由于幽门肌层增生肥厚,使幽门管狭窄而引起的机械性梗阻,为新生儿常见疾病.以往诊断主要靠临床包块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价值。方法用变频超声技术对13例CHPS患儿进行检查,测量幽门管直径、长度及幽门肌厚度,并动态观察胃腔、胃蠕动及幽门管的开放。结果 13例CHPS患儿的幽门管短轴断面直径约14.5~18.2mm,幽门管长度约17.2~22.3mm,幽门肌厚度约3.9~5.1mm。结论变频超声对CHPS的诊断具有特异性,且安全、简便,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的常见病 ,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近5年来笔者应用B超对该病进行诊断观察 ,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 1临床资料 :1997~2002年在我院就诊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36例 ,男30例 ,女6例 ,年龄9~118天 ,平均49天。1 2方法 :使用日本产EUB310B型超声诊断及日本产东芝SSH—140A彩色超声诊断仪。患儿空腹 ,在检查前饮糖水100~150ml,取仰卧位及右侧卧位 ,采用直接扫描法 ,在中上腹及右上腹探查 ,发现橄榄样块影 ,进行纵横切面扫描检查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同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23例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均治愈,随访1年,无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2 0 0 0年 4月~ 2 0 0 0年 11月采用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10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 10例 ,男 9例 ,女 1例。年龄 16~12 0天。体重 2 7~ 8kg。并发肺炎 3例 ,Ⅱ°营养不良 3例 ,Ⅲ°营养不良 1例。同期剖腹手术组 15例 ,均为男婴 ,年龄 2 9~ 12 0天 ,体重 3~ 9kg。二、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 单次骶管阻止麻醉。患儿仰卧位 ,于脐上作小切口 ,Veress针穿刺入腹 ,注水通畅后 ,注入CO2 ,其压力为 12~ 14mmHg ,拔出穿刺针。在该处用 5mm套管…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期幽门肌层肥厚所造成的机械性梗阻 ,是新生儿呕吐的常见原因 ,常发生于出生后 1~ 3周。现就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收治并经手术治疗 9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6~ 2 0d ,平均 12d。9例均为足月顺产。 9例患儿均为吸奶后几分钟发生喷射状呕吐 ,呕吐物为奶瓣 ,无胆汁。呕吐呈进行性加重 ,但患儿求食欲仍很强。检查 :入院时 7例患儿营养不足 ,呈“小老人状面容”。 9例患儿呕吐前腹部可见明显蠕动波 ,从左肋缘下向剑突右方移动 ;6例呕吐后可在上腹部触及橄榄状肿块。…  相似文献   

19.
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时期胃幽门肌层肥厚造成的机械性梗阻。为不全性梗阻。是新生儿器质性呕吐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最早采用手术治疗成功的小儿外科疾病。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京恩  周珉  陈方  王琪  陆双泉  盛茂 《安徽医药》2005,9(8):603-604
目的总结分析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4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X线检查及其表现.结果胃扩张50例,胃排空延迟50例,"双轨征"23例."线样征"50例,"鸟嘴征"36例,"肩样征"22例,"蕈伞征"42例,胃食管返流20例.结论钡餐造影是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