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秀霞  魏宁  田立  靳桂荣 《河北医药》2010,32(15):2135-2136
脑有两侧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供血,两侧颈内动脉占脑供血总量的80%~90%,椎动脉占10%~20%[1]。当其中一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脑血流量的狭窄或闭塞时,侧支循环良好,不发生临床缺血症状,若侧支循环不良或有多条动脉发生足以影响脑血流量的狭窄时,就会产生脑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术后不同的血压控制水平对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368例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围术期血压水平、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依据术后血压控制水平,把368例患者分为A、B两组,控制A组术后血压较术前降低10%左右,控制B组术后血压较术前降低20%左右。结果 B组患者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CHS)发生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颈部血肿、脑梗、神经损伤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术后将血压控制在术前水平的80%是安全的,其对脑梗、脑出血、颈部血肿、神经损伤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是可明显降低CEA术后CH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又名卡巴密嗪、酰胺咪嗪,作用机制为阻滞神经细胞膜生的Na+通道,减少Na+的内流,稳定电位,从而阻止病灶向周围正常组织扩散;卡马西平口服吸收慢且不规则,进食同时服用可增加吸收,同时卡马西平又是强的药酶诱导剂,即可诱导一些药物使其血药浓度降低,又可诱发自身代谢,降低疗效[1].随着临床用药的增多,除常见的头昏、乏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复视、尿潴留及低钠血症等,少见的变态反应严重药疹也在临床出现,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可出现弥漫性红斑、丘疹,大片皮肤剥脱,面部可有水泡,口腔黏膜糜烂、瘙痒,甚至累及生殖器,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加重时常伴发热.本文就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的预防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误诊原因,同时分析相应的治疗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患者2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强化预防治疗,该组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不实施针对治疗预防。结果:研究组9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以及癫痫,误诊率45.00%;5例患者因为呕吐以及头痛并发局灶性的神经功能缺失误诊为脑梗死,误诊率25.00%,1例患者被误诊为脑出血,误诊率15.00%;2例患者因为存在胸闷、呕吐等情况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率为10.00%。18例患者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对照组误诊率75.00%。结论:需要临床医生提高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认识,同时还要对那部分疑诊患者进行及时的头颅CT检查以及CT静脉造影等检查。  相似文献   

5.
病例 :患者男 ,78岁 ,住院号 6 0 0 94 3。因脑血管意外收入我院外科治疗 ;并发肺部感染转入ICU病房。查体 :体温 38.3℃ ,双肺呼吸音稍弱 ,有散在性少量细湿啰音笛槭壹觳?:WBC :4 .0× 10 9/L。根据痰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尿培养为热带念珠菌。给予氟康唑 (Diflucan ,大扶康注射液 ,批号 :311180 2 ) 0 .2g静脉滴注 ,1次 / 12h ;万古霉素(Vancomycin ,商品名稳可信 ,批号WM135 2 1) 0 .5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中静滴 ,1次 / 12h ;前列腺素E1注射液 10 0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中静滴 ,1次 /d。用药第 7…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洛阳地区脑瘫患儿的病因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孕期保健检查及产前检查,减少脑瘫的发生。方法选择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康复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脑瘫患儿199例进行病因回顾性分析,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CP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及宫内窘迫、病理性黄疸、先兆流产、母孕期疾病、新生儿感染、惊厥。还有16.6%原因不明者。另外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出生医院的级别也有相关性。结论 1.CP病因复杂多样,低出生体重、早产等是洛阳地区CP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是围产期缺氧缺血和窒息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病理性黄疸在本地区脑瘫的高危因素中也较明显。2.预防CP关键是要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工作,不盲目保胎,减少早产;重视对妇幼保健、产、儿科医护人员的培养,提高技术水平,使基层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病理性黄疸的诊断、鉴别及转诊。3、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应提倡早期干预和治疗,有效降低脑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60例拟行单侧CEA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后将0.5 mg/kg依达拉奉溶入100 ml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对照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100 ml.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3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苏醒时间和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停留时间,以及麻醉诱导后10 min(T1)、开放颈动脉后10 min(T2)、2 h(T3)、24 h(T4)、72 h(T5)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果 2组内T2~T4各时点的血清S-100蛋白和NSE水平均明显高于T1时点[观察组S-100β:(1.03±0.32)、(1.70±0.69)、(0.69±0.23)μg/L比(0.35±0.06) μg/L,NSE:(11.0±2.3)、(12.8±3.0)、(9.6±1.0) μg/L比(8.2±1.6)μg/L;对照组S-100β:(1.28±0.30)、(2.22±0.65)、(0.85±0.28) μg/L比(0.33±0.07) μg/L,NSE:(12.3±2.5)、(14.8±3.0)、(10.2±1.2) μg,/L比(8.5±1.4) μg/L,均P<0.05].观察组T2~T4各时点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点(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SICU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3±47) min比(94±74)min,(27±8)h比(28±9)h,均P>0.05].2组患者术后3 d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1 d[观察组:(25.7±2.3)分比(26.3±2.5)分;对照组:(24.7±3.1)分比(26.4±2.7)分,P<0.05].观察组有3例(10.0%)可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对照组有9例(30.0%),组间POC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降低CEA术中及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及NSE水平,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脑损伤,改善术后患者MMSE评分,降低POCD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患女,14岁.因患牙疼到本村诊所就诊,经医生推荐购芬必得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0090742),口服,300mg,bid(此期间未服其他药物).于第二天患者自颈部以下呈现瘙痒,继而出现全身剥脱性皮炎.遂停用芬必得胶囊,iv 10%葡萄糖酸钙10ml(加入5%葡萄糖20ml中),bid,未见好转而住院治疗,经iv 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mg,维生素C 2.0g(加入10%葡萄糖500ml中),qd,同时口服息斯敏片9mg,qd,经7日治疗好转后出院.  相似文献   

9.
<正>各种诱发因素引起颅脑动脉狭窄,产生一过性脑缺血,脑黑蒙,曾有脑卒中发症,网膜病变产生斑块形成,病变常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颈内动脉剥脱术是将颈动脉内膜起开并剥离增厚的内膜,而使血管再通的手术,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血管腔狭窄超过50%,对侧有阻塞性病灶、双侧动脉狭窄超过75%,缺血性脑卒中,降低其致残率,可有效解决脑血流。目前,在欧美采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已成为动脉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常规治疗方法,全美每年约15万人接  相似文献   

10.
患者王某,男,37岁.于1993年7月11日因腹泻、腹痛而给于泻痢停2片(啥尔滨制药六厂生产,批号9208062)每日2次口服,2h 后面部、双上肢前臂、颈部等处皮肤出现瘙痒感,6h 后,上述部位皮肤增厚为片状斑疹.呈紫红色,并有少量脱屑,来院就诊,诊断为剥脱性皮炎,当即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 每日一次静脉注射,息斯敏10mg 每日一次口服,赛庚定4mg 每日2次口服,维生素 B_620mg 每日三次口服。经上述抗过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理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为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和脑细胞营养剂类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和心态指导,比较两种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脑供血不足容易诱发认知功能障碍,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2.
田有军  李耀金 《河北医药》2013,35(15):2346-2347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SAH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SAH后CVS的发生率为31.6%~66.1%,是SAH患者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SAH发生后防治CVS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脑血管发生病变而致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进而引起剧烈头痛甚至意识障碍为SAH的临床表现[1],当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环绕于脑血管周围,脑血管受到氧化血红蛋白、血管内皮素等刺激而产  相似文献   

13.
<正>脑性瘫痪是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癫痫、视听觉、语言、行为情感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多在婴幼儿期发病,是造成小儿残疾最多的疾病之一。脑瘫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方案和综合治疗,小儿脑瘫的手术治疗是重要的一环。包括颈总动脉外膜剥脱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周围神经缩窄术、矫形手术等术式的组合使用,术后配合药物、仪器、功能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软组织不完全剥脱伤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72例软组织不完全性剥脱伤患者采取保守的手术方法;尽可能地保留剥脱组织,并原位缝合,术后抗感染、抗凝、抗体克治疗。结果 88.9%患者剥脱组织完全或大部分存活,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及功能保持良好。结论 消极地手术和改善微循环药物的应用在软组织不完全性剥脱伤的早期治疗中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给予脑血管支架术后患者口服逐瘀通脉方,评价其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及颅内动脉严重狭窄患者择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氯比格雷加阿司匹林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逐瘀通脉方。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计算机定量测定血管病变的直径狭窄程度(QCA),多普勒(TCD)检查脑血管参数,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TXA2、PGI2及TXA2/PGI2等指标。结果治疗组(n=62)参照血管直径与对照组(n=63)无明显差异,支架段血管直径差异不明显[(3.32±0.21)mm vs(3.18±0.25)mm,P>0.05)]。血管直径减少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41±0.11)与(0.65±0.16),P<0.05。治疗组再狭窄率(11.3%)及再介入率(3.0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8%、11.1%,P<0.05)。结论逐瘀通脉方干预可降低脑血管内支架成型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氯丙嗪自1951年问世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病治疗中,并取得了肯定疗效,至今仍是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首选药物。其疗效虽然显著,但有急性黄疸、粒细胞缺乏症,癫痫样发作,低血压休克,剥脱性皮炎等严重副作用。氯丙嗪的药疹发生率国外资料为8%~12%,国内资料约为10%~20%。我们在精神科工作中,护理过7例氯丙嗪致剥脱性皮炎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现将7例病人临床表现、护理经过总结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7例病人中,女5例,男2例,诊断:精神分裂症5例,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各1例,入院时…  相似文献   

17.
1例37岁男性烟雾病患者,在行颅内外血管吻合术后入院复查.入院后,为预防感染给予克林霉素1.2 g 溶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第2天,患者全身瘙痒,下颌及四肢满布红色丘疹,有散在水疱,部分融合成片状,并出现表皮松解剥脱现象,伴有渗出.T 37.6 ℃.血常规:WBC 14.5×109/L,N 0.87.立即给予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及异丙嗪等治疗.3 d后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18.
贺远  董健  周湘红 《中国药业》2005,14(7):82-82
丙基硫氧嘧啶(PTU)是目前常用的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1],其中剥脱性皮炎临床罕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19.
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内膜产生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导致管腔狭小。研究表明,颈动脉管腔狭窄<70%,脑血流仍保持不变,当狭窄≥70%时,管腔横截面减少90%,即引起显著的脑血流减少[1],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主要原因,而TIA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183-186
目的探讨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早期外伤性切口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的28例外伤性切口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后,全部28例外伤性切口瘢痕患者,15例治疗效果达到显效(53.57%),13例患者治疗效果为改善(46.43%),总有效率100%。结论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对早期外伤性切口瘢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