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吡酮胺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真菌药。自1973年联邦德国首次报道以来,国外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5年载入美国药典第21版。目前吡酮胺在国外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和其他方面。本文概述了国外十几年来有关吡酮胺在化学、生物、临床及其它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分别采用盐酸特比奈芬软膏(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肤康王软膏(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必伏凝胶(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三种抗真菌外用药物治疗股癣,目的在于比较它们的抗真菌作用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金涛  温守明 《空军总医院学报》1996,12(2):116-116,118
肉桂醛法和肉桂基氯法合成抗真菌药萘替芬金涛,温守明,吉小莉,黄家章,信许娅,刘延临床药理科主题词抗真菌药,药学工艺学萘替芬(Naftifine)是1985年国外上市的第一个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具有结构新颖,作用机理不同于以往临床上所用的抗真菌药,见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移植术的广泛开展以及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导致菌群失调和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降低,使表浅和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日趋升高。由于真菌与人类细胞同为真核细胞,长期用药后往往对宿主具有相当的毒性,同时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真菌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因此,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就显得格外迫切,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成为研究的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赵丹  孟蕾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254-1256
棘白霉素类药物是一类新型抗真菌药,其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对假丝酵母菌属及曲霉菌属均有效,使用安全性高。随着近年来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过多使用,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随之增加,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作为假丝酵母菌菌血症和侵入性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一线用药,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抗真菌药物大体分为3代:第一代以灰黄霉素为代表,由灰黄青霉素产生,对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深部真菌无效;制霉菌素及两性霉素均属多烯大环内酯类,主要用于深部真菌的治疗。第二代为咪唑类,主要有酮康唑、克霉唑、咪康唑、益康唑等。第三代为三唑类,包括伊曲康唑、氟康唑;丙烯胺类,包括特比萘芬等。对真菌感染,特别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仍不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约有80多种抗真菌药物应用于临床,有多烯类、唑类、核苷-肽类、氨基酸类、丙烯胺类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等。现对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许晓莲  李勃  李坤 《武警医学》2011,22(3):273-274
为规范药品管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第28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负责外,不得退换”。这条规定有利于确保药品质量及患者用药安全。但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医生的不合理用药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本院2012年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及药敏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2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4031份,从中分离出致病菌1291株,应用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及药敏板对这些致病菌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真菌占分离致病菌的22.5%(290/1291),其中在痰液等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真菌比例最高为47.2%;白色念珠菌是该年本地区检出的主要真菌,占分离真菌的61.7%;两性霉素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和6.6%,而三唑类药物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40.7%、44.1%和57.9%.结论 本地区真菌感染较为严重,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因此必须加强真菌耐药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在门诊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极抽取我院门诊处方,每月5d(除外星期六、星期日2d)进行统计,按金额排序法并结合DDDS对中成药使用情况全面分析。结果:总体上品种、金额分布较为合理。结论:通过正确的统计分析,掌握中成药的使用的频度和金额,为科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院采用美宝皮康霜治疗270例浅表皮癣病患者,临床观察,痊愈率87.5%,总有效率92.5%;认为美宝皮康霜对浅表真菌感染有较好治疗作用。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提高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经病理、真菌培养及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 结果 25例中CT表现为肺炎性浸润实变、结节型8例,炎性浸润实变、肿块型2例,炎性浸润实变、结节、肿块型4例,多发结节型6例,结节、肿块型5例;其中12例出现"晕征", 2例有"含气新月征"; 7例合并空洞,9例有楔形实变影.病灶在肺内的分布无特殊性. 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为病变呈多灶性、多态性,真菌感染的"晕征"及楔形实变影是早期肺部真菌感染的较特征性CT表现.  相似文献   

13.
外科病房常见病原菌及药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研外科病房常见病原菌及其药敏,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K-B琼脂扩散法,对外科临床发生感染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检测菌株对常用2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出103株细菌,属前5位的分别是:金黄葡萄球菌、朋肠杆菌、奈瑟氏菌、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20种常用抗生素均结果为基础,细菌培养前抗菌药物的选择可参考本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7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耐药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哌拉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升高最快。亚胺培南可作为我院铜绿假单胞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生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动态监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对减缓其耐药率上升及医院感染控制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院近年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对 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咽拭子进行常规细菌培养 ,分离菌株 ,再用微量稀释法测定 398株致病菌 (真菌 15 3株除外 )对 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398株分离菌中以G-杆菌为主 ,占 5 8.3% ,真菌占 38.4 % ,G+ 球菌占 3.3%。对临床常用的 12种抗生素 ,抗菌作用最强的是丁胺卡那霉素 ,敏感率 6 9.4 % ;其次是复方新诺明 ,敏感率 2 4 .1% ;抗菌作用最差的是氨苄青霉素 ,敏感率 6 .1%。结论 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 ,真菌感染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抗生素治疗应依据细菌学指导 ,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MRSA流行趋势及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趋势及耐药性。方法细菌鉴定采用ATB-Expression分析仪进行,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MRSA检测按NCCLS标准进行。结果MRSA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MRSA呈多重耐药。结论MRSA的高检出率给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带来较大困难,临床工作中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及时有效地控制MRSA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Kirby-Baure纸片扩散法,对109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1094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依次为88.9%,87.8%,86.1%,85.0%,头孢噻吩的敏感率最低为15.2%,26.7%的大肠埃希菌和30.8%的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论革兰阴性杆菌除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较低的抗菌活性外,对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类(一、二、三、四代)的药物均有较高的抗药性,多重耐药性细菌成为临床的主要感染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1日~2011年7月23日住院患者中,发生非发酵菌感染的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检出非发酵菌24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3.90%,鲍曼不动杆菌占26.83%,嗜麦芽假单胞菌10.57%;分离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在治疗上,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头孢吡肟(马斯平)、黏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敏感性均达到100%,而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美满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结论非发酵菌导致感染菌种虽仍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但有新菌种不断出现,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ICU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细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2009-10~2010-10本院ICU院内感染患者35例的内导管病原菌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共检出菌株97株,其中G-菌49株(50.52%),以非发酵菌最多。G+菌19株(19.59%),主要为肠球菌属和葡萄球菌。真菌29株(29.90%)。29株真菌中,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均敏感,而对其他如5-FU、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ICU中的医院内导管感染率较高,G-菌则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为主。因此,应该对室内环境及导管严格控制,防范交叉感染的出现,减持无菌操作,治疗的同时配合内导管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Subaortic aneurysms are very rare and of uncertain etiology. We present a unique case in which 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and biscuspid valve predisposed to infective endocarditis and formation of a mycotic subaortic aneury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