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学生心理资本、应付方式、抑郁的现状及三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162名医学生施测,数据分析采用SPSS 26.0,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采用Mplus8.0。结果 医学生心理资本、应付方式、抑郁总体水平较好;心理资本分别与抑郁及应付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负相关(P<0.001),心理资本与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P<0.001);解决问题、求助与抑郁呈负相关(P<0.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抑郁呈正相关(P<0.001);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自责是心理资本与抑郁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比例依次为23.0%、5.7%、20.6%。结论 心理资本对抑郁具有显著直接预测作用,解决问题、求助和自责在心理资本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改善医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鼓励其采取成熟的应付方式能够降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等对600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轻、中、重度检出率分别为27.83%、40.5%、31.67%。有感焦虑检出率为56.17%,男生、女生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57.33%vs56%,χ2=0.05,P0.05)。健康自评差、学习生活不满意、睡眠不规律次数多、A型行为类型的学生考试焦虑多。考试焦虑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之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与应付方式之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为:神经质、生活事件多、采取自责的应付方式、知心朋友数少、性格内向、精神质。结论英语专业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失眠症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失眠症患者的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S)对失眠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各88例进行测评.结果:失眠症组自责、幻想和退避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求助分量表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失眠症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睡眠障碍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失眠症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失眠症组自责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等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求助与焦虑、抑郁、偏执和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且有较多的心身症状,应付方式和身心健康有相关性.失眠症患者缺乏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品行障碍患儿父母养育方式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对品行障碍患儿的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应付方式问卷(CSQ)对46例品行障碍患儿和46名正常儿童为对照进行评估,并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应付方式作相关分析。结果:品行障碍组患儿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他各项因子分(除父母的偏爱被试及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外)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因子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品行障碍组解决问题、求助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负相关;自责、退避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因子呈负相关,而与其他各项因子呈正相关。结论:品行障碍患儿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自杀未遂妇女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自杀未遂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和应对方式。方法用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应付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LE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56例女性自杀未遂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100名正常女性做比较。结果自杀女性平均年龄较小,自杀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家庭争吵、人际关系问题、经济困难和恋爱问题;服毒是自杀的最常见方式,服毒种类以精神药物类最多(39.74%),其次为有毒制剂(29.49%)。自杀未遂组遭遇生活事件总频数、精神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和紧张值高于对照组(P〈0.01);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明显异于对照组(P〈0.01);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杀者有明显的负性生活事件,他们的应对方式存在问题,伴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提示我们应加强应对困难能力的教育,加强和谐社会和家庭的建设,及早处理诱发因素,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网络依赖诊断量表等对600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英语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7.17%,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极显著性(28% vs4.19%,x2=55.92,P<0.01).健康自评差、学习生活不满意、吸烟、能饮酒量大、最近1月饮酒次数多、睡眠不规律次数多、B型行为类型的学生,网络成瘾多,网络成瘾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之精神质、神经质呈显著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事件呈显著正相关,与应付方式之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与社会支持、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揭示,采取求助的应付方式少、社会支持状况差、男生、B型行为类型、吸烟多、采取合理化的应付方式、生活事件多、采取自责的应付方式、性格内向、抑郁症状重、掩饰性、能饮酒量大、学习生活不满意的学生发生网络成瘾多.结论 英语专业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应付方式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应付方式问卷,对30例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评.结果 (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宗教道德观等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矛盾性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组,自责、退避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青少年抑郁症组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环境中的控制性呈正相关(r=0.42);求助因子与情感表达呈正相关(r=0.41);自责因子与亲密度、情感表达呈负相关(r =-0.48,r =-0.44),与矛盾性呈正相关(r=0.47).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并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特点及影响。方法运用生活事件量表、A型行为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问卷,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人格特征、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患病后的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本次患病前所经历的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A型行为评分,消极应付方式评分,抑郁及焦虑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付评分,社会支持总分减低(P<0.05和P<0.01)。结论生活事件紧张总值、A型行为和抑郁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而积极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为疾病的保护因子。冠心病患者具有特殊的心理社会特征和心身共病状况,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样70例(门诊及住院各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进行抑郁症状及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关系的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1.0%,抑郁症状与住院组织生活事件有关,门诊组多采用自责应付方式,住院组多采用自责,幻想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特点及对抑郁症状作用。方法:对184例患者,平分为研究组(药物治疗+应付方式指导)和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应付方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抑郁症患者所选择的应付方式主要是自责、退避和幻想,而相对较少使用解决问题、合理化和求助;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应付方式各因子除合理化相关性不明显外,与其余因子均存在显著相关。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应付方式各因子比较除合理化因子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0.05)。结论:应付方式影响抑郁症状,通过应付方式指导可以提高抑郁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酒依赖患者(研究组)和60名无嗜酒史的当地市民(对照组)进行应对方式问卷(CSQ)和中文版的家庭环境量表(FES)调查,分析酒依赖患者应对方式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研究组CSQ中退避、幻想和自责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41,t=3.22,t=4.15;P0.05或P0.01);FES中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和控制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FES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评分与CSQ解决问题评分呈正相关,情感表达评分与求助评分呈正相关,娱乐性评分与自责评分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酒依赖患者应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不良家庭环境是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患者心理卫生特点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和心理测量量表对符合要求的交通事故所致12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卫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这些问卷和量表包括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结果交通事故后颅脑损伤患者心理卫生状况低于正常人群(P〈0.05);患者心理卫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生活质量、事故处理满意度、受伤时间等均有不同程度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心理障碍主要相关因素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退避和事故处理满意度。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到交通事故后颅脑损伤病人心理卫生,需要医护人员和社会的综合干预才能有效提高病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出国维和待命对士兵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焦虑抑郁情绪与人格的关系,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维和待命集训的216名士兵为研究组,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其他部队士兵146人为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等工具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组焦虑检出率为27.31%,与对照组比较(15.75%)差异显著(P<0.01);抑郁检出率为21.29%,与对照组比较(13.69%)差异显著(P<0.01);研究组显示SAS、SDS与EPQ中与N维度呈正相关,而与E维度呈负相关;对研究组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后的焦虑检出率11.57%明显低于干预前的27.31%,差异显著(P<0.01),干预后的抑郁检出率9.72%明显低于干预前的21.29%,差异显著(P<0.01)。结论维和部队待命部分士兵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其与人格有关;与心理应激有关;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海军舰艇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海军舰艇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心理健康相关问卷对海军舰艇兵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除阳性项目数和焦虑因子外 ,SCL 90总分及其余 8项因子分均明显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中国新兵常模及中国正常人常模。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结论 海军舰艇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应继续加强军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at tes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alth causal attribution and coping mechanisms with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ho have 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undergoing a peritoneal dialysis (PD) treatment.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QOL should b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Problem-focused coping, internal health-related locus of control (HRLOC) and medical power HRLOC were hypothesized as positive moderators preserving a better QOL,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47 PD patients completed the Kidney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KD-QOL) scale encompassing 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Form (MOS SF-36)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the Multidimens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 and the Ways of Coping Check-List (WCCL) scale. RESULTS: Low scores for all QOL scores were found except for pain dimension, as compared with scores available from a general French population. Globally, QOL was not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hysical component score (PCS) of QOL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internal HRLOC (r=.35; P<.05), and negatively with medical power HRLOC (r=-.36; P<.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adjusting for age confirmed these results. Mental component score (MC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emotion-focused coping and seeking social support (r=-.45; P=.001 and r=-.30; P<.05, respectively), the first association persisting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Neither PCS nor MCS was linked to the use of problem-focused coping.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hysical QOL is all the more preserved when patients are more convinced that their behaviour can influence their health condition and that psychological QOL is all the more impaired when health condition is perceived as less controllable, requiring emotion-focused coping (avoidance strategies). Health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coping act respectively as moderator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mponents of QOL.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待退伍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付方式,为待退伍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待退伍军人及现役军人进行调查,分别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和105份,并比较待退伍军人、现役军人、中国军人常模的SCL-90及退伍军人与现役军人的应付方式各因子分。结果待退伍军人总体的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现役军人及中国军人常模(P<0.05);应付方式问卷中,待退伍军人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高于现役军人(P<0.05),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低于现役军人(P<0.05),合理化因子分高于现役军人(P>0.05)。结论待退伍军人心理健康状况优于现役军人及中国军人常模,心理应付方式优于现役军人,多采用成熟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心理状态与耻感、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康复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17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分将其分为抑郁组(54例)和非抑郁组(124例),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各量表得分差异,以及抑郁评分和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病耻感中社交因子、能力因子评分以总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非抑郁组,而消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非抑郁组;抑郁组患者社会支持各方面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低于非抑郁组患者.相关性分析表明抑郁心理与患者病耻感评分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抑郁呈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与抑郁呈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各方面评分均与抑郁呈负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抑郁心理状态与耻感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后勤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后勤系统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及心理健康相关问卷对后勤系统 2 0 0 1年 12月入伍的 895名新兵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后勤新兵SCL 90总分、各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 (P <0 .0 0 1) ;EPQ个性问卷中的E分、N分明显高于常模 (P <0 .0 1,P <0 .0 5 )。结论 后勤新兵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应根据新兵个性特征进行入伍教育、行政管理及军事训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咨询及疏导,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以连为单位,严格按照测试要求进行测验。结果(1)驻训特种兵SCL-90总分〉160分者占总人数19.6%。主要表现在:躯体化6.6%,强迫5.1%,人际关系敏感4.2%,精神病性5.1%。(2)驻训特种兵躯体化因子较中国男性军人明显增高(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因子较后者明显降低(P<0.01);与中国正常男性比较显示: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较中国正常男性明显增高(P<0.01)。(3)不同军龄的SCL-90结果比较:躯体化、抑郁因子分1年军龄组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1年组焦虑因子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1)驻训特种兵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在驻训期间对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官兵的适应能力。(2)驻训特种兵较中国男性军人有更多的躯体化症状,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普通男性。(3)不同军龄的驻训特种兵SCL-90结果比较显示:低军龄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说明低军龄特种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群体。  相似文献   

20.
Stress, coping, perceptions of control,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88 adults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were assessed. Stressful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concerns over personal competencies occurred most frequently. Frequency and stress impact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 composite scor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ctive coping was associated with les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than distraction or avoidant coping. Perceptions of control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active coping and negatively related to avoidant coping. Active coping was related to les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when used with perceptions of high control than with perceptions of low control. De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stress and increasing accurate perceptions of control and subsequently active coping may reduc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people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