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CD44v6、MMP-9过表达促进胃癌浸润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9表达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及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的相关性。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D44v6和MMP-9在263例原发性胃癌的表达。结果:随着胃癌浸润程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站次的提高以及TNM分期的进展,CD44v6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CD44v6和MMP-9阳性表达者胃癌细胞Ki-67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其阴性者;二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其共同表达者发生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机明显高于二者仅其中之一阳性表达或同为阴性表达者。结论:CD44v6、MMP-9过表达促进胃癌侵润转移,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相互关联,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Li L  Zhang S  Lin H  Lin JY 《癌症》2002,21(3):305-310
背景和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其相应的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for of metalloproteinase-1 TIMP-1)在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二者在胃癌中的共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失衡与胃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56例胃癌细胞MMP-9、TIMP-1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并行回顾性随访。结果:胃癌侵及肌层以上者的MMP-9表达(70.13%)明显高于胃癌仅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者(42.50%,P<0.05),MMP-9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指数、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TNM分期高者MMP-9表达(75.00%)高于TNM分期低者(46.15%,P<0.05);TIMP-1的表达与胃癌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0.1688,0.3556和0.3004,P<0.05)。胃癌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失衡有4种类型,其中MMP-9表达超过TIMP-1者胃癌发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TIMP-1表达超过MMP-9者或二者表达平衡者(P<0.05),而术后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情况则相反,MMP-9表达超过TIMP-1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TIMP-1表达超过MMP-9者(P<0.05)。结论:MMP-9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而TIMP-1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呈负相关,二者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关系表现为MMP-9促进肿瘤转移为主,TIMP-1对胃癌有独立的抑制作用,MMP-9阳性表达而TIMP-1阴性表达者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胃癌组织中MMP-9表达、微血管生成与胃癌侵袭与转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爱东  吕光成 《肿瘤》2002,22(1):57-58,63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MP - 9)基因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性及其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 ,用抗MMP - 9及抗血管内皮细胞CD34单克隆抗体对 40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标记分析。结果 弥漫型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组MMP 9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肠型胃癌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P值分别 <0 .0 5和 0 .0 1 ) ;有淋巴结转移组、远外转移组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 (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组 (P值分别 <0 .0 1和 0 .0 5) ;MMP 9阳性表达组胃癌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 (34 .5± 8.3Vs 2 6 .8± 1 0 .4,P <0 .0 5)。结论 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的基因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MMP 9与胃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联合检测MVD及MMP 9表达对胃癌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MP9、CD44v6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海  李秀  吴强  邵金贵 《中国肿瘤》2005,14(11):747-75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CD44拼接变异体6(CD44 splice variant 6,CD44v6)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40例口腔黏膜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和3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MMP9和CD44v6的表达.[结果](1)MMP9在OSCC组中的阳性率(84.1%)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组(17.5%)和正常口腔黏膜组(6.6%).MMP9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相关.(2)CD44v6在OSCC组中的阳性率(78.4%)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组(30.0%)和正常口腔黏膜(13.3%).CD44v6的高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3)OSCC中MMP9的表达与CD44v6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9、CD44v6对OSCC发生过程具有重要意义,MMP9和CD44v6的表达在OSCC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可能呈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组织中MMP—TIM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揭示乳腺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1)82例乳腺癌组织中,MMP-2,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4%(43/82),53.7%(44/82)和32.9%(27/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MMP-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相关,级别越高其阳性表达率就越高(I级/Ⅲ级P<0.01),MMP-9,TIMP-1的表达在各组织学分级中虽有判别,但无显著性(P>0.05),(3)MMP-2/MMP-9与TIMP-1的表达平行关系无显著性(P>0.05)。(4)MMP-2或/和MMP-9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TIMP-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MP-9的高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Cai W  Song JD 《癌症》2002,21(1):91-94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尤其是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tissue inb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2,TIMP-2)与卵巢癌侵袭及卵巢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28例卵巢肿瘤组织MMP-2、MMP-9及TIMP-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MP-2、MMP-9及TIMP-2在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囊腺瘤(P<0.01)。MMP-2及MMP-9在卵巢癌临床分期Ⅲ-Ⅳ期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I-Ⅱ期者,病理学分级3级病例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1-2级者(P<0.01),有淋巴结转移病例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而TIMP-2的阳性表达与MMP-2及MMP-9相反。结论:MMP-2、MMP-9及TIMP-2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2及MMP-9蛋白的高表达可作为判断卵巢部具有转移倾向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MMP-2和TI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剂 -2 (TIMP -2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96例胃癌组织MMP -2和TIMP -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MMP -2和TIMP -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 64 .6%和 3 0 .2 %。MMP -2和TIMP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侵袭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P <0 .0 5 ) ,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MMP -2和TIMP -2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41例人胃癌和17例癌旁组织中的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基因表达进行了检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原位杂交(cDNA-mRNA)技术对41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进行检测;结果MMP-2及MMP-9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73.1%(30/41),65.8%(27/41)和22.5%(4/17),41.1%(7/17)。胃癌及癌旁组织的TIMP-1的表达分别是56.9%(23/41)及34.6%(6/17),且MMP-9/TIMP-1的比值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一致性检验显示基因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的关系密切(P<0.05);结论MMPS基因的过度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证明TIMP基因的表达参与了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过程,MMPs/TIMP基因的平衡表达及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是检测胃癌组织侵袭,转移的可靠方法,本实验的结果为建立肿瘤转移的分子标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Zhou CY  Yao JF  Chen XD 《癌症》2002,21(7):735-739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浸润与转移的关键问题是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的降解,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能降解ECM,用MMPs的活性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ssue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s)有关。本研究拟通过观察MMP-2和MMP-9及其抑制因子TIMP-1和TIMP-2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0例子宫颈鳞癌,29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16例正常子宫颈组织进行标记及分析。结果:MMP-2、MMP-9、TIMP-1、TIMP-2在子宫颈鳞癌、CIN、正常宫颈组织细胞浆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70.0%、62.5%、97.5%、44.8%、61.1%、62.1%、86.21%、96.55%、25.0%、25.0%、25.0%、56.25%。MMP-2的鳞癌组与CIN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9的正常组与鳞癌组及CI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IMP-1和TIMP-2的正常组与鳞癌组及CIN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MMP-2、MMP-9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较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P<0.01)、TIMP-2在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较阳性组明显高(P<0.01),而IMP-1没有发现此现象。MMP-2、MMP-9和TIMP-1、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病理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MMP-2、MMP-9和TIMP-1、TIMP-2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MMP-2、MMP-9的表达水平的明显上调和TIMP-1、TIMP-2相对弱表达在子宫颈鳞癌浸润和淋巴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的表达 ,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检测 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 2、MMP 9、TIMP 1、TIMP 2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 2、MMP 9、TIMP 1、TIMP 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0 .0 %、17.8%、13 .3 %和 84.4% ;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的MMP、TIMP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肿瘤浸润的加深 ,MMP 2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 χ2=4.3 75 ,P <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MMP 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χ2 =6.2 5 2 ,P <0 .0 1)。结论 MMP 2、MMP 9主要在癌细胞中表达 ,TIMP 1、TIMP 2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MMP 2、MMP 9、TIMP 1、TIMP 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MMP 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MMP-9和CD44V6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MMP -9和CD 44V 6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方法 ,检测85例胃癌组织中CD44V 6和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 6阳性表达率为 47.0 6% (4 0 /85 ) ;MMP -9阳性表达率为 43 .5 3 % (3 7/85 )。胃癌组织中CD44V 6表达与MMP -9表达显著相关 (P <0 .0 5 ) ;CD44V 6和MMP -9均阳性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及脉管浸润均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CD 44V 6和MMP -9均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6.2 5 %、2 8.13 %和 2 8.13 % ,其他患者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9.2 5 %、71.19%和 5 9.3 3 % ,前者显著低于后者 (P均 <0 .0 5 )。结论 CD44V 6和MMP -9表达的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CD44v6、MM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v6、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5/40)、87%(87/100),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6/6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0)、94%(94/100),MMP-2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9/6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CD44v6、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联合检测CD44v6与MMP-2有助于综合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癌CD44v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研究8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结果]胃癌原发灶中CD44v6表达阳性率为61 2%(52/85)。CD44v6表达阳性率在进展期胃癌(66 7%)、累及浆膜层胃癌(72 2%)、淋巴结阳性胃癌(73 2%)均高于早期胃癌(30 8%)、未累及浆膜层胃癌(41 9%)、淋巴结阴性胃癌(37 9%)(P<0 05或P<0 01)。[结论]CD44v6可能参与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检测胃癌CD44v6的表达 ,有助于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了解及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nm2 3和CD44V6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84例胃癌组织进行表达检测 ,结合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nm2 3和CD44V6 在 84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 4 8 8%、5 2 4 %。nm2 3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 32 7% ,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79 3% (P <0 .0 5 )。CD44V6 与胃部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在进展期胃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表达率分别为 5 8 9%和 70 9% ,显著高于早期胃癌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阳性表达率 9 1%和 17 2 % (P值分别为 <0 .0 5 ,<0 .0 1)。结论 :nm 2 3和CD44V6 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nm2 3的缺失表达对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 ,CD44V6 的高表达对胃癌的浸润、转移起重要作用。对分析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肺癌MMPs和TIMPs的表达及浸润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晦(MMPs)及其抑制剂(TIMPs)任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MMPs及TIMPs在肺癌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MP1、MMP2、MMP-9、MMP-13、TIMP-1、TIMP-2在104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MMPs、TIMPs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MMP-2与肺癌分级有密切关系,MMP9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TIMP与肺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肺癌组织中MMP-2与其抑制剂TIMP-2的表达呈正相关,MMP-9与TIMP-2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MMPs和TIMPs在肺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MMP-9和TIMP-1在肺癌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nm23-H1和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m23-H1和CD44V6在胃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nm23-H1和CD44V6蛋白在65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nm23-H1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与预后呈正相关。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随胃癌浸润的加深而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CD44V6阳性者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nm23-H1和CD44V6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CD44V6、nm23蛋白、p5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D44V6、nm23蛋白、p53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2例胃癌标本进行CD44V6、nm23蛋白、p53的测定。结果胃癌中CD44V6、nm23蛋白、p53阳性率分别为61.0%、56.1%、68.3%;CD44V6、p53过度表达及nm23低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中CD44V6和nm23表达呈负相关(P<0.05)。CD44V6的表达与p53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CD44V6、nm23蛋白、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D44V6与nm23蛋白和p53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可为临床预测转移和估计预后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Li Y  Zhang JH  Kuang G  Yang JQ  Zhao Q  Wang XL  Jiao ZK  Zhang ZD  Wang LL 《癌症》2003,22(9):985-989
背景与目的:研究证实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多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产物协调作用的结果,寻找与胃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有助于胃癌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MUC1、CD44v6、nm23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0例胃癌组织及613枚区域淋巴结中的MUC1、CD44v6、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癌组、浸润型组、T3+T4组、淋巴结转移组、Ⅲ~Ⅳ期组、生存期<5年组分别为84.6%、88.1%、87.3%、91.7%、94.4%、95.5%,CD44v6分别为79.5%、74.6%、79.4%、81.7%、87.0%、87.9%,nm23分别为38.5%、32.2%、30.2%、25.0%、25.9%、18.2%。MUC1和CD44v6表达低分化癌组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组(78.9%vs57.7%),浸润型组高于局限型组(72.6%vs54.9%),T3+T4组高于T2组(72.3%vs46.8%),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8.0%vs46.0%),TNM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67.9%vs44.6%),生存期<5年组高于≥5年组(59.1%vs31.8%),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nm23除分化程度、Borrmann分型不同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T3+T4组低于T2组(51.1%),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6.0%),TNMⅢ~Ⅳ期组低于Ⅰ~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CD44 v6 和 nm2 3 -H1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应用 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7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 CD44 v6 和 nm 2 3 -H1基因蛋白测定。结果 :CD44 v6 基因蛋白的高表达和 nm2 3 -H1基因蛋白的低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1)。大肠癌 CD44 v6 和nm2 3 -H1基因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 P>0 .0 5) ,但 CD44 v6 阳性表达伴 nm2 3 -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 v6 和 nm2 3 -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