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输尿管肿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输尿管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膀胱镜、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超声波检查阳性发现。结果9例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膀胱刺激征。6例病变上方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积水。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8例,膀胱镜检 活检确诊1例,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诊断6例,静脉肾盂造影诊断3例,超声波检查发现5例不同程度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其中3例探及输尿管肿物。结论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持续性镜下或肉眼血尿、腰痛并有原因不明的肾盂、输尿管积水者,应及早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MSCTU可作为诊断早期输尿管肿瘤的一种无创伤性、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输尿管癌的价值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2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结果:输尿管癌2例在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和管腔变窄,梗阻近端输尿管及肾盂轻度积水扩张;B超显示肾盂轻度积水扩张;CT扫描显示软组织密度肿瘤影,梗阻处以上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扩张;MRI检查显示肿瘤在Tl加权为等信号,12加权为略高信号或等信号。结论: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在显示输尿管癌病变各有特点,CT和MRI对诊断输尿管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准确分期,B超可行初步筛查,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为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磁共振尿路造影(MRU)与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灰阶超声(US)及手术,病理学检查对照研究,评估MRU对尿路梗阻部位,原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尿路梗阻患者在Siemens 1.0超导型成像仪上,用Fisp 3D序列和脂肪抑制技术作MRU成像,所有图像均作最大信号投影处理。结果:MRU显示,尿路梗阻部位准确率达100%,优于IVU。逆行尿路造影,CT及US,确定梗阻原因达83%,类似于IVU,尿路逆行造影,CT及US,结论:无损伤性的MRU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定性上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别是在IVU显影差或不显影时及逆行尿路造影失败的病人是最好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均做了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和CT检查,其中10例另行逆行肾盂造影(RP),13例行MR检查。结果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表现为7例患侧肾不显影,14例显示肾积水和输尿管梗阻。B超显示21例肾积水,18例输尿管占位病变。逆行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增粗、充盈缺损及梗阻。CT表现为局限性输尿管软组织肿块或输尿管管壁增厚或充盈缺损。MR检查均发现肿瘤。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对输尿管癌的定位、定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上尿路梗阻患者10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探讨超声、静脉肾盂造影( intravenous pyelogram IVP)、逆行尿路造影、CT和磁共振尿路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对上尿路梗阻的检出、定位和病因的诊断。结果上尿路梗阻的检出率,超声、CT明显高于IVP、逆行尿路造影和MRU。定位准确率,IVP、逆行尿路造影、CT、MRU则较高,联合检查定位准确率明显提高。尿路结石超声检出率最高,肾结核CT检出率最高,肾囊肿超声检出率最高,上尿路肿瘤MRU检出率最高,上尿路狭窄+炎症超声检出率最高。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上尿路梗阻诊断起决定性作用。各种检查方法各有所长,临床应注意联合检查方法的应用,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原发肿瘤较少见,占泌尿系肿瘤的0.1%~1.0%,以恶性肿瘤居多,绝大多数为移行上皮细胞癌,普通影像检查易漏诊。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超声、常规CT和MRI等。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作为一种新的检查方式已被应用于泌尿系检查和临床诊断。本研究旨在评价多排螺旋CTU检查方法在原发输尿管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输尿管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比较分析超声波检查、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及MRU的结果。结果:22例患者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均行超声检查,阳性19例;IVP检查6例,阳性4例;逆行造影5例,阳性3例;21例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扫描及2例行MRI检查,均为阳性。结论: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应及早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必要时辅助行输尿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行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P)和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术后2~6个月复查,13例患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2例患因吻合口狭窄经再次手术后恢复。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输尿管积水患应考虑本病的可能。IVU和RP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了近期72例患者的诊治经验。结果:尿路刺激症状和血尿为最常见的症状,分别为91%和48%。24h尿抗酸杆菌的阳性率为48%。B超、IVU、逆行尿路造影及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60%、39%和43%。59例接受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结论:B超、IVU和逆行尿路造影可作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尿沉渣染色查抗酸杆菌仍应作为肾结核诊断的重要方法。必要时结合CT及磁共振水成像检查,首选术式为肾及部分输尿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和X线造影二种影像学方法在输尿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49例输尿管狭窄病人的影像学临床资料。结果:超声诊断正确率91.8%;静脉尿路造影有55.1%正常显影并正确诊断;逆行性肾盂造影成功率70%,其中92.9%诊断正确;经皮肾盂穿刺造影均诊断正确。结论:超声应做为诊断输尿管狭窄的首选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再选用一种X线尿路造影方法,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9-2002年间收治的3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肉眼血尿22例(71.0%),腰痛11例(35,5%)。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CT和逆行造影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输尿管腔内占位4例(13.0%)、输尿管腔内占位3例(11.5%)、膀胱或合并膀胱占位8例(36.4%),输尿管充盈缺损6例(40.0%)。29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其中13例行患侧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结论:老年患者反复发作的腰痛及血尿应考虑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能,造影诊断对本病有较高价值,应作CT及MRU无创检查。  相似文献   

12.
周天民  王章牛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485-3486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输尿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输尿管病变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和螺旋CT(SCT)扫描,对三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作对比分析。结果:B超32例诊断为肾脏及输尿管积水,阳性率87.5%,对其梗阻原因诊断准确4例为肾及输尿管上段和下段结石,4例诊断下腹部不规则软组织块影伴肾积水,准确率20%;IVU阳性率87.5%,诊断准确率62.5%;SCT均作出明确诊断,且就其梗阻原因均作出较为肯定的描述。其诊断阳性率100%,准确率99.5%。结论:由此表明输尿管疾病SCT检查明显优于IVU及B超检查,且诊断结果更为可靠、准确,也是急腹症的安全快捷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影像学诊断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方法:对比分析16例患者的B超、静脉及逆行肾盂造影、泌尿系MRI水成像及CT等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16例B超检查均显示肾盂积水;静脉肾盂造影有10例不显影或显影不清;逆行肾盂造影和泌尿系MRI水成像11例均显影清楚;CT检查3例能显示积水。结论:B超适于该病的初筛检查,静脉肾盂造影作为常规检查,MRI水成像适于静脉肾盂造影不显影及有禁忌证者;逆行肾盂造影不宜作为常规检查;CT检查只适于做为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各种检查手段。结果随访20例(90.9%),随访时间6个月到7年,死亡8例。结论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基本检查手段;大剂量静脉滴注尿路造影效果更好。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仍是其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 ( MRU)在尿路梗阻和积水诊断中的价值与限度。方法 :应用FASE技术对 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尿路梗阻病例行 MRU检查。结果 :MRU对梗阻性病变的梗阻部位和程度均能显示 ,准确率达 1 0 0 %。特别是对 IVU检查不显影或显影不良病例 ,MRU均能清楚显示。结论 :MRU不需要造影剂 ,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 ,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和诊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3年间收治的28例原发性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男∶女为18∶10,平均年龄61岁。左侧20例,右侧5例,双侧2例,单侧多中心1例。肉眼血尿占64.3%,镜下血尿占35.7%。超声提示肾盂积水23例、输尿管低回声占位15例。IVU提示肾盂积水16例、输尿管充盈缺损6例。成功逆行肾盂造影检查26例,输尿管充盈缺损23例。螺旋CT扫描阳性率为78.6%(22/28)。IVU显示不清8例患者MRU检查均显示患侧肾积水并见充盈缺损。结果28例均行手术治疗,11例行肿瘤局部输尿管切除术,8例行肾切除加输尿管部分切除,5例行输尿管下段切除膀胱移植术,4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状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26例,腺癌1例,鳞癌1例。前7年的13例中,失访2例,存活2,3,5,6,8年者分别为1,3,4,1,2例,〉5年生存率为63.6%。后6年的15例中,失访1例,术后存活1,3,5,7,10年者分别为2,3,5,3,1例,〉5年生存率为64.2%。结论超声是发现肾积水的敏感方法,尤其在体检中能早期发现,肾积水成为早期诊断输尿管肿瘤的重要线索。IVU、螺旋CT是追查肾积水的基本检查,逆行肾盂造影是诊断输尿管癌不可缺少的有创深入检查,MRU可弥补IVU和逆行肾盂造影检查的缺陷。本组患者由于发现较早,肿瘤分期分级低,5年生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1993年3月至2008年6月12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患者术前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逆行肾盂造影(retrograde pyelography,RP)、CT、磁共振尿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其中10例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2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复位矫正术。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B超、IVP,12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肾积水不同程度减轻,吻合口无狭窄。结论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断主要依据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输尿管阴性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定位方法。方法对169例输尿管阴性结石患者,采用静脉尿路造影(IVU)及逆行造影(RGU)辅助定位后行ESWL治疗,碎石前B超及CT检查证实结石存在。结果本组病例,经1~2次ESWL治疗后,结石完全排出,B超及IVU检查梗阻消失。结论输尿管阴性结石,X线不显影,B超有时不能探及结石或因病人肥胖定位不准确,采用IVU及输尿管插管RGU辅助定位行ESWL治疗,是治疗输尿管阴性结石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