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6例窦房结功能正常者(甲组)和3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乙组)作食道心房调搏,分别测定其窦房传导时间(SAC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及高峰起搏周期(PCLp)。结果:SSS组的PCLp明显长于甲组(乙组为647±146ms, 甲组为539±127ms,P<0.001)。PCLp>600ms者,甲组占6例,乙组占22例,其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05。将PCLp>600ms与CSNRT延长结合起来诊断SSS,可显著提高CSNRT的诊断敏感性,而不降低其诊断特异性及准确性。作者认为,PCLp>600ms可作为诊断SSS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6月的6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住院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与同时期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其分别称作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总心搏数与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的使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它具备诊断准确、安全无痛苦和经济方便等优点,可以在临床上推行。  相似文献   

3.
118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治疗占同期起搏治疗的58.1%,病因以特发性为最常见(66.1%),75.5%患者有晕厥发作。对有明显症状的患者,起搏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组起搏方式全部为VVI.随访平均4年10个月,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有较长的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54例病态窦房结合征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主和心律改变的病心结综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6例心电图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86例病窦综合征的临床心电图诊断分析,进一步探讨病窦的病因、症状、类型与心电图改变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本研究分Ⅰ组(老年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60-77(平均68.7岁);Ⅱ组(非老年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59(平均50.37)岁。病窦诊断根据1977年北京地区病窦座谈会所定诊断标准^[1],常规12导联ECG检查86例,动态心电图监测76例(Ⅰ组30例,Ⅱ组46例),阿托品试验62例(Ⅰ组28例,Ⅱ组34例),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病窦类型比较,单纯窦房结病变差异有非常显性,双结病变差异有显性,而其他类型差异无显性。两组病窦ECG比较,窦缓、窦性静止、窦房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差异有非常显性;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差异有显性,而其他改变无显差异。两组病窦病因比较,冠心病差异有非常显性,心肌病差异有显性,而其他病因无显性差异。结论 探讨二间不同之处及评价其临床意义,可进一步帮助了解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合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4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动态窦房结合征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临床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中的价值.方法对110例住院窦性心动过缓者进行DCG监测.结果 根据DCG监测110例窦性心动过缓病人中诊断SSS者56例,并进行了分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实用高效,无创,安全,记录时间长的检测技术,适用于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对SSS诊断具有独特优势,在临床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翠霞  吴晓峰  蔡晓虹 《河北医学》2010,16(9):1062-106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诊疗的SSS患者35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24h总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平均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动态心电图分型中本组Ⅰ型和Ⅱ型各占28.57%、20.00%,Ⅲ型占14.29%,Ⅳ型占22.86%。心律失常主要以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停搏、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为主。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简单、无创伤、重复性强的特点,可作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检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 (DCG)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率与心律变化 ,并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以评价其临床意义。2 方法病例分 3组 (窦性心动过缓组、功能性病窦组、器质性病窦组 )进行临床电生理检查 (CEPS)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窦房传导时间 (SACT)及测定固有心率 (IHR0 ) ,同期进行DCG检查。3 结果窦性心动过缓组与功能性病窦组各项心率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 ,而与器质性病窦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 ;器质性病窦组与功能性病窦组在平均心率和最高窦率方面差异有高度显著性。4 讨论窦性心动…  相似文献   

10.
陈玉松  云荣 《海南医学》1992,3(1):11-12
本文报道134例SSS,并将分成老年期组、老年前期组、青少年组、各年龄组资料作对照分析,经研究表明,老年组病程长,老年组慢-快综合征、双结病变、全传导系病变明显多于老年前期组、青少年组;SNRTCSRT、SACT是诊断SSS的重要宏观指标;窦房结功能测定指标青少年组与老年组可同用一标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利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房性早搏所计算窦房传导时间(SACT)与食管心电生理检查所测SACT的相关性.方法 房性早搏根据公式(代偿间期-基础心动周期)÷2计算SACT,食管电生理检查采用S1S2程控期前刺激法测定SACT.结果 在5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中食管电生理检查SACT延长者31例,自然房性早搏延长者33例.两者所测SACT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通过自然房性早搏也可判断窦房传导时间,有利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宋小丽 《中外医疗》2014,33(1):182-182,184
目的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观察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为严重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18例窦房阻滞,12例慢一快综合征,10例双结病变,动态心电图检出37例,检出率为61.7%。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可以作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早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用经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 5 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 ,并选 5 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率明显慢于正常对照组 ,两者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最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经临床实验证实的31例SSS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选56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SSS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SSS组心率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SSS患者,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SSS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田晓战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529-2530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6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的DCG检查结果提示57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符合率达95%。结论 DCG可明确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且具有无创、简便、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牛向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98-1698
<正>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心源性昏厥原因之一,也是心血管比较常见的严重疾病,主要是由于窦房结器质性病变或功能障碍,造成起搏和传导功能失常,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甚至可以引起心脏性晕厥和猝死。动态心电图的问世  相似文献   

1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或窦房结至心房冲动传导障碍所致的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征,主要特征为窦性心动过缓,当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时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慢-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4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心律失常特点分为五型:I型(心动过缓型);Ⅱ型(慢-快综合征);Ⅲ型(双结病变);Ⅳ型(全传导系病变);Ⅴ型(混合型)。认为此分更全面、准确反映传导系的病变部位和电生理特性,对病情估计和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