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破伤风96例,治愈80例,治愈率83.3%;死亡14例,死亡率14.6%。其中,轻型36例,全部治愈;中型42例,治愈40例,死亡2例;重型18例,治愈6例,死亡12例。重型病例中死亡率高(66.6%)。本组资料提示:好发于农民,以外伤感染占第一位;潜伏期短,就诊时间晚,首次抽搐间距短、频率快者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治疗破伤风的有效手段.方法 对9岁以上的62例破伤风患者均行硬脊膜外留置导管,注射0.5%~ 1%利多卡因5~10ml,根据患者抽搐的情况而定,一般间隔6小时可重复注射一次.对8例重型破伤风患者可在硬脊膜外同时置两根导管,一根导管置入高位,一根导管置入低位.结果 用利多卡因硬脊膜外注射治疗破伤风62例,效果满意.治愈58例,死亡4例(6.45%).结论 破伤风患者死亡率高,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蔡运红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464-465
目的探讨老年破伤风的诱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年间收治的18例老年破伤风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中治愈14例(77.77%),死亡4例(22.22%)。结论对伤口未行正规清创处理及无主动、被动免疫是老年破伤风发病的诱因,老年破伤风的特点是重型多、并发症多、合并慢性病多,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防止并发症,控制慢性病,必要、及时的气管切开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破伤风的诱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间收治的18例老年破伤风的,晦康资料。结果 18例中治愈14例(77.77%)。死亡4例(22.22%)。结论 对伤口未行正规清创处理及无主动、被动免疫是老年破伤风发病的诱因,老年破伤风的特点是重型多、并发症多、合并慢性病多,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防止并发症,控制慢性病,必要、及时的气管切开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救治重型破伤风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对203例破伤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重型破伤风病人死亡38例,均未行气管切开;6例行气管切开术配合治疗均治愈。结论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型破伤风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对重型破伤风病人应早期作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破伤风的价值。方法:以减轻肌痉挛程度、缩短肌痉挛持续时间和病程为指标回顾性分析36例经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后的破伤风患者的转归。结果:全组治愈30例(治愈率为83.33%),死亡1例(2.78%),致残2例(5.56%);转上级医院3例,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破伤风可明显减轻肌痉挛程度、缩短肌痉挛持续时间及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鼻饲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家卫 《广州医药》2009,40(4):35-36
目的探讨大剂量安定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效果。方法分析1999—2008年62例新生儿破伤风病情、安定剂量与预后关系。结果治愈39例(62.90%),其中轻型15例,中型14例,重型10例;好转6例(9.68%),其中轻型3例,中型1例,重型2例;死亡9例(14.52%);自动出院8例(12.90%)。结论治疗中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的同时予鼻饲大剂量安定疗效明显优于过去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对人类生命威胁很大,死亡率高,未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我院只治愈1例,且受伤20天后发病。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例破伤风,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非新生儿破伤风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20例非新生儿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每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非新生儿破伤风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2.88±10.72)岁,职业构成以农民为主(95.0%),发生部位集中在四肢(40.0%)、手指(30.0%)、足趾(30.0%);常见致伤原因以金属物品刺伤(40.0%)为主,其次为木桩刺伤(25.0%)。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张口困难(95.0%)、吞咽困难(50.0%)、四肢痉挛抽搐(50.0%),常见并发症为呼吸衰竭(50.0%)和心肌损害(50.0%)。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高于治愈组,潜伏期短于治愈组,入院后清创率低于治愈组,发热及发生呼吸衰竭的比例高于治愈组,住院时间长于治愈组;治愈组患者Ablett分级以Ⅰ级和Ⅱ级为主...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安定及早期气管切开治疗极重型破伤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应用安定治疗破伤风已取得良好的效果〔1〕。但重型破伤风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2〕,尤其是极重型的死亡率可高达26.7%〔3〕。我院外科从1988年3月~1996年11月在应用大剂量安定的同时,早期行气管切开治疗极重型破伤风56例,痊愈53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于建军 《广东医学》1995,16(2):133-134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重型破伤风病人的体会高明市人民医院外一科(528500)于建军窒息和呼吸衰竭占破伤风病人死亡原因的70%以[1-3],因此,防治呼吸系统并发症是降低破伤风病人死亡率的关键。我们近年来注重对重型破伤风病人进行早期气管切开,在其它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成人重型破伤风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破伤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诊治的12例成人重型破伤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愈11例,自动出院1例,治愈率为91.67%。结论镇静、抗感染、支持等综合治疗是重型破伤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在抢救破伤风病人中的应用(附4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川。如处理不当,常造成病人窒息死亡。本文总结了我院从1985年至1995年共收治45例破伤风病人的抢救经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12d~65岁。潜伏期最长2月,最短Zd。所有病例均住院治疗,并采取综合治疗[1],特别是给大剂量安定,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45例病人中,8例行气管切开术者均已治愈,37例来行气管切开术者6例死亡,死亡率为16%。2讨论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引起的以横纹肌阵发性痉挛与紧张性收缩为特征的急性疾病,因抽搐发作时可…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破伤风的综合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方法,提高综合护理水平,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对85例破伤风患儿进行监测及综合护理。结果治愈45例,治愈率为52.9%,好转自动出院22例,占25.9%;死亡18例,占21.2%;住院时间为1~40d,平均14d。结论综合护理对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治疗成人重型破伤风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的效能.方法将重型破伤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炭吸附法+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在实验室,将破伤风毒素静脉注入兔子体内以制备破伤风动物模型,发病后用炭吸附法清除破伤风毒素,检测炭吸附法前后血液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兔使用炭吸附法后,血清中破伤风毒素的含量下降80%以上.临床中,治疗组6例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对照组13例,8例死亡.结论炭吸附法能消除破伤风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破伤风毒素.该方法有效安全简单,能早期控制症状,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重症破伤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小雪 《当代医学》2009,15(36):130-130
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释放入血引起局部和全身性肌肉痉挛和抽搐为特征的特异性感染。破伤风可分轻、中、重三型。重型破伤风潜伏期多在7天以内,病程长,治疗花费大,以往死亡率高。我科从2001~2007年共入住重症破伤风患者12例,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谭丽君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33-1134
目的总结新生儿破伤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72例新生儿破伤风患者安置在专护病房、保持呼吸道通畅、窒息及脐部处理、输液、给氧、低温发热护理、皮肤护理、营养供给,预防并发症等。结果治愈48例,好转13例,死亡8例,自动出院3例。结论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死亡率高,周密细致的护理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破伤风是一种特源性、創伤性外科感染。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治疗上仍感困难,单純西药治疗,死亡率仍在20~50%,且费用昂貴。近年来采用冬眠药物治疗,死亡率虽有所下降,但仍不够理想。丹麦1965年报导,31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3%。苏联1963年报导死亡率为16%。在重型以上的病例,死亡率仍較这些数字为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安定为主,治疗新生破伤风68例、分三组:安定组26例,安定与科眠灵交替应用组22例,安定与鲁米那交替应用组20例。治愈38例,治愈率56%,死亡24例,死亡率36%,三组治愈率无显著差异,而单用安定组比较安定与鲁米那交替应有 死亡率明显低0.01〈P〈0.05。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与死亡均高,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人数的16.5%,占同期新生儿住院互亡人数的31.9%,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生命,应引起民  相似文献   

20.
男52例,女19冽。均属重型,表现牙关紧闭,轻刺激全身肌由强直,发病48小时内出现肌痉挛。治疗方法和结果:常规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抗生素、吸氧。安定注射液小剂量组为ling/次,每3,J‘时1次,t大量为16mg/天;大剂量组每次3~sing,每2~3/J\时五次,最大量为60mg/天;超大剂量组为鼻词给药,每次2.5~5~10mg,每1~4/J‘时1次,t大量为212·sing/天。小剂量组:治愈2例,死亡29例。大剂量组:治愈7冽,死亡12例。超大剂量组:治愈13例,死亡8例。体会:发病越早,抽搐越频繁,窒息越严重,安定量应大,给药时间应短,次数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